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概念及知识点总汇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8668387 上传时间:2021-01-0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89.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科学概念及知识点总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概念及知识点总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概念及知识点总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概念及知识点总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概念及知识点总汇(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科学概念及知识点总汇三上年级植物科学概念我们利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植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空间和营养,每个植物个体有特定的生存需要,如特定的环境,一定的阳光和水分。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植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生的周期。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物质构成、新陈代谢、适应和影响环境、生长发育和繁殖。1、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 眼 看,用 手 摸,用 耳 听,用 鼻 闻,还可以用 工具 来

2、测量等。2、常见的小草有 狗尾草 、 三叶草 、 蒲公英 、 车前草 。3、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 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 草质茎 。树是 木本植物 ,草是 草本植物 。4、常见的水生植物有 水葫芦 、 金鱼藻 、 水花生 、 浮萍 。5、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秘密是 它的叶柄内有气囊 。6、植物的叶一般由 叶片 和 叶柄 组成,叶片上有 叶脉 。7、比较叶片的大小方法:量叶片的 长度 和 宽度 。8、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 陆生植物 和 水生植物 。9、植物的生存需要 水分 、 阳光 、 空气 和 营养 。10、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

3、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资料库:植物中的活化石银杏树 结“面包”的树面包树植物中的老寿星龙血树 会捕虫的植物 猪笼草世界上最大的花大王花 世界上最大的叶片王莲动物科学概念核心概念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有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具体概念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食物、空间和应激性。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

4、,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1、蜗牛的身体分成 头 、 腹 、 尾 ,头上有 两 对触角,触角上有 眼睛 。2、蜗牛适合生活在 潮湿 、 阴凉 的地方。3、蜗牛用来爬行的足叫 腹足 。4、我们可以用 放在水中 的方法叫醒正在睡觉的蜗牛。5、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蜗牛用气孔呼吸。6、蚯蚓适合生活在 潮湿 、 阴暗 的地方。7、离蚯蚓环带较近的一端是它的 口 ,离蚯蚓环带较远的一端是它的 肛门 。8、蚂蚁的身体分成 头 、 胸 、 腹 三个部分,头上长有 触角 ,胸部长有 6 只脚。9、金鱼用 鳍 游泳,用 鳃 呼吸。金鱼是 人工培育 的,品

5、种很多,是常见的 家养动物 。10、蜗牛蚯蚓蚂蚁金鱼运动用腹足爬行身体伸缩爬行用脚爬行用鳍游泳反应缩进壳里身体收缩逃跑逃跑食物菜叶等绿色植物枯叶等小虫、甜食等小虫等繁殖卵生卵生卵生卵生11、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事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12、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资料库:“朝生暮死”蜉蝣,是指它的成虫。寿命以昼夜或小时来计算的动物草履虫和变形虫(无脊椎动物)寿命最短的动物弹涂鱼(脊椎动物)动物中的老寿星象龟 最兴旺的家族昆虫鱼爸爸海马 鱼妈妈丽鱼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 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非洲象世界上最小

6、的鸟 蜂鸟 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我们周围的材料科学概念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例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这些物理性质可以被观察和测量。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材料的性质决定材料的用途。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但各种材料再利用的程度不同。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在生产中可能发生变化,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它们的性质。材料的加工和使用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需要对消费进行选择

7、。1、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 木头 、 纸 、 金属 、 塑料 、 玻璃 、 纤维 等。2、我们身边的物品大多是由 两种以上 的材料制成的。3、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4、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延展性 。5、金属的特性:坚硬、有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吸水性差等。6、塑料的特性:绝缘性、可塑性、透明性、重复利用性、耐腐蚀性、质轻等。7、塑料是一种从 原油 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它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许多塑料可以重复利用。8、纸是由 纤维 组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所以容易吸水,渗透水分。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

8、 蔡伦 。10、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11、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面上、具有承重力等。12、砖是用 黏土 烧制而成的。陶瓷是用一种 特殊的黏土 烧制而成的。13、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 天然材料 ,如:木头,黏土、棉花和皮革;有的是人造材料 ,如:金属、塑料、陶瓷和橡胶。14、复合材料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而且可以节约资源,是一种十分有效和广泛使用的方法。15、制造一架飞机,更多使用的是单一材料,如:铝、钛、钢、橡胶、玻璃钢等。16、材料的特性: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形状、大小、颜色等。结果 材料木头纸金属砖陶瓷塑料容易被划出痕迹吗(硬

