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2(精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613620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金融2(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金融2(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金融2(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2(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2(精品)(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际金融平时作业二(2010-03-22 09:25:13) 转载标签: 国际金融 平时作业 教育分类: 潜阳阳查看近两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并分析,了解我国国际收支现状、特点。(20分)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状况: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增加,增长迅速;错误与遗漏账户数额偏大,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一、经常账户货物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继续增长。 200

2、8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360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1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1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58亿美元。 200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9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2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1211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2008年末,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4178亿美元,达到19460亿美元。 资料来自于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2008 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5 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增幅较2007 年回落2

3、5 个百分点,与同期GDP 之比为105,较上年下降23 个百分点。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4261 亿美元,增长15,增幅较上年下降了32 个百分点;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 亿美元,下降74,2007 年为增长近10 倍。2008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9460 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4178 亿美元,比2007 年少增441 亿美元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总体现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

4、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点。境内市场主体的负责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在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

5、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平衡状况可能有所改善。此外,宏观经济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下一阶段外汇管理工作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神话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1. 货物贸易顺差小幅增长2. 服务贸易逆差增长3. 收益项目净流入继续增加4. 直接投资顺差下降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更深程度地放缓。主要国家已陷入衰退,尽管采取了大量注入流动

6、性、大幅降息等救助措施,但信用紧缩情况未显著缓解,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可能继续放缓萎缩,失业率将进一步攀升。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受全球经济下滑、外部融资环境恶化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冲击可能更加显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继2008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降至3.2后,2009 年将下降1.3。 全球金融体系将继续动荡,可能与实体经济衰退相互作用,危机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再次恶化。持续的去杠杆化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一般性调节失效,严重的信贷紧缩可能进一步导致各类贷款的违约率大幅上升,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大型工商企业和消费者出现大范围破产违约。面对持续发展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将

7、继续出台实施一系列大力度的救助措施。总体而言,全年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系统性和突发性风险,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较大。 从国内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跨境资金异动可能会带来潜在风险,资金流向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国际贸易投资的外部环境恶化,企业经营风险增大,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 但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良好,稳健的金融市场体系、广阔的市场潜力,特别是政府坚决果断的决策,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实行总额4 万亿元的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等宏观政策,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国家推进重点

8、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市场化改革为健全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提供了有力保障。2.查看我国近十年来净误差与遗漏的情况并记录下来,了解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0分)年 份差 额贷 方借 方2000-11,893,07311,893,0732001-4,855,5724,855,57220027,794,2557,794,255200318,422,34718,422,347200427,045,08227,045,0822005-16,766,22716,766,2272006-12,948,867来源:( - 2.查看我国近十年来净误差与遗漏的情况并记录下来,了_c09国贸meiguo_新浪博客 12,9

9、48,867200716,402,23216,402,2322008-26,093,84326,093,8432009-435435误差与遗漏是指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因资料不完整、统计时间和计价标准不一致以及货币换算等因素所造成的差错和遗漏,它是为使国际收支核算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贷双方应相互平衡,两者之差应该等于零。当贷方总计大于借方总计时,差额数列在“误差与遗漏”的借方,当借方总计大于贷方总计时,差额数则列在“误差与遗漏”的贷根据外管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我国自1989年以来误差与遗漏项持续为负,而且这个项目的绝对值也呈有规律的变化,由1

10、990年的32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221亿美元,然后逐渐回落,一直到2001年的48亿美元。 从历史数据看,误差与遗漏额的净值呈正负相间的随机分布,从1996年正式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到2008年期间,我国净误差与遗漏额4次为正、9次为负。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为负. 造成误差与遗漏的原因既包括不同渠道数据与国际收支统计原则的差异、各数据源统计误差和货币折算差异等,也包括未被记录的跨境资本流动。方。3.查看有关资料,了解欧美国家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收支有何影响?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20分)美中贸易逆差并不由人民币估值过低引起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于人民币汇率

11、被低估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汇率制。人民币近10年都处于升值趋势中,人民币升值是以人民币汇率下降形式反映出来的,即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金额减少。1994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6212,1995年为8.3490,1996年为8.3143,到2003年为8.2770(国家统计局,2004),人民币汇率近10年下降了4.1。从2001年开始连续3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8.2770,2004年15月人民币汇率累计平均仍为8.2770.2003年以来,人民币再一次面临升值压力,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欧盟、日本等不断施压,希望迫使人民币升值。国内外理论界也有人依据各种模型估算出人民币

