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灭菌法详细介绍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605556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各种灭菌法详细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各种灭菌法详细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各种灭菌法详细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各种灭菌法详细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灭菌法详细介绍(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各种灭菌法详细介绍灭菌法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方法。本法适用于 无菌制剂、原料、辅料及医疗器械等物品的灭菌。无菌物品是指物品中不含任何活的微生 物。然而,对于任何一批灭菌产品来说,绝对无菌既无法保证也无法用试验来证实。物理 或化学手段灭菌试验表明:微生物的杀灭遵循对数规则,因此,已灭菌物品的无菌标准一 般以物品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的概率-无菌保证水平SAL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表示。 最终灭菌产品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不得高于10-6。已灭菌产品达到的无菌保证水平可通过验 证确定。灭菌产品的无菌保证并不能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无菌检验,而是取

2、决于生产过程中 采用合格的灭菌工艺、严格的GMP管理和良好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灭菌工艺的确定应 综合考虑被灭菌物品的性质、灭菌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灭菌后物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等因素。灭菌程序的验证是无菌保证的必要条件。灭菌程序经验证后,方可交付正式使用。 验证内容包括:撰写验证方案及制定评估标准。确认灭菌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安装 正确,并能处于正常运行(安装确认)。确认关键控制设备和仪表能在规定的参数范围 内正常运行(运行确认)。采用灭菌物品或模拟物品进行重复试验,确认灭菌效果符 合规定(性能确认)。汇总并完善各种文件和记录,撰写验证报告。日常生产中,应 对灭菌程序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确认关键

3、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湿度、灭菌气体 浓度及吸收的辐照吸收剂量等)均在验证确定的范围内。灭菌程序应定期进行再验证。当 灭菌程序发生变更(包括灭菌物品装载方式和数量的改变)时,应进行再验证。产品的无 菌保证与灭菌前产品被污染的程度及污染菌的特性相关。因此,应严格监控被灭菌品灭菌 前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及污染菌的耐受性,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污染,确 保微生物污染控制在规定的限度内。灭菌后,应防止已灭菌物品被再次污染。任何情况下, 都应要求容器及其密封系统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符合无菌要求。灭菌方法常用的灭 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可根据被灭 菌

4、物品的特性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灭菌。只要产品允许,应尽可能选用最终灭菌法(即 产品分装至包装容器后再灭菌)灭菌。若产品不适合采用最终灭菌法,可选用过滤除菌法 或无菌生产工艺达到无菌保证要求,只要可能,应对非最终灭菌的产品作补充性灭菌处理 (如流通蒸汽灭菌)。一、湿热灭菌法本法系指将物品置于灭菌柜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 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该法灭菌能力强,为热力灭菌中最有效、应 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药品、容器、培养基、无菌衣、胶塞以及其它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 变化或损坏的物品,均可用本法灭菌。流通蒸汽不能完全杀灭细菌抱子,一般可作为不耐 热无菌产

5、品的辅助灭菌手段。湿热灭菌条件通常采用121Cx20min或116Cx40min的程序,也可采用其它温度和时间 参数。总之,必须保证物品灭菌后的SALM10-6。对热稳定的物品,可采用过度杀灭法, 其SAL应10-120热敏感产品的标准灭菌时间F0可低于8min,但应在生产全过程中,对 产品中污染的微生物严加监控,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耐热菌污染及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 确保被灭菌产品达到无菌保证要求。采用湿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包装和装载方式,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时,应进行热分布试验、热穿透试验和生物指示剂验证试验。以确定灭 菌柜空载及不同装载时腔室中的热分布状况及可

6、能存在的冷点;在空载条件下,确认121C 时腔室各点的温度差值应1C ;使用插入实际物品或模拟物品内的温度探头,确认灭菌 柜在不同装载时,最冷点物品的标准灭菌时间(F0)达到设定的标准;用生物指示剂进一 步确认在不同装载时冷点处的灭菌物品达到无菌保证水平。本法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嗜热 脂肪芽孢杆菌孢子(Spores of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二、干热灭菌法本法系指物品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或消除 热原物质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用湿热灭菌法灭菌的物品的灭菌,如玻璃器具、金 属制容器、纤维制品、固体试药、液状石蜡等均可采

