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561926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4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复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考复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考复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页 共 57 页高考复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高考复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页 共 57 页 走进高考走进高考 第一关考点关第一关考点关考考 点点 精精 析析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若,若v2v1v3v2v4v3,则说明物体,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在相等时间

2、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运动,即a .12vvvttt第3页 共 57 页三、实验器材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电源细绳、钩码、刻度尺、电源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

3、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图,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图,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第4页 共 57 页第5页 共 57 页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

4、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点开始来确定计数点,为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点开始来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时间单位,即T0.1 s,如图所示,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如图所示,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第6页 共 57 页位置编号位置编号0 01 12 23 34 45 5时间时间t/st/s0 00.10.10.20.20.30.30.40.40.50.5相邻两计数相邻两计数点间点间的距离

5、的距离x/mx/m计数点的计数点的速速度度v/(m/sv/(m/s)第7页 共 57 页5.5.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6.增减所拴的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增减所拴的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 第8页 共 57 页五、数据处理及实验结五、数据处理及实验结1.由实验数据得出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图象(1)(1)根据表格中的根据表格中的v v、t t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下图,可以看到,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下图,可以看到,

6、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在一条直线上第9页 共 57 页(2)做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做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线2.由实验得出的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1)直接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直接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

7、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t,速度也,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会增加相同的值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均匀变化第10页 共 57 页 (2)(2)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到,即然小车的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到,即然小车的v vt t图象是一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 v随随t 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 vktktb b,显然显然v v与与t t成成“线性关系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第11页 共 57

8、页考考 题题 精精 练练1.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B.打点计时器都使用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都使用直流电源C.拉动纸带时,应尽量与限位孔平行拉动纸带时,应尽量与限位孔平行D.应先拉动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先拉动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且应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且应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带答案:答案:AC第12页 共 57 页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求出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求出()A.能准确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能准确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

9、.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求出某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能准确求出某位移内的平均速度D.可利用某时段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可利用某时段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解析:打点计时器只能求出平均速度,并不能精确地确定瞬解析:打点计时器只能求出平均速度,并不能精确地确定瞬时速度时速度答案:答案:BCD第13页 共 57 页 3.用接在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作匀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6

10、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别标明0、1、2、3量得量得0与与1两点间距离两点间距离s130 mm,3与与4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s448 mm,则小车在,则小车在0与与1两点间平均两点间平均速度为速度为_m/s,小车加速度为,小车加速度为_m/s2.第14页 共 57 页答案:答案:0.30.6第15页 共 57 页 4.(2009江苏高考江苏高考)“探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受探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受力的力的关系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第16页 共 57 页 (1)平衡摩擦力后,将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个相同的砝

11、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0.1960.3920.5880.7840.980加速度加速度a(ms2)0.691.181.662.182.70第17页 共 57 页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象的关系图象(2)(2)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 aF 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图线不通过原点,

12、请说明主要原因说明主要原因第18页 共 57 页答案:答案:(1)见下图见下图(2)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第19页 共 57 页解读高考第二关热点关解读高考第二关热点关第20页 共 57 页 典典 例例 剖剖 析析 典例典例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第六个

13、点下标明B,第,第十一个点下标明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标明E.测量时发现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长为14.56 cm、CD长为长为11.15 cm,DE长为长为13.73 cm,则打,则打C点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大 小 为度 大 小 为 _ _ _ _ _ _ _ _ _ _ m/s2,A B 的 距 离 应 为的 距 离 应 为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0.9862.585.99第21页 共 5

14、7 页解析思路:实验明确是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思路:实验明确是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C点为小点为小车在车在AE之间运动的中间时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之间运动的中间时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判断可以判断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该等于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该等于AE段的平均速度,段的平均速度,第22页 共 57 页第23页 共 57 页 变式训练:如图变式训练:如图(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

15、小车停在靠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的牵引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如图如图(b)中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动方向如箭头所示第24页 共 57 页

16、第25页 共 57 页(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度大小为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打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 m/s2.请根据加速度的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段纸带中的_(3)如果取重力加速度为如果取重力加速度为10 m/s2,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与小车的质量比为_5.0D4D5区间内区间内1:1第26页 共 57 页(2

17、)因打点计时器所打的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所以小因打点计时器所打的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所以小车运动的速度最大时,也就是两点间距离最大,由图可知,车运动的速度最大时,也就是两点间距离最大,由图可知,在在D4D5区间内区间内第27页 共 57 页笑对高考第三关技巧关笑对高考第三关技巧关 第28页 共 57 页 考考 技技 精精 讲讲一、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一、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1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振针的高度和更换复写纸振针的高度和更换复写纸

18、3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4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第29页 共 57 页5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手按住它6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误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误差增大,加速度的大小以

19、能在差增大,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50 cm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得六、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七个计数点为宜7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上每隔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8要多测几组,以尽量减小误差要多测几组,以尽量减小误差9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用细铅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用细铅笔认真描点笔认真描点第30页 共 57 页二、在处理数据和作图象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二、在处理数据和作图象时要注意哪些问

