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上传人:孙哥 文档编号:18672344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5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5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5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第5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3 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1. 含义: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 特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3. 类型(1) 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丁酸。(2) 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a萘乙酸(NAA)、 矮壮素等。4. 应用事例(1) 赤霉素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2) 膨大剂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但口感较差,不宜长时间储存。(3) 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储藏期的青鲜素可能有副作用。5作用植物生长

2、调节剂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 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物高度、形状等。(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不如植物激素持久()(3)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a淀粉酶,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4)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减轻人工劳动()(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只要充分证明其效益就可批准登记()答案(1)X X (3)V 丁 X(1)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代替天然植物激素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天然植物激素含量少,提取困难。(2)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何优点?提示 原料广泛

3、、容易合成、效果稳定。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1施用效果影响因素在生产上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效 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施用浓度、时间、部位以及施用时植 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施用效果。2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树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 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实验步骤a. 分组:把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插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b. 处理枝条:把一定浓度的2,4D或NAA按不同比例稀释成10

4、份具有浓度梯度(实验前通 过预实验确定的梯度范围)的溶液,用浸泡法或者沾蘸法处理插条。c. 培养:将处理过的插条放入营养花钵中,适宜温度(2530 C)下培养。d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各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根的长度等。 实验结果生根数目最多且不定根的长度最长的一组对应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接近促进插条生根的适 宜浓度。(2)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乙烯利工业品为液体,当溶液pHV3.5时,它比较稳定,但随pH升高,它会分解释放出 乙烯。 乙烯利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操作时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乙烯利遇到明 火可燃烧。(1) 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光照、温度、通气状况等

5、都属于无关变量,要遵循等量原则()(2) 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最好放在光照直射和干燥的地方进行处理()(3) 沾蘸法适用于药液浓度低,而浸泡法适用于药液浓度高()(4) 该实验中应把枝条上的芽全部清除()(5) 正式实验和预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答案(1XXXX结合教材“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中自变量如何控制?因变量如何检测?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设置?提示 自变量的控制:设置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梯度;因变量检测指标:插条生根的数目 或长度;无关变量:温度、处理时间、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等,无关变量设置为相同 且适宜。(2) 正式实验前做

6、预实验有什么好处?提示 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 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吗?提示 预实验需要,正式实验不需要。(4) 实验中为什么要选取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苗木的枝条?为什么保留有一定的芽或幼叶的插 条容易成活?而所带的叶或芽的数量是否越多越好?提示 一年生苗木的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很容易生根,实验效果 显著。芽或幼叶可产生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留叶过多,不利于生根,因叶片多,蒸腾 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 准确。(5) 处理插条的方法有哪些?处理插条的形态学上端

7、还是下端?提示 浸泡法和沾蘸法,处理形态学下端。(6) 在实验中,若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效果基本相同,请分析原因。如何 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提示 由生长素作用曲线可知,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生长素浓度。最适浓度应在两种溶 液浓度之间,即在两种浓度之间再等浓度梯度配制溶液进行实验。梳理网络要语必备1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 丁酸;另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a萘乙 酸、矮壮素等。3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营养物质,也不

8、是万灵药,只有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适时施用 才能发挥效果。4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在生产上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还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5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浓度、时间、部位以及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都会 影响施用效果,施用不当甚至会影响生产。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GA打破种子的休眠B. 用NAA(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C.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D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答案 C解析GA(赤

9、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 果实发育,因此用GA(赤霉素)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A项正确;NAA(生长素 类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因此能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月项正确;乙 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促进果实发育, C 项错误;矮壮素(生长延缓剂)既能使植株变 矮,茎秆变粗,叶色变绿,防止作物徒长,又能促进棉花结实,提高产量,D项正确。2. (2019.辽宁辽师大附中高三期中)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A.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获得,

