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系统及感觉统合失调PPT课件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8693127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感觉系统及感觉统合失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感觉系统及感觉统合失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感觉系统及感觉统合失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感觉系统及感觉统合失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觉系统及感觉统合失调PPT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感觉系统及感觉统合失调千里之外 一触觉系统v(一)正常功能v触觉感受器位于皮肤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触觉系统是人类最基本、影响力最广泛的感觉系统。v1.触觉功能:触觉有7大功能:防御性反应、辨别性反应、稳定情绪、促进生长、促进动作灵活、辅助视知觉、促进社交技能发展。其中防御性反应和辨别性反应是人类对触觉刺激的两种基本反应系统,反应正常者才能为其他触觉功能的发展提供正确的触觉信息。v(1)保护性反应: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反应,能保护自身免受伤害,本能地逃避刺激。v(2)辨别性反应:需要大脑对刺激进行精密的辨别后再做出反应,有助于了解肢体位置及环境中物体的各种物理性质等。v2触觉刺激活动的效果:小面积

2、快速轻轻触碰皮肤的触觉刺激活动可提高人体警觉性,大面积缓慢稳稳地重压皮肤的触觉刺激活动可减低压力,使人镇静。(二)功能失调v大脑对触觉刺激不能合理处理则产生触觉功能失调,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v1.触觉防御:以排斥方法应对外来刺激,身体极不舒服,如惊弓之鸟忙于避免或应对任何触碰,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注意力分散,不愿跟人近距离接触,逃避用手,手部得不到发育和运用,手功能差,进而影响学习和社会发展。v2.触觉迟钝:对触觉反应低下,自我刺激,有的过度渴望某些特定的触觉刺激,不能离开某些毫无意义的安慰物。v3.触觉分辨障碍:利用触觉辨识环境的能力差,无法在大脑中呈现环境中物体的正确信息,因而无法完成

3、堆积木等手的精细动作,学习新动作迟缓,所以也表现出学习困难、表情冷漠的问题。二前庭觉系统v(一)正常功能v 前庭感觉器是位于内耳的三对互成直角的半规管,以及与之相通的球囊和椭圆囊,分别感受旋转变速运动和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v1.前庭觉功能:在潜意识中探测头部和身体与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调节身体及眼球的运动,维持肌张力及姿势和平衡反应,视觉空间加工,听觉语言的加工,建立重力安全感,稳定情绪。v2前庭觉系统的自身调节功能:能主动发挥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当前庭刺激太多时,能自动过滤过多的刺激,而刺激太少是又能发挥促进作用,主动增加神经传导。从而完成二种前庭觉反应,即保护/防御反应和辨别性反应,合适地

4、完成对自身的保护,清晰认识身体运动情况。v3.前庭觉系统与其他感觉系统间的关系:前庭系统在脑干部位统合所有输入的感觉信息,与多种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如与视觉系统(即空间视知觉)、听觉系统(彼此在功能上相辅相成)、本体觉系统(如维持姿势、产生动作及发展处正确的身体空间概念等)、双侧统合、情绪(判断个体在环境中的空间关系以产生安全感)。v4前庭觉刺激活动的效果:任何头部移动均能产生大小不等的前庭刺激。快速、大幅度、瞬间活动能提供强烈的前庭刺激,起到兴奋效果;慢速、小幅度、持续性活动能提供温和的前庭刺激,起到镇静效果。(二)功能失调v当前庭促进和抑制的调节功能不能正常进行,则发生前庭功能失调,对运

5、动产生两种极端反应防御反应和反应迟钝。v 1.前庭觉防御:可对移动产生厌恶反应或重力不安全感。因分心注意自己与地心引力关系以防跌倒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v 2.前庭觉迟钝:对前庭刺激传导不通畅,前庭刺激吸收不足,好动,寻求更多的刺激,易跌倒,易分散注意力。除此之外,前庭觉功能失调还会影响其他神经系统的功能,如本体觉系统,听觉系统,左右大脑功能的分化和发展等。三.本体觉系统(一)正常功能 本体感受器位于肌肉及关节内v1.本体觉功能:感知肌肉伸展或收缩时的张力,调节四肢活动的力度,控制关节位置、关节活动的方向和速度,在平衡姿势反应起重要作用;能感知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信息;常与其他感觉共同发挥作用,如

