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692679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1. 医院检验科必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 进行安全教育.2. 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由专人 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3.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禁止吸烟、吃零食,保护环境卫生,做 好个人防护。4。专人保管强酸、强碱试剂,并严格进行出入库登记.5。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要专人负责,并定期进行 试剂相关检查。6。上班时检查科室有无异常,下班前检查仪器、电源是否 关好,并关闭好门窗。每日安全情况检查由值班人员负责,有不 安全现象应立即报告医院保卫科。7。检验科主任为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l 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11 吸烟 实验

2、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 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12 食物、饮料及其它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接触可能的其 它物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食物应放置在允 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13 化妆品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或进行化妆 ,并建议经常洗 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14 眼睛和面部的防护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其它保护眼睛和面 部的防护用品。但允许面罩或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 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使用、处理能够通 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

3、必 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15 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 洁。所有人员在各一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 长袖长身的工作服。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 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 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 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盛放被污染 的实验服和工作服,应用合适的、有标识并能防渗的包装。清洗 时应用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去污效果。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16 鞋 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

4、、软底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 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 套。帆布鞋可吸收化学物品和有传染性的液体。1。7 头发和饰物 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佩戴帽子。以防止头 发接触到被污染物和避免人体脱屑落人工作区,不得佩戴有可能 被卷入机器或可随人传染性物质的饰物。18 胡须 蓄有胡须的男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上项(1.7)规定。19 洗手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患者前 后、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 染物时,应立即洗手。110 眼睛冲洗眼睛若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 洗.111 呼吸防护在没有有效的

5、硬件控制的实验室或实验室不能有效地控制 危险因素时,工作人员配戴呼吸防护器具,以防止吸人被有害粉 尘、气体、烟雾、蒸气污染的空气.这些防护器具包括:防尘面罩、 机械或化学滤筒式呼吸器、导管式呼吸器以及自给式呼吸器,提 供的呼吸防护器具必须是根据现有标准专门设计的,对某些特殊 危害应能提供足够保护的。下列情况应使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有害气体的性质不明;氧气含量低于 195;*存在有不易察觉的有害气体;吸人的污染气体会立即对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 紧急处理危险物质的事故时。在有可能需要做复苏治疗的地方,应准备口对口 I 式复苏包 或其它相关的通气装置。112 移液 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移液具

6、应使用助吸器。113 锐利物品谨慎处理针头、解剖刀、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使用后的针 具不要折断、弯曲、破损、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的。一 次性注射器上的针头用后不要取下,锐利物品应立即放置在不易 刺破的容器内,在完全装满之前就应及时丢弃。114 隔离措施 接触患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的隔离措施。 115“工作环境1151“清洁”区和“非清洁”区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工作情况由主任选择并确定“清洁”和“非 清洁”工作区,在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之间设“缓冲室”。被指定为 “清洁的区域,则应努力保持清洁,如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 话、视频显示器终端、键盘、门柄及其它经常被手或手上的手套 触摸的物品

7、的污染,要求工作人员在触摸设备(如计算机键盘及 电话的保护罩等)前取下手套,仪器设备和工作面的应常规消毒 和清洁.被指定为“非清洁”的区域,允许戴手套接触所有物品(如 电话、门柄、计算机终端和其它物品),所有这些物品的表面都 认为是不清洁的.未戴手套的人员如果使用该区域内的电话、计 算机终端或其它设备,应该戴上手套,或在使用后立即彻底洗手, “清洁和“非清洁区都应保持整洁.实验台至少应每天清洁 - 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清洗,用新鲜配制的1:10 的次氯酸钠稀 释液或合适的含氯消毒剂清洗。在处理溅溢的样品或严重污染的 工作面时,应戴上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相应合适的清 洁剂清除所有的溅溢物

