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557172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7.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监控系统(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 1。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是由信息采集、数据传输、中心控制和信息发布等子系统组成,具有检测和控制两大功能。2 2、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拄昱:监控系统地域覆盖面大、监控设备分散,对环境适应性要求高,传输媒体种类多,有语音、图像、数据等,对通信带宽和实时性要求较高,外场设备种类繁杂,原理不一,接口多样,速率不同,维护管理有一定难度,涉及技术面广,包括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测,数据采集和处理、通信、多媒体图像处理,计算机软件设计等3 3、监控系统管理体制:模式有集中式和分布式。我国目前采用多级分层的分布式系统构架,省联网监控中心,集团监控中心,区域监控分中心,现场监控站。4 4、目的:使用现代化的检

2、测和控制手段,调整道路交通流的状态,达到安全、舒适、快捷的运输目的。目标:最大行车安全道路畅通交通设施状态完好其他优化目标,社会和经济效益5 5、功能:信息采集功能,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采集变化着的道路交通状态,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即对采集的实时道路交通状态信息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处理,信息提供功能,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专家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及时应对交通动态情况,沿途发布提示信息,对交通流进行引导,警告和控制,以提高道路网通行能力,促进交通的安全畅通。6 6、任笈:减少高速公路常发性拥挤的影响减少高速公路偶发性拥挤的影响高速公路获得最大的运行安全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使用者有效地利用高速

3、公路的各种设施,并减轻他们在脑力和体力方面的紧张程度当有危险或事故发生时,给遇到困难的使用者提供帮助减轻交通事故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7 7、皿:信息采集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信息提供子系统、交通控制子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8 8、新技术:视频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无线监控数据传输技术新型车辆检测技术高速公路全程监控技术9 9、发展趋势:监控网络化交通信息共享与集中化监控视频数字化监控智能化交通信息服务社会化第二章高速公路的事件及对策1 1、高速公路的特征:实行交通限制,规定汽车专用实行车辆的分隔行驶严格控制出入,实行“全封闭”高标准的线性完备的设施优点:通行能力大,专为直达交通服务交通事故降

4、低,安全性较好运输效率高2 2、交通事故: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人的因素车的因素道路因素交通环境险恶的气候条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安全监管因素对策:提高驾驶员素质,职业道德和危机意识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改善道路条件集中整治事故“黑点”3 3、常发件交通拥挤:由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小于交通需求而产生的交通拥挤,产生的时间、地点规律性较强。因素:过大的交通需求,道路设施基本上超载道路几何上的缺陷造成通行能力降低对策:A A、对车辆需求的管理入口匝道控制(匝道关闭和匝道调节)高速公路主线控制(主线调节,可变速度控制,驾驶员信息系统)优先通行权的控制通道控制不停车收费和拥

5、挤收费 B B、几何改善改善瓶颈路段的通行能力,通过路面和路肩的重新划分车道或通过整个横断面的改建来增加车道,与在原有的线路上附加支线。C C、对旅行需求的管理调整工作时间鼓励乘坐公共汽车、合用车等高载客车辆完善停车换乘设施改善公共交通服务4 4、偶发性交通拥挤:由于随机事件引发的交通拥挤,其产生的时间、地点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但也有规律可循。类翌:交通事故和车辆抛锚,货物掉落等交通事件不利的气候条件作业区(道路维护)对策:监视系统(电子监视、闭路电视、视频图像识别、空中监视、紧急电话系统、移动电话、警察巡逻和服务巡逻)偶发事件紧急服务驾驶员信息系统 5 5、环境问题:噪声和大气污染。对策;A

6、A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法研究新能源汽车合理布置公路网,调整交通流公路绿化 B B控制噪声源改善运营状况调整路网规划设置防声屏障限制噪声传播公路绿化第四章高速公路检测系统1 1、环境检测:气象检测项目(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能见度等)道路环境监测项目(路面温度、路面相对湿度、路面积雪深度、路面冰冻等)环境污染检测项目(一氧化碳、氨氮化物、总烧、总悬浮颗粒物和等效连续 A A 声级等)2 2、道路检测:内容:道路气象条件,道路路面状态,道路大气环境。道路条件数据采集站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通信3 3、交通流检测:交通流特征(易变、变化幅度大、随机性、定性定量)作为检测对

