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656244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51.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故事的内容。2.认真倾听,理解所讲的内容,并能说出一定的看法、感受。3.进一步体会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重难点能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故事的内容。2.理解所讲的内容,并能说出一定的看法、感受乐学善思办法新课伊始,通过点拨引导激发学生的讲故事的欲望,还有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流程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爱国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德,你了解爱国志士的爱国故事吗?这节课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了解的爱国故事。2试讲故事,明确要求。(1)指导点拨:开头可以采用“今天我讲一个个苏武牧羊的故事”,“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讲一个爱

2、国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是人”等形式。(2)自荐试讲。(3)讨论:这位同学讲的怎样,好在哪里,还应该注意什么?(4):3组内练讲,交流评议。(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练讲,互听互学,交流评议。(2)教师巡回听讲,相机指点、奖励。(3)根据练习要求,每组推选一名讲的好的同学。给学生一点自由互动的空间,各组同学为本组参赛的同学出主意、想办法,争取在比赛中获胜。4故事比赛,畅谈收获。5布置作业。回家将故事讲给父母听,听一听父母对故事中人物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习作要求:阅读司马光,借助注释先说说这个故事,再写下来。学习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教学过程:一、阅读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二、读读文言文,借助注释

3、讲一讲这个故事。(提示:1、要按一定的顺序讲述2、借助课文插图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或语言。)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四、学生练笔。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例文:有一天,司马光跟几个小朋友在庭院里玩。庭院里有一口大瓮,瓮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爬到瓮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瓮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瓮,几下子就把瓮砸破了。瓮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瓮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有顺序的说话,有条理的把制作过程写清楚。2.鼓励学生乐于实践,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重难点训练学生

4、有顺序的说话并写清楚制作过程。乐学善思办法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来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激发了学生在组内制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学流程一、创设意境,激发兴趣。1.展示一个小制作:用辣椒做成的玩具鞭炮。2.师述:同学们,这是老师用红辣椒做成的玩具鞭炮,你们说做的怎么样?3.学生争先发言。4.师述:老师相信,你们的小制作一定会更出色。5.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大增。二、分工合作,展示交流。1.提出要求:(1)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制作,以组为单位开展比赛,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就能赢得最佳巧手奖。(2)每组推一人介绍本组的作品,先说作品的名称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再说说是怎么做的,最后

5、还可以说说在制作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或收获。看哪组介绍的最好,就能赢得最佳口才奖。2.展示作品,互相交流。(1)展示做成的小制作,每组推一个人介绍本组作品,大家提问或补充。(2)评选最佳口才奖,并发奖章。(3)同学互相观看,展示出来的小制作,自由交谈,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4)评选最佳巧手奖,并发奖章。(5)请获奖小组另推一人,介绍获奖作品,注意讲清制作过程。三、由说到写,实现迁移。师述:刚刚那些小制作,是小组同学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其实,有很多同学独立完成的小制作也做的很好,同学们也来讲讲,由于时间有限,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小制作,也可以写合作完成的小制作。1.自主命题。教师指导命题

6、方式:(1)直接以小制作的名字来命题:如小小储蓄罐。(2)可以以自己的感受或收获为题:如我成功啦,布娃娃真可爱。2.自主作文。写的时候,一般先说明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接着写制作的过程,这是主要部分,可以分步骤写;最后,可写在制作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或收获。四、互批互改,共同进步。1.最先完成的前五名同学的习作,评最佳习作奖,颁奖。2.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批互改,教师参与讨论。3学生自己再次修改_。板书设计:我们的小制作1.以名字为题材料工具2.以感受或收获为题感受收获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

7、,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呢?一、注重整合,让资料袋“物尽其用”本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研读教材之后,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用好资料袋,使其“物尽其用”。【案例】 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的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候善观察、爱提

8、问是分不开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关宋庆龄简介,孔子拜师之后提供的关于孔子的介绍,都属于类似的安排。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料,可以课前预习,为学习课文做铺垫;也可课后延伸,让孩子感悟伟人的成功与儿时的因果关系,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觉得自己“也可以那样”。整合的课程观,还要求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丰富语言积累,从而“一物多用”。二、鼓励创新,让孩子成为资料袋的主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资料袋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在本册的九个资料袋中,由于资料内容的差异,使用时方法应该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