8、。1152 设备冰箱、冷冻柜、水浴和离心机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在发生 严重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进行清洗、消毒时要戴上手 套穿上工作服或其它合适的防护服。1153 外衣外衣(实验服、工作服)应悬挂在远离散热器、蒸汽管道、 供暖装置、以及有明火的地方,不要挂在压缩气瓶或灭火器上, 也不要挂在门的玻璃隔板上,妨碍视线。“清洁”的和“非清洁 的个人防护服要分开存放。1154 垃圾处理每天至少清理垃圾,送至医院集中焚化。1155 装饰不得在电灯、灯座或仪器上进行装饰,更不要使用电子装饰 物、蜡烛、圣诞树等有引起火灾危险的装饰品。1156 个人物品实验工作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如钱包、外套、皮靴、咖

9、啡 杯、运动服、预包装的食品和药品等。1157 用后的废弃物品实验工作区内的用后废弃物品存量不要太大。具危险性的液 体如酸或碱性液体应放在视平线下。较大的废弃物容器应靠近地 面存放,在用喷洒消防设备的地方,与天花板的距离应保持 90 厘米以上,在不用喷洒的地方应与天花板保持 50 厘米以上的间 距。1158 出口通路实验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 圾、装置、或设备。注意:无论任何时间、何种原因都不得阻塞 通往灭火器、火警箱、防火毯、安全淋浴或出口的道路。116 玻璃器具 操作玻璃器具时应遵循下述安全规则: 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不要用猛力取下玻璃试管上的塞子,粘

10、紧的时可用刀切开 分离。*接触过传染性物的玻璃器具,清洗之前,应先消毒。破裂的玻璃器具和玻璃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示记的、单独 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高热操作玻璃器具时应戴隔热手套。每次换班前,用 1:10 的次氯酸钠稀释液或其它合适的消 毒剂对洗刷玻璃器具的区域进行表面消毒。破碎的玻璃器具只能使用机械装置处理。117 离心机1171 气溶胶 离心过程中应控制气溶胶的产生在最低水平。1172 操作 离心机只有在盖好盖板后,才能启动。1173 污染 装标本(血、尿、痰)或易燃液体的离心管,只能在管塞密封 后方可离心。1174 传染性物品 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 密封的离

11、心管,并在盖紧的离心头或转头中进行。1175 清洗用 1:10 次氯酸钠稀释液或其它合适的消毒液常规清洗离心 机.1176 平衡 离心时应保持合适的平衡,以保证离心的顺利进行。2防火安全准则21 安装有警报系统.每个检测和报警装置都与总警报系统 连接.实验室的任何地方,包括储藏室能听到警报系统的报警。 所有有关建筑的防火设置,都应经当地消防部门审核批准。22 防火221 隐患的估计和研究 在开始临床实验工作之前就应对火灾的隐患进行研究,在实 验工作运行的过程中,要经常研究火警的隐患。研究的内容包括: 2211 使用化学物品的数量和性质,可能发生的化学 反应,以及电器设备的隐患等。221. 2

12、哪些操作方法已经改变了,新使用了哪些化学 物品,以及在上届消防培训之后增加了哪些新的工作人员.2213无人值班看守的自动化实验操作。222易燃易爆物2221 易燃性液体的供给量应控制在有效并安全进行 实验的最小量。待处理的用过的可燃性液体也应计算在内。22.23 禁止用冰箱储存易燃液体。如果确实需要,应存 放在专门的防爆冰箱内。冰箱应远离火源。2224 从储藏罐里倒出易燃液体,应在专门的储藏室 或通风橱内进行。运送易燃液体时,其金属容器应有接地装置。2. 2. 2. 5加热易燃易爆液体(燃点低于94C)必需在通风橱进行,不能用明火加热.装易燃易爆物的容器应经当地有关消 防部门审核批准.2.2.

