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684574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0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资源描述: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9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1 Internet基础基础1.2 我国我国Internet的发展的发展1.3 Internet服务简介服务简介1.4 TCP/IP协议协议1.5 WWW万维网万维网 1.6 Internet的管理的管理 1.7 我国关于我国关于Internet应用的管理与条例应用的管理与条例练习题练习题 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1 Internet 基基 础础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量不仅爆炸性地增加,更重要的是应迅速、及时、充分地利用并处理各种信息,使其在提高效率与正确决策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需要有高性能电脑在信息海洋

2、中迅速检索到所需要的数据,而且还需要有能够及时传输大量各种类型数据的通信网络。只有把高性能计算机同高性能通信网络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其全部潜力。就像一辆高性能的赛车,如果在小院子中行驶,无论如何也无法展现其优越性能,只有驰上高速公路才能显示其无穷的魅力。高性能的计算机也只有连接于网络上才能充分展现出它无穷的魅力。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如今,计算机联网使用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计算机利用水平的尺度,也成为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据近年来的统计,美国的计算机联网使用率较高,半数以上的计算机已连接在网络上使用,日本也有近半数的计算机联网使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进行了联网。计算机网络不仅运用

3、于公司、机关、企业、学校之中,而且已经进入广大普通百姓家中,而这个网络就是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的因特网。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Internet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冷战时期。为了免受前苏联核威慑,使通信系统在遭受核打击之后能保持畅通,美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Advance Research Project Agency)资助BBN公司研制了一个计算机网络。1970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盐湖城的尤他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四所大学建成了由四台主机互联的分组交换试验网,称为ARPANET,这就是Internet的前身。第1章 因特网的

4、结构与特点 在1972年的首届计算机和通信国际会上,美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正式将ARPANET介绍给了全世界,此时这个系统已经连接了5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主机,但与现在的Internet还不尽相同。1982年,ARPANET又实现了与其他多个网络的互联,从而形成了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互联网。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巨资,建造了全美五大超级计算中心。为使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共享超级计算机的设施,又建立了基于IP协议的计算机通信网络NSFNET。最初,NSF使用传输速率为56 kb/s的电话线进行通信,但根本不能满足需要。于是NSF便在全国

5、按地区划分计算机广域网,并将他们与超级计算中心相连。最后又将各超级计算中心通过连接各区域网的高速数据专线连接成为NSFNET的主干网。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ARPANET是一个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广域网也称远程网,它可跨越省市甚至国家。广域网通常采用的通信线路和设备是由电信部门提供的,它将分布在各地的局域网或城域网互相连接起来。而相对分布范围较小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局域网一般分布在一幢大楼内,由一个单位使用,其特点是组网的

6、周期短,见效快。城域网的分布范围可从几十千米到上百千米,通常是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单纯从分布范围角度很难制定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区分一个网络是广域网还是局域网;另一种区分方法是,采用公共通信线所连接而成的网络称为广域网,而采用专线连接而成的网络称为局域网。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后来,美国国防部将ARPANET分为军用和民用两个部分。民用部分划归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称为NSFNET,主要供科研和教学使用。1985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通信的TCP/I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ARPANET的各

7、站点的通信协议全部都转为TCP/IP,可以说这是全球Internet诞生的标志。Internet这一名称就是取之于IP协议中的internet一词。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1986年,NFSNET建成后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早期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互联网只对少数的专家以及政府要员开放,而以NFSNET为主干网的互联网则向社会开放。NFSNET首先将六个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连到了NSFNET,即Internet上,这样Internet就初具规模,在以后的几年中便迅速地发展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迅速商业化,以其独有的

8、魅力和爆炸式的传播速度成为当今的热点。商业利用、企业上网是互联网前进的发动机。网点的增加以及众多企业、商家的参与一方面使互联网的规模急剧扩大,信息量也成倍增加,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网络服务的发展。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1993年,美国政府首先制定了信息高速公路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计划,各国政府纷纷响应,规划了自己的NII计划。1995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一致提出了建设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亦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GII)的计

9、划。Internet用户的迅速增长为建成将来的NII和GII创造了重要条件,目前全球已有上亿Internet用户。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可以认为Internet是遍布全球的各个计算机平台互联的总网络,是一个使世界上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能互相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介;也可以说Internet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全球数据库。我们在单位(工厂、学校、商店)中通过通信线路将电脑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所有在网上的终端机或电脑都能享受网上(即其他电脑内)的资源。Internet则不是指某个区域范围内的网络,而是将遍布全球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一个全球性的网络,里面有取之不

