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案例分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552281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7.9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资源描述: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案例分析(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 形数据业务流程技术技术实现技术方案、技术获取监督与控制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优化方案、实施与执行、监督与控制匹配与规范化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组织结构策划输出: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技术实现需求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动态调整2实施过程确保两融 成合 预实 期施 的过 新程 型持 能续 力受控案例分析说明 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为基础,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主线,在相关的要点上,辅助以一些典型案例,说明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下,两化融合的工作如何实施。本案例不是给出一个企业两化融合的解决方案,也不是给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贯标方案,而是将过

2、去的做法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符合和不符合的地方,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3提 要 1、企业战略、两化融合方针、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 2、策划 3、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 4、技术实现 5、匹配与规范化 6、其它与结束语4案例概述 Y企业集团是我国机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创立开始就一直扮演我国机电行业实验工厂的角色。形成了包括电机、电气成套、车辆等丰富的产品线。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却面临严峻的挑战。5案例 当前环境下的挑战:没有一种产品能够做大在优势产业上出现技术竞争力下降高端产品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低端产品领域面临民营企业的强大竞争,经营灵活

3、性和成本控制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6案例1、企业战略、两化融合方针、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通常企业希望通过两化融合实现的发展战略 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规范化企业的管理,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10常见的两化融合的方针全面实施 vs 重点突破全盘引进 vs 个性化定制外包 vs 自主技术储备、改造与提升 vs 解决现实技术与管理问题 引进最新技术 vs 采用成熟技术 11两化融合目标的派生过程发展战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新型能力两化融合目标1214战略匹配性分析15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关键成功因素企业定位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内容企业两化融合战略两化融合技术两化融合资源两

4、化融合组织两化融合文化两化融合流程个别产业结构竞争策略、产业中的地位及地理位置环境因素突发因素适配分析与综合评价_专家打分评估法层次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企业发展战略的确定方法 战略规划涵盖的方面很多,包括产品发展、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等。战略规划是确定企业前进方向的重要工作,可以采用多种战略分析的工具和手段。16问题明星瘦狗金牛低高相对市场份额高市场增长波士顿矩阵帮助多种经营的公司确定:哪些产品宜于投资,宜于操纵哪些产品以获取利润,宜于从业务组合中剔除哪些产品,从而使业务组合达到最佳经营成效17分析工具之一:波士顿矩阵确定某单位精确的市场实际占有率。该

5、方法可用于分析产品、企业单位或其他要分析的单位。就每一个要分析的产品或企业单位收集其年销售额、年市场增长率及其竞争对手年销售额的数据计算相对市场份额即一单位的收益除以其最大竞争对手的收益将产品/企业单位按相对份额和市场增长率标于矩阵上,建立市场增长份额矩阵根据波士顿关于矩阵内现金流动和每一象限内产品/企业单位业绩的假设,对公司业务组合进行评估分析工具之二:关键成功(KSF)因素分析比较法将本行业内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差距及造成差距的原因,差别之处就是关键成功因素市场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是指那些在行业中占重要地位、对企业竞争力有重大影响条件、变量或能力等特定因素运用细分市场的原则分析整

6、个行业市场,找出关键性的市场和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进行分析,据此确定关键成功因素1819机会-Onnnnn121212n1212n1212n12威胁-T优势-S优势项目弱势-W弱势项目SOWO发挥优势利用机会ST利用优势回避威胁利用机会克服弱势WT减少弱势回避威胁SWOT矩阵是制订战略的匹配阶段的分析工具。这个矩阵是在内部、外部关键成功因素确定的基础上,根据判断结果将内部优势与弱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分别列出,由内部与外部的两种状态以及相互匹配关系,形成了左列四种不同的组合。分析工具之三:优势-弱势-机会-威胁矩阵(SWOT)20案例基本情况调研 与企业决策层进行访谈,了解决策层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设想

7、。以企业职能部门划分为切入点,全面考虑企业的职能/功能架构,通过经营过程的描述,了解企业的经营/作业程序和运行机制,通过访谈和分析,找出企业各主要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案例21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描述 以打造“中国的通用电气(GE)”为追求目标,坚持人才兴厂、科技强厂、质量立厂、依法治厂,不断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保证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发展“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置身于中国机电装备行业的最前列。案例22两化融合的方针 需求牵引、效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a)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b)围绕获取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c)兼顾利益相