9、新思维。【案例】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课后的资料袋,为孩子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场景,生动的画面可以丰富他们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体验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简要涉及,让想知道的同学课前查阅其他资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动听的葫芦萧,傣族姑娘挑起可爱的竹篓等等。只要孩子们感兴趣,也可结合课文进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说话训练,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说说“我还知道”。在引导孩子学习使用资料袋的过程中,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意鼓励创新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把资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三、培养习惯,让资料袋不断充实培养

10、学生使用资料袋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对于用得好的同学一定要适时表扬,树立榜样,力争让收集资料、合理使用资料袋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这为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案例】 赵州桥一文课后并没有提供资料袋,但是如果学生养成了积累资料的习惯,加上教师的引导,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桥文化”,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这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孩子们自身资料袋的补充。如果孩子们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速度加快了,丰富资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数课文学习之前或之后自觉主动地进行。至于本身就有资料袋的课

11、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鼓励通过查阅课外书或网络等形式,进一步丰富资料袋的内容,只是教师关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识本身,而是应关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和资料的使用。建议老师们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人。教师对孩子自身资料袋的关注,就会激励孩子收集整理资料的热情,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四、尊重差异,让资料袋焕发个性光彩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于资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异,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多做“正面引导”,树立榜样,而尽量不要“强行要求”,打击弱势。如果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袋变成教师强制要求的行为,就使得原本很快乐的学习过

12、程变得索然无味,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费力低效。【案例】 给予树课后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东方之珠”课后关于香港的资料,孩子们一定都非常感兴趣,但这些资料比较少,许多孩子或许已经知道,于是“想知道”,这时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孩子查阅资料,然后共同交流。对于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也可让他们尽力而为,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在与同学资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励学生自身资料袋在内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应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个性。条件允许的话,那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资料袋就可以成为一个缤纷的展台,让孩子们在展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体验成功。拿到新教材,我们需要统揽全局,把握教材的特点,把资料袋

13、这一种新的形式放到整个语文课程资料中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在资料袋的使用上灵活自如,不致顾此失彼。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风景,让学生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壮丽山河,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重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2.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乐学善思办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旅游快车”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强烈的表现欲。通过引导学生看、说、听、评,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的发展,培

14、养他们观察、表达、倾听、合作的能力。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1龙龙和文文今天带来了一段自制的录像片,你们想看吗? (出示课件1)2观赏了美丽的景色,听了龙龙和文文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二、双向互动,达成目标1龙龙和文文在旅行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都知道哪些旅游景点?介绍一下好吗?(指名说一说)2同学们说的这些景色真美啊!其实我们看到过的许多风景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里,而且被我们深深地喜爱着。这样的风景就是我们“心中的风景”。那么,该怎样介绍我们“心中的风景”才能让别人和你一样感受到美呢?今天,我们就以“心中的风景”为话题进行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请同学们打开书

15、,先来读一读书上的要求。(学生读,教师板书课题)3师指名说一说读明白什么了,然后出示课件2,再指名读一读。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旅游啊?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旅游快车”共同去旅行吧!(出示课件3)本次旅行我们共有四条路线选择。(出示课件4)旅行前,各队先选出一名领队,一是为了组织大家观光旅行,二是便于和我联系。(学生选,并颁发标志牌)5本次旅行,我们同学都是导游,请你们按照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把你准备的照片或图片介绍给和你一起旅行的小伙伴,并表达己的真情实感。当一位小导游介绍风景的时候,其他同学就扮演游客,仔细地看、认真地听,假如有不懂的地方可向小导游提问。6好!列车出发,祝你们旅途愉快!(小组交

16、流:介绍图片或照片,师巡视指导)7(课件5)列车已经到站。你们旅途愉快吗?谁愿意让别人也来分享你的快乐,请拿着你的图片或照片到前面介绍一下。我们大家认真听一听,看他说得好不好?(轮流汇报,每汇报完一个师生根据要求评议一个)8大家的热情太高了!我们进行一场比赛好不好?请各旅行团队再进行一次游览,选出你们队最好的导游,代表你们队和其他三个队比一比,然后我们评出最佳导游奖。(小组合作介绍图片或照片,推选代表)9各组代表演讲,介绍自己小组推荐的风景,师生共同评议,选出最佳导游若干名,并颁发证书。三、情感延伸,拓展想象1此次旅游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感受?(指名说一说)2谁来想象一下我们家乡和祖国未来的