10、尽、用之不竭的信息。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2 我国我国Internet的发展的发展 中国最早使用Internet可以追溯到1986年,钱天白先生通过拨号方式在我国首次实现了与Internet的E-mail连接,通过Internet发出了中国第一封E-mail。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先生代表我国在SRI首次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在国外建立了cn域名服务器。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域名,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的标志。1994年4月首次实现了我国与因特网的直接连接,同时在国内开始管理和运行中国顶级域名cn。几十年来,该网已经演变为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China Science

11、and Technology Network),其网址为http:/。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1994年,我国邮电部开始与Internet互连,建立了中国电信网(ChinaNet)。ChinaNet与国内的ChinaPAC(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DDN(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PSTN(公用交换电话网)和ChinaMAIL(中国公用电子信箱系统)互联,构成了ChinaNet的骨干网。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此后,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ChinaNet和CERnet是我国两大公众计算机网络。前者是邮电部建设的国家骨干计算机网络,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广域

12、网,它将覆盖全国所有省市、企事业单位与居民家庭,这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用户全透明漫游的互联网络系统;CERnet则是供教育科研使用的国家计算机网络,已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实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是CERnet的地区网络中心,清华大学是CERnet的国家网管中心。ChinaNet、CERnet与中科院的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初步形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基本格局。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我国的国家计算机网络主要是金字系列工程,包括金桥、金关、金卡、金税、金宏、金智、金农、金企和金卫等,代表了我国信息化的框架,包括了国民经济信息

13、化的主要领域。每个金字工程都是一个全国性的计算机网络。金桥工程即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它为金融、海关、外贸、内贸、气象、交通、国家安全、科学技术、旅游等信息业务提供了包括卫星网和地面的光纤网在内的天地一体化通信体系,目前已在我国几十个省市试运行。金关工程将成为我国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企事业部门的计算机网络,为在我国全面推广电子数据交换以及电子邮件业务,进而为实现通关自动化与无纸贸易创造了条件。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金卡工程即电子货币工程,它主要为银行、旅游等有关部门服务,推广信用卡,实现存款和现金支付网络化、电子化,为减少货币流通提供方便。金税工程主要配合我国财税制度改革,

14、推行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制度,严格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流失而实施的一项全国性的信息化工程。该工程计划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县、区建网互联,目前已完成50个中心城市,涉及约800个工程建设,并已开始试运行。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金企工程是国家企业生产与流通信息系统,首批1000多大企业已经入网。金宏工程是政府宏观调控信息化系统,面向我国高层领导机关和政府部门,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宏观决策系统和一批国家级基础数据库。金卫工程的目标是建立医疗卫生信息网,实现医院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化。金智工程是中国教育科研网,由国家教育部主持,是国家批准实施的“21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

15、建成将会大大改善我国大专院校的教育与科研环境。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中国金农网意在使广大中国农民使用网络、利用网络。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丰富性给农业的生产和需求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给最分散、最不易沟通的农业、农民带来了最大的便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800万人,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2572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250 651个,WWW站点数为473 900个。网站的快速增长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互联网产业正稳步发展。各种类型的计算机、PC机、Macintosh计算机、Unix工作站、大型计算机系统及各种类型的

16、计算机网络都可以和Internet相连。Internet现已成为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包含的信息从科研、教育、政策、法规到商业、艺术、娱乐等无所不有。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3 Internet服务简介服务简介 1975年,使用网络的人数比一个俱乐部的成员还少。如今,Internet发展势头迅猛,学术用途的年增长率为30%40%,商业用途的年增长率达到300%400%,被称之为“在线世界的宏大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已成为传统的非在线世界的电子化延伸。电子邮件(E-mail)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发信息的服务,是Internet上最普遍的应用,因为它加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不管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17、,只要有一台连入Internet的电脑,就可以在开启电脑后迅速收发电子邮件。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浏览网站信息是当前Internet上最重要的服务方式之一。大多数人一上网就浏览各类网站的最新信息,在网站日益丰富、服务日趋完善的今天,上网浏览比通过报刊等新闻媒体所获得的信息更及时,内容更广泛。远程登录(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提供的服务之一。用户可通过专门的Telnet命令登录到一个远程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根据用户账号判断用户对本系统的使用权限,用户登录进入后可以使用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资源。远程登录的根本目的在于可以像当地用户一样方便地使用远地系统权限所允许的各种资源。第1章 因