10、也可从植物体内提取获得B.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激素进行调节C. 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效果稳定,无副作用,应大力推广D.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不发芽就能产生更多的a淀粉酶答案 BD解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人工合成的,A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激素进行调节,B正 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的特点,但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人们原来 没有预料到的影响,因此应有控制的使用,C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不 发芽就可以产生a淀粉酶,D正确。3. (2019四川模拟)现在农业生产的很多方面都广泛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蔬菜、水果、茶叶的生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1、 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对人体是有毒物质,如青鲜素等B. 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对人体起相同的作用,危害健康C. 施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没有营养,不利于健康D. 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导致人体内的激素含量紊乱不平衡答案 A解析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对人体是有毒物质,如青鲜素对人体可能有副作用,A正确;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没有调节作用, B 错误;正确合理的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农 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不会危害人体健康,C错误;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人体内的激素, 不会导致人体内的激素含量紊乱,D错误。4某课题小组进行“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研究。在制订实验方 案

12、时,下列可以不考虑的是()A. 预实验中应用蒸馏水处理作为空白对照B. 设置不同浓度的2,4D溶液组C. 严格控制插枝的状态和浸泡时间D. 实验组及对照组用相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答案 D解析 为明确不同浓度的2,4 - D溶液对插枝生根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预实验中应设置用 等量的蒸馏水处理枝条的对照组,A项不符合题意;由于要探究最适浓度,所以要配制一系列 浓度梯度的2,4-D溶液,以确定最适浓度范围,B项不符合题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 - D 溶液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插枝的状态和浸泡时间等)应控制为相同且适宜, C 项 不符合题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 - D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

13、生根的数目或长度,光照与否 不会对插枝生根产生影响,不用考虑控制光照,D项符合题意。5. (2019河北衡水中学期中改编)某同学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a萘乙酸(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B. 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 用NAA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答案 C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索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自变量是NAA的浓度, 因变量是银杏插条生根的情况,可通过插条的生根数目或根的平均长度来判断,插条上侧芽 的数目及饱满程度、NAA

14、处理插条的时间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由于图中NAA浓 度大于c时插条平均生根数目不清楚,所以不能确定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6. (2019.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多效唑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促 进植物分蘖(分蘖发生早,容易成穗),增加植物抗逆性,提高产量等效果。某科研工作者欲研究多效唑对春大豆作用的最适浓度,进行了如下实验。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甲、乙、丙、 丁浓度依次增大, CK 是对照组)。请回答下列问题:(1)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是。多效唑能够提高春大豆产量的原因是。(2)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有(写两个)。实验过程中每组选多株春大豆

15、的目的是。(3) 由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多效唑的适宜浓度范围,理由是 答案 (1)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抑制茎秆伸长,降低营养生长,促进植物分蘖, 有利于植株生殖生长(2) 多效唑溶液的浓度 多效唑溶液的体积、春大豆的初始生长发育状况、春大豆的数量、实 验过程中的温度等(合理即可) 避免偶然误差(3) 不能 图示甲、乙、丙、丁四组溶液随着浓度的增大,株高仍然减小解析 (1)多效唑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根据题中信 息,施加多效唑可降低株高,因此多效唑能够提高春大豆产量的原因可能是抑制茎秆伸长, 降低营养生长,促进植物分蘖,有利于植株生殖生长

16、。(2)根据图示,实验的自变量是多效唑溶液的浓度,无关变量有多效唑溶液的体积、春大豆的 生长发育状况、春大豆的数量、实验过程中的温度等。实验过程中每组选多株春大豆的目的 主要是避免偶然误差。(3)实验结果不能判断多效唑的适宜浓度范围,原因是图中甲、乙、丙、丁四组溶液随着浓度 的增大,株高仍然减小。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 (2020.济宁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B. 在种植作物的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一定会增产、增收C. 乙烯利是一种具有催熟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 生产上使

17、用2,4D时不需要考虑浓度答案 D2. 用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提高观赏价值。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A. 乙烯利B.赤霉素C. 2,4DD.脱落酸答案 B解析 矮壮素可以抑制植株增高,而赤霉素促进植株增高,二者作用效果相反。3. (2019.邢台高二检测)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再用大 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 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分别是( )A. 生长素类调节剂和乙烯类调节剂B. 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和乙烯类调节剂C. 生长素类调节剂和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D. 赤