17、景色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说一说)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啊,真了不起!你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最棒的导游、最优秀的演说家和最出色的建设者!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教学目标:1、会认“缩、努”等8个生字。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最终成为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3、能根据文段结构,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粒种子的生命历程。4、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重点:能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程,并能根据文段结构,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生命历程。教学难点: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方法:创境激趣法,谈话法。学习方法:想象体验,交流探究。教学准备:多

18、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播放音乐童话镇。2、出示童话故事的图片,聊童话中的人物,最吸引人的情节,故事的结果。二、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2、结合我们刚聊到的童话故事,用”那一定会很好”练习说话。(1)灰姑娘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2)丑小鸭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3)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3、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也有自己的愿望,对愿望他一定满怀?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课题。三、学习阅读提示,明确学习内容。1、抽生读阅读提示。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师生合作读。2、学习字词。(1)出示图片学习“茎”字,茎

19、的下半部分,在哪些字里见过。(2)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努”,出示“怒”让学生猜字。(3)说说自己分清“拆”和“折”的方法。(4)学习拟声词“吱呀”“吱吱嘎嘎”。(5)反义词和动作识记:推、拉3、通过填写这粒种子的变化过程,理解_主要内容。4、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种子经历的变化。五、再读课文,体会感悟1、种子发生的这些变化,是因为它有美好的愿望,找找它的愿望,用波浪线划出来。2、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要求读出对美好愿望的期待之情。3、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练说种子产生愿望,愿望实现,再产生愿望的过程。4、引导学习第一个愿望。(1)默读思考: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2)按“原因愿望

20、做法结果”引导学生复述课文。(3)体会愿望实现后种子的心情。5、扶学第二个愿望,引导学生复述。6、自学后两个愿望,练习复述。7、一粒种子慢慢长大,不断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又慢慢变老,多像人的一生啊,你认为童话中哪些想象特别奇妙?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段历程?8、同样的童话,不同的孩子读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太有意思了,但我们都觉得能心想事成是多么美好啊!六、拓展延伸1、看看这些图片,这些小动物、植物能心想事成吗?它会经历一段怎样的历程呢?选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来讲一讲。2、木地板又想变成一棵树,它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呢?那又会是怎样美好的历程呢?教学反思今天我执教了那一定会很好这篇童话故事,_内容有趣,含

21、义深刻,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特点及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以生为本,落实目标,提升素养。鉴于此,我的课堂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抓住主线,凸显主题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_中出现了四次,这也就成了_中的主线,教学时我抓住这一主线展开,引导学生默读找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四句话,并弄明白了这四句话分别是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的想法,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感受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与舒服。二、引导质疑,促进提升常言说: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学习时引导学生质疑非常重要。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先将课题读两遍,说出初次读

22、课题的想法,此时孩子们的想法是好奇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什么一定会很好?“那”指的是什么?等问题油然而生。学生们会带着好奇走进课文。当读了几遍课文后,又引导学生质疑,此时就不单单停留在对课题的质疑,而是深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之中,步步深入,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孩子们在质疑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三、读演结合,激发兴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次变化历程读一读,演一演,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孩子们兴趣高涨,小组长分工安排,组员们默契配合,声情并茂地朗读与栩栩如生地表演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在读与演中展开想象,亲身体验,

23、感受种子的坚持不懈,大树、椅子、木地板的无私奉献,在评价之中又一次将文本的理解深化。四、展开想象,获得启示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学时我也紧抓这一点,在学生读文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启示。如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在泥土中的难受及生长时的努力,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想象手推车装着东西跑来跑去的快乐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却还给人们提供方便,感受它们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心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读童话中受到启示,这也就达到了童话教学的目标。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也感到了课堂中的不足:1、学生在评价种子的表演时很精彩,不但从动作中体现心理,还从神态上进行了评价,如果此时再让另外一个学生演种子,其余学

24、生朗读,相信种子那种为了实现愿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学生对读演结合的学习方法也会掌握的更熟练。2、因为本节课容量太多,因此对含有“那一定会很好”四句话的朗读上欠缺,致使孩子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大树、手推车、椅子的心情。3、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分工明确,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是一大进步,可在汇报之后,一节课结束时,不能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小结,使孩子们小组学习仍处于盲目状态,如果在课末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小组长对各组学习进行一个小结,对各位组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适当引导,相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会得益于法,今后会运用此法,使小组学习落在实处,并走向成熟。小学三年级

25、上册语文教案7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26、文。三、教学重难点: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