18、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FTP文件传输实质上是Internet上的文件服务系统。利用FTP服务可以直接将远程系统上任何类型的文件下载到本地系统,或将本地文件上传到远程系统。FTP服务分为两类:注册用户FTP服务和匿名(Anonymous)FTP服务。新闻组(Usenet)又称网上论坛或电子公告板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简称为BBS),是人们在一起交流思想观点,公布公共注意事项,寻求帮助的地方。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4 TCP/IP 协协 议议1.4.1 TCP/IP概述概述 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无论是PC机还是Macintosh计算机,无论是微型机还是中、大型机,无论

19、是Unix操作系统还是Windows操作系统,都可以和Internet相连,它们之间联系的纽带就是TCP/IP协议。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我们知道,通过通信线路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后,这两台机器之间就可以交换指令、消息、数据文件和程序了,如果把几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就初步形成了一个网络。用户可以使用连接在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运行同一网络上其他计算机中的程序,读取那台计算机中的文件。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在互相交换数据时必须有一个约定,这就是网络协议。1972年,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ICCC)规定,在不同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必须达成一致。互联网连接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无数不同

20、硬件、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软件的计算机,为了保证这些计算机之间能够畅通无阻地交换信息,必须拥有统一的通信协议。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作为一个通信协议,要提供数据传输目的地址和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的措施,这是因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或传错。互联网上使用TCP/IP协议作为一个标准的通信协议。实际上,用户并非把自己的计算机直接连到Internet上,而是连接到某个网络上,这个网络又通过网络干线与其他网络相连。网络干线之间可通过路由器互联,使得某个网上的计算机能够和其他相连网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如许多用户可以在家中通过拨号上网,将家中的电脑连到“上海热线”的主机上,而“上

21、海热线”的主机又通过高速通信干线与我国各城市、世界上各地区的许许多多的主机相连,所以虽然家中的电脑仅仅连到了“上海热线”,但通过“上海热线”可以浏览全国,甚至全球的各网站的最新信息。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Internet上互联的计算机的机型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所属网络类型也不同,要使这些不同的计算机互通信息,需要有一组共同的标准或规则集合,这好比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谈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一样。因特网的基石是TCP/IP协议。实际上TCP/IP是一系列协议,以其中最常用的两个协议TCP和IP命名。TCP协议全称为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协议全称为

22、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TCP协议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提出。1973年,TCP/IP被Unix 4.2BSD系统采用。随着Unix的成功,TCP/IP逐步成为Unix机器的标准网络协议。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最初使用NCP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由于TCP/IP协议具有跨平台特性,ARPANET实验人员经过对TCP/IP协议的改进以后,规定连入ARPANET的计算机都必须采用TCP/IP协议。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随着ARPANET逐渐发展成为Internet(因特网),TCP/IP协议就成为Inter

23、net的标准连接协议。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IP协议用于在主机之间传送数据。TCP/IP定义了异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同时又定义了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通信方式。TCP/IP虽然不是ISO国际标准组织所制定的,但由于被广泛采用,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的结构只有四层:宿主机-至-网络层(Host-to-Network Layer)、网际层(Internet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TCP/IP的工作,可以形象地描述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一种过程,或者说TCP/IP的数据信息的传递是按应

24、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宿主机-至-网络层传递的。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就是数据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TCP/IP的两个主要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分别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它们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包,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序号,以便接收端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然后,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一旦写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网上传送数据了。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这些数据包

25、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途径(路由)进行传送,在传输中会出现差错,数据失真、重复、丢失等现象,这些问题都由TCP协议来处理,它具有检查和处理错误的功能,必要时可以请求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工作过程是,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TCP/IP除了支持Unix操作系统、Windows NT和路由选择外,还覆盖目前广为流行的 IEEE802.3、IEEE802.5以及X.25等协议,因此,按照TCP/IP协议,能使采用这几种标准协议的网络之间实现互联,并能支持一大批应用软件,如文件传送协议FTP、仿真终端协议等。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Windows 9X、

