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678208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7.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沧州市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沧州市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沧州市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沧州市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州市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沧州市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工作的沧州市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实践与思考沧州市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一张秀娟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农户脱贫增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职收步伐.尽快改变贫困农户生产生能部门紧密配合,相互支持,通力配活条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合.为把这项工作做好,项目县财农村.2006 年以来,沧州市积极开展政,扶贫部门都确定了一名分管领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导和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作.通过这一措施,进而放大资金规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负责审核贷款户模,效益,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贷款资格,办理扶贫到户贷款的的效果,同时,在项目实施

2、过程中,手续,检查,监督和监测贷款的使用做到了贷得出,收得回,效益显和回收.扶贫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着,达到了群众,政府,金融机构 j 组织,协调,做好政策宣传,贷户核满意.一年来,财政投人南皮,海兴准,贴息确认,技术培训等工作;财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小额贷款贴息项政部门负责对贷款贴息资金的审目资金 100 万元,共落实财政扶贫小核,报账和拨付,保证扶贫贴息资金额贷款资金 2552 万元,贷款覆盖两专款专用.由于各部门职责明确,措个贫困县 194 个贫困村,涉及 3.8 万个施得力,工作扎实,使我市的扶贫到贫困农户,户均贷款 1.5 万元.主要支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做到持的贷款项目有种植业 1

3、323 万元,有条不紊,成效显着.养殖业 1003 万元,小型加工,运输业 2.制定实施方案,统一操作要求161 万元,其他 65 万元.通过一年来根据省扶贫办的要求,结合县的项目实施,极大地调动了贫困农域实际,南皮,海兴两县都制定了?户的生产积极性,扩大了生产规模,到户贷款贴息试点丁作实施方i_誊 llll 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范围和目标i0-爱益据初步调查贷款贴息户年均增任务,贴息的对象,条件,期限,额llr 一-收 l20o 元季 220o 元.度,标准,以及操作程序和贴息方蠢蠢 j,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 T 式,同时,明确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_.作的主要做

4、法誊用社作为试点工作银行,贴息方式0i 錾珈强组织领导,部门各司其责是将贴息资金直接补贴给贷款农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户.具体操作程序是:贷款程序:宣传发动一农户贷款申请一乡,村确认一县扶贫办批准一农户到农行或信用社贷款.贷款发放,回收则由农行或信用社按照贷款通则规定办理贷款发放手续.贴息程序:贴息农户持贷款借据和利息单到县扶贫办提出贴息申请一贴息审核一公示一审批一开据验收合格证一以村为单位到县财政局报账一直补到贷户.通过规范运作程序,使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了这项工作的意义,熟悉了操作程序和步骤.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推广这项工作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参照依据.3.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规范运作为使试点

5、工作顺利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县财政,扶贫部门严把三道关.一是严格把握贷款的使用范围和对象,把好认定关.贴息贷款发放对象只能是具有从事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农户,尤其是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贫困户,不包括非贫困的个体经营户,示范户和能人大户等.也不能用龙头企业承贷承还的运作方式.贷款贴息的范围是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业项目贴息.特别是结合本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将贷款扶持的对象直接瞄准贫困群体和用于能够使贫困农户迅速增收脱贫的产业.小型加工业项目每个贷款户最高限额为 3 万元.二是搞好跟踪服务和检查验收,把好使用效益,关.对于发放贴息贷款的贫困户,县扶贫办加强对这部分人的农村实用Z

6、HICHUYUCAIG0U技术的培训,指导农户对开发项目进行科学管理,使借贷投资的项目真正能够获得效益.同时对于贷款贫困户的贷款使用方向进行检查验收,对不按规定使用扶贫贷款的农户,不予贴息.三是加强资金管理,实行报账制管理,把好贴息关.对贷款的贴息期限规定最长为一年,不到一年的按实际贷款时间据实贴息.在贴息期间,按年利率 5%直接补给贷款农户.贷款贴息实行一次性报账.即贷款期满后,贷款户凭借据和利息单到财政局报账.在扶贫贷款贴息过程中.坚持阳光操作,把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政策,贷款贴息对象,实施项目,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贴息金额等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社会的监督.4.做到三结合,三促进,实现小贷款

7、,大效益的目标为使贷款贴息工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试点工作中做到了三结合,三促进:一是与整村推进相结合,促进贫困村整体脱贫.小额贷款是实施村级规划和整村推进资金的补充,因此,各有关村充分利用小额贷款,进一步完善到户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整村推进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二是与两周转项目相结合,促进周转项目实施.利用小额贷款帮助两周转户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缺乏问题,这种周转资金和小额贷款的捆绑使用,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三是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小额信贷为贫困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直接增收脱贫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型加工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使农民的

8、收入结构多元化.二,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小额贴息贷款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面对对象多,工作程序复杂,政策性很强.试点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工作量大,实际操作难度大.由于试点工作没有安排必要的经费,各试点乡村又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致使工作进度缓慢,服务工作有时不到位.二是绝对贫困户得到贷款难.由于银行部门对农户发放贷款实行商业化运作,贫困户信誉度差,抵押担保问题不能解决,绝对贫困户获得贷款的比例较低.不能得到有效扶持.三是贷款额度较小,期限较短,启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四是农户的信用意识不足.部分农户认为扶贫资金是无偿

9、使用的,小额信贷也是扶贫资金,也应是无偿的,造成不少农户还贷意识差,贷款逾期率高.五是产业发展有市场风险,部分群众增收客观上存在一定风险.由于农民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足.产业发展具有盲目性,随从性.有的农户靠贷款发展产业,后遇市场变化.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从目前试点运行看.总体效果不错.深受广大贫困农户欢迎,确实是解决他们振兴致富产业的一种有效途径,既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解决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经营项目缺少资金的困难.针对目前此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切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小额贷款贴息工作经费.二是建议扩大扶贫到户小额贴息试点贷款投放范.勃凌蹭般獭

10、Ol 删 IA】s 弧围,进一步提高扶贫带动效果.在重点扶持贫困农户种,养业的基础上,应对农产品深加工业如农村面粉加工,棉花加工,油料加工,蔬菜深加工和辐射带动作用好的种,养殖场以及农产品流通企业应给予扶持.同时,对于小型加工业的贷款,贷款贴息数量应适当增加至 5 万元l0 万元.三是降低贫困户门槛,采取更加灵活的抵押担保形式.使更多的贫困户能够得到贷款扶持,享受到贷款贴息的优惠政策.四是适当增加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指标.扶贫贴息贷款是广大低收入农户,贫困户脱贫的启动器,现有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扶贫部门要不断增加贴息资金项目安排,金融部门要解放思想.加大贷款投入力度,努力满足贫困群

11、众的需求.五是对非重点县的贫困户也应给予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项目的扶持.六是建立进一步提高户均贷款额度,延长使用期限.七是建议在重点县设立扶贫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据了解现在民间借贷很活跃 f 年息 1分 1 已远远超过银行的放贷量,但贫困户仍因利息过高而不敢问津.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建议在重点县设立扶贫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可采取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同出资,政府控股管理,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对贫困户申请扶贫贴息贷款,免收担保费.八是建立农业产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损失程度.由于自然灾害,市场等不可预测因素太多.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很大,建议用贴息资金直接为农户产业项目保险.以降低农业产业项目发展的风险.(作者单位:沧州市财经学校)(责任编辑:陈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