27、的书。(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四、学习生字: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2、自学、领读二类字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五、布置作业:1、练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教时教学目的:理解、品析课文。一、复习检查: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2、自由提问: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二、学习课文:学习15自然段。1、朗读课文: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

28、法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学习613自然段。1、朗读课文: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2、小组学习,交流;(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3、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课文1214段:1、分角色读。2、理解:(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

29、么来推断的?(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3、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总结全文: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四、作业:练习朗读课文。第三教时教学目的: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一、分角色朗读课文。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2、分角色朗读二、总结: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2

30、、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三、实践活动: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介绍一些内容。2、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谅、诱”等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偷、请、躲”等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美,受到美与情感

31、的熏陶。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师:“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如:“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

32、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来品味。重点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体验和诗中的“我”是一样的,比如你有没有偷偷跑出去玩耍的经历,玩得怎么样?开心吗?要回家的时候你担心大人责备吗?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躲”、“诱”、“叔”的书写。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33、。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小练笔:回到家里,“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代替妈妈给孩子写几句话吧。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教学要求:一、知识与妙技:进行口语社交;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累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现作品二、进程与法子:(一)在口语社交中磨炼流利说话,学会写作。(二)在发现、钻研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三)在背诵中累积。(四)在展现中扩展见识。三、感情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练习说话本领。重难点、要害:一、进行口语社交。二、完成习作。三、背诵古诗。课时支配:三课时教学计划: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进行口语社交。教学进程:1、导入出示展现课

34、余生存的照片2、交换看相片的感受。3、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存一、交换自己做了什么事二、交换自己有甚么劳绩。三、交换有甚么感受。四、讲讲往后的计划。4、请讲得好的同砚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存。一、生讲,师略记层次。二、予以解说、梳理。5、评选。一、每组选出一个上台。二、评选谁讲得好。6、功课:回家讲给妈妈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完成习作。教具准备:带上各人与课余生存有关的用具教学进程:1、豪情导入一、出示几个同砚课余生存的用品:书、画画、乐器二、让门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存。2、引诱写作一、请几个同砚上台讲述。二、教师点评。3、写作第三课时教学目的:一、掌握多音字。二、背诵古诗。三、从生字中学生字教具

35、准备:课件教学进程:1、认读生字、区分、组词、掌握多音字2、古诗一、出示古诗,学习生字二、师范读,门生跟读三、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垂钓,他歪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材。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表示不让问路人凑近,惟恐发出响声把要中计的鱼儿吓跑了。3、学习新生字。4、功课:背诵古诗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指导描红“佳”、“倍”。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大意。4、了解文包诗的题材特点,以及大致阅读方法。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正确区分多音字,了解九月九日

36、忆山东兄弟的诗句大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时间已经进入12月了,我们很快就要迎接好几个节日的到来,圣诞节、元旦还有春节。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节日如此美好,难怪被人们称为“佳节”呢。(板书:佳节),指导书写“佳”。 不过,唐朝有位诗人在节日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谁来读一读?指导正音。2、这句话出自(出示诗)指导朗读3、你能读懂这句话吗?(“倍”是什么意思?“逢”是什么意思?)指导感情朗读。二、了解文包诗,通过读文,理解诗句意思1、你是怎么知道的?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7、了。(1)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重阳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的?(指名读)(2)“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外出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3)“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兴致勃勃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笑颜开)(4)是呀,这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指名读,齐读。2、大街上这么热闹,王维应该开心才对,他为什么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呢?独在异乡为异客(1)指名读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你从哪里知道的?2)前两句都能从_中找到意思,后两句,能不能找到呢?课文哪里说了他们的意思?3)发现有没有课文和诗句的关系啊?简单介绍文包诗以及阅读方法3、出示:15岁那

38、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2)异乡指的是?(板书:异)(师作简介,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王维的家乡在蒲州,在华山以东,所以诗题称“忆山东兄弟”。)(3)体会:“独”。(板书:独)独仅仅是指独自一人吗?你考试得了100分,最想告诉谁?受了委屈呢?作为孩子,我们的喜怒哀乐最想的就是和爸爸妈妈分享,王维离开家时,也才15岁,还是个孩子呢,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在异地求学,两年没有见到亲人了,他是多么的孤独啊!谁再来读一读诗句,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异乡做客。(指导读)(再出示第二段)体会:”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的“又”。 别人欢欢喜喜,而此时

