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媒体论文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645833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手机新媒体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手机新媒体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手机新媒体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手机新媒体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新媒体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手机媒体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问世,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一 道新的风景线,多种宽带无线技术并存将是必由之路,无线通信已经渗透 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无处不在的最佳服务。中国报 刊广电媒体纷纷抢占手机网络传播新高地手机媒体作为互联网与无线通信 融合的产物,由于其具有便携性、即时性的优势,集个性化和互动化于一身,成为重要的人际传播方式,甚至有人称其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L=J定义/L=J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 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L=J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

2、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特点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特性。手机媒体还具有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合性、同步和异步传播有机统一,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等优势。发展中国信息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信息时代手机影响力赶超广电媒体.从2000 年到 2006年10月底固定电话用户由1.45亿户增加到371亿户,年均增长21%;移动电话用户由8500万户增加到4.49亿户,年均 增长40%,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用户由3370万户增加到1.3

3、1亿户,年均增长32%,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中国的电话和互联网用户分别占全球的449亿手机用户相当于2005年全国日报发行量总和9660万份的4倍,相当于同期全国上网电脑总数的3倍多,和全手机媒体/L=J国电视拥有户数基本持平。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公司正式开通短信(SMS)服务,这种原本为客户节约开支的文本业务,却成为移动通讯公司的最快经济增长点, 全国短信发送总条数由2001年的189亿条到2005年的2600亿条以上, 创下200多亿的市场份额,手机短信不仅创造了让人震撼的“拇指经济”,也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随着短信增长的趋缓,一种新的增值业务“彩 信”(MMS)震撼登场,它是在移

4、动网络的支持下,以 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传递多媒体的内容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例如音乐、贺卡、新闻照片、MMS、动画、铃声、视频等。随后又有一种手机铃声定制业务“彩铃”(炫铃)风靡起来了。2004年2月24日,人民网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两会”无线新闻网,首次实现借助手机报道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新闻的历史性突破。从2004年起冲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岀了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试验。2004年5月,中国联通也发布了一项名为“视讯新干线”的手机视频|服务。2004年7月18 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一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了手机与报纸联

5、姻的序幕。2004 年 11 月,台湾作家黄玄的“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一距离正式上线,引发手机文学的讨论热潮。2005年3月片北京首部用胶片制作的专门在手机上播放的电视连续剧约定在北京开机。2005年9月,中央电台与联通和闪易合作,在 CD做上开通“手机广播”。2006年11月7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开通“新 华手机报”。拇指轻轻一按,新闻尽在“掌”握,为全国手机用户带来全5分钟,新读报体验,用户可以免费收看。“新华手机报”第一时间播报新华网发 布的重要即时新闻,并根据手机的特点进行了摘选和浓缩。每天即可概览天下风云。相关图片根据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将

6、是超过 美国、欧洲和日本手机拥有量之和的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移动的数据用户20亿人。人数在 2005年增加了 32%。随着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加速,处于流动状态中的人口将占世界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达到总之,手机媒体作为以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互动性的传播工具,将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产生突破性创新,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携,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重构手机媒介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构/L=J第一,消除了时空维度对新闻传播的限制,实现了传播的随时性、随地性。/L=J手机媒体不仅可以提供线性方式传播,而且可以提供线性

7、方式的点 播和下载,实现了实时性传播和异时性传播的共存,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正/L=J在发布的新闻,而且可以了解过去发布的新闻。同时手机是一种随身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新闻信息。与需要在客厅、卧室、办公室或者汽车 等固定地点接收信息的其他媒体相比,其新闻发布与新闻接收之间的时间 之差更小,基本做到即时发布、即时接收。在空间上,由于移动通讯网实 现全球覆盖和全球漫游,手机媒体彻底打破媒介地域性和疆域性,让地球 上的距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减小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手机用户愿意,都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实现超越空间的沟通。手机媒体第二,消除了不同媒介之间的隔断,实现了媒介大融合

8、,使新闻传播走向全媒介化.手机是数字化多媒体终端,既接收音频、视频,又接收图文、数据。 这一卓越的物理性能赋予了手机强大的媒介融合能力。通过一个艸的手 机,人们可以借助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的任何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来 开展新闻传播活动,可以采用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网站、 手机播客等不同的形态实现新闻传播的意图,满足新闻传播的需要。在这 里,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间的分野不再具有意义,手机集成了他 们的能力,成为一个全媒介的媒体。相关图片第三,消除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主从关系,使新闻传播更多地表现为个体性行为。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中,大众传播占居主导地位,被视为“大道消 息”,

9、而人际传播处于从属状态,被视为“小道消息”。手机的媒介化改 变了这一格局。现在,手机用户之间的人际传播在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上已经不让于大众传播。特别是对于社会性突发事件和地震、海啸、疫病 等灾害事件,手机用户进行的人际传播常常快于、广于大众传播。这一点, 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时表现得特别突出,大多数人是利用手机获得或发布了有关这次地震的消息。,消除了传与受的界线,使新闻传播从单向传播向多向互动传播转变。传统媒介是单向的,你传我受,所谓的信息反馈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发生,并且常常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手机不仅是手机 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的终端,还是移动电话的终

