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肌中草药(精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671941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肌中草药(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生肌中草药(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生肌中草药(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生肌中草药(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肌中草药(精品)(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肌中草药.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珍珠【其他名称】真朱、真珠、蚌珠、珠子、濂珠、真珠贝【主要成分】主含碳酸钙。元素有铝、铜、铁、镁、锰、钢、锌、硅、钦、锶等。【化学成份】主含碳酸钙。并含有多种氨基酸:亮氨酸(Leucine),蛋氨酸(Methionine),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等。【性状鉴别】天然珍珠呈圆球形、椭圆形、不规则的球形或长圆形,直径16毫米。表面类白色、黄白色、浅粉红色、浅蓝色等,具美丽的彩色光泽,平滑。作

2、过装饰品的珍珠,中央多数有穿孔。质坚硬,难破碎,断面呈层状。用火烧之有爆裂声。气无,味微咸。 【养珠形状与】天然珍珠相似,但表面光泽较弱,断面中央有圆形的砂粒或石决明碎粒,表面有一簿的真珠层。入药仅用真珠层。气无,味微咸。以颗粒圆整、光泽透明、有宝光、质地坚硬者为佳。【性味】甘咸,寒。【功能主治】治惊悸,怔仲,癫痫,惊风搐溺,烦热消渴,喉痹口瘤,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1.镇心定惊:适用于惊悸怔忡,癫痫惊风。2.清肝除翳明目:用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眼科疾病。多外用。3.收敛生肌:适用于咽喉糜烂,口舌生疮,溃疡久不收口。宜外用。【用法及用量】内服: 入丸、散,2-3分。外用: 研末干撤、点眼或

3、吹喉。【禁忌】无实热者慎用。 【采制】全年皆产,通常以十二月较多,潜到海底,自水草或石头上取下海蚌,从其中取出珍珠。肉可食用。【炮制】用布包好,放入豆腐浆中,煮约3小时,取出洗净,研成极细粉即成。【药材及产销】本品为蚌类中得到的颗粒状珍珠。【是否医保用药】医保血竭【来源】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其他名称】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英文名】Dragons Blood【主要成分】含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红素以及几种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等。【性状】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

4、,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咸,嚼之砂样。【功能主治】治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1.内服活血散瘀止痛:可用于外伤瘀痛,筋骨伤痛,血瘀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及血瘀心腹诸痛。2.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善治痈疽恶疮,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3.治疗腹中血块。【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3分;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内敷贴。研末多入丸散剂,每次1-1.5克冲服。外用研末敷患处。【禁忌】孕妇慎用。凡血病无瘀积者不必用。【生长地区】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炮制】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

5、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未。雷公炮炙论:“骐驎竭,欲使,先研作粉,重筛过,勿与众药同捣,化作飞尘也。”【是否医保用药】医保【是否非处方药】处方乳香乳香乳香拉丁学名:(乳香属)Boswellia carteri科名:橄榄科Burseraceae植物种类:树萃取部位:树皮,春、夏将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切开,使树脂由伤口渗出,数天后凝成硬块,收集即得。入药多炒用。萃取方法:蒸馏特质:无色或淡黄色,有树脂的香气挥发性:中到慢属性:阳性主产地:北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以及南阿拉伯半岛编辑本段药物来 源:本品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

6、油胶树脂。功 效:调气,活血,止痛,追毒。主 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痒毒。”本草拾遗:“疗耳聋,中风口噤,妇人血气,能发酒,理风冷,止大肠泄?,疗诸疮令内消。”日华子本草:“止霍乱,心腹痛。煎膏止痛长肉。”证类本草:“治不眠。”珍珠囊:“定诸经之痛。”纲目:“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治妇人难产,折伤。”本草从新:“治癫狂,止泄痢。”要药分剂:“赤白痢腹痛不止者,加入乳香无不效。”【性味归经】辛苦,温。别录:“微温。”日华子本草:“味辛,热,微毒。”李杲:“味苦辛,热。”入心、肝、脾经。朱震亨:“入

7、手少阴经。”本草经疏:“入足太阴、手少阴,兼入足厥阴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用药忌宜】孕妇忌服。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服,诸疮脓多时,未宜遽用。”本经逢原:“胃弱勿用。”【别 名】熏陆香(别录)、马尾香、乳头香(海药本草)、塌香(梦溪笔谈)、西香(本草衍义)、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浴香(纲目)。本品源于乳香树脂,呈长卵形滴乳状,气味芬芳,故名。【性状】呈球形或泪滴状颗粒,或不规则小块状,长0.52厘米;淡黄色,微带蓝绿色或棕红色,半透明。质坚脆,断面腊样。气芳香,味微苦,嚼之软化成胶块。本品遇水变白,与水共研成乳状液。部分溶于醚、乙醇及氯仿中。