20、题?1计算打某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时间计算打某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时间t的选取要关于计的选取要关于计数点对称,这样作出的图象最为准确数点对称,这样作出的图象最为准确2作图象时,应让图象连接尽可能多的点,不能连接的点作图象时,应让图象连接尽可能多的点,不能连接的点对称地分布在图象的两侧对称地分布在图象的两侧第31页 共 57 页三、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三、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526341123222123xxxxxx1aaa3T3T3Taaaa3 逐差法 求加速度,即,然后取平均值,即,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准确性“”nnnxx12v2T 平均速度法 求速度,即,如图所示3“

21、图象法图象法”求加速度,即由求加速度,即由“平均速度法平均速度法”求出多个点求出多个点的速度,画出的速度,画出vt图,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图,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第32页 共 57 页考考 向向 精精 测测考向考向1实验器材的选择及实验原理的考查实验器材的选择及实验原理的考查1(2009聊城模拟聊城模拟)(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填编号编号):_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天平天平低压变流电源低压变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细

22、绳和纸带细绳和纸带钩码和小车钩码和小车秒表秒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刻度尺 第33页 共 57 页(2)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上端用手提着,纸带穿过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上端用手提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将纸带释放,重物便拉着纸带下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将纸带释放,重物便拉着纸带下落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有一段如图所示,纸带的落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有一段如图所示,纸带的哪端与重物相连?哪端与重物相连?_.(填左端或右端填左端或右端)(3)若电源的频率为若电源的频率为50 Hz,实验者在处理实验数据时,每隔,实验者在处理实验数据时,每隔3个计时点取一个

23、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为应为_s;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小于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小于50 Hz,这样计,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填填“偏大偏大”、“偏小偏小”或或“不变不变”)左端左端0.08偏大偏大第34页 共 57 页 (4)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规律时打出的一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规律时打出的一条纸带,条纸带,A、B、C、D、E为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为纸带上所选的计数

24、点,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 s,则,则vB_m/s,a_m/s2.0.260.4第35页 共 57 页解析:解析:(1)本实验不需要天平测质量,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本实验不需要天平测质量,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也不用秒表测时间,故不需要的器材为流电源,也不用秒表测时间,故不需要的器材为.(2)开始端,纸带速度较小,点间距应较小,故左端与重物相开始端,纸带速度较小,点间距应较小,故左端与重物相连连 0213T0s0.02 sT4T0.08 s50 xaTTTa打点周期,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因由计算时,用的 比实际的 小,故计算出的 比真实值偏大第36页 共 57

25、 页考向考向2实验原理的迁移及应用实验原理的迁移及应用2(2009苏州模拟苏州模拟)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a)所示,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受装置,当有物体从发射和接受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利用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中MN是水平桌面,是水平桌

26、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和2是固定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和4.0103 s用精度为用精度为0.05 mm的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其示数如图,其示数如图(c)所示所示第37页 共 57 页(1)

27、滑块的宽度滑块的宽度d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时的速度v1_m/s,滑块通过,滑块通过光电门光电门2时的速度时的速度v2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是通过光电门1和和2时的时的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的宽度减小一些的宽度减小一些1.0101.02.5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滑块滑块第38页 共 57 页(3)v1、v2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和2时的平均

28、速度,要使瞬时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第39页 共 57 页第四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四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0页 共 57 页基础巩固基础巩固1关于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下列说法错误错误的是的是()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应先接

29、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答案:答案:A第41页 共 57 页解析: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解析: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A错实验时,为了能在纸带上得到较多的点迹,释放小车错实验时,为了能在纸带上得到较多的点迹,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B对;如果先释放小对;如果先释放小车,可能纸带上打不上几个点,故车,可能纸带上打不上几个点,故C对;为了保护小车,对;为了保护小车,避免落地摔坏,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要用手使小车停止运避免落地摔坏,

30、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要用手使小车停止运动,动,D对对第42页 共 57 页2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是用的实验中,是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做此实验时步骤如下,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做此实验时步骤如下,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1)_;(2)_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接好电路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

31、,下面挂上适当把一条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的钩码A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D中取纸带前先断开电源中取纸带前先断开电源第43页 共 57 页D小车停止运动后,直接取下纸带小车停止运动后,直接取下纸带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F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然后从各纸带中选取一条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然后从各纸带中选取一条清晰的进行数据处理清晰的进行数据处理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_解析:错误操作:解析:错误操作:(1)A中应

32、先通电,再放纸带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2)D中取纸中取纸带前先断开电源带前先断开电源B E C A D F 第44页 共 57 页3(2009潍坊检测潍坊检测)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甲、乙、丙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甲、乙、丙等几种较为理等几种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隔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

33、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扯下的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扯下的(1)在 甲、乙、丙 三 段 纸 带 中,属 于 纸 带在 甲、乙、丙 三 段 纸 带 中,属 于 纸 带 A 的 是的 是_(2)打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 m/s2.丙丙3.11第45页 共 57 页第46页 共 57 页解析:解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ss2s1s3s2at2ss2s16.11 cm3.00 cm3.11 cm,s5s14s3.00 cm43.11 cm15.44 cm.所以纸带丙的数据最接近,应和所以纸带丙的数据最接近,应和A是同

