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病事假管理办法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8674500 上传时间:2021-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员工病事假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员工病事假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员工病事假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员工病事假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病事假管理办法(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员工病假、工伤、事假、产假、旷工管理办法为加强公司员工病假、工伤、事假的管理,确保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保障员工患病、事假、工伤期间的权益,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和固定期限合同员工。第一章 病假管理第一条 为了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公司定期组织为员工体检,做到有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第二条 病假的请假程序1、当员工患病需要休息时,需本人或部门负责人申请员工请假审批流程;中层及以上干部请假申请中层干部请假审批流程。2、1天病假需持有哈尔滨市区社保指定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诊断和医生出具的休息证明(需加盖医院公章,并注明具体休息时间);1天以上病假需持有哈尔滨市三甲级医院出具

2、的病情诊断和医生出具的休息证明(需加盖医院公章,并注明具体休息时间),单位对诊断有异议的,双方应当共同到单位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原诊断符合的,检查费用由单位承担;不符合的,检查费用由员工承担。第三条 员工实际病假天数连续计算,包含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第四条 员工在病假或医疗期内不得从事其它工作或经营性活动,一经发现,病假或医疗期立即结束,从事其它工作或经营性活动期间按旷工时间处理。第五条 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为3个月,五年

3、以上为6个月。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6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9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为12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为18个月,二十年以上为24个月。3、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2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8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24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第六条 员工病休进入医疗期的管理员工进入医疗期后原岗位由公司另行派代理。病假、医疗期累计超过180天,员工纳入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解除本人工作职务,不再占有岗位编制。员

4、工进入医疗期,原职级不予调整,岗级调整为岗位类别对应较低等级,医疗期满时按公司规定重新进行考核,参与部门岗位等级评定。第七条 病假期间工资、奖金扣发标准1、病假工资扣发标准:(1)员工因病住院治疗,住院期间需提供病历首页或住院证明,出院需提供住院病历或出院证明。住院14天以内不扣工资;超过14天的按病假工资标准执行。(2)员工当月病休2天以内(含2天)不扣工资;当月病休3至7天,扣发职级工资10%、岗位工资10%;当月病休8至15天,扣发职级工资20%、岗位工资20%;当月病休16天以上,扣发职级工资30%、岗位工资30%;不足一天的按一天计算。病休30天以上进入医疗期,医疗期第一个月扣发当月

5、职级工资40%、岗位工资40%;第二个月扣发当月职级工资50%、岗位工资50%;第三个月扣发当月职级工资60%、岗位工资60%;从第四个月开始,扣发当月职级工资100%、岗位工资100%。员工进入医疗期,不享受误餐费、通勤费、通讯费、岗位补贴和安全奖。2、病假奖金扣发标准:全年累计病假10至20天,扣发年终奖10%;全年累计病假21至30天,扣发年终奖20%;全年累计病假31至40天,扣发年终奖30%;全年累计病假41至50天,扣发年终奖40%;全年累计病假51至60天,扣发年终奖50%;全年累计病假60天,扣发年终奖100%。第八条 员工患有严重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程度严重,医疗期满仍不能恢复

6、工作,需要继续停工医疗的,应当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员工经劳动能力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一至四级)但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应当延长医疗期。延长的医疗期由用人单位与员工具体约定,但约定延长的医疗期与前条规定的医疗期合计不得低于24个月。第九条 员工患有严重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程度严重,在医疗期满后,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至四级的,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第十条 员工医疗期内病愈或医疗期满应立即回单位报到,并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愈诊断(诊断应当加盖医院公章并注明治愈字样),并出具可以从事原工作的承诺。之后,由

7、单位安排工作。员工上岗后再次以原疾病为由申请病假的,视为不能从事原工作及另行安排的工作,单位有权按规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第十一条 员工医疗期满,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第十二条 不符合因病或非因工伤残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条件的,员工不能提供医疗机构病愈证明的,或主张未病逾或请求继续进入医疗期的,视为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单位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第十三条 未经准假离岗、病假期满未复岗、医疗期满未回单位报到、拒不配合进行因病或非因工伤残丧失劳

8、动能力鉴定的,未在岗时间均按旷工处理。第十四条 新员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患有不适应岗位工作的疾病,不予录用。第二章 工伤管理第一条 员工工伤认定由哈尔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进行,工伤申报由人力资源部办理。第二条 员工因工受到伤害后,用人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使员工得到及时治疗,并在第一时间通知人力资源部,并协同人力资源部在24小时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逾期不予办理。第三条 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人填写的工伤认定申请表2、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3、初次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4、员工本人身份证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第四条 劳动

9、和保障部门经过确定后通知员工本人,工伤保险待遇、医疗费报销由劳动保障部门支付。第三章 事假管理第一条 请假程序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事假,必须按程序办理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可离岗。具体做法:本人申请员工请假审批流程;中层及以上干部请假申请中层干部请假审批流程。请假流程需提前申请,突发事件发生来不及申请流程的,必须报告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补办请假审批流程。第二条 事假期间工资、奖金扣发标准1、事假期间工资扣发标准员工当月发生事假一天以内不扣工资;累计每超过一天,扣发职级工资10%、岗位工资10%,不足一天按一天计算,扣完为止;16天及以上不享受误餐费、通勤费、通讯费、岗位补贴和安全奖。 2、事假期间奖

10、金扣发标准员工累计事假7天扣发年终奖的10%;全年累计事假8至15天扣发年终奖的20%;全年累计事假16至30天扣发年终奖的50%。全年累计事假30天以上扣发年终奖的100%。3、全年累计事假15天至30天(含30天),视不胜任本岗位工作,岗位等级调整为一等;全年累计事假30天以上的,职级降一级;全年累计事假60天以上,予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条 员工所在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助考核小组进行劳动纪律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检查,对庇护、搪塞、阻碍检查或瞒报的,一经发现,按旷工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四章 旷工管理第一条 员工当月发生1天旷工,扣发本人职级工资20%、岗位工资20%;发生2至3天(含

11、3天)旷工,扣发职级工资50%、岗位工资50%;发生3天以上旷工,扣发职级工资100%、岗位工资100%、月安全奖100%、当月年终奖金100%。第二条 员工全年累计旷工3天,扣发年终奖的20%;全年累计旷工3天以上7天以下,扣发年终奖的50%;全年累计旷工7天,扣发年终奖的100%;职级降一级;连续旷工5天或全年累计旷工10天,解除劳动合同。第三条 中层及以上干部执行上述规定以外,旷工1天,职级降一级;旷工2天,职级降二级;旷工3天,免去本岗位职务。第五章 产假、哺乳期管理第一条 产假管理符合国家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准生条件的员工,产假期间不享受安全奖、误餐费、通勤费和通讯费。公司已为员工缴纳生育保险,因此产假工资高于生育津贴,由公司按产假工资支付,且生育津贴由公司冲抵已缴生育保险费;如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员工领取生育津贴,公司不予支付产假工资。不符合国家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准生条件的员工,不准许产假并报相关部门处理超生事宜。第二条 哺乳期管理符合国家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准生条件的员工,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每天给予1小时哺乳时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婴儿满一周岁后,经区、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确诊为体弱儿的,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哺乳期,但最多不超过六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