8、【备注】(1)熏陆香亦称乳香,商品也作乳香入药。为漆树科植物粘胶乳香树Pistacia Lentiscus L.的树干经切伤后流出的树脂。主产于希腊、土耳其及地中海南岸地区。西医用为填齿料,并为制硬膏的原料,中医作乳香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种贵重的香料,可做敬神之用,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亲友。【处方名】乳香、尔香、制乳香、炒乳香、醋炒乳香、炙乳香、生乳香、明乳香、生明乳香处方中写乳香、尔香指生乳香。为原药去杂质,捣成碎块入药者。制乳香为原药捣成粉末后,置锅内炒至熔化,然后倒出,待微冷切成小块者。炒乳香为原药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熔化后,略呈黄色,取出放凉入药者。醋炒乳香又称炙乳香。为净乳香用文火

9、炒至表面熔化时,喷洒米醋再炒至外层光亮,取出放凉入药者。【商品名】乳香:为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熏陆香:为漆树植物粘胶乳香树Pistacia lentiscus L.树干切口流出的树脂。主产于希腊、土耳其及地中海南岸等地。明乳香:乳香中色淡黄、无杂质、半透明者。品质最佳。原乳香:长达5厘米的乳香块状物。乳香珠:长达2厘米的卵形滴乳状乳香块。拜药乳香:又名索马里乳香。为产于索马里者。以色淡黄白、质硬而脆、香气浓厚、断面半透明、无杂质者为佳。美蒂乳香:又名埃塞俄比亚乳香。为产于埃塞俄比亚者。以色淡黄、半透明、嚼之粘牙、香气浓、无杂质者为佳。【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红海沿岸至利比亚

10、、苏丹、土耳其等地。药材主产于红海沿岸的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夏均可采收,以春季为盛产期。采收时,于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切伤,并开一狭沟,使树脂从伤口渗出,流入沟中,数天后凝成干硬的固体,即可采取。落于地面者常粘附砂土杂质,品质较次。本品性粘,宜密闭,防尘;遇热则软化变色,故宜贮藏于阴凉处。【拉丁名】药材Olibanum原植物卡氏乳香树 Boswellia carterii Birdw【炮制方法】乳香:拣去砂子杂质。制乳香:取拣净的乳香,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熔化点,略呈黄色,取出放凉;或炒至表面溶化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明亮光透,取出放凉。(每乳香100斤,用米

11、醋6斤)品汇精要:“凡使(乳香),置箬上,以灰火烘焙熔化,候冷,研细用。”纲目:“乳香入丸药,以少酒研如泥,以水飞过,晒干用;或言以灯心同研则易细,或言以糯米数粒同研,或言以人指甲二、三片同研,或言以乳钵坐热水中乳之,皆易细。”【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南方草木状:“熏陆香,出大秦,在海边。有大树,枝叶正如古松,生于沙中,盛夏,树胶流出沙上,方采之。”【生药材鉴定】干燥胶树脂,多呈小形乳头状、泪滴状颗粒或不规则的小块,长0.53厘米,有时粘连成团块。淡黄色,常带轻微的绿色、蓝色或棕红色。半透明。表面有一层类白色粉尘,除去粉尘后,表面仍无光泽。质坚脆,断面蜡样,无光泽,亦有少数呈玻璃样光泽。气微芳

12、香,味微苦。嚼之,初破碎成小块,迅即软化成胶块,粘附牙齿,唾液成为乳状,并微有香辣感。遇热则变软,烧之微有香气(但不应有松香气),冒黑烟,并遗留黑色残渣。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状液。以淡黄色、颗粒状、半透明、无砂石树皮杂质、粉末粘手、气芳香者为佳。此外,尚有同属植物鲍达乳香树 Boswellia bhaw一dajiana Birdw. 及野乳香树B.neglecta M. Moore 等数种。所产乳香,形状均与上种相似。海药本草:“广志云,(乳头香)生南海,是波斯松树脂也,紫亦如樱桃,透明者为上。”梦溪笔谈:“熏陆,即乳香也。本名熏陆,以其滴下如乳头者,谓之乳头香;熔塌在地上者,谓之塌香。

13、如腊茶之有滴乳、白乳之品,岂可各是一物。”纲目:“乳香,今人多以枫香杂之,惟烧之可辨。南方诸国皆有,宋史言乳香有一十三等。按叶廷圭香谱云:乳香一名熏陆香,出大食国南。其树类松,以斤斫树,脂溢于外,结而成香,聚而成块。上品为拣香,圆大如乳头透明,俗呼滴乳,又曰明乳;次为瓶香,以瓶收者;次为乳塌,杂沙石者;次为黑塌,色黑;次为水湿塌,水渍色败气变者;次为斫削,杂碎不堪;次为缠末,播扬为尘者。观此,则乳有自流出者,有斫树溢出者。诸说皆言某树类吉松,寇氏言类棠梨,恐亦传闻,当从前说。”【中药化学成分】含树脂 6070%,树胶2735%,挥发油38%。树脂的主要成分为游离 a、B一乳香脂酸(a、B一Bo