8、关方的诉求;d)包括对满足本规范要求及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e)提供制定和评审两化融合目标的框架;f)在企业内得到沟通和理解,获得员工普遍认同;g)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23案例 企业确定的两化融合实施方针为:规范要求 两化融合的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两化融合的方针):为实现企业战略梳理可持续竞争优势 产品策略 以电机车辆为核心,拓展产品种类,保持多元化产品能力格局的优势。以电机为龙头,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走产业一体化道路,成为国内成套设备供应商的龙头。拳头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局面。逐步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案例24 管理策

9、略 规范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经营过程,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道路。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成本管理,从多种渠道降低成本,走高效低耗的发展道路。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的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集成。提高市场响应速度,降低产品提前期。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案例25从企业战略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需要保持和提升的)机电行业全面的专业配置和研发生产能力 差异化的产品竞争优势 需要增加的关键成功因素 快速的技术和产品创新 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份额26案例企业需要追求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保持多元化产品能力格局。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快速的批量化供应能力27

10、案例企业需要培养的新型能力 能力的具体化 开发设计能力(关键技术的突破、新产品的整合与集成能力)专业化的产品生产和营销能力(针对不同产品线的生产组织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企业产品线的配合与配套能力(企业内部产品线和事业部之间的协调运作能力)进行策划时,企业应首先基于企业战略,根据国家政策、企业现状、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国内外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运用SWOT等参考分析方法,识别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其次,依据业务需求和目标、企业装备、技术、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市场竞争等状况,参考GB/T 23020-2013等方法分析企业两化融合所处发展阶段、关键环节、重点

11、、切入点和发展方向,以及相关关键指标与行业水平的对比情况,明确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提出两化融合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企业应确保策划时所明确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是具体的、可观测的和可达成的。28案例规范要求 企业两化融合目标 基于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判断和瓶颈问题的分析,在现阶段,公司两化融合的目标是实现:(1)提高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这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此主导电机相关产品的技术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2)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提高企业的造血能力。29案例2、策划30两化融合策划的输入和输出a)两化融合

12、的目标;b)市场环境分析结果;c)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f)业务需求和目标;g)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h)数据开发利用现状;i)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a)满足策划的输入所提出的要求;b)确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c)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d)确定运行维护的需求;e)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f)确定基础条件和资源的需求;g)明确两化融合实施框架,包括职责、方法和进度等。31规范要求 输出规范要求 输入企业诊断 管理咨询团队的诊断报告中描述了企业存在的大量问题 在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中也分析了大量需要处理的问题

13、 经营管理17类 工程设计10类 制造执行6类 质量保证6类案例32企业瓶颈问题分析 归纳企业经营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影响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反映在由于信息流的不畅造成的企业物流、资金流方面的问题。公司原材料成本占据产品成本的70%以上,由于营销部门、设计部门和采购部门的信息交互不便捷畅通,采购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得到物料的需求信息,造成采购的盲目性和不精确性,企业的原材料的积压严重,死库存逐年增加,造成巨大的浪费,占用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降低了企业的效益。由于事业部之间缺乏资源调配和协调机制,生产信息不能及时共享,造成生产现场原材料准备时间和产品配套时间过长,并进一步影响到应收货款的回款,

14、降低了企业资金的周转率(目前企业的资金周转周期为150天),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案例33 从物流、资金流不畅的表征推演出去,信息传递模式、媒介、平台、管理方式、协调方式上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司从成立以来一直以技术立厂,但是目前产品创新能力下降,产品和技术储备不足,核心产品技术老化,在企业经营所必需信息的产生源头就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缺乏实现营销、设计、采购、制造、质量部门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平台、手段和机制,影响了企业的协调运作,增加了企业内在的运行成本,降低了运行效率。公司缺乏有效的产品集成设计开发平台,缺乏有效的产品数据管理手段,缺乏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计划、运行、监控

15、手段,并且缺乏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数据,造成企业不能实现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不能实施协调有效的生产运作。案例34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产生瓶颈问题的主要管理和技术诱因案例 信息分散,信息交流不畅,在管理上尚未实现以精细能及时、准确、有效35档案资料室市场销售私有数据采购供应私有数据产品设计私有数据工艺设计私有数据生产执行私有数据质量保证私有数据售后服务私有数据信息分散案例 技术状态以纸介质传递 信息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体系独立的计算机平台36应收现金流帐付应力能产生态的状厂产工生和产品的生产状态求息本额定 可制造性信息成求需耗产消生物料库存生产状态需求成品产品信息

