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污水处理方案(精品)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565057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肉制品污水处理方案(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肉制品污水处理方案(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肉制品污水处理方案(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肉制品污水处理方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制品污水处理方案(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目 录1. 概述12.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12.1. 设计依据12.2. 设计原则22.3. 设计范围33.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33.1. 废水水质、水量及其性质33.2. 工艺流程及说明53.3. 主要处理构筑物说明63.4. 排污口规范化治理及在线监测153.5. 设计范围163.6. 自控设计164. 公用工程164.1. 给排水164.2. 消防安全164.3. 劳动定员164.4. 劳动保护174.5. 工程建设进度计划175. 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费用估算175.1. 主要处理构筑物一览表(A)185.2. 主要处理设备及费用一览表(B)185.3. 间接取费一览表(C)205.

2、4. 工程总投资206. 运行成本207. 工程特点218. 效益分析228.1. 环境效益228.2. 社会效益228.3. 经济效益22 1. 概述工程名称*有限公司废水处理技术升级改造工程设计规模处理食品废水25m3/d*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排放食品加工废水及生活废水。生产废水集中在短时间内排放,水量波动大,主要来自于蒸煮废水及冲洗废水,它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点,在工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NH3-N对废水处理造成的影响。其排放废水的特点是:浓度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易腐败,直接排入水体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破坏生态系统,严重污染环境。为了保护环境,

3、按照当地环保局的意见,以及该公司的要求,必须将食品废水处理达到国家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表3 中规定肉制品加工的二级排放标准,方可外排。我公司技术人员根据甲方提供的数据,经过详尽的调研和理论分析,提出以下废水治理方案,以供甲方选择采用。2.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2.1.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水污染防治法;(3)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4)给排水工程设计参数及设计技术规范:(5)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相关设计参数;(6)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 建设单位提供的废水水质水量参数建设单位提供的生产状况(7)电力装置

4、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2. 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卫生和安全等法规,废水经处理后确保各项水质指标符合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表3 中规定肉制品加工的二级排放标准。(2)设计中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要成熟、安全可靠,并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3)处理单元相对紧凑、占地尽可能少,在确保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以节约投资和降低造价为出发点,合理选用废水处理构筑物,尽量降

5、低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4)因地制宜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达到工程目标的前提下简化流程,降低造价。(5)选用可靠的设施和适当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方便运行管理,保证处理效果稳定。(6)降低噪声、消除异味,改善水处理站环境,避免二次污染。2.3. 设计范围(1)废水处理站的总体设计、施工和安装。(2)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调查研究水量、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废水本身所特有的情况,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合理、运行灵活、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的设计方案。(3)厂内废水收集管网和排放口的设计、施工和安装及污泥外运处理、出水外排、总电源引线等不属本方案范围。(4)方案阶段提供以下图纸:工艺流程图3. 废水处理工

6、艺设计3.1. 废水水质、水量及其性质(1) 设计水量蒸煮废水:项目生产卤肉制品过程中需进行两次蒸煮,该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等。冲洗废水:项目冲洗废水主要为地面、设备冲刷水和肉质品解冻水等,该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等。生活污水: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根据上述分析,该公司废水的特点为: 水量波动大,水质也不稳定; 废水中悬浮物浓度高,设计中予以考虑; 在设计中应考虑氨氮处理; 废水中含有动植物油,应考虑其处理; 废水BOD5/CODcr0.50,易于生化。3.2. 工艺流程及说明

7、(1) 工艺流程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动物血、油脂、碎肉等污物。废水的特征可概括为: 水质水量变化大(该厂废水为集中排放); 由废水水质特征可以看出,该废水可生化性较好,B/C比达到了0.5以上,适合采用生物法处理; 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悬浮物含量SS为250mg/L,除无机性杂质颗粒外,还含有很多流动性差的有机物如脂类和蛋白质,它们约占CODCr的40%-50%,根据水质,可以看出该废水可生化性较好,水质浑浊,易腐易臭,形成浮渣,在进行生物处理前必须经过预处理。根据对废水水质特点以及排放标准的综合分析对比后确定,本方案工艺采用隔油沉淀预处理生化处理工艺。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工程的工艺流程如下(参

8、见工艺流程图)。(2) 工艺流程说明该公司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后经过细格栅将废水中的大颗粒杂物去除,之后流入隔油沉淀池, 在隔油沉淀池中去除血污、油脂等污染物,出水进入调节池,在其中进行水质水量调节行泥水分离后,出水可达标排放。沉淀污泥部分回流,剩余污泥经干化处理后外运进行无害化处置。3.3. 主要处理构筑物说明(1)格栅井改造格栅井1座,净尺寸为1.0m0.5m0.8m,内设细格栅一套,B=3mm,0.5m0.8m,碳钢防腐。(2) 隔油沉淀池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是整个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其中含有大量油脂,如不采取措施及时去除,则可能对后续处理产生很大的影响,采用隔油沉淀池可去除较大颗粒物

9、质,沉降悬浮物,去除废水的油脂等污染物,为后续废水处理创造条件。改造隔油沉淀池1座,净尺寸为2.0m2.0m3.0m,并增设隔油器一套,污泥泵一台,型号为:WQ-3-12。体,与目前的处理工艺相比,本工艺反应速度快、高效、直接。 。项目建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将原有的折流沉淀池改造为催化调节池,以调匀水量和水质。净尺寸为2.0m2.0m3.0m,超高0.5m。设置污水提升泵一台,型号为:WQ-3-12;池内设置自动控制液位计,控制池内最高和最低水位。(3) 混凝沉淀池改造原有的初沉池改造为混凝沉淀池,可通过投加混凝药剂,提高沉淀效果,以大幅度消减水中的悬浮固体杂质。其净尺寸为2.0m2.5m4

10、.5m。设置进、出水收集器各一套;加药装置一套。(4) 厌氧处理工艺由于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难以被微生物去除的不溶性有机物(如油脂),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如蛋白质)和长链有机污染物(如纤维),因此,必须在进行好氧处理之前,选择厌氧处理作为好氧处理的预处理工艺。同时,由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较高,单纯的好氧处理无法达到除磷脱氮的功效,因此单纯采用好氧处理出水的长期排放将使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采用厌氧好氧的工艺具有一定的脱氮效果。在厌氧池中,进行厌氧微生物水解反应、酸化反应等,逐步将不溶性有机物消解成溶解性有机物,并把长链有机污染物和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消解成短链有机物,如乙酸、丙酸等。完整厌氧过程分为酸化水解

11、和产甲烷两个阶段,酸化水解工艺只利用厌氧过程中的酸化水解阶段,所以厌氧工艺的去除率高于酸化水解工艺,设计停留时间较长(约1248h),其与酸化水解最主要的差别是厌氧除了包含酸化水解阶段外,还包含产气阶段(此阶段同时产生臭气)。若直接用好氧生化处理由于好氧微生物对长链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较差,有机负荷过高,因而处理效率低,同时由于好氧生化须供给充足的空气来创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有利环境,因而能耗大。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其起作用的细菌为水解细菌、产酸菌、产甲烷菌,均在厌氧条件下,不需要动力,因而厌氧反应池能在无能耗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大部分降解到适宜于好氧生化降解的水平。厌氧菌群还可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中间体,使难生化降解物质转变成容易生化处理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