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模板)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636146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4.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用模板)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实用模板)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实用模板)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实用模板)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模板)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 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1(3075字)【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第一局部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办。第二局部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分,但“我”从中获得感悟。_故事情节充溢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小朋友内心世界。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同学通过自读自悟

2、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同学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身的内心感受。【设计理念】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_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同学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同学自主学习,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教学建议】1、本课故事情节充溢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由的同时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放手让同学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结果怎样?”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

3、、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2、_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真实可感,又极具情趣。教学中引导同学进行赏析评价,教学后可引导同学借鉴课文写法,描写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同学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1、引导同学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

4、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1、回忆自身童年的“发现”。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鼓励质疑。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要想学习好该怎么做?(有疑问向老师请教)2.是的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节课就让我们比比谁会提问?谁的进步大?二.板书课题,质疑学问。1

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年的发现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你读了课题后有何疑问?2.学生汇报:(重点问题: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童年时的“我”发现了什么?读课文第1、2自然段。体会:“几岁的时候”“完全”“独立”这些词语无不显示着“我”这个发现多么不平常,多么出色,乃至现在说起来还为这个发现自豪不已。第2自然段中说,“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犬笑”,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九岁的儿童,竟然能独立思考发现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这简直是常人无法相信的。)又说“竟使我当众受到惩罚”,他又为什么当众受到惩罚?课文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以这样的开头设下

6、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小结: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创立了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化论。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而“我”小时候就发现了这一规律。2.“我”是怎样发现的?自由读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然后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第一个阶段(3、4自然段)写“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第二个阶段(511自然段)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第三阶段(12、13自然段)写“我”对“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大胆猜

7、想,也就是“我”童年的发现。小结:梦中飞行引出了“我”对这个现象的好奇,老师的解释又引出了“我”的疑问:“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样痴迷”“绞尽脑汁”“想啊想啊”“终于”这些词语都表现了“我”求知若渴的特点,同时也看出“我”惊人的想象力。3.“我”的发现可靠吗?自由读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归纳:“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理解句子:“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是因为“我”为自己早在三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而且与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而格外高兴。现在知道了当时自己的发现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心情

8、使他无法控制,已顾不得是在课堂上,更顾不得这“笑”是否合时宜了。“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不笑塌了房顶!”这句话是说“我”的发现会令人不可相信,人们绝对不可思议: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表面看,这句话是“我”庆幸自己没有解释,而实质上表现了“我”之所以有人们不可思议的发现,是因为“我”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极强的想象力。“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含有双重的意思,一是说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二是说“我”有了这样重大的发现,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与

9、发明的科学家一样遭遇驱逐与风险,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作者用幽默的方式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当然这句话里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当时处理方法的不满。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你认为“我”是怎样的孩子?孩子身上最可贵的是什么?四、总结全文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启发?五、拓展延伸谈谈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过什么发现?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2(1105字)一、导入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_作者的发现吧!二、初读课文

10、,理清课文的脉络。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祸患:灾难。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眉目:事情的头绪。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困窘:为难。驱逐:赶走。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_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

11、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2从我的.

12、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3(1786字)教学目标: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作者童年时代求知若渴、寻根探究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在人长大或变老后,常常会回乡起童年的事情。美国作家巴德

13、 舒尔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二、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三、就下面三个问题中感兴趣的问题与同伴交流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四、全班交流重点交流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之所以有个发现,一是敢于提问,二是反复思考,三是大胆想象。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313自然段。2、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4、”这句话的理解。(1)结合作者的故事,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2)结合知道的其他事情。谈谈理解。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等。五、选择觉得有趣的段落读一读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六、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过有趣的发现。七、总结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候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正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第二课时一、比一比,再组词。钩( ) 构( )防( ) 妨( )竞( ) 竟( )婴( ) 樱( )遥( ) 摇( )躯( ) 驱( )二、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补充的成语在课本中找。唐憎念佛傻子堆

15、积木孙猴子耍金箍棒走路摔胳膊三、写近义词。奇妙 ( ) 妨碍 ( ) 祸患( ) 情不自禁( ) 绞尽脑汁 ( ) 随心所欲( )四、缩句。1、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2、我在九岁的时候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3、我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某些特征。_五、把下面的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1、老师同意。 / 汪波小组组织这次班会。2、这件事不能完全怪她。 / 他不小心。3、同学们欢迎潘晴。 / 潘晴给大家讲故事。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4(1853字)教学目标1.认识“胚、祸”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我”发现的过

16、程。3.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谈感受,并体会作者童年时善于提问、乐于探索的精神。4.说说自己有过的“发明与发现”,和同学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烂漫的时节,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今天,让我们走进童年,去回忆童年的发现吧!(板书:童年的发现)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吧!二、整体感知。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生字词?你们都会了吗?让我们开火车来读好不好?看来大家预习得

17、非常好,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2.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他又是怎样发现的呢?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句段,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三、理解发现。1.大家读完课文了吗?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找到的句子?指名答。课件出示句子: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正好是九个月。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2.再次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指名说。课件出示句子: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请大家把这两句话分别朗读一下,看看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3.师小结:我们在平时