26、Linux等)中都包括TCP/IP的设置。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4.2 客户机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方式服务器工作方式 在TCP/IP中,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指在分布式数据处理中的交互模型。其中,一方的程序向另一方程序发送一个请求并等待响应,另一方程序在收到请求后对此作出响应。这里,发送请求方为客户机,响应方为服务器。客户端软件作为一个应用程序运行于本地计算机,既能作本地计算,需要时又可主动与服务器通信,如拨号上网成为因特网用户等。服务器软件作为一种专用的、享有特权的程序,在一台共享主机上运行。它可同时处理多个远程客户的请求,提供各类服务。一般来说,服务器需要有可靠

27、、完备的硬件和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的支持。在工作过程中客户机是主动的,而服务器是被动的。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客户机/服务器交互必须按照一定的传输协议,如因特网客户机与服务器是按照TCP/IP协议进行互联的。此外,客户机有时也可访问一个以上的服务器;一个服务器也可成为另一个服务器的客户机。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5 WWW万维网万维网 Internet是一个信息资源仓库,但由于其组织模式分散,面对这么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方便快捷的浏览查询。Internet所提供的FTP、Telnet等信息服务在操作时较复杂,功能单一,并且需要掌握许多操作命令,这使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对Interne

28、t望而却步。基于关键字检索的WAIS与菜单驱动Gopher的出现大大方便了用户,但这些仍只能提供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询。在这种情况下,WWW应运而生,它使人们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的手段有了本质的改善;它以灵活的图文交互用户界面,使得以往任何一种联机服务方式难以匹敌。它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因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有了WWW,一个不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用户同样可以成为上网高手。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WWW是World Wide Web的简称,又称万维网,目前已成为Internet上最重要的服务方式之一。WWW由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以贝纳斯李(Tim B

29、erners Lee)为主的研究人员开发的,目的是为科研人员共享学术信息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WWW最初是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检索和信息服务手段加入Internet世界的。人们给书籍加上目录早在数百年之前就实现了,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有人提出了基于文章内容使文本互相链接的查询方法,这就是超文本(HyperText)。而在Internet网上,使众多分布的计算机系统实现这一方法,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成为现实。这个协议就是大家熟悉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1980年,首次能使页面互相链接的程序在CERN

30、诞生。正如任何新事物一样,该程序在刚诞生时有其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又通过12年的努力,1992年CERN在Internet上正式发布了字符形式的超文本浏览器,标志着World Wide Web的真正诞生。WWW实际上是一个将信息检索与超文本技术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全球信息系统,它将位于全球Internet上不同地点的相关多媒体信息有机地编织在一起,称为Web页的集合。它以超文本(HyperText)的方式提供世界范围的多媒体服务,通过浏览器,用户仅需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环游世界各地的Internet资源。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浏览器是一个交互程序,它允许用户从WWW上查看信息。含有可选项

31、的信息允许用户查看与其相联系的其他信息。WWW是一个支持交互式访问的分布式超媒体系统,人们将带有多媒体信息的超文本称为超媒体。超媒体系统直接扩充了传统的超文本系统。在这两个系统中,信息被作为一个文档集而存储起来,除了基本信息外,文档还包含有指向其他文档的指针。每个指针都与一个可选项相关,用户可以方便地选择,并沿着指针查询到有关的文档。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万维网将因特网上不同地点的相关多媒体信息有机地编织在一起,这些信息均采用统一的文件格式。正如人们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才能方便地交谈一样,Internet上使用超文本描述语言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

32、以惟一标识确定的元素)来描述文档的组织方式。该语言是能够通过Internet进行访问的一种结构化语言。使用 HTML编写的Web页,不仅含有文本信息,还包括声音、图形、图像及影视等多媒体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在Web页中还含着指向其他Web页的网址,称为超文本链接或超链(HyperLink)。每个Web页都被赋予一个URL网址,这种网址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它是Web页在WWW中存放位置的统一格式。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网络使世界变得很小,它把居于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实时地交流、交换信息,空间的距离几乎可以被完全忽略了;

33、同时网络又使世界变得很大,它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取得世界各地的信息,其范围与信息量远远超过了广播、电视及报刊、杂志。Internet是网络的网络,据统计,目前Internet由数千万个网络互联而成,而每个网络都在提供着大量的信息。Internet成为真正的信息的海洋,连接到这个信息网络,WWW服务首先让用户体验到的就是多媒体信息,图、文、声并茂的信息完全可以与电视这样的广播媒体媲美,而方便的交互式访问使用户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而且更加主动。网络上的实时电台、网络电视等服务对现在的广播电视提出了挑战。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网络的电子邮件、网上电话、网上传