16、模型信配套需成标准品产品成配套套加工工时材料消耗定额能力成套产品的信息订单处理状态帐库存资金占用现金流库存状态库存状态成品生产设计工艺财务市场趋势销售配套生产信息交流不畅案例采购供应37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也是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时材料定额、标准化系列化正规化后的BOM、产品数字化定义、统一编码、标准件库、标准工艺库、设备库、刀具库、人力资源能力集、物料信息(原材料明细、材料代用、技术条件)等等 目前企业缺乏这些基础数据收集和优化的有效机制案例38 上述技术瓶颈影响了企业管理调整的实施:实现计划的科学性和经营生产的协调性,需要正确的基础数据的支撑,需要

17、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换,目前信息化的现状还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集成。实现成本战略,降低产品和经营成本需要转变成本观,同时在各个环节强化成本控制,这需要成本数据的准确计算和顺畅归结。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需要提高数字化设计的效率。实施先进的设计理念,需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案例39这些问题也制约两化融合工作的全面推进 ERP的实施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持。PDM和先进的设计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需要大量的基础信息和支撑库的准备工作。实践证明,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糟糕。缺乏数据的原因有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案例40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是影响公司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公司在管理上存在体制、

18、机制、模式、程序等多方面系统的问题,要根本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需要管理和技术两条线上协调发展。公司启动管理咨询和IT咨询,进行战略、管理和IT的规划,认真落实规划内容将有望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变化。案例41 围绕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1)在电机事业部,以电机产品的研究开发为对象,贯彻并行工程理念,贯彻面向成本的设计思想,逐步形成专业化设计模式,形成电机产品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生产的格局。(2)在车辆事业部,以电动轮车的开发生产为对象,运用先进的三维设计、虚拟装配、工程分析技术,实现复杂产品的无纸化设计制造。(3)在结构件事业部,以生产配套协调为目标,实现股份公司内各个事业部生产

19、的协同。(4)建立数据中心,逐步为整个企业提供应用服务。(5)以客户化ERP实施为核心实现公司生产和经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集成的信息系统在事业部层次支持生产、销售、成本核算等基本业务流程,在股份公司层次支持供应、财务、发运业务流程以及计划协调、资源调度等管理职能。(6)应用成果向其他事业部和产品进行推广应用。42两化融合实施框架案例3、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43 优化方案 在制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时,企业应确保:a)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b)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c)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和批准优化方案,包括得到相关技术主管部门

20、和领导的确认。44规范要求拟定变革计划2启动1重新开始8实施新设计6重新设计目标过程5持续改进7BPR实施的步骤流程改进的实施步骤细则建立项目团队3分析目标过程的现状41 确定发起人2 引进变革思想3 采取有效行动1234567组成领导小组建立变革概念进行环境和组织调查开发经营案例关联努力方向和经营战略筛选变革项目开发行动的整体计划1 叙述性描述2 技术系统分析3 社会系统分析1 确定设计原则2 重新设计组织123456建立过程优化团队定义优化目标绘制过程流程图形成改进项目的计划确定根本原因开发解决方案789实施解决方案评估结果使变革标准化1 规模适中2 有混合型的技能3 代表不同层面的成员4

21、 成员主要精力在团队工作上5 具有清晰的、现实的、有挑战性的和可测量的目标6 讲求效率1 有助于偏差控制2 整个工作是工作基础单元3 团队是组织的基本构建模块4 在源头控制偏差5 构建信息反馈系统6 在工作点做决策7 将控制与信息过程集成8 工作能激励员工9 核心活动吸引支持活动10 一次性获得数据11 功能存在冗余12 工作团队成为一个学习系统13 提倡参与精神14 使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12345关注实施所面临的特殊问题明确文化变革的重要性处理与性能相关的问题好的工作是改进文化的关键使用桥头堡政策来实施变革45偏差矩阵偏差分析操作单元偏差123456789 1011 1213 1415 16

22、 171.产品详细设计1x22.程序规划1.不清楚需求2.不清楚定义3.不好的工作安排3x4.对规定的误解5.不现实的规划xx4x53.程序开发x66.缺乏技能7.设备瓶颈x78.人员流动x8x99.不好的合作10.不好的文档x104.产品测试11.不好的测试数据12.测试失败xx11x 125.产品修订xxx1313.进度改变14.特殊改变xxxxx146.产品发放15.制造困难xx1516.维护困难xxx1617.产品延期xxxxxxxxxxxxxx17成功准则1.用户满意331212113111111312.开发时间3.产品质量232312233123212123221131313122

