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8657805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审计独立性(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审计独立性的基本含义,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标准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内容,了解不同审计意见的区别。(二)内容提要1.审计的概念;2.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 3.审计的目标;4.标准审计报告;5.审计意见。(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审计的本质; 2.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 3.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本章难点:1.对审计独立性的理解与判断; 2.对审计目标中关于“公允性”的理解; (四)授课提示 1在讲解审计概念时强调:审计是独立的

2、经济监督活动,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 2在讲授审计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时强调受托责任理论。3在讲授财务审计目标时,强调“公允性”的重要性和衡量标准。4在讲授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时,列举英国南海公司材料说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正式诞生。5在讲授标准审计报告的内容时,利用“审计了”、“合理保证”、“公允地”等专业术语,引到学生关注审计用语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对学习认真的态度。(五)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本章计划授课2学时。2教学活动设计(1)在第一节课中布置讨论题-如何看待审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学生写出书面发言提纲。并规定在本章内容讲解结束后利用30分钟讨论,到时随机点名发言。讨论过程中,

3、要求同学相互点评,最后老师小结讨论过程和结果。(2)请每位学生在报纸上收集一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尽量避免同一上市公司),比较不同审计意见的区别,说明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3教学环节设计(1)在具体讲授课程内容之前,以“你对审计的初步了解有多少”、“你所知道的审计是什么”等为内容向多个学生提问,抓住他们表述不完整或者错误观点导入课程内容。(2)以“夫妻”店为例说明审计存在的前提条件,加深对受托责任理论的理解。(3)在讲授审计目标之后,提问:中美审计准则关于财务报表目标的表述有何不同?其原因何在?4板书设计(1)在讲解审计三方面关系人时要求学生板书三者之间的关系。(2)板书本章的有关重要名词的英文对

4、照、国内外与审计相关的机构名称等。5教学手段设计(1)以多媒体为主展示课程主要内容。(2)主要通过老师讲解、提问、讨论及真实审计报告展示等完成本章教学任务。(六)讲稿内容见审计课件 (七)思考题1如何理解审计的本质?区分形式上和实质上独立性的意义何在?2如何理解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标? 3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意义何在?为何二者不能相互替代?4如何理解审计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警察”?5为什么说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6审计三方面关系人及其关系是什么? 7如何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8标准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其各自的涵义是什么?9审计意见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不同审计意见的含义?10如何理

5、解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和审定财务报表的关系?第三章 审计法律责任(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相关概念及会计师事务所被控告的可能原因,了解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有关规定。掌握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以及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和对策。(二)内容提要1.CPA法律责任的相关概念;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3.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4.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5.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2.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4.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

6、;5.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本章难点:1.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区别;2.经营失败、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区别;3.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应负的审计责任;4.普通过失、重大过失与欺诈之间的区别。(四)授课提示1.明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相互不能减轻、替代或免除”这一观点,同时强调此处的“管理层责任”只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不包括经管责任等其他责任。为加深学生印象,可链接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查阅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有关管理层责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条文。2.说明“

7、经营失败不等于审计失败”这一观点,同时提出“审计期望差距”和“深口袋责任概念”,说明报表使用者在遭受损失后将注册会计师告上法庭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问:为什么注册会计师要考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是否存在重大疑虑?3.说明“违反法规行为”中的“法规”是指除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之外的法律法规,进而比较美国和我国对违反法规行为的不同表述并说明原因。此处可提问:被审计单位的违反法规行为一定会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错报吗?4.用“重要性”和“内部控制”这两个概念说明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之间的区别,在后面的内容中还可以厄特马斯案为例,说明注册会计师在习惯法下由于普通过失或重大过失对第三者承担的不同责任。(五

8、)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本章为自学第四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业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掌握业务准则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掌握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内容,了解质量控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了解职业道德的定义,掌握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二)内容提要1业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2业务准则体系及主要内容;3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4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三)本章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 业务准则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 2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3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本章难点:1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内容;2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四)授课提示1在开始介绍本章内容之前,首先介绍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