9、度)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容易折弯吗(柔韧性)容易吸水吗(吸水性)水和空气科学概念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有许多的用途;水和其他液体比较,在颜色、气味、黏性、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能被我们的感官感知;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1、地球是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2、地球是一个“气球”,因为地球表面上百分之百的面积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3、水和空气是两种重要的物质,植物、动物和人

10、类都离不开水。4、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是 淡水 。5、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形状、会流动的液体。6、物体可以分为 固体 、 液体 、 气体 三类,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7、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 尝 的方法比较物体。8、食用油会浮在水的上面,所以水比食用油重。9、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 黏稠度 。10、量筒是一个有 刻度 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 体积 。液体的体积单位有 毫升 和 升 。11、雪碧瓶盖大约能装 5 毫升水。(常见的塑料瓶瓶盖,可乐、芬达、酷儿等)12、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到、没有形状、会流动的气体。13、空气的

11、组成: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等。14、空气占据空间,而且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体积改变)15、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被压缩到0。16、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17、最早证明空气有重量的科学家是 伽利略 。18、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3)、看清楚每一小格是多少毫升。三下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科学概念 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12、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

13、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种子 开始它们新生命的。3、有些植物可以用 根 、 茎 、 叶 繁殖后代。4、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形状 、 大小 、 颜色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5、种子萌发先长 根 ,再长 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 下 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比较快 。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 没有 关系。6、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 水分 和 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 固定 在土壤中。阳光7、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 阳光 提供的能量,利用 二氧化碳 和 水 制成的。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

14、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9、植物的茎具有 支撑 植物及 运输 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11、花包括 萼片 、 花瓣 、 雄蕊 、 雌蕊 等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12、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13、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14、凤仙花的花朵常常两三朵同生 叶腋 部位。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叶是生长在节上的。16、凤仙花的茎直立

15、茎牵牛花的茎缠绕茎葡萄的茎 攀缘茎红薯的茎、南瓜的茎匍匐茎动物的生命周期科学概念蚕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1、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 小米粒 ,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 淡黄色 或 黄色 的,经1天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

16、再经3天4天变成 灰绿色 或 紫黑色 ,以后不再发生变化。2、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蜕皮 。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蚕一生要蜕4次皮。3、蚕蛾的身体分为 头 , 胸 、 腹 三部分,头上长着 一 对触角,胸部长着 两 对翅膀和 三 对足。4、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5、从卵里出来的 蚕 是蚕的幼虫, 蚕蛾 是蚕的成虫。6、蚕的一生经历了 卵 、 幼虫 、 蛹 和 成虫 四种形态。7、蚕的一生经历了 出生 、 生长发育 、 繁殖 、 死亡 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17、。8、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9、有些动物 幼年期 和 成年期 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变态 。10、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11、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12、15岁以前都叫儿童;(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15岁的为少年)12岁15岁的为少年; 16岁35岁的为青年;35岁60岁的为中年; 60岁以后的为老年。13、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

18、是出生前后,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科学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 ,通常用 摄氏度 ()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 温度计 测量。2、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热量 减少 :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 增加 。3、水的温度下降到 0 时,水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

19、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4、当环境温度高于 0 ,冰开始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 蒸发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 凝结 。6、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7、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8 0以下冰(固): 水 冰 0以下霜(固):水蒸气冰晶(低空) 0以下雪(固):水蒸气冰晶(高空) 0以上雾(液):水蒸气 水 (低空) 0以上云(液):水蒸气 水 (高空) 0以上露(液):水蒸气 水 9、 温度的变化 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10、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

20、互相转化 ,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11、 冰 水 有固定形状 无色 没有固定形状 不会流动 无味 会流动 坚硬 无气味 柔软 固体 透明 液体磁铁科学概念 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四上年级溶

21、解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

22、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10、酒

23、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声音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

24、量。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高不同。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是弦的粗细的原因造成的。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短的声音高。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细的声音高。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小的声音高。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快的声音高。7、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概念: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25、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位置是赫兹。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

26、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8、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9、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

27、护装置。10、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天气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

28、同一时间,同一地点。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6、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10、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1、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2、雨量器是测量

29、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3、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 信息。14、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15、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17、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

30、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18、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19、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我们的身体科学概念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有利于我们健康的生活。 人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和心脏的血

31、液输送作用十分重要。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身体能够做秀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2、。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7、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锪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10、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

33、食物在体内消化。1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12、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13、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14、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15、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16、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1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18、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19、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四下年级电科学概念 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