23、1231图 3 产品开发过程的偏差矩阵46关键偏差它发生在哪里它在哪里被观察它在哪里被控制由谁执行控制活动控制信息技术技能重新设计的假设123456789偏差控制偏差控制表显示了偏差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它们如何被控制、控制它所需要的信息和技能、对改进的建议。不论他们是否是经过训练的、得到授权的或者提供了必需的信息。47缺陷计生的百分率缺陷计生的计量计计的循计噪计其计计力振计计计箱体振计Pareto框图 Pareto框图可以帮助确定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Pareto框图的原理是一个通用规则,它描述了从20%的问题中产生的80%的灾难。这一通用规则在生活中许多地方被用到。Pareto框图是一

24、个简单的条形框图,它显示了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它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使小组集中于最重要的问题,或问题的最重要原因。0250105020753010040累计的百分率原因的计率48USEDAT:AUTHOR:WQDATE:2004-9-6PROJECT:REV:2005-1-24NOTES:12345678910WORKINGREADERDATECONTEXT:A3DRAFTRECOMMENDEDPUBLICATIONC3C1设计技术规范权限控制信息设计信息反馈设计计划O3I1产品设计计划设计过程管理更改申请单产品研制计划¥01审批申请单产品工艺计划产品设计控制信息零部件图纸与数据设计图纸

25、与数据产品设计O2归档技术文件O1¥02设计计划执行情况工艺数据工艺设计¥03工艺计划执行情况工艺对设计的更改要求产品数据管理¥04工艺设计控制信息集成产品开发环境M1 Y企业采取形式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相关业务流程的模型集:49规范化的流程模型示例案例$设计阶段工艺阶段生产准备阶段制造阶段测试阶段服务阶段知识库集成产品模型设计视图工艺视图制造视图测试视图服务视图 服务人员测试人员生产准备人员物资采购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制造制造人员营销$采购$财务设计设计人员工艺工艺人员通过集成的产品模型支持设计制造全过程的协同通过集成的产品模型,实现全过程的基于设计数据的协同推动产品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自

26、行车后轮装配体电动后链后轮3版 版 本 本 A A版 版 本 本 A A版 版 本 本 C C2003/01/01版 版 本 本 A A2004/01/01版 版 本 本 B B后 后 轮 轮 111998/01/01后 后 轮 轮 221998/01/011999/01/01版 版 本 本 A A1999/07/01版 版 本 本 B B1999/10/01实现设计制造管理的全面集成数据共享、功能集成、过程协同数据共享、功能集成、过程协同USEDAT:AUTHOR:WQDATE:2004-9-6PROJECT:XEMC-CIMSREV:2005-1-24NOTES:12345678910WO

27、RKINGREADERDATECONTEXT:A3DRAFTRECOMMENDEDPUBLICATIONC3C1设计技术规范权限控制信息设计信息反馈设计计划O3I1产品设计计划设计过程管理更改申请单产品研制计划¥01审批申请单产品工艺计划产品设计控制信息零部件图纸与数据设计图纸与数据产品设计O2归档技术文件O1¥02设计计划执行情况工艺数据工艺设计¥03工艺计划执行情况工艺对设计的更改要求产品数据管理¥04工艺设计控制信息集成产品开发环境M1事业部工程设计系统功能关系和信息流设计54问题分析组织架构调整 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实施了治理架构和管理体系的调整,将集中的设计、生产计划组织管理、采

28、购营销按照产品线进行了分割重组,按照产品线形成了独立运作的事业部。企业管理架构再设计信息系统架构再设计案例组织结构优化LLJZLYYYXXXXXX XXX XXXXXXX作外动能有限公司电机维修有限公司机电修造有限公司电镀热处理有限公司香港有限公司中共Y集团有限公司委 员 会中共Y集团有限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Y集团有限公司工会Y集团有限公司团委物资贸易有限公司电气成套分公司微特电机有限公司模具有限公司医院设备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有限公司电工有限公司文化娱乐发展有限公司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市商业银行输变电设备成套公司电气有限公司露天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电工招待所机电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财经审计委员会投资发展论证委

29、员会会社会工作委员会实业公司Y集团有限公司董 事 会经 理 层人武部保卫处新闻中心联集体络企办业包装储运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娱文乐中心化公党司委办办投资管理部资财管理部劳动人事部审计监察部深圳有限公司省政府派驻集团公司监 事 会合对经办济有色冶金机械公司普教办小 中学 学铸造有限公司组织部宣传部部统战部部离退办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机电有限公司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电气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电气有限公司说明:1、图中虚线所包罗的部门和单位为债转股组建的Y投资有限公司,其与“Y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式的管理。调整后的组织架构图55案例 外部咨询机构在企业调研过程中,对企业当前经营管理所面对的问题进行

