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694522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1.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00m3 /d渗沥液处理系统操作规程一、总则1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 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1。2 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1。3本渗滤液处理系统最大处理规模为300 m3/d 。1.4.设计水质本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进出水水质见下表1-1。表-1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进出水水质类别CODCr(mg/L)BOD5(mg/L)SS(mg/L)NH -N3(mg/L)pH设

2、计进水水质6000030000600030004。06.0出水水质1203070600,之后又连续进料两天,VFA最高达到800以上,反应器出水pH值 V5发生明显“酸化”;沼气产大量减少。七天生产指标如下(表3)。日期 指标第21天第22天第23天第24天第25天第26天第27天进水水量m3/d100150200150120100100进水 COD11311538154523559671025818mg/l出水 COD mg/l122233437488628788825出水 VFA mg/l157222357456878875935进水PH值66。266。36.86.76.5出水PH值7.1

3、6.96.25.95。45.34。9从图的趋势分析中不难看出,虽然在进料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由于进料 指标远远超出反应器内负荷,出现“酸化”是不可逆转的。停止进料,增加循环,当停止进料4天后系统参数趋与正常。之后的近20天内, 每5天增加50 m3/d进料量,而进水COD控制在1000 mg/l左右.当系统运行 50天后,出水COD保持在200mg/l左右,已达到80%的去除率。再次增加负荷, 每5天进料COD增加500 mg/l,进料量保持250 m3/d,第70天左右进料COD 为3000 mg/l,出水COD为500mg/l,去除率达8085%。反应器负荷达到1 KgCOD/(m3

4、d),至此启动第一阶段基本完成。提高阶段:负荷逐日增加,每2天进料COD增加200 mg/l,进料量为保持250 m3/d。系统运行至30天左右时进料COD为6000 mg/l,反应器出水为500 mg/l, 反应器负荷达到2 KgCOD/(m3 d),去除率达8085%沼气产量达到400 600m3/d,在此其间发现三相分离器集气室(玻璃钢材质)漏气。厂家来人维修 (10d),将UASB反应器内排出大部分污泥排入调节池保存.二次启动时将保存至调节池的污泥引回至UASB反应器中,同时再投放部分某酒 精厂的絮状厌氧污泥进行培养(进料量250 m3/d、COD为2000 mg/l),当培养 至10

5、天左右,出水COD为200 mg/l,此时重新启动开始进行。重新启动后每1天进料COD增加100mg/l,进料量也逐日增加,至80天时进料 量达到 350 m3/d,COD 为 7000 mg/l 左右。出水 COD 为 1500 mg/l. 之后又经过10天左右的调整,到90天后进料量达到400 m3/d, COD8000 mg/l, 出水COD为12001500 mg/l.反应器负荷为3KgCOD/ (m3d)左右.去除率达到 8085%左右,已达到后续好氧工艺进水要求,反应器初次启动成功。六、注意 1 接种菌种最好使用发酵工业厌氧污泥,便于驯化培养。2反应器内pH值、温度、VFA作为指导

6、初次启动的主要控制及观察参数。3厌氧菌的培养是个缓慢的过程,进水的COD及水量渐近的均匀稳定的提高是保 证初次启动成功的关键。4 一定量的回流可以降低运行成本且有助于UASB反应器内溢出的种泥重新利 用,改善废水与污泥的混合条件,但容易造成大量浮渣的积累。5 注意冬季寒冷气候对整个系统的外部影响。(室外设备及阀门的保温)6 三相分离器所有溢流堰应保证同一标高(满水试验时检查)以确保反应器内 污泥床高度的均匀。7 开车前布水孔布水能力应仔细检查以保证反应器内布水均匀没有死角。8 反应器顶部有氧条件下 H2S 氧化为硫酸对金属、水泥都能造成一定的腐蚀。 异常及其分析表4序号异常现象症状分析及诊断解

7、决方法1曝气池有臭味曝气池供氧不足,DO值(溶解氧)偏低出水氨氮有时较高加大曝气量2污泥发黑曝气池DO值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加大曝气量3细小污泥漂浮污泥缺少营养或进水氨氮过高投加营养液4上清液浑浊出水水质差污泥有机负荷过咼/有机物氧化不彻底/污泥浓度不够减少进水量/检查生物膜成活率5曝气池泡沫过多呈白色进水中洗涤剂过高加消泡剂(机油或煤油)6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降低负荷7曝气池泡沫呈茶色或灰色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加大进水量或排泥8沉淀池有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污泥厌氧加大排泥9出水 BOD、COD升高生物膜中毒污泥复壮进水过浓提高MLSS进水中无

8、机还原物过高增加曝气强度COD测定受CL影响排除干扰七、SBR接触好氧池操作规程1、各系统设备应常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无特殊情况,不能停止运行。2、经常检查生物膜生长情况,定期做好镜检,观察接触氧化池内生物膜中特 征微3、药剂堆放应整齐划一,分门别类,严禁乱堆乱放。4、按照所需配制的药液浓度,根据溶液箱的容积及药剂纯度,计算出药量水量.5、启动前应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完好,设备转动是否灵活。6、开动搅拌机,使药剂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刀。7、开动加药泵,加入各投药点。8、计算好每班溶药次数、时间,并制度化,确保运行过程中正常加药。9、做好劳动保护,严禁药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异常及其分析表5异常现象症状分