7、用本法灭菌。干热灭菌条件一般为160170Cx120min以上、170180Cx60min以上或250Cx45mi n以上,也可采用其它温度和时间参数。总之,应保证灭菌后的产品其SAL10-6。干热过 度杀灭后产品的SAL应10-12,此时物品一般无需进行灭菌前污染微生物的测定。250C 45min的干热灭菌也可除去无菌产品包装容器及有关生产灌装用具中的热原物质。 采用干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包装和装载方式,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干热灭菌法验证与湿热灭菌法相同,应进行热分布试验、热穿透试验、生物指示剂验证试 验或细菌内毒素灭活验证试验。以确认灭菌柜中的温度分布符合设定的标准、确定最

8、冷点 位置、确认最冷点标准灭菌时间(Fh)能达到设定标准并达到SAL要求。常用的生物指 示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孢子(Spores of Bacillus subtilis)。细菌内毒素灭活验证试验是证明除 热原过程有效性的试验。一般将不小于1000单位的细菌内毒素加入待去热原的物品中, 证明该去热原工艺能使内毒素至少下降3个对数单位。细菌内毒素灭活验证试验所用的细 菌内毒素一般为大肠杆菌内毒素(Escherichia coli endoxin)。验证时,一般采用最大装 载方式。三、辐射灭菌法本法系指将灭菌产品置于适宜放射源辐射的Y射线或适宜的电子加速器发生的电子束中 进行电离辐射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

9、方法。本法最常用的为60Co-y射线辐射灭菌。医疗器械、 容器、生产辅助用品、不受辐射破坏的原料药及成品等均可用本法灭菌。采用辐射灭菌法灭菌的无菌产品其SAL应10-6。y射线辐射灭菌所控的参数主要是辐射 剂量(指灭菌物品的吸收剂量)。该剂量的制定应考虑灭菌物品的适应性及可能污染的微 生物最大数量及最强抗辐射力,所使用的剂量事先应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常用的辐射 灭菌吸收剂量为25kGy。对最终产品、原料药、某些医疗器材应尽可能采用低辐射剂量灭 菌。灭菌前,应对被灭菌物品微生物污染的数量和抗辐射强度进行测定,以评价灭菌过程 赋予该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灭菌时,应采用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对灭菌

10、物品吸收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以充分证实 灭菌物品吸收的剂量是在规定的限度内。如采用与灭菌物品一起被辐射的放射性剂量计, 剂量计要置于规定的部位。在初安装时剂量计应用标准源进行校正,并定期进行再校正。60Co-Y射线辐射灭菌法验证时,除进行生物指示剂验证试验外,还应确认空载和装载时灭 菌腔内的辐射剂量的分布图、灭菌物品的吸收剂量及最大和最小吸收剂量的分布、灭菌物 品的均一性、灭菌腔内物品的装载方式等。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短小芽抱杆菌子(Spore s of Bacillus pumilus)。四、气体灭菌法本法系指用化学消毒剂形成的气体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在充有灭菌气体的高压腔室内进行。常用的化学消

11、毒剂有环氧乙烷、气态过氧化氢、甲醛、臭氧O3)等,本法适用于在 气体中稳定的物品灭菌。采用气体灭菌法时,应注意灭菌气体的可燃可爆性、致畸性和残 留毒性。本法中最常用的气体是环氧乙烷,一般与80%90%的惰性气体混合使用。该法可用 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等不能采用高温灭菌的物品灭菌。含氯的物品及能吸附环氧乙烷的 物品则不宜使用。另外,使用气态过氧化氢和臭氧O3)灭菌,因其无危害性残留物,不 会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适合于空间和物品表面的灭菌。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时,灭菌柜内的温度、湿度、灭菌气体浓度、灭菌时间是影响灭菌效果 的重要因数。可采用下列灭菌条件:温度 (54 10)C ;相对湿度(601

12、0) % ;灭菌压力8x105Pa ;灭菌时间90min 灭菌条件应予验证。灭菌时,先将灭菌腔室先抽成真空,然后通入蒸汽使腔室内达到设定 的温湿度平衡的额定值,再通入经过滤和预热的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过程中,应严密监控腔 室的温度、湿度、压力、环氧乙烷浓度及灭菌时间。必要时使用生物指示剂监控灭菌效果。 本法灭菌程序的控制具有一定难度,整个灭菌过程应在技术熟练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灭菌 后,应采取新鲜空气置换,使残留环氧乙烷和其他易挥发性残渣消散。并对环氧乙烷残留 物和反应产物进行监控,以证明其不超过规定浓度,避免产生毒性。环氧乙烷灭菌法验证时,应进行如下试验:泄漏试验,以确认灭菌腔室的密闭性;生物指