30、了分析:(1)企业决策层认为推进事业部制是发展方向。由于事业部制实施时间比较短,出现的协调等问题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通过管理的逐步调整,是可以解决的。(2)在目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管理流程不合理和不顺畅的地方,依赖于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依赖于管理咨询、过程重构、激励机制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加以克服。(3)信息化工作将为这种管理变革创造条件,并带动管理变革。56案例4、技术实现57规范要求 在制定技术方案时,企业应确保:a)明确技术实现的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b)技术实现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c)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和批准技术方案,包括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实施主体的确认。规范要求

31、 技术获取 企业应规范管理技术获取过程,并确保:a)必要基础资源的数字化和标准化;b)所获取的技术的有效性;c)技术知识向应用主体有效转移。应适当保持技术获取的记录。注:技术获取方式包括自主开发、共同开发、外包、外购等。58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1.建立集中控制的具有扩展性的网络系统2.形成数据中心支撑下的分布式应用环境3.建立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的信息共享体系4.信息系统支撑环境下的应用体系和规范建设 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的制度与规范5.应用系统应用的逐步深入6.逐步收集基础信息并完善其处理手段59案例企业级数据中心单一产品数据源模块化设计平台60案例7.加强信息共享,实现企业经营的协调性

32、,例如:设计信息、成本信息、库存信息8.产品设计中并行工程理念的贯彻并行产品开发模式9.建立完善合理的计划体系和计划流程10.形成信息平台支撑下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全面预算管理61案例信息共享体系网络基础架构62应用体系与规范建设分布式应用环境基础信息优化手段形成完善的计划体系案例 在Y企业的两化融合总体设计报告和两化融合实施纲要中,通过系统分析,定义了Y企业两化融合的发展路线图:实现系统集成全面预算管理自动化设备的集成支持并行工程技术获取的不同策略与手段 问题:软硬件采购中公开招投标与战略合作;系统上线的桥头堡策略和休克疗法;系统上线的矛盾与冲突解决机制(管理和技术谁让步);选择最先进的技术还

33、是最成熟的技术?如何选择实施顾问团队?(原则性的规定与可以实现的方法)63 Y企业定义了多种技术获取的途径:(1)平台系统,按照需要,采购成熟的商业软硬件平台和技术;(2)按照企业的组织机构变革方案和流程优化方案,对系统进行定制化的实施;(3)对企业所面临的特殊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和开发;(4)所需技术已外部引进和内部开发相结合的方法。64案例 引 进 成 熟 的 CAD、CAE、CAPP、CAM产品,形成设计平台 引进成熟的PDM、PLM产品,搭建管理和数据共享平台 配合产品数字化定义技术、设计过程管理规范、设计/制造/管理协同体制的建立产品数据管理CADCAE工程设计CAPP事业部1

34、:产品数据管理设计规划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工艺设计设计过程管理工装设计事业部2: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实现案例5、匹配与规范化66a)明确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组织开展试运行;b)必要时,开展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c)必要时,开展技术实现的优化调整;d)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e)确保员工能力与变更后的岗位要求相匹配。67规范要求 7.5.1 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 在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后,企业应:市 场 生场 营 产间 作信 业 车间 调度 与过信 业息 计 调度 与过 程监息 计管 划 与过 程监 控管 划理 管 程监 控PDM

35、数据库其它数据库数据中心ERP数据库其它数据库基础数据管理综合管理财务管理物资供应人力资源管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市市 场营销营 销 管销 理产品数据管理工程设计产 开品 发数 过程管工工 程 产程 设 品设 计 数计 据据 管管 理理 理车间信息管理车 作 车间车 间 作 业 车间 调度计划管理理 管 理 控理计量管理量跟踪控制量信息管理质量 计信 量息 管管 理理质量跟踪控制质质量信息管理质量 质跟 信踪 息控 综制 合统计基础数据管理基础数据管理集团公司外部网络质量体系管理质量计划管理质量成本管理事业部信息系统经营管理体系工程设计体系生产执行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基基础数据 各 事 业管 部 生

