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587202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日常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日常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日常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日常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日常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 在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的工作人员1.近年来,我国的政府职能正在不断完善,公务员作为政府行政管理良性运作的中坚力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仲晓芳2对基层公务员心理压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总体心理压力偏高,压力主要来自于组织运行机制和环境,以及工作任务本身。商磊3采用 Cooper 等编制的OSI 问卷框架,将乡镇公务员心理压力源分为工作特征、角色压力、组织结构与氛围、事业发展、人际关系、工作家庭分界6 个维度。潘莉等4认为,公务员的压力主要来自工作性质和职业前景,带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公务员的心理压力过大不但影

2、响个人身心健康,而且从根本上影响政府的行政效能。项聪5对公务员心理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指出公务员心理压力中存在负性压力;,负性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正性情绪体验呈负相关。陈瑞芳6以澳门公务员为例,对公务员的心理压力与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发现公务员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其工作满意度就越低。综上,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研究关注点多在其前因和后果变量的研究上,有关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运动锻炼亦称身体锻炼,即以科学合理的身体活动形式赋予人体各器官系统一种良性的刺激,促使身体的形态、生理机能等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和变化,进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7.运动锻

3、炼不但能够提高锻炼者的身体素质,它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认知行为假说;认为,运动锻炼可以诱发个体积极的思维或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心境具有抵抗作用,该假说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相一致8.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个体打破焦虑、抑郁等消极心境,继而培养其积极的心境状态。目前,国内有关运动锻炼心理效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对学生人群心理健康、自卑感、心理压力、抑郁、焦虑、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影响,如王甲福9对湖北省大学生的运动锻炼参与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发现,运动锻炼等级与心理健康素质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李佳川10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方法

4、论对运动锻炼与大学生自卑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运动锻炼与自卑感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但存在显着的二次非线性关系。卢三妹等11经调查研究发现,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作为可行手段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每周参加 3 次及以上的运动锻炼减压作用最明显。李学砦12对 396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改善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种类的运动疗法,大学生有无锻炼习惯在抑郁、焦虑和自我概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有关运动锻炼对职业人群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运动锻炼能否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手段,缓解我国公务员心理压力水平,值得探索。本文以上海市部分公务员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公务员心理压力和

5、运动锻炼的现状,分析不同运动锻炼参与程度、强度、锻炼时间等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为缓解公务员心理压力提供借鉴。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市部分公务员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性别、年龄随机抽样。研究对象主要为杨浦区、长宁区、浦东新区、虹口区、普陀区、徐汇区、闸北区在职公务员。共发放问卷1 500 份,回收问卷1 306 份,剔除不合格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 181 份,有效回收率为78.7%.1. 2 研究工具 选用笔者编制的公务员心理压力量表对公务员的心理压力进行测评,该量表由工作倦怠、人际沟通能力、职业成就期待和工作满意度 4个维度构成,共 20 个条目。量表列出了被试可能

6、遭遇的心理压力,包括看到别人进步,我心理难以平衡;我对别人的言行很敏感;等。量表采用 Likert 5点记分: 1 分为总是;,2 分为经常;,3 分为有时;,4 分为很少;,5 分为从未;.分数加总后,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压力越大。总量表的克隆巴赫 系数为 0. 92,4 个分量表的克隆巴赫 系数均大于0. 70.结构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 GFI、CFI、RM SEA等值均在可接受标准内。说明该量表的信度、效度是可以接受的。采用笔者自编的调查条目对公务员的运动锻炼情况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公务员运动锻炼动机、项目、参与程度、强度、每次锻炼时间等内容。1. 3 数据处理 问卷调查所获数据采用 SPSS

7、20. 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2 研究结果2. 1 公务员心理压力表现特征2. 1. 1 性别特征 表 1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公务员在总量表和工作倦怠、职业成就期待得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人际沟通能力和工作满意度 2 个维度上差异不显着。女性公务员在总量表及 4 个维度的得分上均低于男性。这一结果表明,女性公务员的压力感受要普遍高于男性,承载更多的心理压力。2. 1. 2 年龄特征 将公务员按照年龄大小分为 5 组,同时对各组被试总量表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公务员在总量表及 4 个维度的得分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 25 岁及以下的公务员在总量表和职业成就期待、工作满意