34、真等方式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通信方式。网络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使其成为一个更具意义的通信网络。电子邮件可以传送所有的计算机代码,并可以同时传送图、文、声音等。网络是一个多用户的空间。网络把用户联系得更紧,而且它可以大大拓展用户的交际面,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更多的新朋友。网络服务都是基于不同用户之间交换信息而设计的,电子邮件、WWW、FTP等当然是为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换,而网络还有专门提供给多个用户进行交流的系统,比如BBS(公告板系统)、MUD(多用户区域)、NETMEETING(网络会议)等等,这些服务都提供了一个区间,用户可以直接交流和对话。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网络是一个很大的传播

35、媒体,因为其范围大大超过了区域性的报纸和电视。对于企业来讲,除了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与企业经营、产品有关的信息之外,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企业信息可以直接发布在网络上,从而推广自己企业的形象,介绍企业的产品,然后通过快捷的联络方式或直接的订货办法,使企业发现更多的潜在客户,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5.1 统一资源定位器统一资源定位器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给出了一个文件在万维网上的位置并且指明对该文件进行处理的因特网服务,诸如文件传输协议服务(FTP)或万维网服务等。统一资源定位器是用来指出某一项信息所在位置及存取方式的。比如,上网访问某一个网站时,在浏览

36、器里的地址栏中所输入的就是URL。URL就是在WWW上指明是什么通信协议、是在什么地址的方式来享用网络上各式的服务。因为在WWW上各种功能的服务器成千上万,它们都是依靠URL这种简单方便的命令形式找到用户所需要的网站与相应的网页的。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一个超链嵌入页面时,其目的地的编码便是一个URL。URL的第一部分是协议,它告诉万维网浏览器采用何种因特网服务来处理文件。协议与URL其余部分用冒号隔开。URL的一般格式如下:scheme:/host:portdirectoryfilename#index/其中:scheme:指所采用的通信协议的名称;host:服务器所在的主机域名或IP

37、地址;port:服务器所提供登录服务的端口号;directory:欲指定的目录名称;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filename:欲指定的文件对象名;index:特指HTML文件中的索引标记名称;:方括号内为任选项。scheme项中的通信协议名,常见的有如下几种:http:用于HTML,例如http:/www.cs.vu.nl/ast/;ftp:用于FTP,例如ftp:/ftp.csvu.nl/pub/minix/README;file:用于本地文件,例如 file:/c:windows;news:用于新闻组,例如 news:/;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gopher:用于Gopher,例如go

38、pher:/gopher.tc.umn.edu/11/Libraries;mailto:用于发送电子邮件(E-mail),例如mailto:;telnet:用于远程登录(Remote login),例如telnet:/www.w3.org:80。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简称HTTP)是Web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进行交互的核心传输协议,它的实现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连接。客户端与指定的服务器建立连接。(2)请求。连接建立之后,客户端对服务器提出请求,根据协议的规定请求包括请求的对象名称、位置、服务器应当如何响应等。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3

39、)响应。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合理请求之后,按请求中的要求,取得相应的内容送回客户端。(4)关闭。在完成一系列过程后,关闭连接。除了HTTP外,URL定义中也可使用其他常见的通信协议,详见前面所阐述的通信协议名,所以在WWW上也可以把其他格式的文件当作Web页来访问。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例如,http:/ 第一部分http表明传送所遵循的协议;第二部分是信息源所在的服务器域名;第三部分是路径,若文件存放在服务器的根文件夹下,则路径缺省;第四部分是文件名,如未设定此项,浏览器(Browser)一般是搜索默认页名,通常为index.htm。具有以上四个部分的URL网址称为绝对URL(Absol

40、ute URL)网址,缺少某些部分的URL网址称为相对URL(Relative URL)网址。URL中的文件名后可带有书签。所谓书签,是指网页上一个被命名的位置,可作为超链指向的目标。书签可采用一组字符表示,或位于网页上,与任何文字无关。当浏览器超链接至一个书签时,它将从书签处开始显示该网页。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5.2 超文本链接超文本链接 超文本链接是隐蔽在网页中的指针,简称超链。超链的目的地通常是另一个万维网网页,但也有可能是一个多媒体文件甚至是一个程序。超链是被直接嵌入网页上的文字或图形的,它们会以文字提示或图形提示表明超链指向的目标。比如,一个由词组Microsoft Fro