9、体系在注册会计师执业中的作用,区分职业规范和法律责任。在介绍审计准则发展时,列举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2. 在讲授业务准则中,可以提出以前准则体系中的独立审计准则,谈及改进的目的。3在讲授质量控制准则中,可以提出以前准则体系中的质量控制准则,谈及两者的区别。4在讲授职业道德准则中,可以引用具体思考题或问题(如: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情形包括哪些?执行鉴证业务的CPA如与客户存在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利害关系,应当向所在事务所声明,并实行回避?)5在讲授职业道德准则中关于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时,列举了“第一滴血”的案例。(五)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本章为自学。第五章 审计计划(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审

10、计计划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理解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的运用,及重要性的评估,明确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理解审计风险的定义,明确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初步审计策略的组成要素,明确初步审计策略与业务循环的关系。(二)内容提要1.审计计划的定义、作用、编制与审核;2.重要性的定义、运用及评估;3.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4.初步审计策略。(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审计计划的定义和作用;2.重要性的定义与运用;3.审计风险的定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4.初步审计策略的组成要素。本章难点: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2.重要性的评估,及评价审计结果时

11、对重要性的考虑;3.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审计证据的关系;4.初步审计策略方法,初步审计策略与业务循环的关系。(四)授课提示1.说明注册会计师可以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就总体审计计划的要点和某些审计程序进行讨论,并使审计程序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相协调,但独立编制审计计划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说明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编制审计计划时对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可容忍误差。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程序的可容忍误差。3强调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是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重要性水平不同于重要的审计项目,审计项目越重要,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

12、4. 说明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5. 强调重大错报风险的综合评估,可作为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注册会师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程序,并着重考虑其性质。6. 初步审计策略不是完成审计工作所需执行的审计程序的详细安排,而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方法做出的初步判断。(五)授课设计 1.时间设计本章计划授课1学时2. 教学活动设计授课之前通过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将电子课件、相关阅读资料等传给学生,要求他们结合

13、教材预习本章主要内容。在讲解本章具体内容之前,要求学生预习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等资料,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下次课提问。(六)讲稿内容见审计课件(七)思考题1.试述审计计划的作用。2.试述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考虑的因素。3.什么是重要性?什么是审计风险?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4.为什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处理?5.为什么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小金额的错报或

14、漏报?6.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汇总错报或漏报?7.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8.试述检查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类型之间的关系。第六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和要素;理解内部控制和会计报表审计的关系;掌握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执行的程序、记录方法;掌握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了解管理建议书的性质和内容。(二)内容提要1内部控制概念与内容;2了解内部控制;3控制测试;4控制风险的评价;5管理建议书。(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和要素;2控制测试的概念、种类;3控制测试的性质、范围和时间;4控制风险初步评价为高水平和低水平的情形

15、;5控制风险再次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6管理建议书的性质、出具管理建议书的条件及其与审计意见的区别。本章难点:1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2控制测试的性质、范围和时间;3控制风险评价结果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4管理建议书的性质(四)授课提示 1. 讲授时,运用上市公司舞弊案中相关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列举分析要点,指出分析程序的作用与步骤;2用图示的方法,介绍重要性运用步骤;3用“矿泉水”质量控制类比审计风险要素的构成。(五)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本章共1学时,具体安排如下:2教学活动设计在课堂中,采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直观展示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3板书设计(1)展示内

16、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运用步骤图;(2)展示内部控制的文字说明书、问卷表、流程图。4教学手段设计(1)以多媒体为主展示课程主要内容。(2)主要通过老师讲解、提问、讨论及真实审计报告展示等完成本章教学任务。(六)讲稿内容 见审计课件(七)思考题(1)注册会计师评价某项认定的控制风险时,必须遵循哪些步骤?注意哪些事项?(2)注册会计师评价控制风险时,应注意哪几点问题?记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于2006年4月18日李亚朋接受了德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审计委托,现正在进行编制审计计划前对德华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评价。要求:李亚朋可以采用哪些程序对德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李亚朋可