18、霉素类调节剂和乙烯类调节剂答案 B解析 膨大剂能使果实膨大,主要原因应是细胞数目增多,引起细胞数目增多的应为细胞分 裂素类调节剂;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催熟剂的作用效果与乙烯相同,其应为乙烯类调节剂。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各项是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 生长素、a萘乙酸、2,4D等均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它们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B. 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效果比较稳定C. 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延长储藏期的青鲜素可能有致癌作用D. 利用大麦芽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其无需发芽就可产生a淀粉酶答案 A解析a萘乙酸、2,4

19、- D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但生长素是植物体自 身产生的植物激素,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5. 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B. 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C. 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D.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答案 C解析 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细胞合成的,不

20、属于植物激素, 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的一种,A项错误;人体没有识别西瓜膨大剂的 受体,西瓜膨大剂不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B项错误;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 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获得无子西瓜,C项正确; 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 D 项错误。6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组别清水浓度a浓度b浓度c平均生根数1529387A. 实验中的插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B. 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C. 该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浓

21、度较低时促进生根,浓度过高时抑制生根D. 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答案 B解析 由于在清水中也能生根(平均生根数为 15),而带芽或幼叶的插条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所以实验中的插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A正确;实验组别较少,浓度梯度偏大, 虽然b浓度时生根数量最多,但无法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B错误;与对照组比较, 浓度为a、b时促进生根,浓度为c时抑制生根,则说明该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作用 是浓度较低时促进生根,浓度过高时抑制生根, C 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 溶液的不同浓度,如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正确。7.

22、 (2019南昌高二检测)取相同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进行实验,甲、乙、丙、丁组处理方式 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B. 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不定根最多C. 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D.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扦插中侧芽发挥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同或相似答案 D8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注意事项的描述,正确 的是 ()A. 不同组的无关变量可以不同B. 找准插条的形态学上下端,防止颠倒C. 不同组的实验材料处理的时间可

23、以不同D. 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答案 B9. 某学生开展了 “NAA溶液对草莓发育的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 指的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A. 导致草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B. 在本实验中帮助草莓完成了受粉C. 主要起了驱虫的作用D. 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答案 D解析 受粉后,种子才能形成,发育中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分析题图,未经受粉但喷洒了一定浓度的NAA溶液后草莓果实表现出发育现象,由此可推知NAA的作 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D项正确。10. (2019.长沙高二检测)某小组开展

24、“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探究,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要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B.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个插条C. 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高、遮阴环境D.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答案 A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11. (2019.哈师大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 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 适当喷洒脱落酸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 乙

25、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 “瓜熟蒂落”的过程D. 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答案 BD解析 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说明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A项正确;适当喷洒一定浓度的2,4 - D可以防止落花落果,B项错误;乙烯可以促 进果实成熟,脱落酸可以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 蒂落”的过程,C项正确;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植物自身基因的调控,D项错误。12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瓜农滥用膨大剂致西瓜变“地雷”的情况。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 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媒体冠名为“植物激素”之后,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26、()A. 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过量使用,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 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激素C. 催熟剂是乙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D. 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答案 ACD解析 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植物体自身产生的,属于植物生长调 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B项错误,A、C、D项正确。13. 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用葡萄插条不能带幼叶或幼芽,以免自身产生生长素影响实验结果B. 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误差C. 实

27、验中不同浓度NAA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要相同D. 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相同答案 ABD解析 实验用葡萄插条可带少量幼叶或幼芽,但要保证各插条所带幼叶或幼芽的数量相同, A 项错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 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B项错误;实验中自变量是NAA溶液浓度,NAA处理插条的时 间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C项正确;NAA( a奈乙酸)属于生长素类调 节剂,不是生长素(IAA),因此不能确定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是否相同, D 项错误。14. 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植物生长调

28、节剂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B.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的作用具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C.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卩mol/LD. 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月季插枝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4组实验答案 D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浓度,A错误;实验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甲 的作用都是促进生根,没有体现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B错误; 一定范围内,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的浓度增加,月季的生根数目逐渐减少,植物生长调

29、节 剂乙可能对月季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或其在0 1 gmolL-i中的某浓度区间内有促进作用, C 错误;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还应设计不使用植物生 长调节剂的空白对照组与同时使用甲、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验组,D正确。15. 如图为一种植物插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 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 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 100 mg/L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数量相近D. 本实验结果没有体现IA