6、与视觉配合伸手取物,闭眼时与触觉配合触摸积木感知积木物理特性,与前庭系统配合共同调节眼外肌;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起抑制作用,有利于平静情绪,增加安全感。v2.本体觉刺激活动的效果:透过身体与环境间的互动,克服环境障碍进行爬、钻、跨的活动均可以提供本体觉。本体觉活动能帮助孩子提高跨越障碍能力、动作计划能力、平衡维持能力等。v(二)功能失调v本体觉失调会影响肌力、认知的发展,容易发生危险,表现为体弱无力,身体形象认识差,粗大、精细活动时用力不当,力度时大时小,分不清轻重,不怕痛。v本体觉失调一般不单独存在。本体觉合并前庭系统失调时,眼球控制、姿势控制及平衡差,专心做事时注视困难,身体活动时不

7、能注视,坐不稳,不想动,东倒西歪。本体觉合并前庭觉、触觉系统失调时,不懂如何运用身体进行活动,计划组织能力差,身体双侧协调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出动作笨拙,模仿能力低下,做事不利索。四 视知觉v(一)正常功能v良好的视知觉必须有高效的注视功能和大脑对物体性质的正确解读。v1.视知觉功能:视觉动作整合(手眼协调、手部精细动作);视觉分析技巧(图形分析、记忆、专注力等);视觉空间能力;帮助建立人际关系和沟通(如目光接触、情感表达等);眼球运动,包括扫视、跟随、前庭眼反射、调节与辐辏反射。v2.前庭系统与注视:在看移动的物体时,眼睛注视必须借助前庭系统提供物体方位和运动方向的信息,调整眼球、头颈部

8、的运动,稳定地跟踪目标的移动。而在身体或头移动时,需要前庭系统负责维持视野的稳定,使所注视的物体不会跟着身体或头的移动而摆动或跳动依靠前庭平衡系统对眼外肌和颈肌的调整,双眼稳定地随着注视目标的移动而调整,达到注视目的。v3.大脑对视觉信息的解读:眼球看到的图像在脑干水平、枕叶和视觉中枢加工后,还需要继续在大脑其他广泛分布的视皮质区,不断地与触觉、本体觉、听觉等信息统合,才能产生对空间及物体的各种物理性质的认知(如辨别图像形状、方位,区分主题与背景、图像仿绘、视觉记忆等)。(二)功能失调 视知觉功能失调原因分类:1.大脑对视觉信息的解读障碍:大脑视知觉中枢受损或缺乏对空间和物体性质认识者,可发生

9、对视觉信息的解读障碍,造成视觉动作整合、视觉分析技巧、空间感等发育障碍,辨别形状和字形困难,视觉记忆短暂。2.眼球运动不自如:扫视、跟随运动差,前庭眼反射建立不正常,辐辏、调节运动障碍,追踪物体时聚焦不能,阅读困难,学习时动作迟缓等。v3.前庭觉功能失调:在看移动的物体时,无法正确判断周围物体的方位与运动方向,从而影响了视觉空间定向能力,造成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传球方向错乱等。同时,当身体或头移动时,前庭平衡系统不能有效调整眼外肌和颈肌,双眼不能稳定地随着注视目标的移动而调整,因而无法真正注视,如同坐在颠簸的车上看书,难以看清字句,易漏字、写错字等。v视知觉可与本体觉、前庭觉、触觉等系统失调

10、合并出现,导致手眼不协调,视觉认知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五、听知觉(一)正常功能v听觉感觉器是位于内耳的耳蜗,内耳接受的声波刺激传送到脑干听觉中枢后,与前庭觉、本体觉、触觉等信息统合,然后继续传送到大脑听觉中枢(颞叶)进行更高级的听觉统合,实现听觉分辨,产生听觉记忆,真正产生对声音、语言的理解。v听知觉功能:对声音、语言的理解,帮助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交;与前庭觉和视觉系统紧密合作,提供空间定向的信息;提供距离感。v(二)功能失调v大脑统合听觉信息功能障碍,则发生听知觉失调。导致个体听得到声音但听不明白声音的意义,并因此产生许多异常行为。v1.听知觉失调的原因分类v(1)前庭功能失调:听觉系统与前庭