17、以使用的控制测试程序有哪些?第七章、第八章 自学第九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掌握审计证据的定义、特性、分类与收集方法,熟悉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方法。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与作用,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要求。(二)内容提要1.审计证据的涵义及审计证据的分类;2.审计证据的特性与收集;3.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4.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与作用;5.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审计证据的涵义与审计证据的特性;2.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3.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4.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与作用。本章难点:1.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2.审计工

18、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四)授课提示1.将前面已经学过的审计概论、注册会计师管理、职业规范体系、法律责任、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等内容融汇贯通,指出要实现审计目标,就必须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形成任何审计结论与意见都必须以合理的证据作为基础。2.说明为了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审计,注册会计师通常把需要足够数量证据的范围降低到最低限度,但并非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3.强调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不一定要选取最有力的审计证据。但是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注册会计师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如无法取得充分而适当的审计证据,则应视情况发表保

19、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4.指出因查阅者误用而造成的后果,与拥有审计工作底稿的会计师事务所无关。(五)授课设计 1.时间设计本章计划授课2学时2. 教学活动设计授课之前通过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将电子课件、相关阅读资料等传给学生,要求他们结合教材预习本章主要内容。在讲解本章具体内容之前,要求学生预习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等资料,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下次授时课提问。(六)讲稿内容 .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信息和其他信息。(1)审计证据的种类1)实物证据。是指

20、是指通过实地观察或盘点所取得的、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的证据。2)书面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所获取的各种以书面文件为形式的一类证据。它包括与审计有关的各种原始凭证、会计记录、各种会议记录和文件、各种合同、通知书、报告书及函件等。书面证据按其来源可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3) 口头证据。是被审计单位职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对注册会计师的提问做口头答复所形成的一类证据。一般而言,口头证据本身并不足以证明事情的真相,往往需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但有利于发掘线索。4)环境证据。也称状况证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主要包括:有关内部控制情况、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各种管理条件

21、和管理水平。(2)审计证据的特性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审计证据的数量应能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第一,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审计人员对重大错报风险的估计水平与所需证据的数量成正向关系,即重大错报风险的估计水平越高,则所需收集的证据的数量就越多。第二,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第三,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第四,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第五,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较高,则注册会计

22、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减少;反之,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应增加。(审计证据质量与审计证据数量成反比)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是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会影响其充分性。一般而言,审计证据的相关与可靠程度越高,则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减少。如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第一,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注册会计师通过控制测试获取审计证据时,应考虑的相关事项包括: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内部

23、控制在审计期间是否得到一贯遵守。第二,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指审计证据应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A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B内控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C注册会计师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D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E从原件获取的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注册会计师也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

24、的信息的可靠性,并考虑这些信息生成与维护相关的控制的有效性。 (3)审计证据的获取1)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 2)检查有形资产。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3)观察。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并且在相关人员已知被观察时,相关人员从事活动或执行程序可能与日常的做法不同,从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对真实情况的了解。4)询问。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

25、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 5)函证: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状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6)重新计算: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和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7)重新执行: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控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8)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数据做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

26、关系。(4)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认定的关系在审计过程中,为了实现由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推论出的众多具体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就要使用各种审计程序来获取各类审计证据。通常一种审计程序可产生多种审计证据,而要获取某类证据,也可选用多种审计程序。因此,审计程序同审计证据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

27、: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注册会计师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注册会计师对列报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

28、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5)审计程序的分类 1)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取得了解的程序。2)控制测试程序。3)实质性程序。 (6)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1)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的意义。注册会计师为了使收集到的分散的、个别的审计证据,变成充分而适当的证据,以正确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只有这样,注册会计师才能对各种审计证据合理地进行审计小结,并