12、“应升值的幅度”,高的估计达到50以上,低的估计也有15以上。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从1994年至今,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均为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2002年达到2864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了5.55倍。从人民币购买力评价(PPP )看,中国的物价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世界银行,2002)。从通货膨胀率差异看,美国自1998年以来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3,中国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CPI )为-0.3,比美国低2.53。1978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

13、P )年均增长9.3。这2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看,中国同业银行拆借利率2002年底为2.7,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25。中国的短期利率比美国利率高1.5个百分点。在国内,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比美元存款利率高1.4个百分点。此外,2002年上半年开始,美元由强走弱,人民币跟着美元一起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相背离。在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的情况下(1993199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至少比同期美国制造业高1.5个百分点),人民币反而随着美元贬值,使得贸易逆差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些都构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一) 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上

14、讲,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不是过度贬值或定价过低,单说近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

15、有动,仅此一条,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低估。 (三) 国际政治分析 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有学者特别指出,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如西方国家简单地将人民币币值水平与其本国制造业的衰退联系在一起,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造成美国就业机会减少的因素不是中国,而是全球化竞争的无形之手。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

16、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 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实际上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而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以及美元贬值的J曲线效应等多种因素综

17、合作用的结果。 金融霸权作为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布什政府对华经贸政策调整的新内容。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

18、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但更多的还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摩擦。加入WTO以后,中国处

19、于制度大调整阶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开始加重。 (四)人民币升值的客观作用 1、 加强经济自循环的能力 当汇率变化反映了外币的供求程度之后,企业和家庭就能及时调整其策略,更为有效地利用外币。而且,如果国内企业长期借助有利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出口低端产品赚取利润越容易,国内企业投资于产品研发的动机就越小。这不利于国家的竞争力的长期发展。 2、 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人民银行必须从市场中买入美元、投放人民币。这使央行难以将货币供应控制在目标区间之内。为抵消外汇占款的影响

20、,人民银行必须进行所谓的“本外币对冲操作”,即在买入美元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政府债券或央行票据,从市场中回笼资金。适度扩大人民币波动范围能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3、 与缓解目前“经济过热”的顾虑相一致 在固定汇率下,升值压力会被转化为通涨压力外汇占款导致货币供给量上升,带来通涨压力。而通过发放央行票据来回笼外汇占款的做法不具持久性,并将导致政府财务负担的上升。扩大人民币浮动范围会缓解升值压力向通涨压力的转换人民币升值会对国内价格形成向下的压力,由于:1) 外汇占款减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2) 货币升值将使进口价格降低,因此可能压低国内价格。 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中央政府做出

21、的决定,不会是因为某一个原因,除非这个原因的压力大到让政府无法回避或阻挡。我觉得原因有三: 第一:化解各国以及各种资金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和压力; 第二:逐渐摆脱盯住美元的模式,为人民币成为硬通货做准备; 第三:借此机会,缩小港币和人民币的汇率差,争取达到1:1,然后,在适当时机下,人民币、港币和澳元将融合,形成单一货币。 赞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经济有利也有弊,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民币汇率的坚挺地位和稳步上升对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将产生重要影响。人民币汇率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其将逐步在亚洲货币体系中扮演核心货币之一的角色,人民币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强也将

22、不断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我们有理由预见,将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版图中人民币将扮演重要的角色。4.查看我国近五年来的外汇储备情况和相关资料,谈谈你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看法(结构与总量)?(20分)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外债处蔡秋生日前表示,中国的外汇储备自2003年12月份以来首次下降,已低于19000亿美元。而消息人士昨日透露,中国10月末外汇储备已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为自2003年年底以来首次下降。央行的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056亿美元,意味着在10月份可能减少160亿美元。上述消息人士补充称,外汇储备下降,部分反映出美元在过去数月中的强势,人民币对美元则

23、走弱。他称,政府不再要求公司卖出美元,只要美元继续上涨,人民币快速升值预期减弱,许多企业倾向持有美元。过去几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因央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大量买入了通过巨额贸易顺差和外商投资涌入的美元。今年三季度外汇储备同比增长32.9%,其中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同比少增36亿美元。该季度增幅少于当月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入。海外投资增多可能是原因之一此前有一些经济学家预期,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可能出现更多的资本外流。蔡秋生则指出,外汇储备增长的温和减缓是管理层一直以来希望看到的。“但这也反映出信心和市场的一种变化,我们已看到人民币汇率开始出现大幅振荡。”宏源证券

