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

上传人:干*** 文档编号:18579195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南省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承担单位:试验地点:试验点海拔及经纬度:试验负责人:试验执行人:联系电话:Email:填报日期: 年 月 日云南省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及记载标准一区试基本情况:包括区试点的气象、土坑壤、试验田布置、种植 情况,及当地主产茶类和主栽品种。表 1 区试点基本情况虫等,将时间、数量、标准和天气情况等详细记载,建好田间管理档案。表 2 施肥记录施肥日期肥料类别肥料名称用量(kg/亩)施肥方式备注(天气)成活率(% )二成活苗株数/定植苗株数X100表 4 苗木成活率调查表O 口口种I区II区III区合计成活率备注缺株数缺株数缺株数缺株数CK每小区植茶 株,三区合计 株。)

2、定植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表 5 成活率调查汇总表(单位:% )品种定植半年成活率CK定植第一年备注成活率四高幅度测量:第 2、第 3、第 4 次定型修剪前测量茶树高度和幅度。每个重复定点取样5个(如茶行长9m,则分别定点在1、3、5、7、 9m中心处)测量茶行高度和幅度。具体在1、3、5、7、9m的中心点测量 最高枝梢的高度和与双行茶行的幅度,计算平均数。表 6 定型修剪前的茶树高度和幅度调查 (单位: cm )品种定点1区II区山区三区平均备注树高树幅树高树幅树高树幅树高树幅CK定点1定点2定点3定点4定点5表7 定型修剪前的茶树高度和幅度汇总(单位:cm )品种调查时

3、间树高树幅年 月曰1区II区山区平均1区II区山区平均CK(第二次定剪前)年 月曰(第三次定剪前)五新梢生育期观察:定植后第 5 年春季,观察茶树春梢萌发期、一 叶开展期、二叶开展期和三叶开展期。每个小区观察5 个点,每个点选择 1 个芽头固定观察,取最后一次修剪的剪口以下第一个带叶健壮芽作为观 察芽,从越冬芽萌动开始,每隔1 天观察 1 次,各个生育期以30观察芽 达到该物候为标准。观察期间,如发生损伤或误采立即调换相同生长状态 的芽。表8 20 _年茶树品种越冬芽萌发情况品种名称:单位:月/日芽梢编号鳞片展 芽日期鱼叶 展芽 日期第一叶 展芽梢 日期第二叶 展芽梢 日期第三叶展 芽梢日期观

4、察记载人一区12345二区678910三区1112131415六发芽密度调查:定植后第 5 年春季进行观测。在一芽二叶期时,每个品种每小区随机取3个点,调查每点(33.3x33.3cm)10cm叶层范围内萌动芽以上的芽梢数。表9发芽密度调查表(个/1109cm2)品种调查日期总芽叶一芽二叶单片叶和对荚叶个数重量个数重量个数重量七鲜叶产量记录:定植后第 5 年采春、夏、秋茶。采摘标准:采一 芽二叶和同等嫩度单片叶及对夹叶。要求春茶留鱼叶采,夏、秋茶留一叶 采。各参试品种采净率均需达到 90%以上。雨水叶要稍摊放去除雨水后再 称重。产量记录到小数点后2 位。表10 20_年品种鲜叶产量记载表合计三

5、区平均记载人: 审核人:表112 年参试品种鲜叶产量品种小区产量(kg/小区)三区合计三区平均亩产(kg/亩)与CK比(%)一区二区三区CK八加工品质鉴定:定植后第5 年,按参试品种的适制性或参试目的, 制作蒸青样、烘青绿茶样或红碎茶样。蒸青样是春、夏茶季采摘的第一批 一芽二叶新梢,经过蒸青固定、烘干后进行测定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 咖啡碱;烘青绿茶样或红碎茶样以春或夏季第一批采摘的鲜叶制作茶样。 制样后每个品种每一批样 200 克左右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统 一交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或审评。九抗性鉴定:定植后第5 年,各区试点对茶树耐寒旱性、抗病性(茶 云纹叶枯病、茶轮

6、斑病、茶饼病及当地主要病害)、抗虫性进行田间调查鉴 定。1. 耐寒性和耐旱性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越冬后或旱期后,以株为单位,每小区调查10 株茶树冻害或旱害程度,凡中上部叶片13 以上赤枯或青枯即为受害叶, 有 1 3 以上当年嫩叶有红变即为受旱害,根据受害情况进行分级:级别冻害或旱害情况0级受冻或旱害数叶片5%;1级5%受冻或旱害叶片15%;2级15%受冻或旱害叶片25%;3级25%受冻或旱害叶片50%;4级受冻或旱害叶片50%。工HI -W X X;)x 100N x 4按公式(1)计算冻害或旱害指数(精确到整位数):式中:HI冻害或旱害指数;叫一各级受冻或受旱丛(株)数;各级冻害或旱害

7、级数;N 调查总丛(株)数;4最高受害级别。根据冻害或旱害指数,耐寒性或耐旱性分为强(冻害或旱害指数GO)、 较强(10冻害或旱害指数20).中(20冻害或旱害指数50)、弱(冻害或旱 害指数50)。表 12 茶树寒害调查表品种小区Z受害丛(株)数X受害级别受害指数平均受害指数耐寒性CK1IIHI表 13 冻害发生期低温统计极端最低温度连续V 0C以下(或低温)日数负积温值。C备注温度值C出现日期统计日期: 资料来源: 整理人: 审核人说明:负积温值是续09以下日子中负温的累加。或是一月(最冷月)全月负温的累加。当地如不出现负温,可不填写。本统计可用当地气象资料。表 14 茶树旱害调查表表 1

8、5 旱害发生期高温与降水量统计表年月日极端最高温度n35C日数(天)降水量(mm )备注气温、降水量等可用当地气象资料。2. 抗病性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在当地茶炭疽病发生盛期对各品种统一进行田间调查。在各小区随机 调查50100片成叶,按分级标准目测分级,田间记录调查结果,分别计 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级标准:0 级:无病斑;1 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 5%以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 6% 2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6%以上。病指计算方法:病情指数二Y(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值)调

9、查总叶数x9x 100茶饼病在当地茶饼病发生盛期对各品种统一进行田间调查。每小区随机选取 新梢的芽下第3叶,调查50片 1 00片叶,记录总叶数及各级病叶数,分 别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级方法:0 级:无病斑;1 级:整张叶片有病斑5个以下;3级:整张叶片有病斑6个10个;5级:整张叶片有病斑11个15个;7级:整张叶片有病斑16个20个;9 级:整张叶片有病斑 21 个以上。病指计算方法:病情指数二Y(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X9X 1003. 抗虫性在害虫发生时期进行田间观察测定,结果填写表16表 16 茶树抗虫性性状记载表品种名称:观察日期记载人调查项目调查结果操作说明抗虫性强、中、弱调查害虫种类和虫口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