29、在此基础上恰当地形成整体的审计意见。2)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分类、计算、比较、小结与综合。3)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的应注意的问题。2. 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与分类1)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2)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和作用,可将其分为综合类、业务类和备查类。3)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中普遍使用的专业工具,编制或取得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的最主要的审计工作。(2) 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1)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形成方式:直接编制,以及取得。2

30、)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第一级复核(详细复核),项目经理执行,对下属审计人员形成的工作底稿逐张复核。第二级复核(一般复核),部门经理执行,对工作底稿中重要会计账项的审计、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以及审计调整事项等进行复核。既是对详细复核的再监督,也是重点把关。第三级复核(重点复核),主任会计师执行,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会计审计问题、重大审计调整事项及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所进行的复核。是对前两级复核的再监督,也是对整个审计工作的计划、进度和质量的重点把握。(3)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注册会计师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规定,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规整为最终审计档案。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

31、内。我国现行审计准则规定,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属于承接该项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档案的保密与调阅。除下列情况外,事务所不得对外泄露档案中涉及的商业秘密及有关内容:1)法院、检察院及其他部门在办理了有关手续后,可依法查阅。2)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执业情况进行检查时,可查阅。3)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经委托人同意,办理手续后,可要求查阅。(七)思考题1.何谓实物证据?为什么注册会计师在监盘实物资产时应关注其质量和所有权?2.何谓书面证据? 何谓口头证据?为何说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更可靠?3.为什么说内部控制较好时的内部证据比内部控制较差时的内部证据更可靠?4.试述不同来源审计证据的可靠程度的判断标

32、准。5.试述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6.试述审计档案保密的内容。第十章 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了解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掌握库存现金的盘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查、银行存款函证等实质性程序。掌握期初余额审计的涵义,期初余额审计的必要性,期初余额的审计程序,期初余额审计结果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了解关联方及其交易、或有事项以及期后事项等特殊项目的审计方法。(二)内容提要1.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其测试3.现金审计4.银行存款审计5.其他货币资金审计6.特殊项目审计(三)本章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可能缺陷、相关的管理层认定以及重要的控制测试。

33、2库存现金的盘点。3银行存款的分析程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核内容,银行存款函证的对象、内容、方式和作用。4期初余额的定义、审计目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结果对审计意见的影响。5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特点及审计程序。6期后事项的种类、期后事项的处理、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签署日期以及审计意见的影响。本章难点:1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2库存现金的盘点程序;3银行存款函证;4期初余额的审计程序;5期后事项审计对审计报告日期以及审计意见的影响。(四)授课提示1货币资金是极易失窃的财产,因此,应当特别关注其内部控制程序。由某公司现金失窃的重大案例引入货币资金审计的学习。2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思考现金盘点应当注意的

34、问题。3以提问的方式,请同学回答银行存款函证与应收账款函证的区别。4讲解期后事项审计后,让学生做课堂习题,巩固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五)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本章计划授课4学时,具体按排如下:序号授课内容学时1现金与银行存款内部控制0.52现金审计13银行存款审计0.54期初余额审计0.55期后事项审计16其它特殊项目审计0.5合 计42教学活动设计(1)在讲解银行存款审计时,以提问的方式,复习银行对账单的编制方法。(2)讲授特殊项目审计后,布置有关期后事项审计的课堂练习,点学生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期后事项的类别、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3教学环节设计(1)在讲授课程内容之前,介

35、绍某公司现金失窃的重大案例,引入货币资金审计的学习。(2)在讲授现金审计之后,提问:盘点库存现金时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3)在讲授银行存款审计之后,提问:银行存款函证与应收账款函证有什么?4板书设计(1)讲授现金盘点时,以板书的方式说明其与存货盘点的区别。(2)板书本章的有关重要名词的英文对照。5教学手段设计(1)以多媒体为主展示课程主要内容。(2)通过老师讲解、提问、讨论及真实审计案例展示等方法完成本章教学任务。(六)讲稿内容 见审计课件(七)思考题1现金收支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是什么?2如何审计银行存款的存在性?3取得银行对账单后为什么还要直接向银行发函询证?4如何进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截

