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健康教育1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690730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区护理学健康教育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社区护理学健康教育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社区护理学健康教育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社区护理学健康教育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护理学健康教育1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学习目标u掌握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基本定义u掌握健康教育、卫生知识宣传、健康促进的关系u熟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u熟悉健康教育的常用理论模式讲授内容u健康 概念影响因素u健康教育 概念与卫生宣传的关系u健康促进 概念策略与健康教育的关系u健康教育相关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健康教育概述健康教育概述一、何为“健康”u早期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社会 神灵自然医学模式神灵自然医学模式 神灵所赐予神灵所赐予 “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血液、粘液、黄胆、黑胆”四种液体的平衡四种液体的平衡u实验医学时期实验医学时期 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无病和无伤残无病和无伤残病因、宿主和环境三因素的平衡上病

2、因、宿主和环境三因素的平衡上u2020世纪中后期世纪中后期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平衡即三维健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平衡即三维健康观康观 现代的“健康”概念u1948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出:“健康(健康(healthhealth)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u19891989年又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年又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躯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体健康、

3、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WHO)于于2000年提出的年提出的10条健康标准:条健康标准:u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u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u善于休息,睡眠良好;u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u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u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u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u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病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u头发光泽,无头屑;u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19991999年躯体年躯体 “五快五快”的健康标准的健康标准u吃饭快 这可以证明肠功能良好u排便快 一旦有便意,就能

4、轻松、快速地解决问题。u入睡快 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u说话快 表明头脑清楚,思维准确,且心肺功能正常u走得快 行动敏捷、自如,精力充沛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19991999年年 心理、社会心理、社会“三良好三良好”的健康标准:的健康标准:u个性良好 具有温和的性格,坚强的意志u处世能力强,能客观看问题,自我控制能力良好 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u人际关系良好 有文明礼貌的举止,和善亲切的语言。亚健康(灰色健康)n亚健康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亚健康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机体尚无器质的特殊状态,机体尚无

5、器质性病变,但体力降低、反应能力下降、适性病变,但体力降低、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人体免疫功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人体免疫功能低下,能低下,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n亚健康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也称为灰色亚健康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也称为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潜病期等。亚健康发生情况亚健康发生情况调查调查 20022002中国调查中国调查 健康健康15%15%亚亚健健 75%70%75%70%康康疾病疾病 20%

6、15%20%15%亚健康状态的转换亚健康状态的转换 健康健康 亚健康亚健康 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 疾病疾病 过劳死过劳死 痊愈痊愈 我们认识到,高质量的健康水平是人类生活的巨大财富,它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实现社会公平。我们承认,促进健康和社会发展是政府的核心义务和职责,并由社会其他所有部门共同分担。墨西哥健康促进部长宣言墨西哥健康促进部长宣言u健康是基本的人权,是生产力,是人人应享有的平等权利u健康是社会的责任,政府和人民应共同承担维护健康的责任 世界卫生组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u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

7、、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江泽民影响健康的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u行为与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u10位死因疾病中,美国不良行为和生活方美国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致病因素中占式在致病因素中占7070,中国占44.7u药物治疗(治标、昂贵)药物治疗(治标、昂贵)u冠状动脉搭桥(不能延长寿命、代价高)冠状动脉搭桥(不能延长寿命、代价高)u例:例:5050名男性冠状动脉搭桥者,随机分两名男性冠状动脉搭桥者,随机分两组组 甲组:戒烟、每天步行甲组:戒烟、每天步行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 按美国心脏协会冠心病按美国心脏协会冠心病 严格素食严格素食 饮食(脂肪含热量饮食(脂肪含热量3030)乙组:未

8、戒烟、未每天步行乙组:未戒烟、未每天步行u结果:一年后,甲组不仅降低了结果:一年后,甲组不仅降低了LDLLDL血清血清 胆固醇胆固醇3737,且使,且使8282的病人血管通畅,的病人血管通畅,而乙组未见改善,甚至更糟。而乙组未见改善,甚至更糟。芬兰的“北加里里曙光”u经济繁荣,国民生活富足,但冠心病年死亡经济繁荣,国民生活富足,但冠心病年死亡率却达率却达 800/10 800/10 万,居世界之冠。万,居世界之冠。u老师在课堂上问小学生,谁家因冠心病失去老师在课堂上问小学生,谁家因冠心病失去了父母,竟有了父母,竟有1/31/3所孩子举起了手所孩子举起了手u1010年后,男性烟民从年后,男性烟民