8、度上得分最低,压力感受最明显( 表 2) .2. 1. 3 文化程度特征 将公务员按照文化程度不同分为 5 组,同时对各组被试总量表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表明,除了职业成就期待维度外,不同文化程度的公务员在总量表及工作倦怠、人际沟通能力、工作满意度得分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获博士学位者在总量表和 4 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其他学历者,这一结果说明,获博士学位者较其他学历者具有更大的心理压力( 表 3) .2. 1. 4 职位级别特征 将公务员按照职位级别不同分为 4 组,同时对各组被试总量表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不同职位级别公务员在总量表和 4 个维度的得分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县处级以上公务

9、员在总量表和 4 个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说明县处级以上公务员人群的压力状况要好于乡科级和其他职务的公务员( 表 4)。2. 2 公务员参与运动锻炼特征2. 2. 1 动机特征 已有研究显示,锻炼动机对锻炼的参与程度和锻炼效率有直接影响。上海市公务员参加运动锻炼动机情况男女基本一致,其中增强体魄;所占比例最大,为 45%.其次分别为缓解压力( 33%) 、消遣娱乐( 16. 5%) 、人际交往( 3. 0%) 和提高适应能力( 2. 6%) .2. 2. 2 项目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上海市公务员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锻炼项目较多,如散步所占比例最高( 51. 3%) .不同性别的公务员在选择锻

10、炼项目上有着较显着的性别差异。男性公务员选择球类项目的比例为 20. 3%,高于女性的 12. 1%,女性公务员选择舞蹈作为运动锻炼项目的比例为 6. 7%,高于男性的 2. 0%.2. 2. 3 强度特征 锻炼心理学研究表明,运动锻炼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锻炼的心理效应。上海市公务员运动锻炼的强度特征以轻微运动和小强度运动为主,其中,有51.3%的公务员选择小强度运动,20. 5%的公务员选择轻微运动,仅有 19. 8% 的公务员选择了中等强度运动,8.3%的公务员选择了大强度运动。2. 2. 4 频度特征 运动锻炼的频度可以反映上海市公务员运动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程度。在所有有效问卷中,只有

11、 7. 1%的公务员几乎不参加运动锻炼,41. 6% 的公务员选择每周参加 1 2 次运动锻炼,51. 1% 的公务员每周参加 3 次及以上运动锻炼,这比所查阅的有关其他地区公务员运动锻炼频度高。不同性别公务员在参加运动锻炼的频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 χ2= 12. 831,P = 0. 002 2. 2. 5 时间特征 从表 9 可以看出,每次锻炼在30 min以下的公务员所占比例为 12. 4% ,高达 87. 6%的公务员每次锻炼时间在 30 min 以上。这说明大多数公务员每次运动锻炼时间较合理。不同性别公务员在每次运动锻炼时间上具有极其显着性差异( χ2=17. 499

12、,P = 0. 000 2. 3 运动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2. 3. 1 参与运动锻炼程度对减缓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 为考察不同运动锻炼参与程度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在请问您参加运动锻炼吗;的调查条目中,将回答每天参加;隔天参加;经常参加;的确定为经常参加锻炼人群; 回答有时参加;的确定为有时参加锻炼人群; 回答从不参加;的确定为从不参加锻炼人群。对 3 组公务员的心理压力水平及各维度进行考察,以了解运动锻炼参与程度不同的公务员所受心理压力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对 3 组公务员的心理压力总量表及其 4 个维度分数均值进行了多重比较( 表 5) .对于心理压力总量表,经常参加运