11、系统关系十分密切,听知觉失调与前庭觉系统失调往往合并存在,与声源定向、对声音的敏感程度及语音分辨等有关。v(2)听知觉辨别能力缺陷:辨别声音能力差,分辨中文的四声困难,如把“拜拜”听成“爸爸”,把“水饺”听成“睡觉”等,造成学习困难。搞不清如何反应环境中的声音刺激,对语言理解差,反应慢。v(3)听知觉过滤障碍:无法适当地过滤环境中的无关的听觉刺激,造成自己常被不重要或不相干的听觉刺激所分心,注意力无法集中。(4)听觉记忆障碍:听觉记忆短暂,转身即忘别人交代的事;跟人对话时,常用“啊?”,要求对方重复说一次,才能弄清对方意思,或常重复对方的话后再作回答,经常对别人的问题不作答复。v2.听知觉失调

12、分型v(1)听知觉防御:对普通的声音反应过度,总感觉相当难受,即使长期听到的声音也无法将其习惯。v(2)听知觉迟钝:对很大的或突然发出的声音无反应,“听而不闻”。六 分类v感觉统合失调分为 动作障碍 和 调节障碍两大类,两者可合并存在于同一个体。感觉统合失调v(一)动作障碍v 动作障碍指的是动作计划、执行能力的缺乏。动作的完成是概念计划执行的过程,首先在大脑中形成概念,知道要做什么,然后计划如何去做,最后透过自由意识完成行动。感觉统合失调时,孩子在处理一种或一种以上感觉时发生了缺陷,导致动作计划、完成过程发生问题,表现为不能完成或完成不好 协调性、计划性的动作。动作障碍包括:v1.姿势控制障碍

13、:主要与本体觉、前庭觉加工失调有关,表现为伸肌张力低下,俯卧位伸展不充分,躯干稳定性差,完成抗重力动作无力,不能维持平衡姿势。v2.触觉分辨障碍:与触觉分辨困难有关,导致手功能、小肌肉发展缓慢,动作笨拙。v3.两侧整合动作顺序障碍:身体的协调性和顺序性发生了障碍,不能灵活地运用左右侧身体,身体感觉意识差,对自己身体的位置、相对位置及运用身体哪一部分,用多大力气、复读以及多快速度的能力发生障碍。与前庭本体觉加工、视觉空间能力低下有关。v4.身体动作障碍:不能完成需要依赖前馈和反馈的动作,通常与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三种感觉分辨困难有关。不懂得如何活动身体完成动作,计划组织能力缺陷,专注力差,同时包

14、含了身体双侧协调困难,导致动作笨拙,不会模仿,做事程序紊乱等,从而影响孩子认知、运动等发育。常包含了两侧整合动作顺序障碍的问题。v 动作障碍的问题很难在三岁以前表现出来,因而容易被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有意逃避有困难的活动而逐渐被发现,而到了学龄期,问题充分暴露,进一步影响学业和自尊心。v 二感觉调节障碍v 感觉系统障碍是指个体不能将警觉状态调整到合适于活动所需的水平,不能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反应。只有在合适的警觉状态时,个体才能与环境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反应,过度或不足的警觉状态均使能力表现变差。v 警觉度过高者对感觉刺激输入产生焦急、烦躁等强烈反应,发生感觉防御。警觉度过低者对感觉刺激输入

15、反应明显不足或无反应,发生感觉迟钝。v1.感觉防御:对大多数人认为不具有威胁的感觉刺激反应强烈,产生原始求生的反应,如惊吓、逃跑或抗拒等。除本体觉外所有感觉都可以发生感觉防御,并以触觉防御最容易被发现。孩子在饮食、衣着、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异常。v2.重力不安全感:是一种前庭觉防御,指直接因头或支撑面的位置变化而产生的恐惧感,造成异常恐慌,致使孩子根本无法进行正常活动,严重“恐高症”,害怕双脚离地,做高低起伏的空间动作如爬上爬下等动作显得很笨拙。v3.对移动的厌恶反应:也是一种前庭觉防御,个体不能接受大多数人觉得无伤害的移动,特别是旋转刺激,极易产生恶心、呕吐、眩晕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害怕任何摇动。v4.感觉迟钝:所有感觉系统都可以发生反应迟钝。由于感觉系统过度被抑制,个体无法对环境中的感觉经验做出预期的反应,对环境的刺激很迟钝,可以对外界很强烈的刺激都毫不反应,动作迟缓,表情淡漠,嗜睡,痛觉迟钝,渴望更多的刺激。感觉调节障碍症状出现早,对发育影响更大,尤其是高危围产因素的孩子在生后不久即可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感觉调节功能不恒定,同一 个体可以忽而感觉防御,忽而感觉迟钝,也可能两者同时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