9、从5050下降到下降到3333;吃黄;吃黄油的人从油的人从9090下降到下降到2020左右。北加里里男、左右。北加里里男、女冠心病死亡率分别女冠心病死亡率分别下降了下降了2424、5151。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特征健康教育特征n健康教育追求的是使教育对象实现知识

10、、观念和行为改变的统一。知、信、行知、信、行是表述健康教育最基本内涵的“三字经”,其核心是提倡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知识基础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信念 动力 行为目标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异同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异同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提高群众的卫生知识,增强保健意识,从而改变行为。追求追求知、信、行知、信、行三者的统一,是健康教育与卫三者的统一,是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根本区别。生宣传的根本区别。卫生宣传卫生知识的传播(单向单向),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一种常用手段。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过程(双向双向)。它强调的是健康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合作,需要广大群众的主动

11、参与,通过两者共同努力,达到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的目的 u提高健康知识水平u改善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u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 u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u形成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u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健康教育的例子健康教育的例子 医生在门诊诊治高血压时,教育病人医生在门诊诊治高血压时,教育病人不吸烟,少饮酒,保持适当体重,进行运不吸烟,少饮酒,保持适当体重,进行运动,少吃高脂肪饮食。提高了病人的知识动,少吃高脂肪饮食。提高了病人的知识水平,促进行为改变。水平,促进行为改变。效果: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效果: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健康促进的内涵健康促进的

12、内涵u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格林.劳伦斯)u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因素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行政手段u健康促进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政策和环境的支持,是一种宏观的战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比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比较u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促使人们改善行为和生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促使人们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活方式,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主体:主体: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核心:核心: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动员个人为促进自己的健康改善行为动员个人为促进自己的健康改善行为u健康促进:健

13、康促进:提高人们改善自身和他人健康能力的过程。提高人们改善自身和他人健康能力的过程。通过政府倡导、出台政策、改善环境、提供服务、社会动通过政府倡导、出台政策、改善环境、提供服务、社会动员、健康教育、跨部门合作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员、健康教育、跨部门合作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量主体:主体:政府或政策制定者政府或政策制定者核心:核心:支持性环境支持性环境主要任务:主要任务:社会动员社会动员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卫生宣传与健康促进的关系与健康促进的关系u卫生宣传=知识普及+宣传鼓动u健康教育=知+信+行u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支持u三者的关系是后者包容前者,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卫生

14、宣传是健康教育的手段之一;健康教育是健促进的基础;健康促进如不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则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健康教育如不向健康促进发展,其作用就会受到极大限制。健康健康遗传及遗传及基因易基因易感性感性社会人文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文文化、政策、法规、化、政策、法规、物质、社会心理物质、社会心理)人类生物学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因素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阳光、阳光、土壤、水、病原体、土壤、水、病原体、传染源传染源)44.7%健康促进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教育18.2%9.3%27.8%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

15、务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政策开发实例政策开发实例 u目的目的:制定和实施全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法规:制定和实施全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法规u活动:活动:控烟试点活动控烟试点活动媒体媒体 向人大代表游说,组织参观向人大代表游说,组织参观提交议案提交议案条例修改条例修改市人大通过市人大通过基层实施:具体操作办法,培训,组织落实,媒体参与基层实施:具体操作办法,培训,组织落实,媒体参与u评价评价 健康促进的策略健康促进的策略健康促进的策略健康促进的策略健康促进的策略健康促进的策略u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都站在标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

16、发展中国家,目前都站在标记清晰的通往人类保健之路的十字路口上。记清晰的通往人类保健之路的十字路口上。u如果我们依赖医疗技术的道路,那么它将是一条崎岖如果我们依赖医疗技术的道路,那么它将是一条崎岖陡峭的路,它将越来越多地消耗我们的资源,而取得陡峭的路,它将越来越多地消耗我们的资源,而取得的成就却越来越少,能够通过这条由于费用昂贵而日的成就却越来越少,能够通过这条由于费用昂贵而日趋狭窄的谷道的人也越来越少。趋狭窄的谷道的人也越来越少。u如果如果我们选择的路是在群众中普及卫生科学知识,使我们选择的路是在群众中普及卫生科学知识,使他们掌握自身健康的命运,那么,这条路就会越走越他们掌握自身健康的命运,那