30、A对根生长的作用特点,即浓度较低时促进生根,浓度过高时抑制生根答案 BD解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不同之处是外源IAA的浓度不同,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用清水 浸泡(即外源IAA的浓度为0),但枝条本身存在IAA,A错误;用300 mg/L IAA处理的枝条 平均生根数最多,故这四组实验中,该浓度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 分析柱状图可知,100 mg/L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数量差异较大,C错误;通过柱状 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题中所示浓度的IAA均体现了 IAA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D正确。三、非选择题16. 龙牙楤(又名刺老芽、树头芽),春季采嫩芽、嫩叶食用,也

31、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有补气安神、祛风活血等功效。请回答下列问题:(1) 春季,人们集中采摘龙牙楤的嫩芽,但是嫩芽的数量仍在增加,原因是。(2) 为了大量栽培龙牙楤,研究小组尝试探究不同浓度的 2,4D 对其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 了一组预实验。将龙牙楤插条浸入蒸馏水中浸泡1 小时后,分别放入 4 种溶于含糖的磷酸缓 冲液中的不同浓度2,4D溶液中,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插条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的操作是 从预实验结果可知,与浓度为8 ppm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5 ppm的2,4D溶液对插条的影响是。 在预实验以及正式实验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和。 用浸

32、泡法处理插条,与沾蘸法相比,所用的2,4D浓度(填“较高”或“较低”),所需处理时间(填“较长”或“较短” )。答案 (1)解除了顶端优势(答案合理即可)(2)插条中的内源激素 将插条放在等量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其他条件相同 促进生根 的作用减弱 实验温度 插条处理的时间(是否有光照等,答案合理即可) 较低 较长 17请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的问题:(1)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称为植物生长促进剂;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称为植物生长抑制剂。(2) 某校课题研究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素类调节剂萘乙酸(NAA),在促进生

33、长的浓度范围内,与IAA浓度相同时,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生 长素(IAA)的。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现用玉米的胚芽鞘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前 要对等长的胚芽鞘做去掉尖端的处理,其目的。答案 (1)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脱落酸(2)排除胚芽鞘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解析 (1)植物激素中包括生长促进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生长抑制剂:脱落 酸、乙烯等。(2)在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可以通过胚芽鞘的生长程度判断所选试剂的 作用效果;植物胚芽鞘尖端会自然地产生生长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应去除。18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插条生根的影响,某研

34、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 如下: 剪取1年生未萌发的河北杨枝条,按级分别剪取插穗,插穗长20 cm,切口上平下斜,上 端12个幼芽。 选择相同的插穗 400 支,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浓度为 400 mg/L、600 mg/L、800 mg/L 的萘乙酸溶液和清水中浸泡 300 min。 将处理后的插穗扦插在同种基质中, 60天后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如表所示。组别萘乙酸溶液浓度(mg/L)生根插条数(支)平均生根 数(条/支)生根率()A40069669B600851385C80043843D0(清水)737回答有关问题:(1)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有(写出两点)。(2) 植物扦插时,通

35、常去掉插穗上的成熟叶片,其目的是。(3) 各组处理、扦插100支插穗,最后计算平均值是为了(4) 插穗的下端切成斜口,比切成平口更有利于插穗的成活,原因是。(5) 根据表中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答案(1)萘乙酸的浓度 狈腐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环境温度(pH)等(写出两点即可) (2)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3)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少实验误差 (4)切成斜口可增 大吸收面积 (5)一定浓度的萘乙酸能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且浓度为600 mg/L 左右的萘乙 酸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的效果较好解析 (1)据实验课题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萘乙酸的浓度,而选取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 时间、环境温度(pH)等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它们属于无关变量。(2)植物扦插繁殖时, 去掉插穗上的成熟叶片,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3)取平均值可使实验结果 更准确,减小实验误差。 (4)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可增大吸收面积。 (5)由表 格可知:一定浓度的萘乙酸能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且浓度为600 mg/L左右的萘乙酸促进河 北杨插条生根的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