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之第五章消化系统ppt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691089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6.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篇之第五章消化系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第二篇之第五章消化系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二篇之第五章消化系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资源描述:

《第二篇之第五章消化系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篇之第五章消化系统ppt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消化系统第五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的组成消化系的组成 消化系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系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第一节第一节 消化管消化管 消化管是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消化管是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临床上常把口腔至十二指肠一和大肠。临床上常把口腔至十二指肠一段称为上消化道,把空肠至肛门一段称段称为上消化道,把空肠至肛门一段称为下消化道。为下消化道。一、消化管的普通构造一、消化管的普通构造除口腔外,消化管壁构造普通均可分为除口腔外,消化管壁构造普通均可分为四层。四层。一粘膜一粘膜 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层组成。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层组成。二粘膜下层二粘膜下层 消化管某

2、些部位的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消化管某些部位的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出,构成皱襞。向管腔内突出,构成皱襞。三肌层三肌层四外膜四外膜esophagusDigestive tubeesophagealstomachstomachplicaVillimicrovillus小肠的三级构造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肌层食管 复扁平滑肌食管腺骨骼肌 纤维膜胃底 单柱胃底腺(壁、主细胞)平滑肌平滑肌浆膜小肠 单柱小肠腺(5种细胞)平滑肌十二指肠腺平滑肌浆膜大肠 单柱大肠腺平滑肌平滑肌浆膜消化系统消化管消化腺食管胃小肠大肠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主细胞壁细胞小肠三级构造小肠腺口 腔二、口腔二、口

3、腔(一一)口腔的构造与分部口腔的构造与分部 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由上、下颌骨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由上、下颌骨和肌围成,外面覆以皮肤,内面贴粘膜。和肌围成,外面覆以皮肤,内面贴粘膜。口腔被上、下颌牙弓分为两部分,口腔口腔被上、下颌牙弓分为两部分,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口腔分部:口腔前庭口腔分部: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固有口腔 借第三磨牙后间隙相通借第三磨牙后间隙相通二口唇二口唇口唇由皮肤、口轮匝肌和粘膜构成。上口唇由皮肤、口轮匝肌和粘膜构成。上唇外表正中有一浅沟,称人中,其上、唇外表正中有一浅沟,称人中,其上、中中1/3交接处为水沟穴,对一时性的晕厥交接处为水沟穴,对一时性的晕厥病

4、人,可针刺该穴,使之清醒。病人,可针刺该穴,使之清醒。三颊三颊颊为口腔前庭的侧壁,由皮肤、颊肌和颊为口腔前庭的侧壁,由皮肤、颊肌和颊粘膜构成。颊粘膜构成。四腭四腭腭为口腔上壁,腭为口腔上壁,可分前、后两部:前可分前、后两部:前2/3为硬腭,以骨为根底,外表覆盖粘膜;为硬腭,以骨为根底,外表覆盖粘膜;后后1/3为软腭,由横纹肌和粘膜组成。腭为软腭,由横纹肌和粘膜组成。腭舌弓,腭咽弓。舌弓,腭咽弓。五咽峡五咽峡咽峡是口腔通咽的门户,由腭垂、咽峡是口腔通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六牙六牙1牙的形状及构造牙的形状及构造 牙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牙可分

5、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牙龈。牙髓。牙龈。牙髓。牙主要由牙质构成。牙冠外表包有白色、光亮、巩固的牙釉质。牙分三部分:牙分三部分:牙冠牙冠 牙颈牙颈 牙根牙根 内有牙腔内有牙腔 牙根管牙根管 牙构造:牙构造:牙质牙质 釉质釉质 牙骨质牙骨质 牙周组织:牙周组织:牙龈牙龈 牙周膜牙周膜 牙槽骨牙槽骨 牙的形状构造牙的形状构造2牙的分类 牙按其形状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三类。成年人的磨牙又分为前磨牙和磨牙两种。3出牙与牙式 人的终身中,先后有两组牙齿,第1组为乳牙,第2组为恒牙。乳牙有20个,上、下颌各有一列。普通恒牙有32个,上、以下左、右各8个。乳牙和恒牙的称号和陈列方式如下:乳