18、写作时,就应该注意表达的具体和概括。四、了解过程。1.“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呢?老师拟定了学习计划,请大家按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2.课件出示:(1)找出有关的句段。(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个四字短语。(3)在白纸上画出四字流程图。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师:刚才大家的合作学习真是热火朝天呀。现在请每一组用一个词来概括发现的过程。一组,梦见会飞。(板书:梦见会飞)二组,请教原因。(板书:请教原因)三组,痴迷研究。(板书:痴迷研究)四组,发现原理。(板书:发现原理)师:大家真会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家的合作探究进行得非常棒!4.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

19、”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根据板书回答: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5.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有没有什么想对作者说的呢?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给自己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说不定,你还会成为未来的发明家、科学家呢!2.课后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并把它写出来。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梦见会飞 请教原因 痴迷研究 发现原理敢于提问 不断探究 大胆想象教学反思童年的发现一文,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所

20、以我课前预设学生在课堂上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才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5(3818字)教学目标:1、能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一本正经、不怀好意”等词语。能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几乎”、“似乎”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运用。2、学习抓住_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探索精神。3、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发现,在训练表达的过程

21、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发现与探索的兴趣,并懂得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会有新的发现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抓住_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1、 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不怀好意。2、 查找资料(任选其一):a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b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我们的小脑袋中会有奇思妙想,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也会不懈地探索那些有趣的疑问前苏联有一位叫费奥多罗夫的天文学家回忆

22、起自己的童年,写了一篇_童年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说明从课题入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二、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提出问题请教问题发现规律得到证实2、联系课文第1、2节,理解“几乎”,并说说“我”探究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借助全文的线索整体进入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明确“我”所提出的疑问,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三、再读课文,了解探究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么一步步探究的?我对人体起源这个问题的认识

23、是怎么变化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集体探讨交流。(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第1节)“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随机理解 “似乎”)说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优美的语句,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快乐。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启发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补充。(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第29节)“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呢

24、?”说明让学生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一次次提问的语气,加深对人物的认识。(3)“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第10-11节)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这就跟正好九个月。”(随机理解“绞尽脑汁”)说明理解“绞尽脑汁”使学生能够感知到“我”求知若渴的心情、执着探索的精神。四、抓住“发现”, 精读深究1、学习第11节,明白“发现”的具体内容(1)指名读第11节,理解“眉目”,划出“眉目”的具体内容。(

25、2)交流所划的句子,想想童年的发现究竟是什么?(3)引读相关句子,了解“我”是如何进行推算的。“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从生物最简单的单细胞开始,我将每一百万年折合成一个月,从细胞变成小鱼,大概经过一百万年,这是胚胎在母体中的第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经过一万年,这是胚胎在母体中的第二个月,以此类推,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这就是我的发现。)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26、格外高兴、得意)说明引导学生将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等词语体会这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到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竟如此简单明了”的感慨。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学习第12节,明白“我”的发现哪些得到了证实。(1)听了生物老师的讲课,我为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2)“我”的发现与达尔文的理论有哪些异同之处?(可结合课文和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人的起源的资料谈一谈)说明关于人的起源进化论的知识,“我

27、”作为一个儿童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有限的知识去推论、去思索,得出的结论难免幼稚、简单化、绝对化,那位低年级的老师为了让9岁的学生听懂,对这个问题作了通俗化的解释,有些话就不十分精确了。而这位生物老师引用的达尔文的话是比较缜密的、科学的,学生通过比较应该可以感受到。3、学习13节,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1)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说明“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

28、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和科学家的故事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也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五、联系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从“我”探究“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人是由细胞构成

29、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2、“我”是一个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强、执着探索的孩子“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六、概括主要内容 总结课文1、根据板书,把课文的内容说给大家听一听。说明要求学生思维缜密,条理清晰地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表达时让学生借助板书进行概括,可以使他们在逻辑上更有条理,表达更准确。2、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说明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童年很美好,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

30、现、创造”、 “我们也要对身边的事物有探索和发现的兴趣”“因为作者敢于提问、留心观察、反复思考、大胆想像才有了这样的一个发现”3、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板书设计:提出问题 梦里飞行童年的发现 请教问题 追问探究胚胎发育的规律 发现规律 折合推算得到证实 达尔文的观点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6(1516字)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

31、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_,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

32、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

33、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伟大的“发现”。四、作业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现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2023年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7(2000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五 年级 下 册 科目: 语文课题:、童年的发现参备人意

34、见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预习+展示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

35、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一、导入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二、自学生字(课前完成,检查)1、读准生字词(分辨多音字)。2、形近字对比组词。3、组一个课外的词。4、分析难写字和易错字。5、理解难懂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

36、、查词典)。6、听写,检查过关。三、初读课文,知大意。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写出我发现了什么。3.按词语顺序复述课文内容。(胚胎发育、做梦、飞行、小伙伴、解释、痴迷、九个月、发现、情不自禁、误解、安慰。)4.写出主要内容。四、理解课文,1、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

37、的某些特征。(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这句话可以作为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吧。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4、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先概括地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具体地说说理由。5、学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发?6、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请说一说。课后反思 :1、小组交流速度有所加快,但效率还是不高。2、有的小组没按老师的题目完整作答,漏答后面半题,也没同学发现。3、忘了进行朗读展示环节。4、有同学提出假设句修辞手法,说法不正确。5、缺少质疑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