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的发展与沿革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549850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1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用文的发展与沿革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应用文的发展与沿革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应用文的发展与沿革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应用文的发展与沿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的发展与沿革(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制作人:邵艳佳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规范和行政工作的日益严谨,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能否正确书写应用文关系到信息沟通的成败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与新时期科学管理效能息息相关。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应用文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就这一段时期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应用文的含义 香港陈耀南教授在应用文概说一书中说:“应用文,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实务的文章,凡个人、团体机关相互之间,公私往来,用约定俗成的体裁和术语写作,以资交际和信守的文字,都叫应用文。”台湾张仁青教授在应用文一书中说:“凡个人与个人之间,或机关团体与机关团体之间,或个人与机关团体之间,互相往来所使用之特定形式之文字,而为

2、社会大众所遵循、共同使用者,谓之应用文。”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私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实用价值的文章。产生条件OneTwoTEXT文字的出现为文章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媒介。生产劳动促进生产劳动促进了人的思维发了人的思维发展和交际的增展和交际的增多,口耳相传多,口耳相传已无法适应交已无法适应交流的需要,客流的需要,客观上呼唤一种观上呼唤一种文字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的出现的出现。体力劳动与脑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力劳动的分工,保证了一部分保证了一部分社会成员专门社会成员专门从事精神生产从事精神生产。思维

3、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的发展,使人们对使人们对事物的表事物的表述呈现出述呈现出连贯性和连贯性和规则性规则性。ThreeFourFiveSix书写工具的书写工具的产生使文章产生使文章具有物态化具有物态化形态形态。国家的产生,国家的产生,需要使用文需要使用文书这一文字书这一文字工具进行管工具进行管理理。特点特点简明实实明明真实时效规范规范类别事务文书类经济文书类宣传文书类礼仪文书类会议文书类司法文书类科技文书类通用公文类通用公文类应用文的起源 应用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的应用文大约起源于我国红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200年)到“五帝”时代的晚期(公元前2100 年)大约经历1060年左

4、右,距今至少有4500-5000年的历史。产生应用文的物质条件有两条:一是有应用文反映的内容公务活动和事务活动;二是有反映应用文内容的文字。据史料记载,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证明公元前 4800一前4300年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已有了原始文字。以绳记事时代是实物应用文,有了文字以后,以文记事就生了文字应用文,西安西郊花园村出土的甲骨文比商代殷墟甲骨文早1200年,是约公元前26世纪的遗物,已将初具形式的应用文刻在兽骨上4500年前大约是“五帝”时代。皇王大纪称伏羲氏、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尚书 序中写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孔氏传说:书之于木刻其侧

5、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借以简书以记录政事。这个文献资料也说应用文起源于“五帝”时代。起源时期应用文的内容主要是氏族公社的帝王或部落联盟首领的谈话记录、会议记实、命令、宣言、卦辞、卜辞等。尚书 尧典就有尧帝召集四岳会议商议治水的记录和尧帝让位的记录。五帝时代应用文没有一定的格式,一般是开头用“帝日”或“王日”,接着就是正文,内容简要,文字少,篇幅短,语言成熟,文字发展情况从花园村甲骨文看与殷墟甲骨文接近。五帝时代已有做应用文工作的职务了,据汉书古今人表记载,初选文字的仓颉就是轩辕黄帝的史官。舜帝时则设有“纳言”的官职,尚书舜典记载:“帝日:龙,朕聖谗殄说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肤命

6、,惟允。”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相当于现代的秘书。1898年殷墟甲骨文出土后,它证明应用文起源于商代中期。1986 年花园甲骨文的发现,又进一步证明应用文的起源还应早1200年,所以应用文起源于大约是“五帝”时代。应用文体的发展趋势 一、应用文体发展速度缓慢,目前存在着“用旧瓶装新酒”的局限性。“用旧瓶装新酒”之方法不是完全不可取,因为只有在续承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而“用新瓶装新酒”更能使应用文不断地推向前进,随时地适应社会。二、原有的应用文体已发生转变,新应用文已相继产生,应用文写作手段正不断地更新,这是应用文发展的总趋势。应用文的演变 我国应用文的演变发展,经历了奴

7、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过程。奴隶社会时期的应用文在不断演变中已形成一定的程式和类型。2000多年前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应用文汇编,全书上起尧、舜,下到秦穆公,分为夏虞书、商书、周书,它汇集了奴隶社会夏、商、周1300年间的主要应用文。文体种类主要有典、漠、誓、浩、训、命等6种。公元前13世纪的殷墟甲骨文都是商代的应用文,除一部分记事外,大多是卜辞。商代已有“乍册”这一官职专门负责应用文的写作和保管工作。到春秋战国时应用文体又出现了盟约、诉讼及军事上檄文,诸侯之间的移文和向君王陈述意见的书。行文关系一般是上对下或下对上的笼统约定的格式,没有固定的要求,比较自由。秦汉时期是我国应用文的形成和发