9、析及诊断解决对策曝气池有臭味曝气池供O2不足,D0值低,出水氨氮 有时偏高增加供氧,使曝气池出水DO 高于2mg/1污泥发黑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 出H2S,其与Fe生成FeS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如有污泥膨胀,参照污泥膨胀 对策污泥变白进水PH过低,曝气池PHW6丝状型 菌大量生成提高进水PH沉淀池有大快 黑色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 氮往往较咼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在 死角处用压缩空气冲或咼压 水清洗二沉池泥面升 高,初期出水特 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 溢SV90% SVI20mg/1污泥中丝状

10、菌 占优势,污泥膨胀.投加液氯,提高PH,用化学 法杀死丝状菌;投加颗粒碳粘 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 剂;提咼DO;间歇进水曝气池泡沫不 易破碎,发粘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降低负荷曝气池泡沫茶 色或灰色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 沫上增加排泥进水PH下降厌氧处理负荷过高,有机酸积累降低负荷好氧处理中负荷过低增加负荷出水色度上升污泥解絮,进水色度高改善污泥性状污泥中毒污泥复壮进水过浓提高MLSS出水BOD COD升 高进水中无机还原物(S203 H2S)过高增加曝气强度COD测定受Cl -影响排除干扰培菌方法一:1. 所为生物膜的培养,就是为生物膜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

11、, 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a)。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间比应保持100:5: 1.(b)。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 动已经足够。但因污泥似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 m活性 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O.lmg/L, 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的溶解氧浓度常需要高于35mg/L,一 般控制在510mg/L,调试时检测曝气池出水口溶解氧为2 mg/L左右最 宜。(C)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宜生长温度,随着温度上升,细菌生长 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545C,最宜

12、温度 为2535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D)酸碱度:一般控制PH值为69,最高不得超10超出上述规定时,应 加酸碱进行调节。培菌方法二:本工艺处理的污水为渗滤液废水,渗滤液废水因浓度较高不能直接做培养水,需加以稀释,一般控制 COD 在 1000-1500mg/L 为宜,这样需要 1:1(生活污水:渗滤液废水)或 2:1 配置作为原始培菌水,训化时温度 不低于20C,培菌采取连续闷曝3-7d,依据长期实践经验观察微生物的 生长状况。培菌法:培菌条件具备后,先使曝气池充满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始进水.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步调节,连续运行数天 可见活性污泥出现,并

13、逐步增多。为了加快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应投加一 些浓汁粪便或米泔水或营养液(工业葡萄糖、尿素、淀粉)等,以提高营 养液浓度。特别注意,培菌时期(尤其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 泥浓度低,故应控制曝气量,应大大低于正常期的曝气量。驯化方法在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满负荷运行,这过程称为驯化 .理论 上讲,细菌对有机物分解必须有酶参与,而且每种酶都要有足够数量 . 驯化时,每变化一次配比时 ,需要保持数天,待运行稳定后(指污泥浓度 未减小,处理效果正常),才可为驯化结束。操作步骤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放20%废水,再补充根据比例的污水及营养液,1525 天后,挂膜现象出现污泥的

14、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 上清液清澈透明,生物膜呈黄褐色。显微镜检测下,有密实的菌胶团, 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本工程采用兼氧生物膜法(A/O生物接触氧化),调试的关键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应严格控制池污水的溶解氧,一般控制在510mg/L。由于培养生物膜需要较长时间(一般50天),调试初期为形成正常挂膜 为了加快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应投加一些浓汁粪便或米泔水或营养液(工 业葡萄糖、尿素、淀粉)等,以提高营养液浓度.调试以最终出水清澈、污 染物浓度达到预定指定为目标。分析出水的BOD、COD、SS等指标。污水处理系统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排除方案表-5序号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引起异常现象可

15、能的 原因解决方案1水泵抽不上水或出水 量极少1、水泵电机接线有误2、水泵被异物缠绕3、 水泵电机损坏1、更换电机三相接线2、清除 水泵泵腔内的异物3、更换水 泵2出水COD不达标1、微生物营养不够2、 曝气量不足3、PH值及 水温不正常1、向池中按比例投加N、P等 营养物质。2、增加曝气量。3、 调整PH及水温.3池中有成团气泡上升曝气管道堵塞应立即清洗或更换。4液面翻腾不均刀曝气有死角检查池底四角有无积泥,应即 时清淤.5出现大量白色泡沫1、水中含有大量洗涤 剂等发泡物质。2、进 水水质有变化。1、应在调节池内投加消泡剂, 以去除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或 定期用水枪对池内泡沫进行喷 洒。2、测量进水水质情况, 对进水浓度进行调整.6泡沫呈茶色、灰色泥龄太长或污泥被打 碎而被吸附在气泡上 所致。增加排泥量.7气泡较粘,不易破碎负荷较咼,有机物分解 不完全。减小进水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