41、ntPage表示的文字超链和一个由Microsoft FrontPage图标表示的图形超链都表示此超链指向一个叙述Microsoft FrontPage的网页。浏览器通常在文字超链下加下划线并以特定的颜色显示,而用图形表示的超链往往无法觉察。但用户仍可判断何时鼠标指在超链上,因为这时其外观会变化,通常变成一个手形。当用户点击指向某网页的超链时,浏览器从适当的服务器取得该网页并加以显示。当用户点击指向其他类型文件的超链时,浏览器从服务器上取得该文件并在相关程序中打开此文件。例如,大多数浏览器用播放应用程序打开WAV文件。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超文本文档的扩展名为htm或html,这两者并无

42、不同。HTML语言标准原先是为Unix系统开发的。在Unix中,长文件名并无问题。htm的出现是为了适应DOS文件名中的8-3格式的限制。大多数现代浏览器对html和htm皆予以接受,但也有一些系统例外,如Geocities,它要求网页文件的扩展名必须为html。如今,万维网(WWW)已成了因特网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之一。它提供一个由交互式文档(称为页面)和访问这些文档的软件组成的网络,这种文档指融合了文本、图像、表格、声音、动画和超链的超文本,亦称超媒体。要浏览万维网,用户只需指向并点击隐含的超链的文本或图形,便可方便地从一网页转到另一网页。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5.3 浏览器浏览器

43、WWW是一个客户服务器系统,万维网服务是通过客户端程序访问的,这种程序称为浏览器(Browser)。点击浏览器中的链接点时,浏览器读出用HTML语言写的网页文件,解释其中的所有标注符并显示出相应的网页内容。用户上网点击链接时,浏览器使用HTTP协议,向服务器申请指定的文件或服务;Web服务器响应这些请求,同样使用HTTP协议返回要求的文件或其他数据;浏览器读出并解释这些用HTML写的信息,并以正确的格式显示出来。完整的浏览器应能支持诸如JavaScript、VBScript、Java Applet、ActiveX等新技术。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Mosaic是第一个真正的万维网浏览器,后来

44、Netscape公司在Mosaic的基础上作了大量改进,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浏览器,即Netscape Navigator。它支持对HTML的增强功能,改进了整个WWW上的网点设计,是第一个快速显示文本和图形的浏览器。之后,Microsoft公司开发了因特网 Explorer浏览器,并将其纳入Windows 系统。Sun公司也开发了一个用Java编写的浏览器HotJava。HotJava实现了早期浏览器所没有的动画效果,为上网用户提供了实时交互功能。随着浏览器功能越来越强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浏览器已在扮演操作系统的角色。最近几年中,WWW环境中使用最普遍的浏览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美国Netsc

45、ape(网景)公司的Navigator,另一个是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1.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将Windows与因特网融合在一起。IE 不仅是一个网上浏览软件,同时也为计算机操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用户界面,使整个Windows操作网页化,且浏览器界面及导航功能随处可见,变成了一个集成的浏览器,便得用户无需退出各种应用便可访问Web站点。无论在“我的计算机”,还是在“我的公文包”,甚至“控制面板”窗口,都可以随时浏览Web页,仿佛它就在硬盘里

46、一样方便。Internet Explorer 6.0 还包含了许多新的及增强的功能,为浏览因特网带来了新的方式,特别是新的外观和功能以及包含创新的浏览功能,如增强的浏览器功能、整合即时信息、媒体播放裝置以及自动图片大小调整等。Internet Explorer操作界面如图1.1所示。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图1.1 Internet Explorer操作界面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Netscape浏览器与Microsoft IE 浏览器并列为当今两大主流浏览器,两者各具特色,分别拥有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为了在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它们都竞相改进和推出新的版本,并采取免费赠送或至少免费升级

47、的策略,读者上网时可根据个人爱好选用。由于浏览器的基本功能是相同的,因此精通一种对另一种也会触类旁通。Netscape操作界面如图1.2所示。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图1.2 Netscape操作界面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6 Internet的管理的管理1.6.1 NSF(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基金会)因为国家科学基金会为NSF网提供了大部分资金,同时由于NSF已成为美国Internet最重要的主干网,所以NSF对Internet的运作有很大影响。NSF创立了由Merit公司、IBM公司和MCI公司组建的先进网络与服务公司(ANS),由此公司管理NSF主干网络的运作,NSFNET在1

