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站技术方案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8617721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7.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垃圾中转站站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垃圾中转站站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垃圾中转站站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垃圾中转站站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中转站站技术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珠海经济特区联谊机电工程有限公司Associated Engineers Zhuhai S.E.Z. Limited300T垃圾转运站工艺及设备方案珠海经济特区联谊机电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3月|1.中转站主要参数与设计依据-4 -|IIII|1.1 中转站主要参数-4 -|IIII|1.2设计依据-4 -|II2.工艺方案的选择 -5 -IIII|2.1双模预压式与压装式的比较-5 -|II2.2.1 操作及工艺流程 -7 -III2.2.2工艺流程图-8 -!IIII|4.主要设备介绍-9 -|4.1双模式垃圾压缩机9|IIII|4.2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 -10-|II|4.3车厢可卸

2、式转运车-11-|IIi4.4集装箱移位系统-12-iII|4.5 PRT40型除尘除臭系统 12|II|4.6 称重计量系统-14-|IIII|4.7高压洗车系统15|II|4.8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 15|IIIII 5主要设备清单-18 -|IIII| 6.环境保护-19 -|III6.1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19 -|IIII|6.2中转站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控制技术-19 -|II|6.2.1废气粉尘污染治理-19-|IIIII6.2.2中转站车辆及场地清洁-19-IIIII|6.2.3废水治理措施-19-|IIII|6.2.4噪声控制-20-|IIIII6.2.5蚊蝇控制-20-I-

3、21 -|7.结束语I 1中转站主要参数与设计依据I 1.1中转站主要参数|a.设计日转运垃圾量300吨|b.所处理的垃圾种类:城市生活垃圾;|c.垃圾处理方式:密闭式压缩及转运;|1.2设计依据I工艺方案及设备要符合上级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满足中转站的使用功能,在技术设计上I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下列有关标准、规范:a.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2006d.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一垃圾转运CJ/T29.2-79e.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f.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g.液压兀件通用技术条件GB7935-87h.焊接质量保证:一般原则GB12467-90i.工业机械

4、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522.6-1996j.机动车运彳丁安全技术条件GB7258-1997k.垃圾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52-93l.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m.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n.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o.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p.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2工艺方案的选择| 2.1双模预压式与压装式的比较IIIII垃圾压缩方式有预压式(预压打包推入)和压装式(直接压入装箱式)、双模预压式(具 Ii 有预压和直接压装功能)三种。IIII预压式是指垃圾进入压缩机后,在压缩机的预压仓内先

5、进行压缩,从而形成一个密实的垃 II圾包,然后被推入垃圾集装箱中。此种压缩方式具有压缩比率高,压缩时不需要转运车集装箱I配合等特点。III压装式即压缩机将进入其中的垃圾直接推入垃圾集装箱内,待集装箱快装满时再进行压实 IIII的方式。此种压缩方式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等特点。IIII双模预压式即压缩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压装和预压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压缩垃 Ii圾。I因此,本方案采用双模式压缩机。IIII| 2.2卸料槽方式的选择III卸料槽的形式有多车卸料槽和单车位竖直卸料槽;而多车位卸料槽根据输送垃圾方式的不 Ii 同,又有半潜推头式、推板式及链带式等。II竖直卸料槽只有一个卸车位,对相对

6、高效的压缩机供料不连续,造成高峰期收集车排队等| 候或坑外卸料,转运效率低,同时垃圾直接落入压缩腔因落差太大易于对压缩腔产生冲击破坏、| | 大落差也使得垃圾因气流反冲而腾起污染环境、另外收集车向压缩腔中直接卸料也易于造成 | I“蓬堵”现象的产生等严重缺点。|IIi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卸车位,解决了高峰期收集车排队等候或坑|外卸料的情况,其较大的暂时容储能力使得压缩机的供料连续均匀,作为过渡,该种形式卸料| I槽舒缓了垃圾卸料的大落差和对压缩机的冲击。同时全自动半潜式推头式卸料槽可允许收集车IIII 随时向其卸料,克服了其它多车位卸料槽(如推板式)不允许收集车随时卸料的缺