34、一条纸带是同一条纸带第47页 共 57 页4某实验小组拟用如图某实验小组拟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实验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实验器材有滑块、钩码、纸带、米尺、带滑轮的木板,以及由器材有滑块、钩码、纸带、米尺、带滑轮的木板,以及由漏斗和细线组成的单摆等实验中,滑块在钩码作用下拖漏斗和细线组成的单摆等实验中,滑块在钩码作用下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摆动,漏斗漏出的有色液体在纸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摆动,漏斗漏出的有色液体在纸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1)在图在图(2)中,从中,

35、从_纸带可看出滑块的加速度和方向一纸带可看出滑块的加速度和方向一致致(2)用 该 方 法 测 量 滑 块 加 速 度 的 误 差 主 要 来 源 有:用 该 方 法 测 量 滑 块 加 速 度 的 误 差 主 要 来 源 有:_、_.(写出写出2个即可个即可)B摆长测量摆长测量漏斗重心变化漏斗重心变化第48页 共 57 页第49页 共 57 页 5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同的实验中,某同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表所示刻的速度如表所示位置编号位置编号0 01 12

36、 23 34 45 5时间时间t/st/s0 00.10.10.20.20.30.30.40.40.50.5速度速度v/mv/ms s1 10.380.380.630.630.880.881.121.121.381.381.631.63第50页 共 57 页(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_运动运动(2)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另一同学想估算小车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另一同学想估算小车从 位 置从 位 置 0 到 位 置到 位 置 5 的 位 移,其 估 算 方 法 如 下:的 位 移,其 估 算 方 法 如 下:

37、s(0.380.10.630.10.880.11.120.11.380.1)m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_(选选填填“大于大于”、“等于等于”或或“小于小于”)实际位移,为了使计实际位移,为了使计算位移的误差尽可能小,你认为采取什么方法更合适?算位移的误差尽可能小,你认为采取什么方法更合适?(不必算出具体数据不必算出具体数据)_匀加速直线匀加速直线小于小于05vvst2总第51页 共 57 页解析: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在相等的时间内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在相等的时间内的增加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的增加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38、,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2)由由s的表达式可以看出该同学是用每个的表达式可以看出该同学是用每个0.1 s内的初速度来内的初速度来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之和,应比实际的匀加速运动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之和,应比实际的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小,为了使计算位移的误差尽可能小,用的位移小,为了使计算位移的误差尽可能小,用05的过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乘以总时间求位移更合适,即程中的平均速度乘以总时间求位移更合适,即 05vvst2总第52页 共 57 页 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是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如图是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什么性质的运动

39、如图是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从放落体的运动轨迹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从放手开始打下的连续的计数点,测得第手开始打下的连续的计数点,测得第1点、第点、第2点、第点、第3点、点、第第4点、第点、第5点与开始点点与开始点0的距离分别为的距离分别为1.9 mm、7.7 mm、17.3 mm、30.7 mm、48.0 mm.交流电的周期为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第53页 共 57 页第54页 共 57 页(1)由此你认为自由落体是做由此你认为自由落体是做_(填填“匀速匀速”或或“变速变速”)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2

40、)如果你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从以上的数据可如果你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从以上的数据可求 出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是:求 出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是:_,vA_m/s;(3)实验中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与当时的实验中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与当时的g值是否相同?若不值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相同,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变速变速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不相等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不相等(或位移越来越大或位移越来越大)9.49.6 m/s20.58答案:答案:(3)不相同原因是重物下落时受到了阻力不相同原因是

41、重物下落时受到了阻力第55页 共 57 页 解析:判断是否匀速,可根据匀速运动的定义对于解析:判断是否匀速,可根据匀速运动的定义对于匀加速运动中某点的速度,可利用匀加速运动中某点的速度,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算出,算出1、2、3、4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v4从而求加速从而求加速度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而造成误差度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而造成误差第56页 共 57 页 7(2010潍坊一模理综卷潍坊一模理综卷)为研究一钢珠在甘油中运动为研究一钢珠在甘油中运

42、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让它竖直落下进入甘油中,用频闪照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让它竖直落下进入甘油中,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得到钢珠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相的方法得到钢珠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B位于液面上方,钢珠只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位于液面上方,钢珠只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BD位于位于甘油中,钢珠先减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设钢珠在甘油中甘油中,钢珠先减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设钢珠在甘油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kv,相机的闪光,相机的闪光周期为周期为0.05 s,标尺上每一小格代表的实际距离是,标尺上每一小格代表的实际距离是1 cm,钢珠的质量为钢珠的质量为0.01 g,g取取10 m/s2.则钢珠在则钢珠在B点时的速度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大小为_m/s.阻力常数阻力常数k为为_kg/s.2.52.5104第57页 共 57 页解析:由图知,解析:由图知,sAM:sMN:sNB不等于不等于1:3:5,所以,所以A点初速点初速不为零,因为在不为零,因为在AB段,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所以段,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所以v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