6、牙乳牙乳切牙个乳切牙个乳尖牙个乳尖牙个乳磨牙个乳磨牙个乳牙牙式:罗马数字乳牙牙式:罗马数字表示表示I II III IV 右下颌右下颌 右上颌右上颌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恒恒 牙牙 切牙个切牙个 尖牙个尖牙个 前磨牙个前磨牙个 磨牙个磨牙个牙式:阿拉伯数字牙式: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左上颌左上颌左下颌左下颌1 2 3 4 5 6 7 8牙牙teethteeth 8 7 6 5 4 3 2 1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七七 舌舌1舌的形状舌的形状 舌的上面有一条人字形的界舌的上面有一条人字形的界沟,将舌分为后沟,将舌分为后1/3的舌根和前的舌根

7、和前2/3的舌体。的舌体。舌舌 tongue tongue形状:形状:舌背:舌背:舌扁桃体舌扁桃体 舌粘膜:舌粘膜:丝状乳头丝状乳头 管理普通管理普通觉得觉得舌下面:舌系带舌下面:舌系带舌下阜舌下阜舌下襞舌下襞舌根舌根舌体舌体舌尖舌尖含味蕾含味蕾轮廓乳头轮廓乳头菌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叶状乳头舌粘膜放大模型舌粘膜放大模型 2舌粘膜 舌乳头。丝状乳头具有感受普通觉得的功能。菌状乳头含有味蕾,能感受味觉。也有感受普通觉得的功能。轮廓乳头含有大量味蕾,能感受味觉。叶状乳头在人类不兴隆,已退化。3舌肌舌肌 包括舌内肌和舌外肌两部分。包括舌内肌和舌外肌两部分。八大唾液腺八大唾液腺口腔中有三对大唾液腺,即

8、腮腺、下颌口腔中有三对大唾液腺,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下腺和舌下腺。1腮腺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位于耳的腮腺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位于耳的前下方。前下方。2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的内侧,呈卵圆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的内侧,呈卵圆形。形。3舌下腺是最小的一对,位于舌下襞的舌下腺是最小的一对,位于舌下襞的深面。深面。腮腺管腮腺管舌下腺大管舌下腺大管舌下腺舌下腺腮腮 腺腺下颌下腺下颌下腺下颌下腺管下颌下腺管口腔腺三、咽三、咽一咽的形状和位置一咽的形状和位置 咽是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位于颈椎之咽是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位于颈椎之前,上起自颅底,下至第前,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延续颈椎下缘延续为食管。为食管

9、。二咽的分部二咽的分部1咽腔鼻部位于鼻腔后方,软腭以上。咽腔鼻部位于鼻腔后方,软腭以上。在侧壁上有咽鼓管咽口。在侧壁上有咽鼓管咽口。2咽腔口部位于口腔后方,向前借咽峡咽腔口部位于口腔后方,向前借咽峡与口腔相通。与口腔相通。3咽腔喉部在会厌软骨上缘程度以下,咽腔喉部在会厌软骨上缘程度以下,喉的后方,向前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喉的后方,向前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与食管相续。下与食管相续。鼻鼻 咽咽口口 咽咽喉喉 咽咽软腭程度软腭程度会厌上缘会厌上缘颈颈 6 6下缘下缘咽分部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腭扁桃体腭咽弓腭舌弓咽扁桃体鼻咽部四、食管四、食管一食管的位置一食管的位置食管上端平第食管上端平第6颈

10、椎下缘接咽,越过左主颈椎下缘接咽,越过左主支气管后方下行,穿膈的食管裂孔至腹支气管后方下行,穿膈的食管裂孔至腹腔,续于胃的贲门。腔,续于胃的贲门。二食管的生理性狭窄二食管的生理性狭窄1第第1狭窄狭窄 位于咽与食管相接处,正对位于咽与食管相接处,正对第第6颈椎下缘,距中切牙约颈椎下缘,距中切牙约15cm。2第第2狭窄狭窄 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平第处,平第4胸椎下缘,距中切牙约胸椎下缘,距中切牙约25cm。3第第3狭窄狭窄 位于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位于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平第平第10胸椎程度,距中切牙约胸椎程度,距中切牙约40cm。三食管的构造特点三食管的构造特

11、点 1粘膜:上皮方式粘膜:上皮方式.2粘膜下层:食管腺。粘膜下层:食管腺。3肌层:食管的上肌层:食管的上1/4段为骨骼肌,下段为骨骼肌,下1/2段为平滑肌,中段表现二者混合存在。段为平滑肌,中段表现二者混合存在。五、胃五、胃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分,具有包容食物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分,具有包容食物和消化食物的功能。和消化食物的功能。胃的位置、大小和形状随体型、体位、胃的位置、大小和形状随体型、体位、充盈程度和胃肌的紧张度而改动。充盈程度和胃肌的紧张度而改动。容量:成人容量:成人10003000 婴幼儿婴幼儿300600一胃的形状一胃的形状胃有出入两口、前后两壁、上下两缘和胃有出入两口、前后两壁、上下