7、点。IIIII因此,本方案采用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III 2.3车厢可卸式转运车与箱车一体式转运车的比较III车厢可卸式转运车(即拉臂车)是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垃圾转运车,无论在山区IIII 还是在填埋场,它都表现出了优良和稳定的性能,该种转运车的垃圾集装箱轻巧灵活、有效容IIII 积大,净载率高,垃圾密封性好。该种车型由于汽车底盘与垃圾集装箱可自由分离、组合,在 II压缩机向垃圾集装箱内压装垃圾时,司机和车头不需要在站内停留等候,提高了转运车和司机 II的效率,因而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低,维修保养也更方便。II箱车一体式转运车即是将垃圾箱固定于汽车底盘上,在垃圾箱内部装有推板和多

8、级油缸,II以便垃圾卸料时将垃圾平行推出。内带的推料装置占据了垃圾箱中不少宝贵空间,推料装置较 II重,又提高了整车的重心,导致运行及操作的稳定性、安全性降低。而且该种车型由于箱车不 I: : i 分离,同等能力下需配置较多的汽车底盘,导致投资浪费,司机和车辆在中转站的等候时间较|III长,影响了车辆的利用率和站内交通,人工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维修方面,集装箱或汽车底 II盘的维修保养都将使整车不能使用。IIII从以上分析,车厢可卸式转运车(拉臂车)具有集装箱有效容积大,净载率高,调度运营IIII方便,车头投资少,维护简单等特点。IIIII因此,本方案采用车厢可卸式转运车(拉臂车)。II| 3

9、.工艺设备方案及操作流程III 3.1.工艺设备方案IIIII综上所述,该垃圾中转站应采用双模预压式垃圾压缩、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及拉臂车转运 II的工艺方案。IIIIII其主要设备我们推荐如下:IIIII|a)ACD/PH4130型压缩机|IIIb)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IIIIC)车厢可卸式转运车;IIIIId)28m3b立圾专用集装箱II|e)集装箱移位装置|II|f)SCS30型电子汽车衡|IIII|g)PRT40型抽风除尘除臭系统|II|h)GH-500高压洗车系统|IIII|i)监视、监控系统|IIIIIIII| 3.2中转站操作及工艺流程2.2.1操作及工艺流程a.b.c.d.

10、e.f.g.h.当从市区装满垃圾的垃圾收集车进入和卸完料离开中转站时,具有智能化管理能力的称重 | 计量系统自动进行垃圾吨位测量、存储数据并打印记录,该称重计量系统与全站计算机监 | 控管理系统联网,可分别按每车、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统计垃圾量,记录收集车运 | 行状况,并能适时输出相关数据,打印统计报表。I: 收集车沿天桥开上转运车间二层卸料大堂,在交通指挥灯的指引下,掀开隔帘进入卸料区 I 域,靠近指定的卸车位,位于卸料槽侧面的喷雾降尘和抽风除尘除臭系统开始除尘除臭工 I 作,抑制收集车卸料时产生的灰尘和臭气并将其抽进除尘除臭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I卸料槽作为一个大容量的缓冲储存装置,

11、有多个卸车位,允许收集车随时倾倒垃圾,垃圾 I 收集车在站内将不作等待停留。卸料槽四面皆处封闭状态,无敞口。I拉臂车回站后将空的垃圾集装箱放到压缩机前面的水平移位装置上,移位装置移开已装满 I 垃圾的集装箱,将空集装箱移到与压缩机对接的位置上,压缩机的自动推拉箱装置和定位 I 锁紧装置将其与压缩机锁紧,自动提门装置将集装箱装料门提起。I收集车将垃圾卸入卸料槽后,半潜推头将垃圾输送至端头的下料口,即压缩机腔入口,并 I 通过信号传输启动压缩机,压缩机压头不断地将落入压缩腔内的垃圾压进与压缩机对接好 I 的垃圾集装箱内,直到集装箱装满,压头进一步加压保压后退回闸门放下。I当遇到特别松散或大件垃圾时

12、,垃圾压缩机前端闸门放下,压头将落到垃圾压缩腔内的垃 I 圾进行强有力的预压缩成块后,提起闸门,压头将压缩好的垃圾块推进垃圾集装箱内。I卸料槽中的污水一部分随垃圾进入压缩机,一部分由位于另一端的收集槽收集往污水暂存 II 池定其处理。I集装箱装满后,关上集装箱装料门,自动推拉箱及定位锁紧装置将集装箱与压缩机的联结 I 自动解除,并将集装箱推开一段距离,移位装置移离压缩机正前面,由拉臂车钩起运往垃 I 圾填埋厂或站内临时存放地。I集装箱呈全密封结构,因此在压缩装箱及运输过程中没有垃圾渗沥水泄漏的情况。压缩装 I 箱作业全过程在封闭状态下进行,亦不会发生垃圾散落情况。I垃圾在压缩装箱过程中产生的渗