36、产理现场网络计量管理集团指挥项目管理科研管理归档管理设计环境管理股份公司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集成平台事业部 x事业部 2事业部 1新设计的企业管理架构和信息系统架构68纵向成体系横向成系统案例USEDAT:AUTHOR:WQDATE:2004-8-31PROJECT:Y集团CIM系统REV:2004-9-8NOTES:12345678910WORKINGREADERDATECONTEXT:A-0DRAFTRECOMMENDEDPUBLICATION运行集团公司CIM系统设计技术规范权限控制信息组织控制信息¥01运行股份公司CIM系统财务信息统计¥02上报信息反馈质量控制信息财务管理信息人力

37、资源管理信息生产协调信息物资供应信息订单产品信息运行各事业部客户信息CIM系统外部配套与服务信息¥03财务信息反馈综合信息反馈设计图纸与数据归档技术文件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各个事业部这三个层次系统之间的集成关系图:69三个层次系统之间的功能关系案例USEDAT:AUTHOR:WQDATE:2004-8-31PROJECT:Y-CIMSREV:2004-9-9NOTES:12345678910WORKINGREADERDATECONTEXT:A-0DRAFTRECOMMENDEDPUBLICATION合同产品信息集团控制信息综合计划客户信息经营管理财务信息外部配套及服务信息体系设计计划经营信息

38、反馈综合信息统计¥01工程设计体系设计文件制造计划¥02制造执行体系经营信息反馈¥03质量保证计划设计信息反馈质量控制计划质量保证体系生产信息反馈¥04质量信息反馈股份公司事业部 经营管理体系、工程设计体系、制造执行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这四个体系之间的集成关系图:70系统体系之间的功能关系案例5、其它与结束语7172两化融合管理的组织体系:(1)两化融合领导小组;(2)跨域的多专业流程整合团队;(3)内部和外部专家整合的两化融合项目设计与实施开发团队;(4)平台与系统的运行维护机构。两化融合的方针两化融合的目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管理职责以获取与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管理者

39、代表职责与协调沟通业务流程职责、协调与沟通部门职责与机制岗位职责案例73案例 作为领导小组组长的董事长,其主要工作责任包括:(1)建立企业的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并主持领导小组每年两次的常规会议和对重要事件的针对性的会议,对企业两化融合的战略、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进行决策和审批;(2)建立两化融合执行队伍,授权该团队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并跟踪、检查、指导两化融合规划的执行;(3)推动两化融合中管理体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调整与改造。规范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a)向全员传达本企业推进两化融合以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重要性和

40、必要性;b)在企业战略层面部署两化融合,制定方针,明确目标;c)任命管理者代表;d)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机制;e)组织两化融合管理评审;f)确保资源保障到位。案例 Y企业两化融合的执行采用董事长领导下的总设计师负责制:(1)任命企业总工程师为两化融合系统与技术体系的总设计师;(2)任命企业总经理为两化融合管理与业务融合的主管领导。(3)企业与信息化有关的执行工作由信息办主任(该企业的副总工程师,曾经担任企业的采购部主任、财务部主任等职务)承担。规范要求 5.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在本企业管理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应赋予其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

41、决策建议;b)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c)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d)提升企业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e)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74 特别提示 很多企业选择总工程师作为最高管理者代表来推动两化融合,将两化融合作为纯技术性的活动,在工程中是存在问题的;CIO设置的问题。7576两化融合领导小组总指挥/总师/副总指挥/副总师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两化融合办公室各分系统工作小组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两化融合总体设计实施组各事业部工作小组案例 通过联合工作团队的方式实现联合设计

42、和实施。定期召开由总设计师组织的技术协调会和现场会。不定期举行由企业董事长组织的决策会议。基础保障77基础保障总则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人才引进人才培训系统硬件配置软硬件选型基本要求威胁分析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规章制度案例规章制度 管理规范: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办法、域名管理办法、网络信息服务登记管理办法等等 技术规范:客户服务规定、机房管理规定、服务器安装系列规范等等 操作手册:信息门户使用指南、应用系统用户手册等等运行维护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匹配与规范后,企业应:a)明确运行维护的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b)实现日常运行维护与预防性维护的规范化和制度化;c)建立故障处理及应急响应机制,对运行风险进行有效防范。78案例规范要求化 形数据业务流程技术技术实现技术方案、技术获取监督与控制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优化方案、实施与执行、监督与控制匹配与规范化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组织结构策划输出: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技术实现需求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动态调整79实施过程确保两融 成合 预实 期施 的过 新程 型持 能续 力受控 请批评指正 808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