48、986年建成后便取代了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要骨干。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6.2 Internet协会协会 为了适应Internet在全世界迅速发展的需要,1992年Internet网络协会ISOC(Internet Society)成立。它是在Internet技术支持机构Internet网络委员会IAB(Internet Active Board)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ISOC是一个志愿性的非盈利国际组织,会员包括个人、团体、政府机构和公司,其宗旨是推动Internet在全世界的应用。ISOC的技术部门是IAB,它负责协调Internet技术标准的制定及网络的体系机构

49、。ISOC的具体任务有: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1)进行Internet网络互联技术的应用研究、宣传,介绍传播各种Internet标准;(2)发展Internet网络体系,维护与发展Internet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管理模式;(3)筹备Internet的重大活动,收集Internet网络互联的信息,包括历史和档案信息等;(4)帮助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推动其Internet的应用和发展;(5)协调与其他组织、政府、社会团体的关系。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ISOC机构设在美国,它通过各种活动,如举行大型的网络展览会、出版刊物以及免费访问的文件服务器等方式开展工作。一般每年

50、召开一次年会,讨论Internet有关问题。ISOC对Internet的建设、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也派代表参加ISOC的有关活动。Internet的日常服务由网络运行中心(NOC)和网络信息中心(NIC)来完成,Internet的总部NOC和NIC分别称为INTERNOC和INTERNIC,这两个机构均设在美国。各国、各地区以及各个层次都有相应的NOC和NIC。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NOC的任务是监控其管辖范围内网络的运行情况,排除故障,进行各种统计,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各种报告或报表等。NIC面向服务,面向各种用户,包括不可见的用户(软件,名字服务等)。如INTERNIC负责全球的注

51、册服务、目录和数据库服务、信息服务等。INTERNIC现已发展成为由美国的三家公司承担任务。各个层次的NIC根据需要及其管辖的范围设立相应的服务器,一般都有域名服务器DNS、邮件服务器、WHOIS服务器和匿名文件服务器,较大的NIC还设有GOPHER(向导)、WWW、NEWS(消息)等服务器,以提供各种服务。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6.3 Internet的特点与结构的特点与结构 1.Internet的结构特点的结构特点 Internet的结构特点如下:(1)因特网是无中心网,再生能力很强。在因特网上,并没有一个中心,一个局部的破坏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因此,因特网特别能适应各种特殊环

52、境,如突发战争、灾害情况。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2)因特网已实现无线上网以及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服务。因特网提供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万维网全球浏览(WWW)以及多媒体、移动通信等服务,此类服务是以往任何一种通信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因此Internet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的通信方式(如电报、信函、电话等)带来冲击。(3)因特网一般分为外部网和内部网。从安全保密的角度来看,因特网的安全主要指内部网(Intranet)的安全,因此其安全保密系统要靠内部网的安全保密技术来实现,在内部网与外部网的连接处设置防火墙,以确保内部网不受外部黑客的侵袭。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

53、特点 Internet是一个网络的网络,覆盖整个地球,凡是采用TCP/IP协议并且能够与Internet的任何一台主机进行通信的计算机,都可以看成是Internet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Internet联系着180多个国家与地区、40 000多个子网、500多万台主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广域网络。Internet采用了目前分布式网络最为流行的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Internet不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计算机或特定的操作系统。不同类型的主机与各种操作系统都可以在TCP/IP协议上互联。例如,让PC机与大型机互相连接起来就像两台PC机相连一样方便。

54、Internet同时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分配网,各台主机都可以识别和理解来自对方的数据和命令。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严格地说,用户不是把自己的计算机直接连接到Internet上,而是连接到一个网络上,这个网络又通过网络干线与其他网络相连。网络干线之间可通过路由器互联,使得某个网上的计算机能够和其他任一相连网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如在家中通过拨号上网,只是将家中的计算机连了一台ISP主机,而ISP主机又通过高速通信干线与我国各城市、世界上各国各地区许许多多的主机相连,因此,虽然我们仅仅连到了一台ISP主机,但我们可以通过这台ISP主机查询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处的最新信息。所以,

