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杜甫草堂导游词15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657729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杜甫草堂导游词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杜甫草堂导游词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杜甫草堂导游词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3年杜甫草堂导游词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杜甫草堂导游词15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杜甫草堂导游词15篇 杜甫草堂导游词1说到“诗圣”,都知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位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就是他流寓成都时的故居。1955年,在此建杜甫纪念馆,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1985年5月,杜甫纪念馆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生于公元712年,公元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他将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的社会弊端、民族矛盾、战乱现实和民生疾苦,用诗歌记录下,其传世的1400余首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他在诗歌创作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

2、成者,取得了辉煌成就,被后世尊称为“诗圣”。1962年,杜甫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代表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公元759年冬,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更是千古绝唱。杜甫的诗歌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被后人誉为“诗史”,其人则被尊为“诗圣”。后人尊崇杜甫,其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受到关注和保护。五代时诗人韦庄寻

3、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现今杜甫草堂博物馆,是合并了东邻的梵安寺和西部的梅园形成的,总面积300余亩,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胜地,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最具代表性的胜景之一。馆藏文物、资料1。19万件,以南宋孤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宋、元、明杜诗刻本和河南巩县手抄本杜氏家谱最为珍贵。园内格局典雅、建筑古朴、庭园幽美,是杜甫行踪足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馆藏最多和知名度最高的地方。馆内“大廨”、“诗史堂”、“工部祠”三座主建筑,循序屹立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堂廨之间,以回廊连结,曲折宛转,

4、风韵别致。东连“花径”,西凭“水槛”,梅竹成林,古楠参天,清幽古朴,为一别具风格之园林。杜甫草堂导游词2各位游客:你们好!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

5、绝唱。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痛告别成都。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面积240余亩,是成都游客最集中有观光胜地之一。草堂内楠木参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园林格局典雅而幽美。建筑从正门始,依次递进是大庙、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庙、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杜诗传人陆游、

6、黄庭坚陪祀。1985年,杜甫草堂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760年到765年,其间除流亡今四川三台,阆中一带一年多以外,诗人先后在此居住了近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广德二年(即公元765年

7、)5月,杜甫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之情也与日俱增,这一点在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明确的表述。蜀地虽然以它的山水和温情慰藉了诗人的心,但诗人还是很怀念他的故乡,如今故乡的战事已经结束,年过半百的诗人终于下决心回家看一看。于是,他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当船停泊在岳阳楼下时,杜甫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家人们把他搀扶进当地的一家客栈,一边安顿下来,一边用所剩不多的银两去四处买药。在这举目无亲的他乡客栈,没有人知道这个贫病交加的老人是谁,也没人知道他骨瘦如柴的手曾经写出过多么壮美的诗句。一人伟大的灵魂就这样凄凉地安息在岳阳的客栈里了,享年59岁。

8、在他去世前不久,写下了他的绝笔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他回顾了不堪回首的一生,末了,依旧对国家的前途忧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对所忠诚的国家如此牵挂,然而他爱国家,国家却不爱他。他的一生就像空旷午夜划过天庭的流星,虽然以耗尽生命获得了一次耀眼的闪亮,却没有人去赏识和热爱。这个星空下寂寞的老人,除了给我们留下那些气雄天下的诗歌,就只有三座纪念他的草堂。令我们四川人自豪的是,杜甫漂泊的足迹印满了大半个中国,但纪念他的三座草堂却都在四川,它们分别位于成都、三台和重庆奉节。三座草堂,都是记录杜甫晚年的生活,而成都的杜甫草堂,无疑是三座草堂中的龙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早在唐末,韦庄就在遗址上重建草堂,以后经历历代十多次培修,到清嘉庆十六年(1881年)重修完成时,基本奠定了今天博物馆的规模。杜甫草堂博物馆主体是由五重中轴线上的建筑组成的,分别是正门、大廨、史诗堂、柴门、工部祠,另外还有碑亭和茅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