13、沥液,一部分进入集装箱随垃圾转运到填埋场一起处 I 理,另部分在压缩机压缩腔内则由污水收集槽收集定期处理。I2.2.2工艺流程图计算机监控系统垃圾转运车装料完毕转运车与压缩机脱钩电液控制系统无线对讲通讯系统液压自动关上压缩机前端闸门1I-液压自动提起 压缩机前端闸门当集装箱内装满垃圾11预腔中将垃圾在成料压缩机不断地将 垃圾压进垃圾集装箱内液压自动放下压缩机前端闸门液压自动提起压缩机前端闸门预压模式压装模式锁紧挂钩转运车与压缩机对接倒车进入载料工位垃圾转运车回站*收集车流向地坑推料系统向 压缩机料斗送料垃圾收集车卸料完毕匸=向地坑倒料喷水降尘及抽风除尘除臭一J|4 进入卸料位上转运车间二层卸料

14、平台=卑计量系统称量垃圾收集车进站垃圾流向闭路电视监测系统-J I J洗车出口蠶通系号 4转运车流向| 4.主要设备介绍| 4.1双模式垃圾压缩机IIII|ACD/PH4130型双模式压装式垃圾压缩机由提门装置、推压头、油缸、顶升定位装置及锁紧装 |置、压缩腔、支座等组成。压缩机压缩腔为长型的箱式结构。垃圾从进料口进入压缩腔后,即被|推压头压装进前部与压缩机对接的集装箱内。整个过程自动循环,不断地将垃圾压装进集装箱直 | |到集装箱装满。|压缩机的动力来自于液压动力站,该动力站由液压泵组和集成阀块及油箱、滤油器、冷却器 |等组成。全套液压系统元件由知名专业厂商提供,具有可靠的运行稳定性和优良的

15、质量保证,更|不会产生泄漏现象。|1ACD/PH413 0型压缩机代表了垃圾压缩设备的最新研究成果。具体有如下特点:II 压缩机工作过程是一个由程序控制的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过程。I 压缩机前端设有一顶升定位装置,可将转运车自动顶起至刚性位置,便于机、箱对接。I 自动提门装置可自动启闭集装箱箱门,锁紧装置可自动锁紧机箱连接,实现了压缩机与垃I圾集装箱对接的完全自动化和高度可靠性。I 进料漏斗卸料及压缩机工作时机体密封,可防止垃圾和灰尘外溢。I 液压系统独特设计,推装垃圾时压头油缸低压快速工作;压实垃圾时,压头油缸加压保压, I保证压装垃圾的高效、紧实。ACD/PH4130型垃圾压缩机的参数:

16、序号项目参数1压缩机形式双模式垃圾压缩机2额定垃圾处理量50吨/小时3垃圾压缩比1: 1.81: 2.64 功率22千瓦5压缩机进料口尺寸2.3 米 X1.86 米6压缩机出料口尺寸1.9 米X1.0 米7最大外形尺寸(长X宽X高)7.5 米X2.60 米X4.35 米| 4.2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IIIIi卸料槽体采用全钢制结构,和压缩机的配合达到全自动控制,无须人为干涉。一台压缩机配|I一台地坑,地坑的使用效率更高。有效避免垃圾产生蓬堵现象;结构简单可靠、易于维修、技术IIIi成熟。iIIII|设备的动力来自于液压动力站,液压动力站由一个15千瓦的液压泵组和集成阀块及油箱、滤 |I油器、

17、冷却器等组成。I全自动推头式卸料槽性能参数如下:序号项目参数1料槽最大贮料量40m32下料口尺寸2.50mX 1.85m3泵站电机功率15kW4最大外型尺寸(长X宽X高)10.50mX2.646mX2.90m| 4.3车厢可卸式转运车IIIIi钩臂车是在汽车底盘的基础上加装勾臂机构,配用垃圾专用集装箱改装而成。它能够自装自|I卸,适合作为交通拥挤、道路状况不佳的垃圾转运站的垃圾转运车辆。III该类型钩臂车能够实现装箱、卸箱和倾倒等动作,全部作业均由随车发动机驱动钩臂机构的 I I液压系统自动完成。其液压系统采用先导式电气动液压控制。II该型钩臂车具有承载量大,运输效率高,机动性强,操作方便,安