14、swellicacid)33%,结合乳香脂酸1.5%,乳香树脂烃(Olibanore-sene) 33%。树胶为阿糖酸(Arabic acid)的钙盐和镁盐20%,西黄芪胶粘素(Bassorin)6%;此外,尚含苦味质0.5%。挥发油呈淡黄色,有芳香,含蒎烯(Pinene)、消旋一柠檬烯(Dipentene)及a、B一水芹烯(a、B一Phellandrene),其主要的芳香成分未明。及其衍生物和间甲基酚(o-cresol),中性部分含-、-香树脂素(-,-amyrin)的衍生物如-香树脂酮(-amyrone,-amyrinone)尚含绿花白千层醇(viridiflorol)、乳香萜烯(inse

15、nsole)及氧化乳香萜烯(insensole oxide)。树胶主要含多聚糖,分离得多聚糖I(polysaccharide I),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及糖醛酸(uronic acid);多聚糖(polysaccharide ),水解得糖醛及半乳糖。挥发油中乙酸正辛酯(octyl acetate)占92.46%,乙酸龙脑酯约1.4%,榄香烯0.22%,并含-水芹烯(-phellandrene)等。【中药化学鉴定】本品遇水变白,与水共研成乳状液。部分溶于乙醚、乙醇及氯仿中。临床应用:1.没药散(证治准绳)治口疮:乳香、没药、雄黄各3g,轻粉1.5g,巴豆霜少许。上为末,擦患处。方中乳香消肿生肌

16、,为臣药。 2.乳香丸(普济本事方)治小儿腹痛多啼,唇黑囊肿,惊风内钓,角弓反张:乳香、没药、沉香各30g,蝎尾4枚,槟榔45g(一方无槟榔)。上为末,炼蜜为丸,每服3丸,菖蒲、钓藤煎汤送下。方中乳香活血止痛,为君药。3.乳香膏(外科精义)治恶疮,打扑,走注疼痛:乳香(研)松脂、白蜡各15g,白胶香60g,杏仁油1斤。先将松脂在炭火上熔开,下白胶香、白蜡化开,入油搅匀,过滤去渣,在水中持拔呈白色如银,再入乳香拔白色,摊贴患处。方中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君药。编辑本段乳香精油【气 味】萦绕不去的香气,带木头香及香料味,甚至有一点柠檬的味道。【外 观】这种树原产于中东,包括中国、伊索比亚、伊朗

17、和黎巴嫩。人们在它的树干上割出个刀口,然后便会流出状如泪滴的黄色树脂,其精油就是从树脂中蒸馏而得。【化学结构】倍半萜-杜松萜烯萜烟-樟烯、苦艾萜、松油萜、水茴香萜醇类-乳香醇【应用历史与相关神话】乳香的前缀Frank在法文里意指真正的焚香,有时候乳香也被称作Olibanum,也许意指黎巴嫩来的油。在埃及,乳香被用作焚香,于神坛献给神只。也可用以帮助沉思,在某些宗教中仍保持了这个传统。一度它也用来烟熏病患,目的是要消灭邪灵。埃及人常常将乳香与肉桂并用,如此可以舒缓四肢的疼痛。希伯莱人与埃及人甚至不惜巨资向腓尼基人进口乳香。它在古代的身价几乎如黄金般贵重,以至于东方三博士特别挑选它做礼物,送给刚诞

18、生的耶稣。埃及人还特别将它运用在美容方面,制成回春面膜;中国人则发现它在治淋巴腺结核与麻疯病很有效。【功 效】抗菌、收敛、祛肠胃胀气、促进伤口结疤、增进细胞活性、利消化、利尿、镇静、补身、利子宫、治创伤。【心灵疗效】让呼吸不再急促,使人感觉平稳,使心情好转且平和。它安抚却又有些清新的作用,能帮助焦虑及执迷过往的精神状态。【身体疗效】对黏膜有卓越的功效,特别是能清肺,对呼吸方面的效果尤其优异,舒缓急促的呼吸,有益于气喘患者。是黏膜发炎(流鼻涕或喉咙有痰)的一帖好药,一般而言还能调节黏液分泌量,对头部着凉有舒缓效果,也是咳嗽、支气管炎及喉炎的舒解剂。有益于生殖泌尿管道,能减轻膀胱炎、肾脏炎和一般性

19、的阴道感染。其收敛的特性能减轻子宫出血及经血过量的症状,一般视为子宫的补药。其安抚作用在分娩时很有用,也能舒缓产后忧郁症,还可处理胸部发炎的现象。同时能安抚胃部,帮助消化,改善消化不良和打嗝。【皮肤疗效】赐予老化皮肤新生命,抚平皱纹的功效卓著,真正的护肤圣品。它收敛的特性也能平衡油性肤质。对伤口、疮伤、溃疡、瘫及发炎均有效果。【适合与之调和的精油】罗勒、黑胡椒、白松香、天竺葵、葡萄柚、薰衣草、橙、香蜂草、广藿香、松、檀香。【注意事项】孕期是否可用,有争议。【中药配方】1.乳香混和熏衣草可以促进细胞活化。 2.在20ml的基础按摩油中添加4滴乳香精油和4滴甜橙精油能帮助你放松身心紧张。 3.感冒