34、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1、 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2、 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 摩擦形成的电 、雷电 、日常使用的电 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 没有触电危险的电 和 有触

35、电危险的电 两大类。3、 日常使用的电有 交流电 和 干电池电 两种。4、 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V 的交流电, 5500V 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干电池里1.5V的电没有触电危险的。5、 由 电池、电线、灯泡 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 电路 。6、 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7、 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8、

36、 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 电路检测器 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 替换法 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9、 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 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 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11、开关 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 和 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 并联 的方法连接的。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37、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 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14、写一写、画一画(1)小电珠结构图 (2)用两个小灯泡、一节电池和导线画出简单电路。A、串联 B、并联 新的生命科学概念 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

38、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1、 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 根、茎、叶、花、果实 和 种子 六部分组成。2、 油菜花由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四部分组成。3、 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 花瓣,另外还有4个 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4、 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 完全花,油菜花就是完全花。5、 四部分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 不完全花。(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6、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 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 雌花 。7、 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 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 两性花。8、 植物的花有 生产种子、繁殖新

39、生命 的作用。9、 雄蕊可以分为 花药 和 花丝 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10、雌蕊可以分为 柱头 、花柱 和 子房 三部分。雄蕊产生的 花粉 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 胚珠 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11、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 虫媒花 。12、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13、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 弹射传播 ,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

40、、喷瓜等;栗子是通过 滚动、跳动传播 的;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 水流传播 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 动物传播 的。14、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 水分 和 空气,有适当的 温度 ,还需要一颗完整的种子。15、蚕豆种子的构造分 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皮是种子的“盔甲”,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 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 根 ,子叶为种子发芽 提供营养 。种子萌芽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16、

41、许多动物分为 雄性 和 雌性 ,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17、鸟类的卵由 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 和 胚 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食物科学概念 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 食物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有的变化有利于人体生长,有的变化对人体有害。 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

42、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了解食品,从包装上可获取不少信息。1、 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 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 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2、 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和 矿物质 等。3、 蛋白质 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鸭、鱼、蚕豆等。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4、 淀粉 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5、 糖类 和 脂肪 能提供给我们 能量 。6、 维生素 和 矿物质有 调节身体机能 的作用。蔬菜和水果里富含

43、 维生素 和 矿物质 。7、 食物在白纸上檫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8、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 粮食类、蔬果类 的食物,还必须吃 肉蛋类 的食物。9、 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10、食物的腐败变质是 微生物 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一种微生物。1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 空气、水分和 温度 等条件。1

44、2、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我们可以用 冷冻(或冷藏)、晒干(或风干、烘干)、腌制、密封包装、真空包装、高温消毒 等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更好地储存食物。13、食物包装上一般都有 生长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配料表、商标、生产厂家、地址 等信息。14、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 等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岩石和矿物科学概念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矿物是组成地球的要物质。 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性质和用途。 人们识别岩石和矿物是根据它们的特性。人类生产、生活用品的许多原料取自岩石和矿物。1、 岩石是各种各样的,我们

45、可以从颜色 、光泽、花纹 、条痕、软硬、组成颗粒 等方面观察和描述。2、 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或指甲、铜钥匙等刻)、滴盐酸 等。3、 地球由 地核 、地幔 、地壳 三部分构成。4、 地球内部有炽热的 岩浆 ,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5、 在地球运动过程中,有的岩石是地球表面物质沉积而成的,如 砂岩 、 页岩 、 砾岩 、石灰岩 。(沉积岩)6、 有的岩石是岩浆侵入到地壳或地表凝结而形成的,如: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而形成的浮石、玄武岩 、流纹岩 ,岩浆在地下深处冷却形成的花岗岩。(岩浆岩)7、 在岩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化石 。8、 花岗

46、岩由 石英 、长石 和 云母 三种矿物组成。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9、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10、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11、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12、岩石在 大气、水、生物 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五上年级生物与环境科学概念 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

47、、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份、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

48、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

49、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螳螂、鹰窗体顶端窗体顶端窗体顶端1草兔鹰 2草蝗虫鹰3草鸟蛇 4草鸟蛇鹰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窗体底端光科学概念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原理

50、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7.古

51、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科学概念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

52、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特点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

53、伏很小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

54、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

55、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

56、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运动和力科学概念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3、橡皮

57、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6、要使精致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7、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

58、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

59、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15、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五下年级沉和浮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生活中的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