18、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III适用范围广等优点。IIIIi该型钩臂车能够实现装箱、卸箱和倾倒等动作,全部作业均由随车发动机驱动钩臂机构的液|I压系统自动完成。其液压系统采用先导式电气动液压控制。IIII该型钩臂车主要金属结构均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关键部位选用厚板材,确保钩臂机构的安全 IIII可靠。车辆尾端装有稳定轮装置,以保证车辆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液压系统设计合理、质量可靠。IIIII|专用集装箱根据整体工艺方案的要求,采用特殊设计的28米2垃圾转运专用集装箱,集装箱底 |II|板以4mm厚16Mn钢板制作,侧板及整箱结构根据其实际受力情况局部加强,以保证集装箱耐腐蚀、 | |抗磨损,并抗变形

19、抗损坏。整个箱体采用整体全焊接组装形式,箱体与箱门结合处亦设有密封装 | |置,整体密封效果好,能有效避免在运输途中由于垃圾溢出及渗沥液外流造成的二次污染。|III该型钩臂车具有承载量大,运输效率高,机动性强,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IIII适用范围广等优点。III钩臂车主要性能参数如下:序号内容参数1外形尺寸(长X宽X高)9690 米X2495 米x3950 米2集装箱容积28米33额定装载质量15吨 4总重量31吨I I| 4.4集装箱移位系统III垃圾集装箱移位系统由垃圾箱托架、电机、拖链装置、限位及信号装置和道轨等组成。IIIIII移位装置上可放置两个垃圾集装箱,支承两垃圾

20、箱的托架及构架由转动销软连接。系统由动 I集装箱位移系统实物图i力装置驱动水平横移,实现与压缩机自动对接。I集装箱移位系统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如下:序号项目参数1工位两箱,三工位2移位速度3.2m/min3托架外形尺寸7.0mX6.6m4道轨长11.4m5电机总功率4.4kWI 4.5 PRT40型除尘除臭系统IIIIi垃圾转运站在工作过程中,当垃圾收集车向卸料地坑内倾倒垃圾时,将可能产生较大的灰尘 iIII而垃圾本身会不同程度的散发出臭气。IIII垃圾灰尘主要为垃圾收集车卸料时扬起的尘土、纸屑、塑料袋等,臭气主要为三甲胺、硫化 IIII氢、氨气、甲硫醇等。除尘主要通过喷淋洒水和多级过滤器及水浴完

21、成;除臭主要通过水浴、化 III学处理及吸附层完成。除尘除臭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可手动或自动控制。卸料间除收集车卸料口外,其余全部封闭,以有效隔绝垃圾灰尘和臭气。在卸料间卸料区侧 上部,设置多个喷头,当有收集车卸料时,喷雾装置自动开启,水雾从喷头呈实心锥状喷出洒下, 抑制并沉降灰尘。该系统设有消毒水箱和喷雾装置的管道系统相连,需要时启动水箱上的动力,消毒药水可由 喷头喷出,从而达到杀灭蚊蝇的作用。卸料间侧面上部安装抽风罩,并通过风管与风机相连。从而使地坑上部区域呈负压状态,将 阵发性的灰尘和异味气体吸入净化处理设备。每个地坑配备一套37KW大功率引风机和降尘除臭塔。该系统设备由喷嘴、阀管件、废气

22、集气罩、格栅网、过滤网、重力沉降室(土建完成)、引风 装置和净化塔装置等组成。整套系统技术先进、操作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可靠。PRT40型除尘除臭系统工艺流程如下:PRT40型除尘除臭系统技术参数:序号项目参数1风机调速方式变频无级调速2风机功率37KW3风机压力全压 2500Pa,1800rpm4风机风量33600m3/h|4.6称重计量系统|III称重计量系统主要由承重称台、传感器、称重仪表、计算计、打印机、挡车道杆等组成。IIII称重计量系统与垃圾转运站控制网络连接起来,通过该网络可将单次称重数据,第每稳重数据 IIII传输到中控室电脑上,使得称重数据共享,便于对垃圾收集车合理调度,控制集