20、时的空气清香剂:在100ml水中加入乳香1滴檀香木1滴 4.乳香4滴加入月见草油5CC中,按摩下腹部,可对付经血过多,滴滴答答拖期过长的问题。5.乳香4滴+檀香5滴与基底油混和后按摩脸部,可以抚平脸上的细纹,及皮肤的粗糙干涩。6.将乳香10滴滴入用于扩香瓶中,藉由扩散的味道吸入有安神作用,可用于自律神经失调者或无法排解压力者。7.对孕妇和新生儿A.从怀孕4个月起,用乳香精油3滴混合在3毫升基础中,以顺时针方向轻抚腹部,可防止产后肚纹,并给B.产后每天用上述配方按摩腹部,可修复复子宫韧性,防止产后发炎.C.给幼儿沐浴时,在水中加入2-3滴乳香精油,可安抚婴儿,对抗病菌,使婴儿更健康. 狗脊 本品

21、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编辑本段简介种中文名:狗脊种拉丁名:Woodwardiajaponica(L.F.)Sm.科中文名:乌毛蕨科科拉丁名:Blechnaceae属中文名:狗脊属属拉丁名:Woodwardia国内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国外分布:朝鲜南部、日本【药名】:狗脊【拼音】:GOUJI【英文名】:EastAsianTreeFernRhizome【来源】: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

22、【功效】: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1030cm,直径210cm。表面深棕色,残留金黄色绒毛;上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下面残存黑色细根。质坚硬,不易折断。无臭,味淡、微涩。生狗脊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长520cm,直径210cm,厚1.55mm;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14m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质脆,易折断,有粉性。熟狗脊片呈黑棕色,质坚硬。【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用于腰脊酸软,下肢无力,风湿痹痛。【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英文名】 RHIZ

23、OMA CIBOTII【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金毛狮子、猴毛头、黄狗头【来源】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制法】 狗脊: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烫狗脊:取生狗脊片,照烫法(附录 D)用砂烫至鼓起,放凉后除去残存绒毛。【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1030cm,直径210cm。 表面深棕色,残留金黄色绒毛;上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下面残存黑色细根。质坚硬,

24、不易折断。无臭,味淡、微涩。生狗脊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长520cm,直径210cm,厚1.55mm;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14mm处有1 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质脆,易折断,有粉性。熟狗脊片呈黑棕色,质坚硬。【鉴别】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 列,残存金黄色的非腺毛。其内有10余列棕黄色厚壁细胞,壁孔明显。木质部排列成环,由管胞组成,其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皮层及髓,均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黄棕色物。【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用于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 612g。【

25、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摘录】中国药典【经验谈】狗脊具有和缓温胃之功.对因寒邪侵胃所致的各种胃病,如胃炎、胃溃疡等均有疗效.编辑本段药理作用100%狗脊注射液给小鼠腹腔注射30g/kg,对心肌摄取86Rb无明显改变。如连续14d给20g/kg,心肌对86Rb的摄取可增加54%,有明显增加。中药化学成分含蕨素(pterosin)R,金粉蕨素(onitin),金粉蕨素-2-O-葡萄糖甙(onitin-2-O-D-glucoside),金粉蕨素-2-O-阿洛糖甙(onitin-2-O-D-alloside),欧蕨伊鲁甙(ptaquiloside),蕨素Z。功效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编辑本段考证出

26、自神农本草经。 1.名医别录:狗脊,生常山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2.唐本草:此药(狗脊)苗似贯众,根长多歧,状如狗脊骨,其肉作青绿色,今京下用者是。陶所说乃有刺萆,非狗脊也,今江左俗犹用之。 3.本草图经:狗脊,今太行山、淄、温、眉州亦有。根黑色,长三、四寸,两指许大;苗头细碎,青色,高一尺已来;无花;其茎叶似贯众而细,其根长而多歧似狗脊骨,故以名之。其肉青绿。春秋采根曝干用,今方亦用金毛者。 4.本草纲目:狗脊,强膂、扶筋,以功名也。别录又名扶盖,乃扶筋之误。本经狗脊一名百枝,别录萆薢一名赤节,而吴普本草谓百枝力萆薢,亦节为狗脊,皆似误也。狗脊有二种,一种根黑如狗脊骨,一种有金黄毛如