13、 示剂的验证试验,指示剂一般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孢子(Spores of Bacillus subtilis);灭菌后 换气次数的验证试验,确认环氧乙烷及相应的反应产物含量在限定的范围内。验证设计时, 还应考虑物品包装材料和灭菌腔室中物品的排列方式对灭菌气体的扩散和渗透的影响。五、过滤除菌法本法系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以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的方法。常用于 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或原料的除菌。除菌过滤器采用孔径分布均匀的微孔滤膜作过滤材料,微孔滤膜分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 滤膜材质依过滤物品的性质及过滤目的而定。药品生产中采用的除菌滤膜孔径一般不超过 0.22p m。过滤器不得对被滤过成分有

14、吸附作用,也不能释放物质,不得有纤维脱落,禁 用含石棉的过滤器。滤器和滤膜在使用前应进行洁净处理,并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或作在 线灭菌。更换品种和批次应先清洗滤器,再更换滤膜。过滤过程中无菌保证与过滤液体的初始生物负荷及过滤器的对数下降值LRV(Log Reduct ion Value)有关。LRV系指规定条件下,被过滤液体过滤前的微生物数量与过滤后的微生 物数量比的常用对数值。即:LRV=lgN0- LgN式中N0为产品除菌前的微生物数量。N为产品除菌后的微生物数量。LRV用于表示过滤器的过滤除菌效率,对孔径为0.22p m的过滤器而言,要求每1cm2有 效过滤面积的LRV应不小于7。因此过滤

15、除菌时,被过滤产品总的污染量应控制在规定 的限度内。为保证过滤除菌效果,可使用两个过滤器串连过滤,或在灌装前用过滤器进行 再次过滤。在过滤除菌中,一般无法对全过程中过滤器的关键参数(滤膜孔径的大小及分布,滤膜的 完整性及LRV)进行监控。因此,在每一次过滤除菌前后均应作滤器的完整性试验,即 气泡点试验或压力维持试验或气体扩散流量试验。确认滤膜在除菌过滤过程中的有效性和 完整性。除菌过滤器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一个工作日,否则应进行验证。过滤系统的验证包括过滤系统对过滤液体的适应性、过滤材料对溶液的污染程度、过滤 器的规格、过滤器的灭菌方法、过滤系统的完整性试验、生物指示剂试验、过滤液体的微 生物含

16、量控制及过滤时间、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等。上述试验大部分可由滤器的生产厂商来 进行。微生物挑战性试验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通过过滤除菌法达到无菌的产品应严密监控其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建议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过滤操作。相关的设备、包装容器、塞子及其它物品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灭菌,并防止 再污染。六、无菌生产工艺无菌生产工艺系指必须在无菌控制条件下生产无菌制剂的方法,无菌分装及无菌冻干是最 常见的无菌生产工艺。后者在工艺过程中须采用过滤除菌法。无菌生产工艺应严密监控其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并应在无菌控制的环境下进行过滤操作。 相关的设备、包装容器、塞子及其

17、它物品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灭菌,并防止被再次污染。无菌生产工艺过程的无菌保证应通过培养基无菌灌装摸拟试验验证,试验结果的阳性率不 得超过0.1%(置信度取95%)。在生产过程中,应严密监控生产环境的无菌空气质量、操作 人员的素质、各物品的无菌性。无菌生产工艺应定期进行验证,包括对环境空气过滤系统有效性验证及培养基模拟灌装 试验。生物指示剂生物指示剂系一类特殊的活微生物制品。可用于确认灭菌设备的性能、灭菌程序的验证、 生产过程灭菌效果的监控等。用于灭菌验证中的生物指示剂一般是细菌的抱子。1.制备生物指示剂用微生物的基本要求不同的灭菌方法使用不同的生物指示剂,制备生物指示剂所选用的微生物必须具备以