36、止测试?其目的何在?5什么是期初余额?审计期初余额的目的是什么?6如何考虑期初余额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为什么CPA不直接对期初余额发表意见?7什么是期后事项?举例说明两类期后事项的区别。8审计期后事项的程序有哪些?9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将产生何种影响?第十一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中的相关业务活动以及关键内部控制措施,重点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理解每项制度的目的和所涉及的管理当局认定,了解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掌握应付账款的分析性程序,包括比较的内容、分析的比率和相关的账户。(二)内容提要1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2内部控制测试及其交易的实质性程序;3应付账款

37、审计;4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5其他项目审计。 (三)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1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的内容、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程序;2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程序,特别注意将其函证程序与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进行比较;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的实质性程序,特别注意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要求。 3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审计。本章难点:1.有关应付账款的审计: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对应付账款函证结果的分析及应实施的后续审计程序;应付账款函证对象选择;应付账款的函证内容与函证方式;应付账款的会计报表重分类调整。2.有关固定资产项目的审计: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固定资产项目的分析性程序;固定资产的实地观察、所有权以

38、及存在性审查、固定资产租赁审计的内容与范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目标及审计程序。3.有关折旧的审计:折旧的范围、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的分析性程序;折旧的会计处理;折旧的计提以及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的审计目标与程序的关系。(四)授课提示1.本章从世通财务丑闻讲起。可首先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财务舞弊的手段?将此问题抛出来,让学生思考如何针对此类问题进行审计?2. 在讲解业务循环时向学生展示相关凭证。 3在讲解应付账款时,首先提问:应收账款函证的范围、方法、过程控制、差异分析,然后进行比较。(五)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4学时序号授课内容学时1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0.52内部控制测试及其

39、交易的实质性程序0.53应付账款审计14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1.55其他项目审计0.5合 计42板书设计黑板中间画购货业务循环的基本业务循环流程,在周围注明主要的业务凭证,一步学生有总体映象。3教学活动设计1)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辅以学生讨论。2)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必要时辅助实物演示和现场观摩。(六)讲稿内容 见审计课件(七)思考题 1购货与付款业务循环主要有哪些业务活动和相关的凭证?2与购货业务完整性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有哪些?如何进行测试?3付款业务有哪些内部控制?4应付账款函证与应收账款函证的区别何在?5对固定资产执行分析性程序的程序有哪些?第十二章生产循环审计(一)教学目的与要

40、求了解生产循环的基本业务与内部控制的特点以及相关内部控制的测试,了解存货、存货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应付工资等主要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掌握存货监盘要点。(二)内容提要1.生产循环的审计程序;2.生产循环交易;3.本循环的重要性、主要风险和审计策略,以及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2.存货、存货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应付工资等主要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本章难点:存货监盘(四)授课提示1在讲解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时,强调生产循环与其它循环的关系。2在讲授存货审计时,强调存货监盘程序的重要性及在实务中要注意的要点。(五)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本章计划授课2

41、学时,具体安排如下:序号授课内容学时1生产循环的特征、0.52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0.53存货监盘程序0.54其它相关项目审计0.55合计22教学活动设计(1)由于课时偏少,内容很多,在具体讲授课程内容之前,要求学生预习。(2)课后要求每位学生在媒体上收集上市公司中利用存货进行舞弊的审计案例(尽量避免同一上市公司),比较存货舞弊的不同表现形式。3教学环节设计在讲授存货审计时,提问:存货监盘程序能实现哪些审计目标?4教学手段设计(1)以多媒体为主展示课程主要内容。(2)主要通过老师讲解、提问、讨论等完成本章教学任务。(六)讲稿内容 见审计课件(七)思考题 1.生产循环与销售循环和购货循环的联