39、的王维独自一人身在他乡,他当然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板书:倍)4、他会想些什么呢?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1)指名读句谈体会(2)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齐读。(3)他“思亲”思的仅仅是兄弟吗?也许,他还会思念他思念的其实是他所有的亲人,和他的家乡啊!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的。这就是天各一方

40、,不能相会。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1)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唉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你们品出了什么?(2)看,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独”、“忆”。2、学生描红。板书: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佳节 倍 思亲异 独教后反思:本课是一篇“文包诗”,而且是学生初次接触到“文包诗”这种体裁的课文,课文中生字比较简单,学生也已经有了预习的习惯。所以我在本课设计时,

41、尝试使用随文识字的方法,生字教学以检查为主,留出时间让学生通过老师帮一帮、扶一扶,明白“文包诗”的体裁特点,以及阅读方法,这样以后遇到“文包诗”体裁_时,学生就掌握来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愿望是美好的,不过由于推翻了已经定稿的教案,时间紧迫下,新的教案思考并不完善,在实施时,出现了一些问题。1、随文识字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些段落的生字忘记了强调。2、作为了解“文包诗”体裁特点的一种手段,对诗句的理解应该点到为止,我挖掘过深,一方面失去了本意,二来也使得耗时过长,使得后面的写字任务没有了时间完成。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

42、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引题: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

43、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蟋蟀在唱着“”朗读指导(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

44、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配乐朗读1-4节。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出示:听听,秋的声音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师: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

45、们的喜悦吧!感情朗读。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作为礼物。布置作业。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闻闻,秋的味道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教学目标1.认识25个字,会写27个字。2.默读课文,理解词语。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重难点1.理解词语,识写汉字。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乐学善思办法1.通过竞赛解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小组pk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识记字形的方法。3.争当“识字小明星”,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同时,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这节课是字词课,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单元内容,

46、相信大家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节课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两课文字词的掌握情况。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1.快速朗读课文,读准预习时所画的字词。想:两课文各写了一件什么事?2.组内交流预习字词情况,互帮互学。(1)学生交流词语,理解词义。(理解词义时,可以结合课文的语句来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还可以通过字典查找词语的意思。)(2)组长带领组员互认生字,轮流组词。3.全班展示,多元交流(1)学生汇报字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郊游巷口绷带委屈牢骚其实刹那瞬间彼得账单瞧瞧受遣似乎索取餐盘芬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出示认的字:郊破巷绷委屈骚其罢刹消瞬帐彼瞧款遣索餐欠尼偿羞怦

47、翼出示写的字:拐弯郊划扎附碰委屈疑久寻父终彼店瞧邮忽然欠项助晚偿怦围(2)认读字词(指名读、轮流读字词)(3)开火车给生字组词。(4)组内赛讲词语的意思(小组成员赛讲词语的意思,选出优秀者准备参加全班赛)(5)以抢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第一种形式:师出示词语,各组选手抢答意思。第二种形式:师出示词语的意思,生来抢答词语。(获胜者发智慧星)4.教师检测学生组内学习情况。(1)学生到黑板前给认字注音。(师生共同)(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易读错和易注错的字音。5.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1)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生字。(2)以各组pk的形式来识记字形。(3)教师奖励最棒的小组“学习星”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48、(1)师生共同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2)教师提醒学生易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四、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五、布置作业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教学目标: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感受大自然赋予小城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记叙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词句,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记叙的方法。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语文综合素养。设计特色: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

49、发展。媒体选择:录像机、电视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这一堂课继续学习第15课。(板书海滨小城)昨天,我们领着大家一起来到作者的家乡广东,欣赏了家乡的海滨,回忆一下,海滨在你脑海里是什么感觉?(指名回答)。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欣赏一下这迷人的海滨小城。播放录像。简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仿佛置身于这一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海滨小城的美。唤醒学生对海滨小城美景的憧憬,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2、上节课通过合作学习,提出一个问题:投影:合作学习,提出问题海滨小城一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城的美丽与整洁?又是怎么看出来的?二、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投影:合作学习,解决