18、下特 性:(1) (1) 菌种的耐受性应大于需灭菌产品中所有可能污染微生物的耐受性。(2) (2) 菌种应无致病性。(3) (3) 菌株应稳定。存活期长,易于保存。(4)易于培养。若使用休眠抱子,生物指示剂中休眠抱子含量要在90%以上。1. 1.生物指示剂的制备生物指示剂的制备应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制备前,需先确定所用微生物的特性,如D值(微生物的耐热参数,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所需的时间,以分表 示)值等。菌株应用适宜的培养基(如产抱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物应制成悬浮液, 其中抱子的数量应占优势,抱子应悬浮于无营养的液体中保存。生物指示剂中包含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多种抱子,可制成多

19、种形式,通常是将一定数量的抱 子附着在无生命的载体上,如滤纸条、玻片、不锈钢、塑料制品等;抱子悬浮液也可密封 于安甑中;有的生物指示剂还配有培养基系统。生物指示剂应选用合适的材料包装,并设 定有效期。载体和包装材料在保护生物指示剂不被污染和损耗的同时,还应保证灭菌剂穿透 并能与生物指示剂充分接触。载体和包装应设计原则是便于贮存、运输、取样、转移接种。 有些生物指示剂可直接将抱子接种至液体灭菌物或具有与其相似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替 代品中。使用替代品时,应用数据证明二者的等效性。1. 2,生物指示剂的应用在灭菌程序的验证中,尽管可通过灭菌过程某些参数的监控来评估灭菌效果,但生物指示 剂的被杀灭程度

20、,则是评价一个灭菌程序有效性最直观的指标。可使用市售的标准生物指 示剂,也可使用由日常生产污染菌监控中分离的最耐受微生物制备的抱子。在生物指示剂 验证试验中,需确定抱子在实际灭菌条件下的耐受性,并测定抱子的纯度和数量。验证时, 生物指示剂的微生物用量应比日常检出的微生物污染量大,耐受性强,以保证灭菌程序有 更大的安全性。在最终灭菌法中,生物指示剂应放在灭菌柜的不同部位。并避免指示剂直 接接触到被灭菌物品。生物指示剂按设定的条件灭菌后取出,分别置培养基中培养,确定 生物指示剂中的抱子是否被完全杀灭。过度杀灭产品灭菌验证一般不考虑微生物污染水平,可采用市售的生物指示剂。对灭菌 手段耐受性差的产品,

21、设计灭菌程序时,根据经验预计在该生产工艺中产品微生物污染的 水平,选择生物指示剂的菌种和抱子数量。这类产品的无菌保证应通过监控每批灭菌前的 微生物污染的数量、耐受性和灭菌程序验证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评估4.常用生物指示剂(1) 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嗜热脂肪芽抱杆菌子(Spores ofB 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如 NCTC 10 007、NCIMB 8157、ATCC 7953)。D 值为 1.5 3.0min,每片(或每瓶)活抱子数5x1055x106个,在121C、19min下应被完全杀灭。 此外,还可使用生孢梭菌孢子(Spores of

22、Clostridium sporogenes 如 NCTC 8594、NCIMB 8053、ATCC 7955), D 值为 0.40.8min。(2) 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枯草芽抱杆菌子(Spores of Bacill us subtilis,如 NCIMB 8058、ATCC 9372)。D 值大于 1.5min,每片活抱子数 5x1055x 106个。去热原验证时使用大肠杆菌内毒素(Escherichia coli endoxin),加量不小于100 。细菌内毒素单位。辐射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短小芽抱杆菌子(Spores of Bacillus

23、pumilus,如 NCTC 10 327、NCIMB 10 692、ATCC 27 142)。每片活抱子数 107108, 置于放射剂量25kGy条件下,D值约3kGy。但应注意灭菌产品中所负载的微生物可能比 短小芽抱杆菌抱子显示更强的抗辐射力。因此短小芽抱杆菌抱子可用于监控灭菌过程,但 不能用于灭菌辐射剂量的建立。(4)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枯草芽抱杆菌子(Spores of Bacil lussubtilis,如NCTC 10 073、ATCC 9372)。气态过氧化氢灭菌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嗜热 脂肪芽抱杆菌抱子(Spores of Bacillus stearo