27、狗形,皆可入药,其茎细而叶花两两对生,正似大叶蕨,比贯众叶有齿,面背皆光,其根大如拇指,有硬黑须簇之。吴普、陶弘景所说根苗,皆是菝葜,苏恭、苏颂所说即真狗脊也。按张揖广雅云,菝葜,狗脊也。张华博物志云,菝葜与萆薢相乱,一名狗脊。观此,则昔人以菝葜为狗脊,相承之误久矣。然菝葜、萆薢、狗脊三者形状虽殊,而功用亦不甚相远。科属分类蚌壳蕨科拉丁文名Rhizoma Cibotii编辑本段主治肾虚腰痛脊强;足膝软弱无力;风湿痹痛;尿频;遗精;白带过多生态环境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阴处酸性土上。编辑本段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狗脊,苦能燥湿,甘能益血,温能养气,是补而能走之药也。肾虚则腰背强,机关有缓急之病,滋肾

28、益气血,则腰背不强,机关无缓急之患矣。周痹寒湿膝痛者,肾气不足,而为风寒湿之邪所中也,兹得补则邪散痹除而膝亦利矣。老人肾气衰乏,肝血亦虚,则筋骨不健,补肾入骨,故利老人也。失溺不节,肾气虚脱故也。经曰,腰者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此腰痛亦指肾虚而为湿邪所乘者言也。气血不足,则风邪乘虚客之也。淋露者,肾气与带脉冲任俱虚所致也。少气者,阳虚也。目得血而能视,水旺则瞳子精明,肝肾俱虚,故目AN。女子伤中,关节重者,血虚兼有湿也,除湿益肾,则诸病自瘳,脊坚则俯仰自利矣。 2.本草述:本经于狗脊主治,首云腰背,次乃及机关缓急,更次乃及膝也,岂非知所先后哉。又如疗脚弱,并毒风软脚,皆由大关节之处,有留

29、滞邪气恶血,故在下部之经脉有伤,而见于脚者,其机关不利如是耳。然则狗脊主气乎?主血乎?夫其所治,别录言风邪淋露,少气目暗。甄权又言毒风软脚,肾气虚弱,即此可以思其功。夫经脉所以濡筋骨、利机关,非血无以濡之,非气无以XV之。故此味乃主下焦肝肾之阴气,与上焦心肺之阳气微不同耳。本经谓颇利老人,缘老人下焦之阴气多虚,多有不利故也。更绎本经但言寒湿,而别录、甄权又出风邪毒风之治,非有二也。盖肾者水脏,全藉风木以达阳而化阴;风木虚,则阳不达,阳不达,则阴不化,阴不化,则寒湿病乎血,病乎血则风化自病而为风邪,久之为毒风,还病于肾脏,而为肾脏风毒。或有化为湿热,以为肝种种之病者,皆坐风虚也。此味能益肾气,若

30、主辅得宜,使阳得达而阴得化,有何关节不利而风湿不瘳乎。但病各有所因,则剂各有所主,诚即方书治寒湿脚气,必用益阳气、除寒湿之剂;治风湿,必用活血、除风湿之剂,而此特逐队以奏功。又有脚气宜补心肾者,主以益心肾之味,而此特佐之。然则此味固不任攻击之功,即冀其奏补益之效,亦未能专恃也矣。 3.本草求真:狗脊,何书既言补血滋水,又曰去湿除风,能使脚弱、腰痛、失溺、周痹俱治,是明因其味苦,苦则能以燥湿;又因其味甘,甘则能以益血;又因其气温,温则能以补肾养气。盖湿除而气自周,气周而溺不失,血补而筋自强,筋强而风不作,是补而能走之药也。故凡一切骨节诸疾,有此药味燥入,则关节自强,而俯仰亦利,非若巴戟性兼辛散,

31、能于风湿则直除耳。 4.本经续疏:狗脊,本经所主机关缓急,冠于周痹之前,而寒湿膝痛,系于周痹之后,以明寒湿膝痛之非周痹,惟机关缓急乃为周痹,而腰背强则狗脊之主证,为两病之所均有也。此本经之最明析周详,遥应灵枢周痹篇黍铢无漏者也。虽然,味苦气平,则性专主降。惟其苦中有甘,平而微温,乃为降中有升。降中有升,是以下不能至地,本专主降,是以上不能至天,而盘旋于中下之际。为活利之所凭藉,非补虚亦非泄邪,有邪者能活利,无邪者亦能活利,是以颇利老人句,著于周痹膝痛两证之外,以见其不专治邪耳。其别录以疗失溺不节,更治男女有异何也?盖溺虽出于膀胱,而启闭由于肾,启闭之以时,犹关节之以利,利者过利,必有不利者过于

32、不利,利者以时,则不利者利矣;所以然者,肾固主藏五脏六腑之精而敷布于周身百节者也,故以启闭之机关,可验屈伸之机关,以屈伸之机关,可揣启闭之机关,用是知狗脊所治之失溺不节,必机关有倔强之萌者矣。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者主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病涉宗筋,男女自应有别。脚弱俯仰不利,痿之似而缓急之根,关节重则痹之似而亦缓急之根,其源于湿一也。特宗筋纵者,其病也疾,宗筋缩者,其病也徐。故男子用狗脊,遇弱而无力,即应投之。女子用狗脊,虽至关节已重可也。 5.本草正义:狗脊本有二种,一种似狗之脊骨,古之所用也;一种有金毛而极似狗形,今谓之为金毛狗脊,濒湖纲目已备载之,赵氏拾遗据职方典谓出于粤西之南宁府,