7、象的属性(可测性和可控性多元化时空变化监控环境条件)4 4、事件检测:内容:推测算法,检测准备第五章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统1 1、入口而值控制方法:A A、匝道关闭(永久性关闭、临时性关闭)B B、匝道调节(入口匝道定时调节感应(动态)调节汇合控制整体定时调节全局最优控制)2 2、计算:调解率的确定3 3、常用的交通控制策略:匝道控制、主线控制、通道控制、出口控制和优先控制。性能指标:总行程时间最小总服务流量最大动能(即流量和速度的乘积)最大行程时间延误最小4 4、定时控制:定时控制的调解率是预先给定的,在某一段时间的运行是固定不变的,他根据交通流历史数据统计情况,将一天划分几个时段,交通流状况

8、近似不变,以此作为依据,确定出各个时段的调解率,是某项性能指标最优,这种方式对预防常发性拥挤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但它的缺点是不能适应交通流的随机变化。5 5、感应调节:也称动态调节,它能依据现场检测设备实时监测到的交通数据,通过处理分析来确定匝道调节率,因而能适应交通流的随机变化,在感应调节系统中,通过主线检测器,采集主线上临近匝道的上游或下游或者两者的交通量,控制器接受主线检测器检测到的交通变量,通过一定算法给出满足一定性能指标的调解率。6 6、可变限谏捽制的原理:依据道路交通气候等条件,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安全、高效运行的限制要求和路段交通流的流量、速度、密度的关系。确定能够允许的最大交通量

9、下的最佳速度和最佳密度,并通过可变限速标志等方法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进行控制。作用:可变限速标志是在高速公路上设置的可变限速标志,显示随交通状况变化的限制车速,从而使主线上交通流的速度能随车流密度的改变而改变,以保证交通流的均匀、稳定,同时还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第六章高速公路信息发布及交通诱导系统1 1、高谏公路交笠信息内容:静态信息(道路设施)动态信息(交通流)和气象灾害信息等。2 2、功能:为驾驶员提供在线信息服务,其信息包括实时的交通流状况、交通事故、气候条件等提供主线、匝道的开通,关闭情况,供驾驶员选择合适路径根据交通信息中心提供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及 GPGP 皱备得到的车辆定位信息

10、,在电子地图的帮助下为驾驶员提供一条最优的行驶路径。3 3、系统组成:交通诱导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网络、用户信息终端。4 4、驾驶员的信息需求:路况(道路设施、天气状况)交通状况(出行时耗估计)沿线拥挤情况道路服务设施(车辆维护加油站、就餐和住宿)第七章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1 1、构区:前段采集设备(收费亭内摄像机、车道摄像机、广场摄像机、隧道摄像机及镜头、云台、防护罩、解码器等)图像传输设备(光端机、光中继器、线/光缆、视频分配器)输出显示设备(监视器、电视墙、视频监视计算机、长延时录像机、硬盘录像机)图像控制设备(控制键盘、画面分割器、视频矩阵切换器、字符发生器)2 2、视频传输:图像传输包

11、括摄像机至监控分中心,监控分中心至总中心。考虑因素:隧道的长度、通过隧道的交通量、隧道的平曲半径和纵坡及隧道内轮廓面积等、还有环境、地形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2 2、隧道照明:需要考虑路面应具有一定的亮度水平,考虑设计速度、交通量、线形等影响因素,并从驾驶上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综合确定照明水平,特别是在隧道入口及其相邻区段需要考虑人的视觉适应过程。3 3、基本段、入口段、过渡段、出口段。4 4、长度、亮度的依据:入口长度主要根据洞口内的净高度,洞内停车视距确定;亮度根据隧道的车流量及隧道的单双向确定过渡段,主要根据行车速度计算,亮度则主要根据基本段亮度计算基本段长度与隧道长度有关,亮度根据行车速度、交通流量,和隧道单双向出口段的长度一般为 6060 米,亮度为基本段亮度的 5 5 倍。视频传输方式:视频电缆传输、光缆传输、IPIP 方式传输视频传输设备:视频分配器、光端机、光中继器、线/光缆等。视频传输技术:模拟视频传输(点对点、多点式)数字视频传输(非压缩、压缩)第八章公路隧道机电系统1 1、通风方式:按风流的流动方向划分,有纵向、横向式和半横向式。按通风机工作方式,送风式和排风式,也有既送风又排风的混合式。通风效果的主要参数:一氧化碳浓度、能见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