23、装箱装载量。该 IIII称重计量系统软件具有记录数据、汇总、统计、查询、制作报表、打印报表的功能。IIII该称重计量系统通过上因特网可与当地环卫系统信息管理网联网,便于全市生活垃圾产生、收 I集、处置的信息管理。称重计量系统性能参数如表:序号项目参数备注1最大称量:20吨2称量物料:城市垃圾收集车3台面规格:长10.0 米宽3.4米4计量精度:静态III级数字批示秤检定规程(JJG539-97)5分度值:10千克| 4.7高压洗车系统|IIIIi高压洗车系统由导轨、龙门架、滚筒刷及冲水装置等组成,车辆进入洗车位后,一组横刷清|I洗车辆顶部及前后部,两组直刷清洗车辆四周侧面。可选用水洗或化学洗涤

24、剂清洗。直刷、横刷| I均为触压检测,准确测定车辆外型侦测清洗,清洗过程完全自动化控制。使用移动式大型洗车机IIII清洗大型车辆更能节省大量人力、水电资源,系自动化高效洗车作业的先进装置。I:III主要技术性能:I序号项目参数1机器尺寸5000(长)X2600(宽)X5000(高)(mm)2清洗尺寸10000(长)X2500(宽)X4000(高)(mm)3轨道长度16000 (mm)5使用电耗15KW6清洗水泵380V 3KW 35米扬程7清洗能力每小时1520辆8使用水量80L/min(不使用高压冲洗)160L/min(使用高压冲洗)| 4.8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IIIII控制系统确保各类设备

25、的有序可靠运行以及安全生产和合理调度,是整个中转站安全高效运II行的指挥系统。IIII中转站的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压缩机控制系统、料槽控制系统、除IIII尘除臭控制系统、交通信号系统、数字监控系统、声光报警系统和通信广播系统。IIII其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压缩机控制系统、料槽控制系统、除尘除臭控制系统按照当代先进 Ii的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及网络技术进行设计,设备采用全集成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形成了垃圾中IIII转站各控制系统的高度集成及智能化和网络化。I中转站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III高度自动化:收集车、转运车在垃圾中转站内的运行调度、垃圾卸入料槽,经压缩机压装至IIII转

26、运车的全过程可由程序自动控制完成。在压装机往转运垃圾集装箱压装垃圾的过程中,压装机 II口有垃圾装满程度的显示和提示装置。IIII高可靠性:中转站控制系统软、硬件产品采用高品质产品,可充分保证设备长期可靠运行及IIII数据的精确性和实时性。II独立性:压缩机、卸料系统、除尘除臭、电视监控、计算机监控等系统既相互关联,又具有 II相对独立性,既可以整体联动,也可以分别独立工作。IIIIII灵活的控制方式:中转站内设备的控制方式有三种:自动、手动及维修。既可在现场和中央 II控制室实现对单个设备的手动控制,也可实现自动控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三种控制方式可任 Ii意切换,并能保持系统连续工作。i:

27、I设备自我保护:在现场动力柜、现场操作屏和控制室及设备本体均设有急停开关,在设备或II控制系统发生意外时可及时停止设备运行,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IIIIII多级故障报警:当设备出现不同故障时,控制系统设有三种故障报警:提示性故障、一般故 II障、停机故障。三种报警指示可在现场动力柜、现场操作屏、控制室实现。II智能多级网络控制系统:该智能多级网络控制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管理层、控制层、现场层:IIII由分布式I/O子站、自动化控制器(AS)、操作站工业控制计算机(OS)、现场总线及网卡、编程软 | |件、人机界面组态软件等组成。|II|现场层:由传感器、行程开关、分布式I/O、操作员终端等现场执

28、行机构组成。主要作用是采 IIII集现场的各种信号,传送给控制层自动化控制站进行处理,并接受控制层自动化控制站传送来的控II制指令,对相关现场设备进行控制。III|控制层:由自动化控制站(AS)、总线接口等组成。主要作用是接受现场层传送来的感应信|III号和管理层传送来的控制指令,运行控制器中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垃圾收集车进站、卸料、出站、II对接、压装、完成后脱离等一系列动作),将程序运行的结果发送至现场层控制设备动作和状态显II示,同时也将相应数据发送至管理层。IIIIII管理层:由操作站、网卡等组成,是整个网络的最高层次,主要作用是接受来自控制层的数II据,完成图文显示、数据输出、管理决策

