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元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8590918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北省元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元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元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元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元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北省元氏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1. (6分) (2018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设计股权激励机制的起点是基于人性。自古以来,对于人性本源善恶的争论便没有标准答案。“人性本善”是中国古代儒家大师孟子的观点,但后来又有荀子“性恶论”与之相悖。西方传统经济学在进行理论分析时假设人性是自私的,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在他的六项精进中,也强调了“积善行、思利他”。那么到底在设计股权激励机制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依据“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呢?在这一问题上,中国股权激励第一人、经邦集团董事长薛中行有他独特的理念。他认为人

2、性是同时具有自私性与利他性的矛盾体。在企业管理中,重点在于对人的引导,通过好的机制设计,引导人将自私与利他结合。好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坏人”变成“好人”,坏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好人”变成“坏人”,人性本矛盾。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72岁的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教授用他的学术研究验证了这一点。他认为自利原则也不是完全有效的,人们会通过合作来达到共赢,甚至会无私地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进行慈善捐赠。因此,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全理性的个体。经邦集团17年丰富的案例积累告诉我们,成功的股权激励各有各的特点,但不成功的股权激励往往存在共同点员工未出资。员工出资是股权激励成功的

3、必要条件,它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所以如何避免股权激励方案的失败,增加成功的机率?薛中行强调在于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环节的重点员工是否出资。薛中行认为人是一个兼具自利性与利他性的矛盾体,对自身选择也是存在矛盾的。如何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忠诚度?是股权激励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好的股权激励方案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员工出资环节。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的理论更是与薛中行的理念不谋而合。他的心理账户理论,也能完美的解释这一现象。他认为“初始状态”对于人们行为的选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相同情况下,人们对自己已经持有的资源更加看好,不会轻易放弃。就像股民炒股,即使股价下跌,也不会轻易抛售手中已

4、有的股票。所以员工出资认购企业股权之后,便不会轻易离开企业,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心理账户理论从专业学术角度揭示了出资环节对股权激励成功如此重要的原因。股权激励机制成功的关键,要让员工掏出“真金白银”!(选自股改的真谛,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人性本源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儒家大师孟子与荀子观点相悖,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理论分析时也假设人性是自私的,可见此问题自古以来便没有统一的答案。B . 设计股权激励机制的起点是基于人性,判断人性是善还是恶是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环节中的重点。C . 成功的股权激励机制可以将人的自利性与利他性有机统一,帮助人在自利性与

5、利他性之间寻求一种更为和谐的关系,以求取共赢。D . 出资环节对股权激励的成功是重要的,理查德泰勒的心理账户理论从学术角度对此做了解释。(2)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正是因为人性本矛盾,所以好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坏人”变成“好人”,坏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好人”变成“坏人”。B . 薛中行通过经邦集团积累下来的案例总结出:失败的股权激励普遍是因为员工未出资购买所在企业股权,成功的股权激励恰恰是因为员工出资认购了企业股权。C . 理查德泰勒的理论是与薛中行的理念不谋而合,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如心理账户等。D . “初始状态”是指人们最初做出的某种选择,而这

6、种“初始状态”会让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放弃最初的选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薛中行对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之说,得出了“人性本矛盾”的结论。B . 薛中行和理查德泰勒都认为人是同时具有自私性与利他性的,因此在设计股权激励机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人性特点。C . 股权激励机制是为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引导、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而设计的。D . 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员工出资认购企业股权之后,也就增加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便不会轻易离开企业。2. (12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海棠花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

7、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

8、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尽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天气陡然暖了起来,已经是夏天了。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

9、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

10、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

11、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自己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儿乡思,欣赏这一点儿乡思。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他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他们的时间愈远,他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他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儿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

12、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1941年5月29日 德国哥廷根(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片段,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B . 第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表现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C . 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D . 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2) 通过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文章第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

13、的是“无缘”吗?为什么?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 第段划线部分描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 3. (7分) (2017高三下闽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4、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

15、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材料二:“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

16、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图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

17、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B . 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人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C . 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D . 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 . 材料一提出了立法

18、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B . 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C . 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D .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E . 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3)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 (11分)

19、(2017高二上南充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 , 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騃,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

20、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

21、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恤军务 恤:顾及B . 屡遣客间说 间:参与C . 皆辇属于道 属:接连D . 弘正假以风痹请告 告:告假(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B . “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C .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

22、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D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田弘正忠于职守,深受拥戴。见季安追求奢侈,不理军务,多施杀罚,他时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卒十分信赖他。B . 田弘正遵从规制,坚守臣节。在魏州,他拆毁超逾规制的馆宇服玩,不用过于豪华的正厅,请朝廷任命宾僚参佐。C . 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节操。归顺朝廷后,面临危险的幽、恒、郓、蔡等州长官派人劝诱阻挠,他仍心向朝廷。D . 田弘正御下不严,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里叛乱,他及其家属等

23、一起遇害。(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 (7分) (2018郑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午枕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注】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欹(q),倾斜、歪向一边。(1)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从

24、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B . 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已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侧面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C . 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D . “田蹊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颇含理趣E .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通过对朱户画楼的描写,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6. (9分) (2016高一下右玉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

25、中的空缺部分。宋代罗大经指出登高中颈联“_,_”含有八层意思。荀子劝学中用比喻手法,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语句是“ _,_,_。”“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7. (6分) (2016高一上望江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 ,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

26、提出有价值的质疑,_ ,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六、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9高三上和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古代谚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网。北岛“一字诗”生活网络使我们彼此之间越来越近,但有时也越来越远。任正非请分析上述语句中关于“网”的含义及引申义,任选其中的一句或几句,以“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1-1、1-2、1-3、2-1、2-2、2-3、3-1、3-2、3-3、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1、4-2、4-3、4-4、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1、5-2、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6-1、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7-1、六、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