24、经济学家房四海表示,不应夸大解读外汇储备的下降。“因为金融危机,也许有些海外投资者试图收回资金,我认为不会出现大量资本外流情况,中国外汇储备是在下降,但原因也可能是中国海外投资增多。”我的看法:1、致外汇储备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劳工的榨取过甚。2、外汇过高原因是国家壁垒。外汇储备其实是国家的一种创造。因为国家壁垒的存在,一个国家在本国只能流通自己的货币。5.查看有关黄金储备的变动情况及相关资料,分析其变动的原因,谈谈你对黄金储备的看法?(10分)长期以来,由于黄金的价格以美元计价,受到美元的直接影响,因此,黄金与美元呈现很大的负相关性。首先,美元的升值或贬值将直接影响到国际黄金供求关系的

25、变化,从而导致黄金价格的变化。从黄金的需求方面来看,由于黄金是用美元计价,当美元贬值,使用其他货币例如欧元的投资者就会发现他们使用欧元购买黄金时,等量资金可以买到更多的黄金,从而刺激需求,导致黄金的需求量增加,进而推动金价走高。相反的,如果美元升值,对于使用其它货币的投资者来说,金价变贵了,这样就抑制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减少导致金价下跌。从黄金生产来看,多数黄金矿山都在美国以外,美元的升值或贬值对于黄金生产商的利益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为金矿的生产成本以本国货币计算,而金价以美元计算,所以当美元贬值时,相当于美国以外的生产商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而出口换回的本国货币减少使利润减少,打击了生产商的积极性,

26、例如南非的金矿在2003年就是由于本币对美元升值(相当于美元贬值)幅度大于黄金价格的上涨幅度,导致黄金矿山非但没有盈利反而陷入亏损的艰难局面,这样最终导致黄金产量下降,供给减少必然抬升金价。其次,美元的升值或贬值代表着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美元升值,说明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增强,从而增加对美元的持有,相对而言减少对黄金的持有,从而导致黄金价格下跌,反之,美元贬值则导致美元价格上升。例如: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这段时期由于其它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远远大于投资黄金,投资者大规模地撤出黄金市场导致黄金价格经历了连续20年的下挫。而进入2001年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27、美国连续11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导致美元兑其他主要国家货币汇率迅速下跌,投资者为了规避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开始重新回到黄金市场,使黄金的走势出现了关键性的转折点。2002年以来,美国经济虽然逐步走出衰退的阴霾,但受到伊拉克战争等负面影响仍使得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2003年海外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尽管美联储试图采用货币贬值的方法来削减贸易赤字,但这种方法似乎并不奏效,美元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大量资金外流到欧洲和其它市场,黄金投资的规模也出现创纪录的高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美元与黄金的负相关性质的是从长期的趋势来看的,从短期情况来看,也不排除例外情况。如2005年便

28、出现了美元与黄金同步上涨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欧州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动荡:一体化进程由于法国公投的失败而面临崩溃的危机,欧洲经济一直徘徊不前,英国经济发展出现停滞和倒退,原本应该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的欧央行受到美元升息拉大美元与欧元的利率差的羁绊而左右为难,只能勉强维持现行利息水平,英国央行为了刺激经济而调低利率,欧元和英镑因此而受到市场抛售,投资者短期内只能重新回到美元和黄金市场寻求避险推动了美元和黄金的同步走高。据最新数据统计,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8.72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增幅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同比多增加22

29、亿美元。从储备资产来看,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较为单一,即使在目前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仍主要以美元资产为组成部分。黄金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资产之一,而我国黄金储备600亿吨,仅占我国外汇储备总额的1.2%,远远低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从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应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包括提高黄金的储备比例,应该说从长期来看,我国增加黄金储备是必然趋势。但是,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价连创新高的情况下,应加强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决断,在具体的操作上注意掌握技术处理手段,做好风险管理。6.查看周小川提出的“创造超主权

30、货币”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原因以及意义?(20分)周小川认为,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不仅储备货币的使用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发行国也在付出日益增大的代价。他认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但他也同时指出,重建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可能是个长期内才能实现的目标。而在短期内,国际社会特别是基金组织至少应当承认并正

31、视现行体制所造成的风险,对其不断监测、评估并及时预警。 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了特别提款权(SDR),周小川认为,其使用范围需要拓宽,才能真正满足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他认为,应当着力推动SDR的分配,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 此外,周小川建议由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更是加强SDR作用的有力手段。对于参与各国而言,有利于减少所需的储备,节省资金用于发展和增长。 具体做法是:基金组织可考虑按市场化模式形成开放式基金,将成员国以现有储备货币积累的储备集中管理,设定以SDR计值的基金单位,允许各投资者使用现有储备货币自由认购,需要时再赎回所需的储备货币,既推动了SDR计值资产的发展,也部分实现了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甚至可以作为增加SDR发行、逐步替换现有储备货币的基础。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