55、Internet也可以说是分布在全球各处的ISP通过高速通信干线连接而成的网络。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2.Internet的使用特点的使用特点 Internet的使用特点如下:(1)灵活多样的入网方式。TCP/IP协议成功地解决了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网络产品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这标志着网络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2)采用了分布式网络中最为流行的客户机/服务器程序方式,大大增加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3)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体现了当代多种信息技术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4)方便易行,有多种上网方法。例如,任何地方仅需通过一根电话线

56、,普通电脑即可与Internet相连。(5)丰富的信息服务功能和友好的用户接口,操作简单,无需掌握更多的专业计算机知识也可以方便地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获得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许多是免费的。目前Internet已成为服务全世界的通用信息网络。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7 我国关于我国关于Internet应用的管理与条例应用的管理与条例1.7.1 ChinaNet的管理的管理 ChinaNet是我国Internet的骨干网。ChinaNet于1995年4月开通,通过遍布全国各城市的接入点,能够方便地接入国际Internet,使用全球Internet的丰富资源与各种服务。与世界各国与各地

57、区的Internet管理一样,我国也设了China NIC和China NOC及ChinaNet专家组。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China NIC由各子网的负责人和我国主要网站主管人员组成,任务是协助管理用户的域名、IP地址的申请与分配,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处理与国际组织的来往与交流活动。China NOC主要对ChinaNet 的正常、可靠运行进行管理与维护。ChinaNet 专家组负责向China NIC提供网络的发展与建议,宣传、介绍与推广Internet新技术。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1.7.2 我国政府制定的有关我国政府制定的有关Internet的管理条例的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

58、和国电信条例于2000年9月25日以国务院第291号令公布实施。这个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电信业的综合性行政法规,它的出台结束了我国电信业基本上无法可依的状态,标志着我国电信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于2000年9月20由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共27条。该办法第二条指出,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同时第三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

59、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2000年11月6日,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共19条。该规定指出,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国家保护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合法权益。该规定是为了加强对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的管理,规范电子公告信息发布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由信息产业部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而制定的。它指出,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开展服务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加强行

60、业自律,接受信息产业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上网用户使用电子公告服务系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并对所发布的信息负责。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中文域名体系,规范中文域名注册服务,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维护用户权益,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11月份发布了关于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域名是对应于互联网数字地址(IP地址)的层次结构式网络字符标识,是进行网络访问的重要基础。中文域名是含有中文文字的域名,是我国域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1l月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颁布了中文域名注册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指出,中国互联网络

61、信息中心是在信息产业部的授权和领导下,中立的、非营利性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负责运行和管理中文顶级域名系统,研究和开发相关技术和标准,制定中文域名相关管理办法,并对中文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进行服务认证和技术许可。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应按照公平和先申请先注册原则受理中文二级域名注册申请,并按照本办法及相关政策的规定完成域名注册。中文域名注册申请人,必须是依法登记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各级中文域名均不得使用对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有损害的名称。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机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62、于2000年1月25日,国家保密局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共4章20条。这个规定说,凡以提供网上信息服务为目的而采集的信息,除在其他新闻媒体上已公开发表的,组织者在上网发布前,应当征得提供信息单位的同意;凡对网上信息进行的扩充或更新,应当认真执行信息保密审核制度;凡在网上开设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组的单位和用户,应由相应的保密工作机构审批,明确保密要求和责任。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国务院信息办也于1998年3月6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根据这个办法,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联网的安全、经营、

63、资费、服务等规定和标准的工作,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互联网络地址、域名、网络资源目录管理和有关的信息服务。我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者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经国务院批准,于1997年12月30日起实行。这个办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

64、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信息网络相继开通,信息网络服务业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底,全国网民数量约2250万人,其中20.5%的网民是通过“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上网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在一些大城市已有近千家。这一场所的出现,对推动信息网络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在青少年中普及网络知识、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途径。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过多过滥,管理混乱,经营无序,含有不少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内容,对青少年成长和社会稳定起了很坏的影响。经国

65、务院批准,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和国家工商局联合制定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为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2001年4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121号),通知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者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除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外,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审批管理部门直接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审批和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

66、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2001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阐述了我国信息网络化基本方针。他强调指出,我们对信息网络化问题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江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立法,依法保障和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人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员文章: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文章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信息量迅速增加,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第1章 因特网的结构与特点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生,有无相成的。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网络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给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