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物理概念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8580452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下物理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下物理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下物理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八下物理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物理概念(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质的物理属性1. 叫做物体的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2. 质量的测量工具有 、等。实验室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3. 质量是的物理属性。它不随物体的、改变而改变。4. 使用天平时,应先将天平放在。将移到左端 然后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处,测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用向盘加减砝码;移标尺上的,直到横梁平衡。此时 之和,即等于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时,还应注意不能用天平测量 质量,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要,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不能扌 的物品和 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5. 微小质量的测量用“”法测量。测量液体质量时要用到 ,测粉沫状物品可在天平盘。6. 叫

2、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p表示,m表示,V表示,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主单位是,常用的还有、,1克/厘米3=千克/米3;7. 密度是的物理属性,同种类的物质密度是,与物体的 、 、无关。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物质的状态变化它的密度 会。水的密度p =千克/米3; 冰的密度p =千克/米3,水结冰体积,冰化水体积.8. 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测出质量m和用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 求出物质密度。(2)求质量:m=。 (3)求体积:V=。9.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比热的单位是。比热是 的物理属性,同一种物质比热是,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同种物质的比热会卩 的变化而变化。10. 水的比热最大为。其

3、含义 ,水的比热大有许多的应用。如: 、物质的物理属性除密度、比热外包括:、。1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的密度实验步骤:从粒子到宇宙1. 叫分子,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间有 ,构成物质的分子一直处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2. 分子由组成,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 。3. 原子是由带电的电子和带电的原子核构成,而原子核又 电的中子和带电的质子组成。原子不带电是因为组成原子的 数等于。4建立了原子行星模型,发现了电子发现了中子。发现了质子, 提出了夸克的设想。5. 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4、:。各颗粒直径的数量级分别是:6.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 的“地心说”认 是宇宙的中心的“日心说”认为 宇宙的中心。7. 人们观察发现,大部分星的相对位置似乎不变。我们称这些星为。用精密的天文 仪器观察它们实际也是运动的。8. 太阳是中数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与银河系紧靠的是系,它距我们超过200万光年。9. 光年(l.y)是单位。一光年是指, 1光年约为千米我们把称为一个天文单位。10. 宇宙是一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目前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是来源于。11. 摩擦起电的实质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 电。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带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2. 谱线红移

5、这一现象说明星系我们。13. 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1)物质是由组成的。(3) .力1. 的力,叫做弹力。、属于弹力。2. 作用在物体上的 越大,物体的就越大,根据这个特性制成弹簧测力计。3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手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4. 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 : (2) : (3) : (4) : 5.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这种能叫做。6 .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 (2)认清和;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 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7.叫做重力,重

6、力的大小简称为。符号“”8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常数用“”表示,常数的含义是:9. 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利用这个特点可制成或。10. 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和有关。重力势能和合称为势能。11. 接触面的统称为摩擦力,叫静摩擦二叫滑动摩擦。12. 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和有关,与无关,它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大,物体对接触面的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变滑动为滚动,物体间的摩擦力 。13. 生活中的摩擦很多,鞋底制有花纹目的 ,采用的方法 ;刹车时握紧刹把目的 ,采用的方法是 ;机器相对滑部分加润滑油目的是,采用的方法是 ;许多机械转轴部分

7、安装滚珠轴承目的,采用的方法 。14. 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使用的方法减小摩擦的。15. 叫做力,产生力的作用至少必须个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16. 当物体发 或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17. 力的示意图是 ,其中表示力的作用点,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若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力越大,线段 。二力平衡力和运动1. 英国物理学家在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概括出来的, (填能或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2. 物体

8、保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其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无关。3. 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或,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二力平衡。4.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并且在。5. 物体在或受到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 (维持/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原因,也不 原因。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受力(后两格填一定或不一定)。压强1. 叫做压力。压力作用在,方向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物理学上通常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 叫做压强。压强的计

9、算公 ,单位是。压强的大小同时受、两个因素影响,压力大,不一定大;压强大,不一定大。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G PgVPgshSPgh3. 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有时要增大压强,有时要减小压强,增大压强的方法有:(1) ,(2) ,(3)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1) ,(2)(3)4举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各两例:。5. 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 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6. 液体由于受力的作用和具有性,所以液体对和都有压强。7. 液体内部压强向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

10、各个方向的压弓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的大小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大的压强大。8. 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有关,而与液体的、等无关,液体的压强公式有、。9. 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叫,它是根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10. 、等实验证明了气体存在压强,1标准大气压为。大气压强会随增大而,大气压强还与、有关。11. 最早较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 国科学家,他认为1标准大气压强相当于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对液体沸点有影响,具体关系 。 高压锅就是应用了原理。12. 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1) (2) 13. 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弓。浮力与沉浮条件1.

11、浮力:一切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2.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F浮G下沉;(2)F浮G上浮;(3)F浮_G悬浮或漂浮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P P亠下沉;P P亠上浮、漂浮 P P亠悬浮。物液物液物液物体的漂浮条件:。3.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4. 阿基米德原理:(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公式:5. 计算浮力方法有:(1)称重法:F 浮=(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阿基米德原理:(3

12、)平衡法:(适合漂浮、悬浮(注意这两者的异同)7. 浮力利用:(1)轮船: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 ,使它 能排开更多的水。(2)潜水艇:通过改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充入小于空气的气体。他们是依靠来实现升降。(4)密度计的原理:浮力复习提纲一、浮力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二、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液(气)体且只受浮力和重力。G下沉G浮G2、根据示意图:F G浮p p液匕漂浮F = G浮p p液物3、说明: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

13、、 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1/3,则物体密度为2/3p 分析:F浮= G 贝I:p 液V 排g =p 物Vg p 物=(V 排 / V) p 液= 2/3p 液浮液 排物物排液液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 G 不同:悬浮p 液 =p物;V排刃物漂浮p 液 p物;V排V物浮液物排 物液物排 物 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万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液与p物。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 p 物= Gp / (G-F) 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丕变冰中含有铁

14、 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四、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表示:F浮 = G排=0 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练习:请用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水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答:用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空桶的重力G ;在溢水杯中倒满水,把石 块浸没在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用测力计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G;浮力F孚 2浮 =G-F , =G-

15、G 比较F汗和G排。 请用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它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无关。答:用细线系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把石块 浸没在水中的几个不同深度,观察发现测力计示数 看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即验证了浸没在水中的的 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无关。如图所示是广为人知的故事“曹冲称象曹 冲利用图中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有关的两条知识(1)漂浮条件,即物体在漂浮时F孚=G(2)阿基米德原理;另外,他所用的科学研究方 浮法是等效替代法和化整为零法。(把本身较大的质量转换为可以测量的小质量)。浮=物=液=浮-五: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

16、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是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六、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 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由排水量m排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m排g ;轮船受到 的浮力F

17、浮=m排g轮船和货物共重G=m排g。 P液浮 排排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潜水艇在水面以下时F浮不变3、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 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讲行工作。彳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七、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

18、虑平衡条件)。4、用G=p gV和F =p gV展开等式。物 物浮 液 排计算浮力方法: 读数差法:F 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浮 漂浮、悬浮时,F=G (二力平衡求浮力;)浮 F.=G排或F.=p 液 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八、如何正确认识液体压强公式卩=Pgh公式P = Pgh的物理意义:P = Pgh是液体的压强公式,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 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深度有关,而与所取的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公式P = Pgh的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来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特殊固体的压强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 h 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gVPgshSPg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