42、系和区别是什么?2.生产循环内部控制的特点如何?3.生产循环的审计如何运用分析性复核? 4.存货的监盘为什么采用通知盘点的方式?与库存现金的盘点有何区别? 5.如何安排存货监盘的时间? 6.审计人员为什么要参加存货实地盘点前的规划? 7.如何进行存货的计价测试? 8.存货截止测试的意义何在?有哪些具体方法? 9.应付工资审计的要点有哪些? 10.试说明存货审计对整个会计报表审计的影响。 11.试比较CPA对当年未观察盘点与对上年未观察盘点的责任。第十三章筹资与投资业务(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筹资与投资业务的基本内容和该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特点,以及相关内部控制的测试;掌握借款、所有者权益、投资

43、等主要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二)内容提要 1.理财循环交易的介绍; 2.本循环的重要性、主要风险和审计策略,以及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3.理财循环的审计程序。 (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 1.筹资与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2.借款、所有者权益、投资等主要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本章难点: 1.筹资与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2.投资业务审计。(四)授课提示 1.在讲解此循环特征时,强调它与其他循环的关系。 2.讲授投资循环时,强调同学注意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的会计处理及对审计的影响。(五)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 本章计划授课2学时,具体安排如下:序号授课内容学时1投资与筹资循环的特征032投资

44、与筹资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023借款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14投资审计、其它有关存货的审计05合 计22教学环节设计(1)由于课时偏少,内容很多,在具体讲授课程内容之前,要求学生预习。(2)在讲授借款审计时,提问:借款审计目标有哪些?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哪一个?(3)在讲授投资审计时,提问: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要点是什么?(4)请各位同学课后收集涉及到上市公司利用投资项目进行舞弊的审计案例,注意归纳舞弊的不同表现形式。3教学手段设计(1)以多媒体为主展示课程主要内容。(2)主要通过老师讲解、提问、讨论等完成本章教学任务。(六)讲稿内容见审计课(七)思考题及习题 1.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审计的要点是什

45、么?2.投资披露的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营业外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练习: 王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03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在该年度内,甲公司向银行申请了一笔长期借款。贷款合同规定:(1)贷款以存款和应收账款作为担保;(2)甲公司债务与所有者权益之比不高于2:1;(3)不经过银行同意不得派发股利。(4)2004年7月1日起分期归还贷款。 如果不考虑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王注册会计师审查上述长期借款项目时,应实施哪些审计程序?第十四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循环的概念和各个循环的特征;理解循环审计法;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及相应的凭证、记录;

46、掌握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方法;掌握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了解坏账准备的审计。(二)内容提要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2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4应收账款审计;5坏账准备审计;6其他账户审计。(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凭证与记录、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控制测试、所涉及的管理当局认定;销货交易的实质性程序基本原理。2.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分析性程序、截止测试及其它实质性程序。3.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应收账款函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函证对象、函证方式、函证的替代程序、函证差异的分析。应收账款的一般目标、项目目标及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应收账款与预

47、收账款的重分类调整。4.坏账损失的确认标准、坏账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报表披露要求。5.应收票据的审计目标,应收票据的函证对象与方式,应收票据的披露;其它应收款的函证对象与方式。 本章难点: 1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四)授课提示1.在讲解具体业务循环之前,要告诉学生财务报表项目审计学习注意事项 :财务报表项目审计的学习必须了解企业业务的特点(此条尤为重要);财务报表项目审计的学习必须以会计知识为基础;财务报表项目审计实务离不开审计基础理论知识;善于总结报表各项目审计在程序和认定(目标)上的共性和特性。此内容大概讲