33、即蕨根也。今之所用,皆即此种,能温养肝肾,通调百脉,强腰膝,坚脊骨,利关节,而驱痹著,起痿废,又能固摄冲带,坚强督任,疗治女子经带淋露,功效甚宏,诚虚弱衰老恒用之品。且温而不燥,走而不泄,尤为有利无弊,颇有温和中正气象,而人多忽之,不以为重,殊可惜也。缨氏经疏谓肾虚有热,小水不利,或短涩赤黄,口苦舌干者忌用,盖以其性温而示之禁例也。然狗脊性温,乃温和温养之用,非温热温燥之例,如果肝肾之虚,阴不涵阳,以此固摄下元,引经向导。亦无不可。 6.神农本草经:主腰背强,机关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 7.名医别录:疗失溺不节,男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眩,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 8.

34、药性论:治男子女人毒风软脚,邪气湿痹,肾气虚弱,补益男子,续筋骨。 9.本草纲目:强肝肾,健骨,治风虚。 10.玉楸药解:泄湿去寒,起痿止痛,泄肾肝湿气,通关利窍,强筋壮骨,治腰痛膝疼,足肿腿弱,遗精带浊。 11.本草纲目拾遗:金狗脊止诸疮血出,治顽痹,黑色者杀虫更效。 12.本草再新:坚肾养血,补气。 13.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腰痛。编辑本段采收和储藏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水煮或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编辑本段选方狗脊丸太平圣惠方;四宝丹普济本

35、事方编辑本段用药禁忌肾虚有热,小水不利或短涩赤黄,口苦舌干皆忌之。编辑本段动植物形态多年生树蕨,高达2.5-3m。根茎平卧,有时转为直立,短而粗壮,带木质,密被棕黄色带有金色光泽的长柔毛。叶多数,丛生成冠状,大形;叶柄粗壮,褐色,基部密被金黄色长柔毛和黄色狭长披针形鳞片;叶片卵圆形,长可达2m,3回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卵状披针形,长30-60cm,宽15-30cm,上部羽片逐渐短小,至顶部呈狭羽尾状;小羽片线状披针形,渐尖,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密接,狭矩圆形或近于镰刀形,长0.5-1cm,宽2-4mm;亚革质,上面暗绿色,下面粉灰色,叶脉开放,不分枝。孢子囊群着生于边缘的侧脉顶上,略成矩圆形,每

36、裂片上2-12枚,囊群盖侧裂呈双唇状,棕褐色。编辑本段功效分类祛风药;补益药炮制方法取沙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拣净的狗脊,用武火炒至鼓起并显深黄色,取出,筛除沙子,风晾后,撞去或刮净黄绒毛。或将原药刮去毛后用清水浸12小时,放入蒸笼内蒸一天,焖一夜,制黑为度,上下翻一翻再蒸一天,焖一夜,取出晒干。编辑本段生药材鉴定1.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10-30cm,直径2-10cm。表面深棕色,密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上部有数个棕红色叶柄残基,下部丛生多数棕黑色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气无,味微涩。 (1)生狗脊片 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纵片,长5-20cm,宽2-8cm,厚1.5-5mm;周边不

37、整齐,外表深棕色,偶有未去尽的金黄色茸毛;断面浅棕色,近外皮2-5mm处有1条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质坚硬,易折断。 (2)熟狗脊片 全体呈黑棕色,木质部环纹明显。 原药材以肥大、质坚实无空心、外表略有金黄色茸毛者为佳。狗脊片以厚薄均匀、坚实无毛、不空心者为佳。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非腺毛,黄棕色。厚壁细胞10-20列,黄棕色,壁孔明显,内含淀粉粒。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由数列管胞组成,其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皮层及髓部较宽,无为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或黄棕色物质。 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多呈“U”形,30余个断续排列成双钩状。木质部居中,外围为韧皮部、内皮层。

38、药物应用鉴别1.本品有二种:一种有毛、一种有金毛,入药以金毛狗脊为佳。 2.狗脊与杜仲,均能治腰痛。但狗脊之治腰痛,偏于腰之中央;杜仲之治腰痛,偏于腰之两旁。性味苦;甘;温中药化学鉴定1.取生狗脊药材折断,在紫外灯(254nm)下观察,断面显淡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 2.根茎粉末用甲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滴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亮蓝白色荧光。 3.根茎粉末水提取液2ml,加1%三氯化铁试液,呈污绿色。(检查酚类)药材基源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川芎川芎:Chuanxiong 英文名:RHIZOMA CHUANXIONG 中草药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

39、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

40、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m,长约21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油室多己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2)

41、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5ml ,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