24、thermophilus, 如 NCTC 10 007、NCIMB 81 57、ATCC 7953)。每片活抱子数1x1065x106个。环氧乙烷灭菌中,枯草芽抱杆菌抱子 D值大于2.5min,在环氧乙烷浓度为600mg/L,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54C下灭菌,6 0min应被杀灭。过滤除菌法:过滤除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 如ATCC19 146),用于滤膜孔径为0.22pm的滤器;黏质沙雷菌(Serratin marcescens)(ATCC 14 756),用于滤膜孔径为0.45pm的滤器。有效期。载体和包装材料在保护生物指示剂不

25、被污染和损耗的同时,还应保证灭菌剂穿透 并能与生物指示剂充分接触。载体和包装应设计原则是便于贮存、运输、取样、转移接种。 有些生物指示剂可直接将抱子接种至液体灭菌物或具有与其相似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替 代品中。使用替代品时,应用数据证明二者的等效性。1. 2.生物指示剂的应用在灭菌程序的验证中,尽管可通过灭菌过程某些参数的监控来评估灭菌效果,但生物指示 剂的被杀灭程度,则是评价一个灭菌程序有效性最直观的指标。可使用市售的标准生物指 示剂,也可使用由日常生产污染菌监控中分离的最耐受微生物制备的抱子。在生物指示剂 验证试验中,需确定抱子在实际灭菌条件下的耐受性,并测定抱子的纯度和数量。验证时, 生物

26、指示剂的微生物用量应比日常检出的微生物污染量大,耐受性强,以保证灭菌程序有 更大的安全性。在最终灭菌法中,生物指示剂应放在灭菌柜的不同部位。并避免指示剂直 接接触到被灭菌物品。生物指示剂按设定的条件灭菌后取出,分别置培养基中培养,确定 生物指示剂中的抱子是否被完全杀灭。过度杀灭产品灭菌验证一般不考虑微生物污染水平,可采用市售的生物指示剂。对灭菌 手段耐受性差的产品,设计灭菌程序时,根据经验预计在该生产工艺中产品微生物污染的 水平,选择生物指示剂的菌种和抱子数量。这类产品的无菌保证应通过监控每批灭菌前的 微生物污染的数量、耐受性和灭菌程序验证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评估。4.常用生物指示剂(1)湿热灭菌

27、法:湿热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嗜热脂肪芽抱杆菌子(Spores ofB 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如 NCTC 10 007、NCIMB 8157、ATCC 7953)。D 值为 1.5 3.0min,每片(或每瓶)活抱子数5X1055X106个,在121C、19min下应被完全杀灭。 此外,还可使用生孢梭菌孢子(Spores of Clostridium sporogenes 如 NCTC 8594、NCIMB 8053、ATCC 7955),D 值为 0.40.8min。(2)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枯草芽抱杆菌抱子(Spores of B

28、acillus subtilis,如 NCIMB 8058、ATCC 9372)。D 值大于 1.5min,每片活如子数 5X1055X1 06个。去热原验证时使用大肠杆菌内毒素(Escherichia coli endoxin),加量不小于1000 细菌内毒素单位。辐射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短小芽抱杆菌子(Spores of Bacillus pumilus,如 NCTC 10 327、NCIMB 10 692、ATCC 27 142)。每片活抱子数 107108, 置于放射剂量25kGy条件下,D值约3kGy。但应注意灭菌产品中所负载的微生物可能比 短小芽抱杆菌抱子显示更强

29、的抗辐射力。因此短小芽抱杆菌抱子可用于监控灭菌过程,但 不能用于灭菌辐射剂量的建立。(4)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枯草芽抱杆菌子(Spores of Bacil lussubtilis,如NCTC 10 073、ATCC 9372)。气态过氧化氢灭菌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嗜热 脂肪芽抱杆菌抱子(Spores of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如 NCTC 10 007、NCIMB 81 57、ATCC 7953)。每片活抱子数1X1065X106个。环氧乙烷灭菌中,枯草芽抱杆菌抱 子D值大于2.5min,在环氧乙烷浓度为600mg/L,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54C下灭菌, 60min应被杀灭。过滤除菌法:过滤除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 如ATCC19 146),用于滤膜孔径为0.22p m的滤器;黏质沙雷菌(Serratin marcescens)(ATC C 14 756),用于滤膜孔径为0.45p m的滤器。/FONT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