12、两缘和四部。四部。二胃的位置二胃的位置胃中等充盈时,约胃中等充盈时,约3/4位于左季肋区,位于左季肋区,1/4位于腹上区。贲门约在第位于腹上区。贲门约在第11胸椎的左侧,胸椎的左侧,幽门约在第幽门约在第1腰椎的右侧。腰椎的右侧。胃的根本类型胃的根本类型 角形胃角形胃 钩形胃钩形胃 长袜形胃长袜形胃插胃管时根据不同胃型采取适当体位,选择插管长度。插胃管时根据不同胃型采取适当体位,选择插管长度。三胃的构造特点1粘膜 胃空虚或半充盈时粘膜构成许多皱襞,充盈时多数皱襞变低或展平。胃小凹1上皮:柱状细胞之间的严密衔接及上皮细胞外表的粘液共同构成胃粘膜屏障.2固有层:胃腺可分为贲门腺、幽门固有层:胃腺可分

13、为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这些腺体的分泌物经胃小腺、胃底腺。这些腺体的分泌物经胃小凹排入胃腔内,混合后构成胃液。凹排入胃腔内,混合后构成胃液。3肌层肌层: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构成。环行肌在贲门和幽门部层平滑肌构成。环行肌在贲门和幽门部位增厚,分别构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位增厚,分别构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约肌。六、小肠六、小肠小肠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约小肠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约57米,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部分。米,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部分。一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全长约2530cm,十二指肠呈“C字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程度部

14、和升部四部分。1上部在第1腰椎体的右侧起于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胆囊处急转向下,移行于降部。上部的左半侧,其肠管内粘膜光滑无皱襞,在X光像上呈三角形或卵圆形,称十二指肠球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下部程度部十二指肠下部程度部升部升部十二指肠上部十二指肠上部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空肠曲十 二 指 肠 分 四 部2降部降部沿第沿第13腰椎体右侧下行,至第腰椎体右侧下行,至第3腰椎体腰椎体下缘处,呈直角转向左,移行于程度部。下缘处,呈直角转向左,移行于程度部。降部后内侧壁粘膜上有一纵行皱襞,其降部后内侧壁粘膜上有一纵行皱襞,其下端称十二指

15、肠乳头,乳头的顶端有胆下端称十二指肠乳头,乳头的顶端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3程度部程度部起于十二指肠降部下端,自右向左横过起于十二指肠降部下端,自右向左横过第三腰椎的前方,移行于升部。第三腰椎的前方,移行于升部。4升部升部自程度部斜向左上方,至第自程度部斜向左上方,至第2腰椎左侧,腰椎左侧,弯向前下方,构成十二指肠空肠曲,接弯向前下方,构成十二指肠空肠曲,接续空肠。续空肠。二空肠和回肠空肠约占空回肠的上2/5,主要位于左外侧区和脐区,其特点是血管丰富,较红润,管壁厚管腔大,粘膜面有高而密的环形皱襞,并可见许多散在的孤立淋巴滤泡;回肠约占空、回肠的下3/5,主要位于脐区和

16、右髂区,其特点是色淡红,管壁薄管径小,粘膜面环形皱襞稀疏,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还可见集合淋巴滤泡。空肠和回肠空肠和回肠三小肠管壁构造特点:三小肠管壁构造特点:环状皱襞和肠绒毛,微绒毛。这些构造环状皱襞和肠绒毛,微绒毛。这些构造大大添加小肠的外表积,可使粘膜外表大大添加小肠的外表积,可使粘膜外表积扩展积扩展600倍左右。倍左右。七、大肠七、大肠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以盲肠起始于右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以盲肠起始于右髂窝,末端止于肛门,全长约髂窝,末端止于肛门,全长约1.5cm米,米,围在空、回肠周围。大肠可分为盲肠、围在空、回肠周围。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结肠和直肠三部分。1盲肠盲肠位于

17、右髂窝,长约位于右髂窝,长约68cm,向上延续为升结肠。,向上延续为升结肠。回盲口、回盲瓣。回盲口、回盲瓣。2阑尾阑尾是一条细长的盲管,长约是一条细长的盲管,长约79cm,上端开口于,上端开口于盲肠的后内侧端,下端游离,活动范围较大。盲肠的后内侧端,下端游离,活动范围较大。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以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以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外、中外、中13交界处作标志,此处称麦氏点。交界处作标志,此处称麦氏点。二结肠二结肠结肠起于盲肠,终于直肠。分为:结肠起于盲肠,终于直肠。分为:1升结肠在右髂窝起自盲肠,沿腹后壁升结肠在右髂窝起自盲肠,沿腹后壁的右侧上升,至肝下方向左弯,构成结