13、动锻炼组与有时参加运动锻炼组、从不参加运动锻炼组之间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分别为 4. 61 和 6. 76( P 0. 05) .这表明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对公务员心理依赖存在显着的影响作用。工作倦怠、人际沟通能力、职业成就期待、工作满意度 4 个维度也得到了与总量表相似的结果。2. 3. 2 运动锻炼强度对减缓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为考察不同运动锻炼强度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在您一般参加运动锻炼的强度为多大;的调查条目中,将选择轻微运动;和小强度运动;的公务员确定为小强度组; 选择中等强度运动;的确定为中等强度组; 选择大强度运动;的确定为大强度组。对 3 组公务员的心理压力

14、水平及各维度进行考察,以了解运动锻炼强度不同的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差异( 表6) .通过方差分析对3 组公务员的心理压力总量表及其 4 个维度分数均值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心理压力总量表,小强度组与中等强度组、大强度组之间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分别为2. 71和 3. 78( P 0. 05) .工作倦怠、人际沟通能力、工作满意度 3 个维度上也得到了与总量表相似的结果。只有在职业成就期待维度上,3 个强度组之间的均值无显着性差异,但小强度组公务员平均值均高于其他两组。这一结果提示: 小强度运动锻炼对缓解公务员心理压力效果更为明显。2. 3. 3 锻炼时间对减缓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

15、为考察不同运动锻炼时间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根据您一般每次参加运动锻炼的时间是多久;调查条目的回答,将公务员人群分为 30 min以下组,30 60 min组和 60 min 以上组。对 3 组公务员的心理压力水平及各维度进行考察,以了解运动锻炼时间不同的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对 3 组公务员的心理压力总量表及其 4 个维度分数均值进行了多重比较( 表 7) .结果表明,对于心理压力总量表,60 min 以上组与 30 min 以下组、30 60 min组之间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分别为3. 09和 2. 30 ( P 0. 05) .工作倦怠和职业成就期待维度

16、上也得到了与总量表相似的结果。在工作满意度维度上,虽然 3 个组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每次锻炼60 min 以上组公务员平均值基本上高于其他两组。这一结果说明: 对于公务员人群来说,每次运动锻炼持续 60 min 及以上时间,对缓解心理压力效果最明显。3 分析与讨论3. 1 公务员心理压力特征 从性别上看,女性公务员的心理压力感受要高于男性,除了生理特征的影响,女性更多地承受来自婚育和家庭方面的压力。此外,尽管女性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承担与男性同样的工作和职责,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定位观念仍存在,女性公务员并未被给予同男性一样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工作没有成就感且晋升机会相对较少,

17、也使女性公务员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从年龄上看,25 岁以下的青年公务员心理压力较大,究其因,刚毕业的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过高的自我期待、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成就感不足都可能导致青年公务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此外,该年龄段的青年公务员还面临购房;压力。从文化程度上看,博士较其他学历者心理压力大,可能与文化程度越高,自己和他人的期望就越大有关。此外,某些政府部门只考虑高学历人才的引进而忽视对他们的培养,导致高学历人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高学历公务员心理压力较大。从职位级别看,我们预判职位级别越高,越要顾全大局,承担责任就越大,压力也随之越大。调查结果则恰恰相反

18、,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职位级别的提升,工作阅历、人际交往经验会越来越丰富,这使得公务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3. 2 公务员运动锻炼特征 从运动锻炼动机看,选择增强体魄;的公务员比例最大。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是运动锻炼最传统的价值,参加运动锻炼首先为了增强体魄符合实际。同时,有 33%的公务员已经有意识地把运动锻炼作为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公务员人群对运动锻炼价值的认同不再局限于运动锻炼对身体健康的贡献,而是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将使运动锻炼作为缓解公务员心理压力的手段成为可能。从运动锻炼强度看,公务员更青睐于轻微运动和小强度运动,出现这一情况可能与个人兴趣以及工作方式有关。大部分公务员从事办公室