13、3火源隐患2 . 2 . 3 . 1常见的火源是明火、加热器件和电火花(电灯开 关、电动机、摩擦和静电)。2 . 2 . 3 . 2应对电气设备的接地、漏电和墙上插座的接地、 极性进行年度检查.2 . 2 . 3 . 3应尽量消除各种火源隐患。2.3灭火 实验室配备足够扑灭各种火情装置。2.3.1灭火器 根据上级消防部门的规定配备、摆放灭火器,并根据要求对 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查维修。A 类灭火器适用于固体可燃物(如纸、木材、塑料)引起 的火灾.A类灭火器多数为消防水栓.*B类灭火器适用于汽油 和溶剂引起的火灾。B类灭火器多数为二氧化碳或化学干粉,如 碳酸氢韦内。*C类灭火器适用于电气引起的火灾.

14、所有工作人员都应知道 电开关的位置以及切断失火电器电源的方法.232警报系统应进行年度安全检查,随时检修、维护的。 233 如火灾波及供气管道系统应立即关闭远端阀门以切 断燃气来源。如果无法做到这点或燃气是来自储气瓶时,则应立 即从房间内撤离。24 消防训练241 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防火安全训练。242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学会如何发布火警警报,学会遇 有失火时应做到:2421 拨打报警电话“119”.2422 发出火警警报以求得帮助,并开始从失火区或建 筑物撤离。2423如果可能,立即使用便携式灭火器进行灭火。 2424如果不能扑灭火情,应把所有通向火场的门关紧, 并用湿毛巾或床单堵住下面的

15、门缝,以阻止火情的蔓延.2425 应将房间里的所有人员撤出。(如果火情并非十 分危险,可安排留下一人 ,向前来灭火的消防队员介绍具体情 况。)243 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讲解使用便携式灭火器进行灭火 的技能。训练应为“手把手”的方式,还应包括不同火情采用不 同灭火器的知识。244 对工作人员撤离火场的训练应经常举行,每年进行 几次。所有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训练(包括夜班和周末加班的 人员)。练习应包括帮助病人和其他人员的撤离。撤离时,应关 闭所有门窗。3实验室用电安全准则31 仪器用电作为仪器维护措施的一部分,应进行年度的安全用电检查并 建立档案记录。每年至少对所有电插座的接地和极性、电缆的完 整

16、性进行检查一次,并将结果记录在案。可移动的设备应接地或 采用更先进的方法防止触电,但全部塑封无法接地的仪器例外. 新设备在使用前也应进行同样的检查。实验室应装有足够的插座, 分布要合理,以减少在插座上接上其它多用插座和避免拖拉过多 的电线。在空气中存在达到一定数量的易燃气体或蒸汽有可能形 成可爆性混合物的危险环境下,应使用指定专门为此设计的防爆 电器设备.32 维修与维护所有电器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只能由取得正式资格的维修人 员进行。321 仪器的维修除校准仪器外,仪器不得接电维修。维修时要确保手干燥, 取下所有的饰物(如手表和戒指),然后谨慎操作。322 线路检修实验室技术人员不得维修建筑物的电

17、力系统。任何涉及开 关、插座、配电箱、保险丝、断路器的维修工作应由医院维修人 员或其他有资格的人员进行。323 接地电器设备必须接地或用双层绝缘。电线、电源插座、插头必 须完整无损。在潮湿环境的电器设备,要安装接地故障断流器。4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41 引言临床化学实验室存有许多腐蚀性、毒性、易燃和不稳定试剂, 属化学危险物品。实验室工作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应向有关机构 备案,并遵守相应管理规定. 所有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都应有清 晰标记。目前,广泛应用配制好的试剂和试剂盒,致使有些化学 危险物品不易被识别,对这些试剂和试剂盒的成份应予复审并给 予适当标记。 实验室管理人员有责任向工作人员介绍化学

18、危险 物品。每一种化学危险物品应有材料安全数据表显示它的特性. 实验室技术人员有责任熟悉并向同事介绍化学危险物品和遵照 安全操作.42 化学危险物品分类421 腐蚀品腐蚀品是接触人体后给人造成可见损伤或不可逆改变的物 质.腐蚀性化学废弃物是指 pH 小于21 或 pH 大于125 或对钢(SAE1020)的腐蚀力超过0. 635cm /年(551)的物质.例如: 盐酸.4.2.2 毒害品 毒害品是吸人、食人或少量接触即可引起严重生物效应的物 质。4.2.3 致癌物由于检测化学物品能否诱发恶性肿瘤的测试系统很不相同, 定义致癌物比较困难。例如:苯。4.2.4 可燃烧物 可燃烧物指任何可燃烧的化学