18、的右侧上升,至肝下方向左弯,构成结肠右曲肝曲,移行于横结肠。肠右曲肝曲,移行于横结肠。2横结肠由结肠右曲起始,向左行构成横结肠由结肠右曲起始,向左行构成下垂的弓形弯曲至脾,在脾的附近弯向下垂的弓形弯曲至脾,在脾的附近弯向下构成结肠左曲下构成结肠左曲 脾曲,移行于降结脾曲,移行于降结肠。肠。3降结肠起自结肠左曲,沿腹后壁左侧降结肠起自结肠左曲,沿腹后壁左侧下降,至髂嵴处移行为乙状结肠。下降,至髂嵴处移行为乙状结肠。4乙状结肠起自降结肠,向下作乙状结肠起自降结肠,向下作“乙乙字形弯曲,至第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处移行为直肠。骶椎处移行为直肠。结肠粘膜的形状和微细构造特点结肠粘膜的形状和微细构造特点

19、结肠粘结肠粘膜外表光滑,无绒毛,有半环形的皱襞。膜外表光滑,无绒毛,有半环形的皱襞。盲肠和结肠特征盲肠和结肠特征结肠带结肠带结肠袋结肠袋 肠脂垂肠脂垂三直肠三直肠 1直肠的位置直肠的位置 为大肠的未段,位于盆腔内,上端接乙为大肠的未段,位于盆腔内,上端接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下端终于肛门。下端终于肛门。2直肠的形状 直肠有两个弯曲,骶曲;会阴曲。直肠以盆膈为界,盆膈以上部分,称直肠盆部,此部下段肠腔膨大,称直肠壶腹;盆膈以下部分,肠管缩窄成管状,称肛管。3直肠的构造 直肠横襞,肛管、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直肠下端的环形平滑肌增厚,构成肛门

20、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第二节第二节 消化腺消化腺 一、一、肝肝 一肝的形状一肝的形状肝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可分上、下两肝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可分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二肝的位置和体表投影二肝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肝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肝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延伸到左季肋区。延伸到左季肋区。二肝的位置二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被肋弓遮盖被肋弓遮盖部分位于腹上区,在部分位于腹上区,在剑突下直贴腹前壁剑突下直贴腹前壁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的体表投影:1.上界 与膈穹窿一致。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在前正中线平

21、胸骨体剑突衔接处,至左锁骨中线平第5肋间隙。2.下界 在右侧,与右肋弓下缘一致,成人腹上区剑突下35cm范围内,可触到肝的前缘,但在右肋弓下不能触及。7岁前小儿肝前缘的位置较低,显露于右肋弓下12cm属正常情况。肝位置投影三肝脏的组织构造三肝脏的组织构造肝外表覆以结缔组织被膜,被膜外表大肝外表覆以结缔组织被膜,被膜外表大部分有浆膜覆盖。本质分隔成很多肝小部分有浆膜覆盖。本质分隔成很多肝小叶。由于人肝小叶间结缔组织较少,因叶。由于人肝小叶间结缔组织较少,因此小叶界限不明显。此小叶界限不明显。四肝血循环四肝血循环 肝的血液供应丰富,有肝的血液供应丰富,有两套血管,即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两套血管,即

22、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为肝的功能血管,其血流量占肝门静脉为肝的功能血管,其血流量占肝总血流量的总血流量的7075%,主要搜集胃肠道,主要搜集胃肠道的静脉血,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的静脉血,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输入肝内供肝细胞加工和储存。输入肝内供肝细胞加工和储存。肝固有动脉是营养血管,血液中富含氧肝固有动脉是营养血管,血液中富含氧气。气。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在肝小叶间构成小叶间静脉及小叶间动脉,其终末支均通入肝血窦。最后聚集成23条肝静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肝的血液通路如下:门静脉小叶间静脉 肝血窦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 静脉下腔静脉 肝动脉小叶间动脉 五胆汁排出途径五