29、的制定与实施、数据库管理、各系统间的信息互换与交I|流、通过INTERNET进行远程监控;并将管理层的决策与控制指令发送至控制层处理。|IIIII上述三层网通过相关协议有机紧密结合组成一个智能网络控制系统,对整个中转站进行高效、I|有序指挥。管理层中的上位机采用交互式人机界面,通过PROFIBUS总线与自动化控制器(AS)交 | |换数据,由于总线接口开放、通讯速率快,这样操作及修改参数非常简捷,实时更新采集来的中|III转站全部设备的状态信息。这样既能总体显示各工艺设备的关键状态和参数,又能逐层深入显示II和操作最基本的单元设备。IIII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强大的自诊断能力和丰富的帮助功能:一

30、般的提示性故障,系统能自动 II识别处理;一般故障待动作完成后可人为处理;危及设备及人员安全的故障立即停机保护。系统II帮助、设备性能帮助、设备操作帮助、维护帮助等一系列的帮助功能能使你迅速熟悉设备操作、Ii使用、维护。II数字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高品质摄像机和控制元器件及彩色电视监控器。在中转站主要设 II备(如压缩机与集装箱对接处、地坑料槽、汽车衡等)处,设置摄像装置,在需要近距离观察地 I I点(如压缩机与集装箱对接处)摄像机安装定焦镜头以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和操作,在需要观察范 I I围较大的地点(如料槽),摄像机可变焦及全方位观测;每一摄像镜头加装防尘防水罩,以保护 I I镜头。在地磅附

31、近安装一台摄像机,供控制室监控之用;在二层卸料大堂安装一摄像机,用于地 IIII磅房观察收集车在卸料大堂的情况,并可调度收集车进入二层卸料大堂。IIII彩色电视监控器采用多画面分割,既可同时观察几个地点,也可单独观察一个地点设备的工 II作情况,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切换。IIIIII交通信号系统:交通信号系统由交通信号灯、传感器、控制器及车位显示牌组成,在中转站 Ii的进站口、收集车卸料工位、转运车对接工位可实现对垃圾卸料车和转运车的有序调度,并可根| I据中转站的实际运作情况把信号传递给地磅房,以控制垃圾收集车是否进入和进入的数量,及根IIII据卸料大厅入口处数码显示牌显示的数字进入指定的

32、卸料车位。在压装机口,根据指示垃圾集装 IIII箱装满多少的显示牌的指示控制压缩机口处的交通灯,以安排转运车的进出。IIII通信广播系统:集团电话配备若干部电话分机(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来定),可配46条外线和 |II|16条内线;内部分机则可直拨分机号,以方便控制室集中指挥及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IIIII广播系统由控制室一台功率放大器,两个嵌装弹簧式话筒,广播分区器及五只防水防尘喇叭 II组成,通过广播分区器,操作人员可以对压缩机现场操作人员和料槽卸料人员等进行指挥调度。 I5主要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内容主要性能(单机)1双模式垃圾压缩机(ACD/PH413 0型)2套提门装置、机体、油缸

33、、 液压泵站、自动推拉箱 及定位锁紧装置额定垃圾处理量50t /h,液压系统功率22Kw2全自动半潜式卸料槽(FPP0402 型)2套下料口、推板、导轨、 液压油缸、地坑箱体以 及液压泵站等有效容积40m3,液压系统功率15Kw3勾臂车(不含箱)6套豪泺底盘,带液压取力 装置、液压油箱、油泵 进口组装拉臂钩最咼车速85km/h额定垃圾装载量:15T;总质量:31T428m3垃圾专用集装箱14套垃圾集装箱体、锁紧装置、密封装置等有效容积28m3额定垃圾装载量1515电子汽车衡(SCS20 型)1套秤体、传感器、仪表、打印机、计算机最大称重量30吨,最小分度值10千克,6集装箱移位系统2套托架、电

34、机、拖链装 置、限位及信号装置、 道轨等工位:两箱三工位;移位速 度:3.2m/min;电机总功率: 4.4Kw。7抽风除尘除臭系统(PRT40 型)2套集气管、通风机、除尘 器、废气净化塔、电磁 阀、专用喷头。排除异味及浮尘,处理后的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8监视、监控系统1套计算机控制、闭路电视 监控、交通信号指挥、 电子模拟显示屏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 交通指挥系统、闭路监视系统9高压洗车系统1套导轨、龙门架、滚筒刷及冲水装置等使用电耗:15KW使用水量:80L/min(不使用高压冲洗)160L/min(使用高压冲洗)| 6.环境保护I 61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IIIII中转站的环境评价采