42、光斑点。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 K)。 【炮制】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略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川芎(一)概述别名芎藭(汉语拼音 xing qing)。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qusticumchuanxiong Franch Hort)。祛风止痛,理气活血,长肉排脓。治头痛眩晕,气滞肋痛,痹痛拘挛及月经不调,痈疽肿痛等症。在我国四川、西南、中南、华东及华北地区均

43、有栽培。(二)植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块茎呈不规则团块状。茎直立,高达100厘米左右,圆柱形,中空有节,节盘较膨大。叶互生,为23回羽状复叶,叶绿深裂,叶柄基部宽大抱茎形成鞘状。花白色,复伞形花序,双悬果卵形。(三)生长特性喜温和湿润气候,阳光充足,幼苗期忌强光和高温,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腐质丰富的沙壤上,忌连作,涝洼地。(四)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高燥向阳、阳坡或半阳山的荒地或水地均可,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前茬以玉米(陕西和玉米间种)、洋芋的地为好,如选用新荒地,早点清除地面杂草、树根,集中烧毁,作肥料,提高地温。进行深耕20厘米,耙平做畦。排水好的土壤,做畦宽250300厘米

44、高畦;排水差的土壤,做畦宽120厘米的高畦。2.繁殖方法川芎用茎节(芎苓子)作种。每年地上枯萎后挖出川芎,把根上面的茎节切下来,每节有芽12个,每公顷用种量2250千克左右,下面大的根茎加工成商品。将种苗窖藏次年惊蛰前栽种,条栽沟深1216厘米,株行距2025厘米*35厘米左右,每穴放12块苗,芽尖向上,覆细土6厘米,底肥每公顷1500022500千克。3田间管理种后土干及时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4月下旬中耕除草。追肥草木灰22503000千克公顷,腐熟饼肥7501500千克。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二次除草,第三次7月份除草,如果作种苗用的川芎,第二、三次除草结合基部堆土,利于茎节膨大长成种

45、苗。川芎开花时摘花,生长过于旺盛的川芎,从基部割掉部分茎秆,每丛留56根,以利通风透光,集中养分,保证川芎正常生长。秋天栽种,随挖随栽。在早稻田茬,做160厘米宽的畦,沟宽30厘米,深78厘米,8月中旬,天晴栽种,用两叉的铁耙划行距2530厘米,沟深5厘米,栽8个苓子,株距20厘米,行间两头各栽2个苓子封口,每隔6-10行在行间多栽一行密苓子1020个,封口苓和密苓子为补苗和山区栽种苗用,苓子平放或立放,用农家肥覆土,上面盖草。南方往往在畦沟内种小麦、蚕豆类,北方在畦梗七种玉米。冬季管理:川芎枯萎割去地上茎,除草松土,上面盖一层薄薄的土,保护川芎越冬,次年春返青后,3月初肥料充足施稀薄人畜粪一

46、次。4病虫害防治(1)黑土蚕咬食川芎幼苗,使之生长不好。防治方法:栽种前用致百虫05千克加水25千克略浸苓子。如果发生虫害,可用300500倍25的滴滴涕乳剂浇灌根部。(2)白粉病是由囊子菌引起的,夏秋季发生,叶片如复白粉,界限不明显,后期呈黑色小点,严重时叶变枯黄。防治方法:收获后清园,消灭病原体。初期喷洒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710天喷1次,连续2-3天。(3)红蜘蛛参见甘草病害。(4)川芎茎节蛾又叫臭般虫,初期幼虫危害茎顶部,以后虫从茎顶端钻入茎内逐节为害至全株枯死。防治方法:初期50磷胺乳油1500倍喷雾,或50马拉硫磷与40乐果乳油等量混合800倍液喷洒。

47、(五)采收加工由于地区不同采收季节各有所异。四川裁后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收。北京栽后第二年8月上旬采收。云南第二年1011月间地上部枯萎后采挖,选择晴天,除去落叶,剪须根,泥土,节子(芍苓子)留作种苗不能日晒。按大小分开,用慢火烤干或晒干,干后放在竹箩内摇撞,撞去外粗皮、须根、泥土即可。一般125千克鲜川芎得05千克干货。加工方法有先去皮潦煮和先潦煮后利皮两种,以前者损失少,质量好,多采用。先用小刀、竹片或玻璃片将根皮刮掉,并分为大中小三级放清水中洗净,再将各级分次倒在开水中潦煮约1-15分钟,当颜色略发黄亮,根中心微呈黄白色时,立即捞出,在冷水中漂一下,使其冷却,防止过熟腐烂。或将根弯