19、物品,包括可燃物和易燃物。4. 2. 4. 1易燃液体(燃点低于38C)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A级:燃点低于22C-12C ;沸点低于18C2IB级:燃点低于22C-12C;沸点高于18C1C级:燃点高于21C低于38C4. 2. 4. 2可燃液体(燃点高于38C低于60C)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IIIA级:燃点高于60C低于94CIIIB级:燃点高于94C4.2.5 易爆化学物品易爆化学物品是指能迅速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不稳定物质, 爆炸性分解可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发生。例如:肼。4.3 材料安全数据表及标签购进可能有危害的化学物品都必须附有材料安全数据表。所 有危险化学品都需要以易于识别的形式

20、进行标记,使专业和非专 业人员很容易警觉其潜在的危险性。标记可以是文字、图标、标 准化代码或多种形式并存。4.4 腐蚀品的储存4.4.1 储存腐蚀品应在近离地面处储存以减小掉下的危险。4.4.2 酸性试剂瓶的搬运搬运体积超过500ml的浓酸试剂时,必须用运载托车。4.4.3 不能共存的化学物品注意不要在同一区域内存放互相不能共存的化学物品。例 如:乙酸或乙酸酐等有机酸应与硫酸、硝酸或高氯酸等强氧化剂 分开储存。4.4.4 个人防护装备 在使用腐蚀性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应该穿戴围裙、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4.4.5 溅溢使用任何化学物品之前,应安排好处理容易破碎或溢出的物 品的容器。446 化

21、学通风橱所有挥发性腐蚀物品的操作,都必须在化学通风橱中进行.45 易燃物的储存451 储存易燃易爆液体应在合格的容器里储存。分装时应有明确的易 燃和可燃性标记,工作储备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储存可燃性液体 的仓库应远离明火和其它热源。452 冰箱可燃性液体如需要在冰箱内存放,该冰箱的设计必须符合避 免产生蒸汽燃烧的要求。实验室所有的冰箱门都应标明可否用于 存放易燃、可燃性液体。46 紧急处理实验室必须重视发生化学危险品溅溢的可能性。有关工作人 员都应接受培训,以掌握处理突发事故的知识.培训应包括化学 危险物品溅溢的识别,熟悉向管理部门通报的方法和保护自身安 全应采取的措施。在多数溅溢事故中,实验室

22、可以决定撤离的区 域,并通知有关专业部门处理.如果由外部专门机构处理溅溢物, 则实验室就必须中断工作,直到隐患排除。47 污染物的清除和处理每个实验室都应负责日常的清污工作。在结束常规工作时、 工作交班、发生紧急事件如清除溅溢物后,都需要进行清污工作。需外送维修的设备,只有在实验室管理人员确认没有化学危 险物品污染时,才能外送维修.471 废弃化学物品所有废弃化学物品都应按危险物品处理,除非能够确定它的性质.清洁溅溢有害物质的所用材料,包括吸附物和中和物,都被 认为是有害废弃物。472 专职人员 实验室专人协调和负责处理实验室有害化学废弃物.473 容器 化学废弃物放置在密闭、有盖的容器中。4

23、74 标签 化学废弃物的包装应有标签,标签应包含以下内容: 日期*来源实验室来源*成份 *物理性质(气体、液体等)*体积 危险性(易燃或易爆) 475 运输 实验室由专责人员负责容器转运,并将其放置在指定的废弃 物堆放场所.5实验室微生物安全准则51 引言 在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标本和操作过程中,可能被 感染。临床实验室可能接触的微生物可分为三类:511 病毒,如: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及丙型 肝炎) 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512 细菌,包括:细菌、分枝杆菌、真菌.513 其他具有高毒力的病原体,如出血热病毒和立克次因为从病史和体检不能可靠地鉴定所有病人的病原体,所以 当接