48、5分钟。2.在提出要求后,回忆审计具体目标、审计证据及其收集方法等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证据的作用就是为实现具体目标的。此时,可提问:某个具体目标应该收集什么样的审计证据?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收集?然后,再详细展开上述的共性与特性问题。此内容大概花5分钟。3学生可能接触相关凭证与记录较少,因此应尽可能收集相关凭证,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有真实感。如果实在困难,也应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告诉学生相关凭证的作用,并可从反面来考虑,如果没有此凭证可能出现的后果。在讲解该问题时应多花点时间。业务流程最好以一个单位为实例来说明,更有实际感。4教材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表是按业务控制点来说明的,而紧接着讲述的内部控制

49、主要是按内控要素来划分的,而学生可能不明白,要强调。5讲完内部控制后,开始提问。6在讲解收入审计时,要提醒学生这是审计的重中之重,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不同类型的企业收入的舞弊手段不同,教材更多的可能是针对上市公司虚构利润从而多计收入的审计,但是,小企业出于税收的考虑,可能隐瞒收入。因此,针对不同的特点应设计不同的审计程序。(五)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4学时序号授课内容学时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0.52内部控制测试及其交易的实质性程序0.5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14应收账款审计15坏账准备审计0.56其他账户审计0.5合计42板书设计1)在整幅黑板上画图显示账户余额的审计具体目标、审计证据、收集证据的

50、方法三者的关系。2)黑板中间画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基本业务循环流程,在周围注明主要的业务凭证,一步学生有总体认识。3教学活动设计1)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辅以学生讨论。2)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必要时辅助实物演示和现场观摩。(六)讲稿内容见审计课件(七)思考题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凭证与记录以及内部控制有哪些?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包括哪些程序?3注册会计师如何对主营业务收入实施截止测试?4注册会计师在函证应收账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的函证有哪两种形式?两者有什么区别?6注册会计师如果未能收到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应该怎么处理?7注册会计师收到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

51、表的认定有差异应该怎么处理?第十五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调整分录和重分类的概念,了解管理层声明书、律师声明书的内容,掌握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了解跟客户沟通;掌握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了解期后发现的事实概念,了解特殊目的的审计报告。(二)内容提要1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2审计意见的类型;3审计报告的作用;4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5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6特殊目的审计报告。 (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审计调整分录与重分类分录的编制;2审计结果的评价和复核;3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的目的和具体事项;4审计

52、意见的四种类型;5审计报告的格式;6特殊目的审计报告的格式。 本章难点:1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2四种类型的审计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审计报告的编制; 3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最终评价对审计程序和审计意见的影响;4期后发现的事项的审计责任、审计程序及不同情况的处理;(四)授课提示1讲解审计调整分录和重分类分录时,引导学生特别关注书上的示例,了解重分类分录汇总表和调整分录汇总表的区别。2讲解审计结果的评价和复核时,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审计风险和重要性。3讲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最终复核时,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前面学过的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4在讲解审计报告时,引导学生关注审计用语的严谨性,意识到审计工作

53、的高风险性,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五)授课设计1时间设计本章计划授课2学时2教学活动设计(1)讲授审计调整分录后,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刻钟内完成并上交。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并做细致地讲解。(2)审计报告学习完毕后,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并点评。(3)课堂上使用事务所审计报告实例,讨论审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3教学环节设计(1)在讲授课程内容之前,以“你对审计报告的初步了解有多少”、“审计意见有几种类型”等为内容向学生提问,导入课程内容。(2)在讲授第一节之后,提问: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些? 4板书设计(1)讲授审计调整分录和重分类分录时,板书部分分录。(2)板

54、书本章的有关重要名词的英文对照。5教学手段设计(1)以多媒体为主展示课程主要内容。(2)通过老师讲解、提问、讨论及真实审计报告展示等方法完成本章教学任务。(六)讲稿内容见审计课件(七)思考题1什么是调整分录和重分类分录?二者有何区别?2什么是管理层声明书?其作用如何?3如何理解审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4签发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各是什么?在何种情况下可在审计报告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5审计人员对期后发现审计报告日存在事实应采取何措施?6什么是特殊目的的审计?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有哪些?7在编制财务报表组成部分和简要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