48、成圆圈以不断者为适合。如时间不够,不能褶成圆圈。潦煮后稍晾干,用硫磺熏一夜,然后摊在晒席上或用小绳、蔑条穿头悬挂在太阳下晒干,或搭架晾晒。如遇阴雨天应立即炕干,否则变色发霉。川芎质量检查以个大均匀、质坚、香气浓、油性大、无过桥秆、无虫蛀、无杂质为合格,用竹箩包装,内衬草席,置于干燥处保存,每年上半年用硫磺熏,防虫蛀。 【中药名称】川芎(汤液本草)【拼音名】Chuanxiong 【英文名】RHIZOMA CHIUANXIONG【异名】山鞠穷(左传),芎藭(本经),香果(吴普本草),胡藭(别录),马衔芎藭(陶弘景),雀脑芎,京芎(本草图经),贯芎(珍珠囊),抚芎(丹溪心法),台芎(本草蒙筌),西芎

49、(纲目)。【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植物形态】川芎多年生草本。地下茎呈不整齐的结节状拳形团块。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叶互生,23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对,边缘又作不等齐的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先端渐尖,两面无毛,仅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917厘米,基部成鞘抱茎。复伞形花序生于分枝顶端,有短柔毛;总苞和小总苞片线形;花小,白色;萼片5,线形,有短柔毛;花瓣5,椭圆形,先端全缘,而中央有短尖突起,向内弯曲;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药椭圆形,2室,纵裂,花丝细软,伸出于花瓣外;雌蕊子房下位,2室,花柱2。双悬果卵形。分布四川、贵州、云南一带,多为栽培。本植物的苗叶(蘼芜)亦供药用

50、,另详专条。【采集】平原栽培者以小满后45天收采为佳,山地栽培者多在89月采收。将根茎挖出,除净茎叶及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再用撞笼撞去须根。【药材】根茎呈不整齐结节状拳形团块,长48厘米,直径46厘米。表面深黄棕色,有明显结节状起伏轮节,上侧有很多圆形或卵圆形的茎痕,直径515毫米,作凹洼状,下侧及轮节上有众多根痕,作小瘤状隆起。质坚实,断面类黄色,形成层呈明显环状,随处散有黄色小油点。有特异清香气味苦。主产四川(灌县、崇庆)。云南亦产,称作“云芎”。【炮制】川芎: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酒川芎: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

51、每川芎片100斤,用黄酒12斤8两)。【鉴别】(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m,长约21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

52、簇晶状,直径1025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油室多己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2)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5ml ,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 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 1ml使溶解,再加 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 23 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 2滴,显红紫色。(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溶

53、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 2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化学成分】含挥发油、阿魏酸(ferulic acid),以及4-羟基-3-丁基酽内酯(4hydroxy- 3- butylphthalide)、川芎酽内酯(senkyunolide)、藁本内酯(Ligustilide)、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川芎酚(chuanxiongol)、瑟丹酸(sedanic acid)等。【性味】辛,温。

54、本经:“味辛,温。”吴普本草:“黄帝、岐伯、雷公:辛,无毒,香。扁鹊:酸,无毒。李氏:生温,熟寒。”唐本草:“味苦辛。”本草正:“味辛微甘,气温。”【归经】入肝、胆经。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药品化义:“入肝、脾、三焦三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陶弘景:齿

55、根出血者,含之多瘥。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宜忌】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

56、嗽,自汗、易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选方】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孑(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

57、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治风热头痛:川芎一钱,茶叶二钱。水一钟,煎五分,食前热服。(简便单方)治妊娠腹中痛(胞阻):芎劳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六两。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

58、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治产后血晕: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荆芥穗(炒黑)二钱。水煎服。(奇方类编)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怀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治新产块痛: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男女科生化汤)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全幼心鉴)【临床应用】治疗心绞痛取川芎、红花各等分,制成片剂

59、(每12片含川芎、红花生药各5钱),每次4片,日服3次。46周为一疗程。治疗84例(其中10例全程加葛根黄酮片,每日3次,每次20毫克;2例于用药2周开始加服乳没片),结果显效9例,改善57例,基本无效17例,加重1例。据观察,病情的轻重与疗效无明显关系;加服葛根黄酮及乳没片者,疗效未见提高;服药后对血脂质影响不大。60例跃服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停用者20例,减量者15例,部分病例的心电图显示好转。【药理研究】* 扩张血管 川芎嗪解除血管平滑肌(主动脉条)痉挛(肾上腺素、氯化钾引起)。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结扎冠脉引起的心肌梗死病变程度

60、。扩张脑血管 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分布较多;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阿魏酸增加冠脉流量。受体阻断,抑制主动脉收缩。* 抗血栓形成川芎、复方冠心号方:体外抗血栓形成(血栓长度 ,血栓干湿重)。川芎嗪提高血小板中cAMP含量,降低TXA2活性;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已聚集血小板解聚。阿魏酸钠TXA2合成酶抑制剂 ,抑制血小板聚集。* 解痉 藁本内酯 气管平滑肌痉挛;阿魏酸、川芎嗪 子宫平滑肌痉挛;水提或醇提浸膏 小肠和子宫。 【方剂】方名: 一奇散处方来源: 医钞类编卷十七。药物组成: 当归、川芎等分(俱酒洗,炒),生姜5片。主治: 产后血虚头痛。用法用量: 焙干,同煎服。方名: 一捻金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