24、触和处理所有的体液时,均应执行“常规预防措施”.52 感染途径521 空气传播 在取下装有标本试管的塞子时、溶液洒落在坚硬的表面上、 用未加塞子的试管进行离心或溶液(包括接种环内的溶液)加热 太急时,具有传染性的溶液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气烟雾 散布在空气中。522 经口传播 用口吸移液可能导致微生物人人体引起传染。传染也可通过 间接途径,如饮食或吸烟前没有彻底洗手引起“手-口”传染.523 直接接种 偶然的针刺、碎玻璃划伤和动物咬伤均可通过直接接种引起 传染。临床标本中的感染原也可通过被纸张轻微划伤的手指、很 轻的擦伤或损伤的表皮进入人体造成感染。524 粘膜接触一些病原体,包括肝炎病毒

25、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 够通过与粘膜(如眼结膜)的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所以在擦拭眼 睛、更换隐形眼镜或使用化妆品前应彻底洗手.53 血源性病原体531 间接接触 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可能性。为了减低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HBV)、丙型肝炎(以下简 称丙肝HCV),每个实验室都应制定“控制接触感染原的方案, 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方案的目的一般项目管理(负责人、工作人员的职责、年度总结和改 进措施)感染风险的检查*执行的方法(工程学控制、实际工作控制、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事务管理)乙肝疫苗接种*接触病原体后的评估和随访,包括专业医务人员的处理和 他们的书面意见,

26、以及医学记录保存标签和标志资料和培训(课目、方法和记录保存)532 备注所有的单位都应执行“常规预防措施”。另外,每个实验室 都应确定每个职员工作岗位的潜接触的程度.一旦确定有接触潜 在感染原的可能,应采取硬件控制和操作过程控制,以减少或消 除接触这些潜在感染原的可能。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 套、工作服、实验服、面罩、面具、护目镜、安全镜和鞋套等。 并讲解何时使用和如何使用。533 常规预防措施来自所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都被认为是具有传染性的。所 有血液和体液的标本都应放置于具有安全盖的结构优良的容器 里,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采集标本时应防止污染容器的 外表或随标本的检验单。如果存在

27、潜在的或实际的污染,则应再 加一层包装(例如:包装袋)。所有的标本应加上生物危害标签.所有处理血液和体液(例如:取下真空试管的塞子)的工 作人员都应戴上手套。如果有可能发生血液或体液的喷溅,则应 使用面部防护装备。对于组织学和病理学检查、微生物培养之类的常规操作, 并不需要在生物安全橱内进行 .但是,如果操作过程中会产生气 烟雾或飞沫,则应使用生物安全橱(1类或III类),这些操作包 括混匀、超声雾化和剧烈搅拌。*实验室应使用机械移液装置.绝对禁止用口吸移液.*使用注射器和针具时应防止受伤。禁止用手将针套重新套 在针头上、禁止故意将针头弯曲或折断、将针头从一次性注射器 上取下、或对针头进行其它

28、操作。所有锐利物品在使用后都应放 人贴有清晰标签、不会被刺破的容器内,然后运至处理场所。废 弃锐利物品的容器应就近放在便于操作的地方。为防止装得过而 满意外伤人,应在装满后尽快运走。*血液或其他体液发生泄漏或工作结束后,均应使用合适的 化学杀菌剂对实验室工作区进行表面消毒。可使用新鲜配制的漂 白粉溶液(次氯酸钠1:10稀释液)和25%甲酚溶液或其它有效 的溶液对所有的工作台进行消毒。漂白剂溶液应至少作用 15 分 钟,使用其它的消毒剂可参考其产品说明书。实验中用过的污染物品在重复使用前或装入容器中按传 染性废弃物进行处理前,应先进行去污处理.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的设备在实验室内或外送商家进 行