10、端,无线互联网的 终端,可以做到一边收看收听新闻,一边通过电话,短信和 WAP网等多种方式与手机媒体的内容运营商进行即时的、直接的交流、沟通和反馈。“传 受”双方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修改、调整、补充自己的传播内容,从而实现新闻传播的高质高效。手机媒介对新闻传播内容的构/L=J第一,新闻自身被手机媒体注入新内容。/L=J在手机媒介化时代,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失效了,只要是信息,就能成 新闻。手机用户创造的海微内容,源源不断地进入公共话语空间,成为 手机媒体甚至是传统媒体的新闻来源。同时,手机所具有的新闻采集、传 播功能使新闻的发布者往往就是事件的亲历者,现场信息在第一时间就能 由手机用户传播,亲历

11、式和目击式新闻将大行其道,新闻将由事后的追忆变为实时的记事,其及时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身事外的其他媒体所不能企及的。手机媒体第二,内容的构成将更加趋向多元性。尽管会有越来越多的专门机构加入手机新闻的传播者队伍,但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仍将是这支队伍的主体。此种情势下,精英们将失去在新闻 传播中的垄断地位,大众将成为新闻议程的主要建构者。发布的新闻与精 英们发布的新闻比肩而立,推动新闻传播的内容构成进一步趋向多元化。手机媒体手机媒介对新闻生产机制的重构/L=J第一,新闻的生产和发布不再由媒体的记者所垄断,只要有一部手机,人人都是记者,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发布者。手机强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能力使手

12、机用户既是新闻的消费者,也 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发布者。在2007年4月弗吉尼亚校园枪击事件 中,全球观众到的唯一段有枪声的现场影像也是一名美国人用手机拍 摄的。在国内打北京大兴电视台2006年5月起在其主打新闻节目中开设 手机新闻眼”栏目,专门播发用手机拍摄的影像素材,到2007年底已经编发手机新闻600多条。第二,手机用户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和规则。在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的生产要经过修改、编辑、过滤。手机用户是 以独立的身份参与新闻生产活动,他们没有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压 力,不需要在一定时间之内拿一定量的内容来填充版面和节目时间;也不 需要遵循媒介的宗旨和报道方针,他们对内容的参

13、与没有规则,没有计划, 也没有把关人,具有很强的突发性、随意性、随机性和独立性,他们唯一 遵循的是自已的表达欲、价值观和倾向性。虽然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 电视、手机网站的运营机构仍然是手机新闻生产的重要力,但手机用户 这种主动广泛地参与生产、实现话语表达的热情和行动,将冲破专业手机媒体运营机构充当传统媒体那样的把关人,过滤新闻信息并决定什么可以提供给受众。因此,专媒体运营构要学会适有话者的新环境,这是手机媒介化时代不得不掌握的一项新技能。特征在从无线短信服务到彩信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前进和突破,以及无线网络的平台支持,让手机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L=J第一,短信服务的不断升级提高了短信

14、内容的信息承载量第二,手机的便携性使得信息的送达率达到最大化;第三,无线互联网和手机的结合保证和提升了传播终端用户的互动性。无线互联网是以手机为媒体终端建立的无线网络,随身性极强,相对于有/L=J线互联网络来说,它在使用上更加方便,信息传播更加及时。问题尽管受制于技术标准、政策、商业模式、终端等因素,手机媒体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但是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现有传播格局,形成新的/L=J交流环境,媒体生态更加复杂,传播主体更加多元,用户分化更加明显,冲击舆论调控机制。手机媒体的发展导致社会控制进一步弱化。手机媒体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L=J私、信息垃圾、信息安全、手

15、机所固有的技术缺陷如屏幕小、电池不足等。对手机媒体监管存在不少难点,诸如: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手机用/L=J户的海性、跨地域传播带来的挑战、政策法规滞后等。在中国实行手机和网络实名制不切实际而且存在负效应。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各种组织要学会运用手机媒体,特别是面对当 今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的舆论生态环境,必须积极运用手机这一最新 媒体,顺应新闻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技巧,主动设议程,及时发布信息,努力占得舆论引导的先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手机咕体的沟通 2006手机媒体/L=J对手机媒体的管理,要尊重手机媒体发展的特殊规律,创新手机媒体理的原则。在制定有关手机媒体的政策与法规时,要避免鸵鸟政策。政 策制定与立法原则应该是顺应和促进手机媒体产业发展,规范与发展并重。与移动媒体的区别在这里明确的是,手机媒体和移动并不是一个重合的概念,也不是一/L=J个谁属于谁的概念。手机媒体可以使彩铃、短信.彩信以及3G的视频播放、 使用wifi进行视频点播等。而属于移动媒体的是3G的视频播放、使用wifi进行视频点播。而移动媒体又包括笔记本电脑、PSP、PDF等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