23、胆汁排出途径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自肝小叶的中央向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自肝小叶的中央向周边运送,出肝小叶进入小叶间胆管,周边运送,出肝小叶进入小叶间胆管,继之向肝门方向聚集,最后在肝门处集继之向肝门方向聚集,最后在肝门处集合成左、右肝管构成肝总管。合成左、右肝管构成肝总管。六肝的功能六肝的功能1合成与储存合成与储存 肝细胞合成机体的多种肝细胞合成机体的多种重要物质,如血浆蛋白质、脂蛋白、糖重要物质,如血浆蛋白质、脂蛋白、糖原等。原等。2分泌胆汁分泌胆汁 肝细胞利用血液中胆酸盐,肝细胞利用血液中胆酸盐,合成和分泌的胆汁,有消化脂肪的作用。合成和分泌的胆汁,有消化脂肪的作用。3解毒功能解毒功能 肝是人

24、体内重要的解毒器肝是人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官。4防御功能防御功能 肝血窦内的枯否细胞,是肝血窦内的枯否细胞,是机体内单核吞噬系统的组成部分,可吞机体内单核吞噬系统的组成部分,可吞噬消化异物。噬消化异物。5造血功能造血功能 胚胎时期肝是造血器官,胚胎时期肝是造血器官,出生后停顿造血。出生后停顿造血。二、胆囊和输胆管道二、胆囊和输胆管道一胆囊一胆囊呈梨形,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有储呈梨形,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胆囊可分为四部分:1胆囊底是钝圆的盲端,突向前下方,稍露于肝前缘下方,其体表投影在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点,胆囊炎时该点有压痛。2胆囊体胆囊体与

25、胆囊底无明显界限,位于胆囊底后上与胆囊底无明显界限,位于胆囊底后上方,为胆囊的主要部分。方,为胆囊的主要部分。3胆囊颈胆囊颈胆囊体在近肝门处,移行为缩细的胆囊胆囊体在近肝门处,移行为缩细的胆囊颈。颈。4胆囊管胆囊管胆囊颈向后下方延续为胆囊管胆囊颈向后下方延续为胆囊管 二输胆管道二输胆管道 肝内胆怯管逐级集合成肝左管和肝右管,肝内胆怯管逐级集合成肝左管和肝右管,集合成肝总管。与胰管共同斜穿十二指集合成肝总管。与胰管共同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在壁内两管合并,构肠降部后内侧壁,在壁内两管合并,构成肝胰壶腹乏特成肝胰壶腹乏特Vater氏壶腹,开口氏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肝

26、胰壶腹周围有环形的平滑肌,称肝在肝胰壶腹周围有环形的平滑肌,称肝胰壶腹括约肌,可控制口的开闭。胰壶腹括约肌,可控制口的开闭。输胆管道输胆管道胆囊左肝管右肝管胆囊左肝管右肝管胆囊管肝总管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胆总管肝胰壶腹胰管肝胰壶腹胰管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腔十二指肠腔三、胰三、胰 一胰的位置和形状一胰的位置和形状胰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胰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后方,在第后方,在第1、2腰椎体的程度,横贴于腰椎体的程度,横贴于腹后壁。胰外形细长似三棱形,可分头、腹后壁。胰外形细长似三棱形,可分头、体、尾三部。体、尾三部。胰头为右端膨大部,在第胰头为右端膨大部,在第2腰椎体

27、右前方,腰椎体右前方,被十二指肠包绕。被十二指肠包绕。胰头后方有门静脉和胆总管经过,因此,胰头后方有门静脉和胆总管经过,因此,胰头癌或慢性胰腺炎时,常压迫胆总管胰头癌或慢性胰腺炎时,常压迫胆总管而出现阻塞性黄疸。而出现阻塞性黄疸。胰体为胰的中间部,横跨第胰体为胰的中间部,横跨第1腰椎体前面,腰椎体前面,向左逐渐变细,移行于胰尾,胰尾向左向左逐渐变细,移行于胰尾,胰尾向左行达脾门。行达脾门。胰的本质内,有一条从左向右横贯全长胰的本质内,有一条从左向右横贯全长的排泄管,称胰管。胰管与胆总管集合的排泄管,称胰管。胰管与胆总管集合成肝胰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成肝胰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胰腺分泌胰液,经胰管排入十二指头。胰腺分泌胰液,经胰管排入十二指肠。肠。二胰的组织构造二胰的组织构造 胰的外表有薄层的结缔组织被膜,胰腺胰的外表有薄层的结缔组织被膜,胰腺本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本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有胰蛋白酶、胰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对食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对食物起重要的消化水解作用;物起重要的消化水解作用;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参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参与糖代谢等的调理。与糖代谢等的调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