50、问题请同学们读读书、看看图,小组讨论这一问题。汇报员汇报:(板书庭院、公园、街道)三、精读课文,领语研究策略。(一)、现在我们一起随作者来到小城看看庭院,庭院到底美在哪儿呢?1、投影:庭院美表现在()绘画:A、小组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B、理解这部分内容,给身边的画涂上色彩。品画。感悟。欣赏2、我们准备按照以上4个步骤完成任务,首先来完成第一步绘画,指名读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小组绘画。3、(出示其中一小组一幅画)咱们来品味一下这幅画,看看你们自己合作画的画,看看庭院美在哪儿?(指名回答)A、这一幅画中我看到了有按树、椰树、凤凰树庭院栽满了树,绿村成阴,让人心旷神怡。B、我仿佛从这一棵棵树上闻

51、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让人神清气爽。C、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一片片红云中。D、看到这幅画,不由让我想起了一首歌,大家唱绿叶。简评:树木多,读者看不出庭院的美,通过绘图、品味图,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视觉的感官协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的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学生对语言文字就会有活生生的感受4、让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再来感悟一下课文,你从课文哪些句子感悟、体会出来庭院很美。指名学生回答:出示黑板填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好像小城都笼罩在()。指名填空:自由读这句话,“热闹”让你体会到什么。“红云”指什么?这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5、师小结:这么

52、多的树、这么艳的花,时时飘来阵阵浓郁的香味,谁还会说小城不美呢?让我们再一次欣赏一下庭院的美,小组自由读,读出庭院的美。指名小组读。简评:由文给图,由图悟文,图文并茂,感知升华,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因而学生的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便水到渠成(二)、除了庭院美,其实公园更美,那么公园美表现在哪儿呢?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工作单上布置的各项任务。1、出示工作单小组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子,体会公园的美。仔细观察图,发挥想象,说说人们在榕树下的活动。2、指名分项解决问题指名小组找出重点句子。比较: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桑榕树就像大桑读一读,比一比,感悟一下哪一句话好。指导朗

53、读这一句话,突出“一棵棵,一顶顶,绿绒,”读出榕树的美。过渡:榕树不仅形状美,颜色也美,请大家看看图,想象人们在榕村下的活动。3、出示投影(公园里人们的活动图)指名学生上台指着讲。简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减少了繁琐的提问,提高了训练频率,激活了学生参与热情,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广收信息,大胆交流,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加之句子之间的比较扎实了学生的基矗正因为这里环境优美,人们才在这里游玩、休息,请同学们在下面练一练,用你的朗读,读出公园的美。(三)、小城的庭院美,公园更美,街道也美,从哪儿看出来呢?读读第六自然段,找出答案。1、指名回答。2、出示练习,填空:小城的街道是用细

54、沙铺成的,踩上去咚吱咚吱地响好像()填空:从这句话你感悟到什么?3、指导朗读。(四)、同学们,作者由海滨来到小城看到这么优美舒适的环境,会自言自语些什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四、学生质疑。五、课外延伸。出示投影:小练笔:模仿海滨小城写一处校园景色。小想法:最近兴趣小组上完后,学校环境大变样,纸屑满地飘,灰尘满天飞,学了海滨小城有何感想?小调查: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对家乡环境的污染做个小调查,写一份倡议书,向学校的广播台投稿。简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这一课外延伸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和消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六、板书设计:小学三年级上册

55、语文教案14教学目标:1、认读10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教学重点: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教学难点: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都谁去过长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二、自主探究(一)指名初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生评读,纠错。(二)在组内读一读带有新词的句子,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意思。(三)找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师对于有争议的词义加以指导。(四)默读课文,把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自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来。1、找生说特点,提示:先读书,

56、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间作补充。2、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两处长城的特点。三、交流展示1、把你见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听。2、把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组内评出说得好、展示好的同学,全班发言,对于他发言的内容,其他同学可提问参与,互动对话。四、积累词句1、选择你喜欢词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2、试背词句,看谁记得快、记得牢。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主动培养不懂就问的习惯。

57、2、认识17个生字,学会写8个字;积累“主动、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3、学习短语“一不”,理解他的意思,读好它。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问中享受不懂就问的好处和快乐。教学方法:1、分小组合作学习2、互相提问前置作业:1、好词我会读: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一字不错2、积累“一不”的词语一声不响一字不错一()不()一()不()一()不()一()不()我选一个造句:一()不()_3、积累短语认真地背诵()地背诵主动地问()地问()地听()地听()地说()地说()地读书()地读书()地()()地()4、我把课文中跟“好习惯”有关的句子画出来。5、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孙中山是怎么做的?用直线在书上画出来6、回答: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教学过程:一、故事启动1、老师讲孙文故事中国人不可辱2、(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