35、用如下标准:IIIII|a.废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II!b.污水执行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IIIIIIC.厂界噪声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I|(GB12348-90)。|II| 6.2中转站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控制技术I 6.2.1废气粉尘污染治理IIIII由于是密闭式压缩和装箱,在垃圾的压缩和装箱及以后的转运过程中不产生灰尘。灰尘和臭IIII气主要在垃圾收集车向地坑中倾倒垃圾时产生。本工艺方案中地坑料槽后、左、右三面及顶部完III全封

36、闭,收集车卸料面装有咼强隔帘,当有收集车卸料时隔帘开启,卸料完毕后隔帘关闭,这样II就隔绝了粉尘和臭气的外泄,另外在地坑料槽侧后部有一喷雾降尘和抽风除尘除臭系统对粉尘和II废气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要求。II本方案整套系统保证了中转站内不积存裸露垃圾,整个压缩过程和转运过程皆在密闭状态下II进行,这样就有效杜绝了臭气和蚊蝇对站内环境的影响。III| 622中转站车辆及场地清洁II本方案设备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不产生垃圾散落。站内垃圾散落的产生可能发生在收集车运IIII输及卸料过程中及站内设备的误操作。IIIIII收集车进站运输过程中的垃圾散落采用随时清扫并冲洗,收集车卸料时散落的垃圾

37、可定时向II地坑内清扫和清洁,设备误操作所产生的垃圾散落则采取随时清扫和冲洗措施来解决。本工艺配II备了多处清洗装置对车辆和场地进行清洁清洗。III| 6.2.3废水治理措施III站内污水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或垃圾自带水及喷淋水、IIIi压缩机和地坑内部冲洗水,另一部分是洗车、站内设施 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等。清洁用水、场地iIII设施及设备外部冲洗水等经过初步沉淀后向城市污水管网排放,垃圾压渗滤液、垃圾自带水、喷III|淋水和地坑、压缩机内部冲洗后污水每天产量约为60吨,通过配置的污水收集管网收集至污水处|III理站处理。II垃圾自带污水由地坑进入压缩机,压缩装箱

38、作业全过程在封闭状态下进行,进入压缩机的污II水随垃圾块进入集装箱中。集装箱呈全密封结构,因此在压缩装箱及运输过程中没有垃圾渗沥水 II泄漏的情况,杜绝造成二次污染。III|624噪声控制|IIII站内的噪声主要来自于运转设备和车辆。III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械、电力、液压技术,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同时整个II系统更加可靠实用。液压泵采用噪音较低的叶片泵型式,并设在相对独立的泵房之内,采取了相 I i应的隔声防振措施,主要油缸设有缓冲装置。常规设备均选用国家允许的低噪声产品。个别噪声源IIIi采取封闭处理。IIIIII由于转运车间取封闭结构,垃圾收集车的倒车和卸料在室内进行,同时由

39、于压缩系统和转运IIII车辆的高效性,垃圾收集车在站内的停留时间大大缩短,转运车的车次也相对减少,这就使车辆 IIII噪音降到了最低限度。IIII上述设备选用和防噪降噪措施,完全保证了中转站与周围区域界边处的噪声符合国内外相关III标准的要求。IIII| & 2.5蚊蝇控制IIIII根据国内中转站的实际运作情况,只是在夏天有少量的蚊蝇出现,而采用本方案的垃圾压缩 II转运系统,垃圾封闭在系统内部,因此产生蚊蝇就更少,并采取以下办法预防和消灭蚊蝇:IIIIa.在蚊蝇容易聚集处设置灭蚊器、药条等器具。|IIIIIb.对设备和场地每天下班后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以保持清洁。IIIIC.定期对设备和场地

40、进行喷药灭蚊蝇等。|I 7.结束语IIII|从以上关于300T垃圾转运站工艺方案及设备的详细介绍,不难得出如下结论:|III采用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地坑、双模式垃圾压缩机和由勾臂车所构成的垃圾装填、压缩、装入 II和自卸的工艺方案是一种技术先进、工艺成熟、可靠、高效的方案。计算机的运用和高度自动化 I I的控制系统,使其整个装置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完善的除尘、除臭系统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并 I I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系统除了充分考虑设备匹配的合理性、完整性外,同时留有余地为未来 IIIi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它不仅完全能满足现时的要求,也能适应将来的发展。因此我们推荐该垃圾I I转运站使用此工艺及设备方案。II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