19、工作,工作时间久坐而少运动,选择轻微运动或小强度运动既可以缓解久坐带来的身体疲劳,且运动强度小使他们身体恢复时间较短,负担较小。从运动锻炼项目看,散步是公务员的首选锻炼项目。主要原因是散步对场地要求低且技术简单,具有时间和运动量易于控制的优点。不同性别的公务员在选择锻炼项目上有着较显着的性别差异。男性公务员更喜欢对抗、竞争类的体育项目,原因除了此类项目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消极情绪可以得到发泄外,竞技对抗类运动的公平性和胜负性可以使男性公务员转移对现实工作中不公平竞争的关注,弥补心理上的失衡。女性公务员更注重塑造形体的项目,原因在于形体美的良好变化,可以使女性公务员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

20、运动锻炼频度、每次运动锻炼时间看,不同性别公务员有着显着性差异。女性公务员参与运动锻炼情况明显不如男性,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影响了她们运动锻炼的参与情况,另一方面,家庭因素也可能是阻碍女性公务员运动锻炼的原因。女性公务员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传统的家庭观念使她们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操持家务上,因此,很难再安排时间进行运动锻炼。3. 3 运动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锻炼作为改善个体心理健康的方式之一,可以分散个体对自身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紧张情绪得以松弛,从而改善个体的心境状态。此外,在运动过程中,个体可以体验到成功感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21、,这将有利于个体获得自信,降低心理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 凡参加运动锻炼的公务员心理压力均小于不参加锻炼的公务员,再次证实了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关于锻炼的频度和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大部分研究认为,要想获得良好的心理效应,每次锻炼时间应至少持续 20 min.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的效应会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而提升。本研究结果也基本上支持了该观点: 3 次/周及以上的锻炼缓解公务员心理压力的效果更好。随着每次运动锻炼时间的增加,压力均值得分呈现递增,每次锻炼时间与公务员心理压力量表得分均值呈正相关。关于锻炼强度的心理效益,目前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大部分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

22、能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本研究结果则显示: 对公务员人群来说,小强度的运动锻炼比大强度的运动锻炼对缓解心理压力效果更为明显。这一结果虽与大部分研究结论不尽相同,但已有学者的研究从生理上证实了小强度的运动锻炼对预防和治疗一些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有积极作用。季浏等13 -14对不同强度运动锻炼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中等强度和小强度的锻炼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也有研究者15提出,对不同锻炼强度的偏爱也会影响锻炼强度与心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公务员从事办公室工作,工作时间经常久坐而少动。选择轻微运动或小强度运动既可以缓解久坐带来的身体疲劳,且运动强度小使他们

23、身体恢复时间较短,对他们的负担较小,因此,公务员人群更为偏爱小强度的运动锻炼。4 结论公务员的心理压力表现为年龄越小压力越大、女性压力高于男性、学历越高压力越大等特征; 随着职位级别的提升,工作阅历、人际交往经验会越来越丰富,使得公务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应增强公务员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在运动锻炼过程中提供交流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增强体魄;是公务员参加运动锻炼的主要动机,其主要选择以低强度为主的运动锻炼项目; 参与运动锻炼的程度、强度、时间是影响公务员心理压力减缓效益的决定性因素。经常运动锻炼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缓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减缓工作倦怠、人际沟通能力、职业成就期待、工作满

24、意度等压力指标效果明显。每次运动锻炼持续60 min 以上、小强度运动锻炼对缓解公务员心理压力效果更明显,说明运动锻炼持续时间及强度是评定运动锻炼效果的核心指标。参考文献1 尹月婷。 公务员的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2005: 92 仲晓芳。 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 石家庄: 河北经贸大学,2011: 38 -413 商磊。 乡镇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应对策略J. 中国行政管理,2009( 6) : 101 -1044 潘莉,佘双好,李怀军,等。 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 2) : 98 -1015 项聪。 重庆市公务员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重庆: 重庆大学,2006: 87 -896 陈瑞芳。 澳门公务人员的人格特质、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 的 相 关 研 究 D. 广 州: 华 南 师 范 大 学,2004: 33 - 3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