17、么,这条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宽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执行主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执行主席 詹姆斯詹姆斯格兰特格兰特健康促进的策略健康促进的策略u卫生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临床和治疗服务而必须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u卫生服务中的责任是要求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服务机构和政府共同承担u调整卫生服务方 向也要求更重视卫生研究及专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变u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初级卫生保健为方向。健康新地平线健康新地平线 健康教育在中国的发展u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后,健康教育学科理论开始被引进我国。年代后,健康教育学科理论开始被引进我国。u陈志潜陈志潜19341934年

18、编译年编译健康教育原理健康教育原理一书是我国最早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健康教育专著的健康教育专著u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后,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年代后,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u19971997年年1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发展的决定,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u19751975年,该组织就提出要在年,该组织就提出要在20002000年实现年实现“人人享有健人人享有健康康”的战略目标,的战略目标,u1979197

19、9年,又通过了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在该宣言中,年,又通过了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在该宣言中,健康教育被列为实施这一战略目标最重要的举措。健康教育被列为实施这一战略目标最重要的举措。u健康教育的内容将回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健康教育的内容将回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被修改、完善。不断被修改、完善。第二节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健康相关行为及其改变模式改变模式n概念:概念:个人和团体的与健康或疾病有关联的行个人和团体的与健康或疾病有关联的行为称为健康相关行为。为称为健康相关行为。n分类:分类:n促进健康行为促进健康行为n危害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

20、促进健康的行为u指个体或团体的指个体或团体的客观上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u有利性:有利性:行为表现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行为表现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u规律性:规律性:行为表现规律有恒,不是偶然行为。行为表现规律有恒,不是偶然行为。u和谐性:和谐性:个体行为表现出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使个体行为表现出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使之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之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u一致性:一致性:个体外显行为与其内在的心理情绪一致,无矛盾。个体外显行为与其内在的心理情绪一致,无矛盾。u适宜性:适宜性:行为的强度能理性地控制。行

21、为的强度能理性地控制。促进健康的行为分类促进健康的行为分类u基本健康行为基本健康行为 u保健行为保健行为 u避免有害环境行为避免有害环境行为u预警行为预警行为 u遵医行为遵医行为 危害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u危害健康的行为是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危害健康的行为是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健康的一组行为。u危害性;危害性;u明显性和稳定性明显性和稳定性u习得性习得性:“自我制造的危险因素自我制造的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致病性行为模式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违规行为A型行为模式型行为模式C型行为模式型行为模式 危害健康行为分类危害健康行为分类健康行为转变的

22、理论和模式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模式(nowledge,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或KAP)相信信息相信信息产生动机产生动机行行信息传播信息传播觉察信息觉察信息引起兴趣引起兴趣感到需要感到需要认真思考认真思考尝试行动尝试行动态度坚决态度坚决动力定型动力定型行为确立行为确立知知信信知信行模式内涵知信行模式内涵u行为改变是目标,为达到行为改变,必须有知(知识和学习)作为基础,有信念(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作为动力u知识(信息)是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但知识与信息不一定能直接导致行为的改变u态度反映行为倾向性,要转变行为需先转变态度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23、 model,HBM)n健康信念模式是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n1、对疾病威胁的认知:对疾病严重性的认知、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n2、对行为效果的期望:认识到益处、认识到障碍;n3、效能期望:自我效能、提示因素、其他因素。健康信念模式内容HBM理论的操作过程自觉疾病易感性自觉疾病易感性自觉问题的严重性自觉问题的严重性打算行动打算行动自觉行动的好处自觉行动的好处自觉行动的困难自觉行动的困难行动的可能性行动的可能性行为改变行为改变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个人特征、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个人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知识等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知识等因素行动的引发物行动的引发物:教育、出现

24、疾病的教育、出现疾病的一些症状、媒介效一些症状、媒介效应应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有有信心进行该信心进行该行为行为行为转变阶段模式(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u理论依据: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在不同的行为阶段,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对目标行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u适用于:戒烟、酒精及物质的滥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干预工作(饮食失调及肥胖、高脂肪饮食)、AIDS的预防。行为转变阶段模式案例u没有准备阶段:没有考虑要戒烟或是在接下来的6个月不会考虑的时期。u犹豫不决阶段:考虑在未来6个月内倾向于戒烟的时期。u准备阶段:即将改变的时期,一个月内。确立目标,确定停止的时期,并且患者准备进行计划。u行动阶段:戒烟开始直到6个月。u维持阶段:持续戒烟至少6个月。日行一万步,夜眠八小时,饮食不超量,作息要均衡,心中常喜乐,口中无怨声,此是长生道,劝君要记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