29、维修之前,应先进行清洁和消毒。无法彻底消毒的设备必须贴 上生物危害的标签。手或其他部位的皮肤在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后必须立即 彻底清洗.在实验工作结束后或取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在离开 实验室之前应脱下所有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果实验人员工作时有可能接触到血液、其它可能具传染 性的物质、病人的粘膜或要损伤的皮肤、或在处理污染的物品或 表面时,都应戴上手套。在进行血管穿刺时,包括静脉采血、手 指或脚背穿刺,也应戴上手套。如果手套破损、刺破、或失去其 屏障功能,则应尽快更换。清洗或消毒会损害一次性手套的质量, 故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在接触病员后应更换手套。*工作区应使用吸收性强的纸张覆盖.在移液、混合

30、、振荡、 搅拌或离心时,必须防止发生气烟雾.*为尽量减少在紧急情况下采用口对口的复苏术 ,应在那些 可能需要进行复苏术的地方,备有复苏包或其它通气装置。患有渗出性病变或湿疹的医务人员在痊愈前不得直接接 触病人,也不得接触医疗设备.534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接种接触后的随访,为可能接触 血源性病原体的工作人员免费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工作人员可以 拒绝接种,但应在表示拒绝的协议上签名.各单位必须制定关于对接触血源性病原体者的紧急处理方 案。处理措施包括事故调查,工作人员的会诊和治疗,以及防止 类似事故再发生的改进措施.535 标签警告标志必须采用通用的警告标志系统明确标识装有危险生物制品 的容器或被其

31、污染的物品,在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存放血液和其 它有潜在传染性物品的冰箱、以及处理尖锐物品的容器上,所贴 的标签应标明通用的生物危害标志。用于存储、运输的容器应加上标签或颜色编码标志,并在存 储、运输前将容器盖上。如实验室用常规预防措施来处理所有标 本,同时标本或容器又存放在实验室内,可不使用标签或颜色编 码标志;但如果离开实验室,就必须使用标签或颜色编码标志。543 标本运输*运输前应将标本进行可靠包装。禁止使用皮氏细菌培养平 皿邮寄标本。禁止将干冰放入密封的容器.严格遵守运输部门和国际空运协会的有关规定。运输用于诊断的标本时应根据需要标记上“易腐坏、“干 冰保存”、“冷冻生物制品或“易碎等标

32、志.544标本处理*被高毒力微生物(如土拉巴斯德菌或粗球孢子菌等)污染的 物品,处理前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包括用于隔离的设备和材料。培养分枝杆菌和两性真菌用的平皿和试管必须使用胶带 密封,用压力蒸气灭菌后进行处理或焚化处理。*普通标本和使用过的培养基应弃人结实的塑料袋中。 *可 重复使用的物品和污染的器具应置于装有次氯酸钠1:10稀释液 或其它合适的消毒剂的不锈钢容器内,然后进行高压灭菌、清洗 和再次灭菌。对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管理应遵守有关法规。545生物安全橱生物安全橱是微生物实验室里控制生物危害的最好的方式 之一。实验室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使用和维修。实验室应制定安全橱的维护规程,以确保安

33、全橱内合适的气 流流速,并适时更换滤器。安全橱的放置应远离气流不稳定的地 方,通风口的设置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在维护、移动和/或处理 安全橱之前必须对生物安全橱进行消毒.546备注下面是微生物实验室里的一些常规准则: 不接收或处理严重污染的标本。涉及分枝杆菌的离心操作应使用有旋帽的离心斗,离心管 也应塞紧(双重隔离).针具和接种环应灭菌处理,并防止加热时液体发生飞溅。547泄漏事故(1)立即清洗发生泄漏污染的区域。通知主管和主任.如果 培养物发生泄漏或其容器发生破损,应对该区域进行至少 10 分 钟的清洗,直至气溶胶或飞沫已经沉降。(2) 吸净漏出的液体.(3) 清洗发生泄漏的区域。(4) 尽可能使用漂白剂、酒精或苯酚对工作台进行消毒。 并与安全员商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