8、展时期。从秦代起我国第一次由皇帝统一规定了应用文的文种:制、诰只有皇帝才可使用,“奏”只有臣下对皇帝称。各类应用文在格式上也均有规定,这些成为我国封建应用文形成的标志。秦代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汉字,又发明了纸及大肆焚书,对应用文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到了汉代应用文又有了较大的发展。皇帝的下行文有制书、诏书、策书、戒书4种,臣属给皇帝的上行文也有章、奏、表、驳议4种。秦汉时期的史记汇集了上起皇帝下至汉武帝3000年间的主要应用文摘要汇编。梁朝昭明文选60卷,汇集了应用文名篇80篇。南朝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应用文理论的总汇,精辟地论述了20多种文体的历史源流和发展。唐宋时期应用文是我国封建应用

9、文比较完备的时期。根据政权的需要,应用文被列为国家科举考试主要科目之一。唐朝把应用文明确地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三种。上行文有表、状、笺、启、辞、牒;平行文有关、移、刺下行文有制、刺、册、令、教、符。宋代应用文又有发展,皇帝的下行文有册、制、刺、浩命、诏书、御札、敕牓七种;上行文有剳子、状、书、表、封事、笏记;平行文有关、移、刺、咨。唐宋时期对应用文的格式作了严格的规定,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有一文一事的制度,公文用纸的制度,公文折叠的制度,公文拟制与誊写制度,公文贴黄制度,公文编号制度等。元代除此之外在文书和档案分工上更明确。这一时期的应用文汇编有唐文粹100卷,宋文卷150卷,文章正宗4

10、4卷,元文类70卷。明清时期应用文是我国封建应用文由稳定发展到没落的时期。应用文的名目空前繁芜,文种又增加了很多。下行文有诏、诰、制、刺、册、谕、书、符、令、檄;上行文有题、奏、表、启、章、书状、文册、揭、制对、露布、译、事本;平行文有咨、关、牒。清代文种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康熙年间因告密而发展起来的奏折,成了给皇帝的上行文主要文种。其它许多文种有的衰退,有的废止。明清应用文集古代应用文之大成,主要有明代吴讷的文章辨体、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清代的古文辞类纂等。封建时代各种应用文都打上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烙印,皇帝至高无上,尊君抑臣,等级森严;应用文格式陈腐,文风古板,堆砌颂美之词,堆砌头衔,称谓臃肿膨

11、胀,大量延用虚浮套语,语言晦涩陈古。应用文机构庞杂,各衙门书吏人庸猥,夹私诬罔,贿赂行文,舞文弄墨,侵欺钱粮,甚至盗改文书档案文件等。诸多封建痼疾,说明封建应用文已经到了衰亡阶段。应用文的改革 从1851年到现在,中国人民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应用文也随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太平天国应用文,下行文总称诏旨,上行文统称本章,平行文统称照会,简化了公文格式,树立了朴实明晓的文风。文书汇集有汇编天命诏旨书诏等。但天国应用文也还沿用和保留了封建应用文的基本东西,只是应用文改革的开端和尝试。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权,公布了公文程式令,规定了9种文种,划一了程式,确定了官民称谓,

12、制定了办文制度,规定了公元纪年。但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3个月,1915年复辟帝制,重新复活了封建公文。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了国民党政府。为维护其统治,于1928年11月公布了公文程式条例,规定文种有令、训令、指令、布告、任命状、呈、咨、公函、批。正文结构要求“先叙事由,次而叙案,复次申诉,最后结论”。1938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颁发了公文改良办法,要求公文应尽量用代电,要文字简明,分段及用标点等。1947年又组织文书处理竞赛。但历次改革要求,没有得到完全实施,公文病疾仍然严重。继续沿用封建文种“谕”、“牌示”之类,称谓用语用大人、老爷、钧府、台府、钧座、卑职、贱职等。公文

13、正文四段式,秉承了八股文的起、承、转、合的旧套。公文机构官僚化,从中央到地方规定办文苛细,手续繁多,事无巨细悉以机关长官名义行之,且文犊主义盛行。总之,应用文改革没有任何实效。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应用文进行了彻底改革,建立健全了新的社会主义应用文体系。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制发了一批新的无产阶级应用文,有(1)会议决定、决议、纲领,(2)会议记录,(3)中央通告,(4)宣言,(5)告群众书,(6)信函,(7)通知,(8)报告,(9)统计报表。1931年以后,中央苏区又增加了一些新文种:中央指示信、命令、训令、

14、条例等。特别是党的第一个纲领、宣言及毛泽东为党起草的文告、主张、决定案、决议、调查报告等,为新的无产阶级应用文树立了楷模。1931年由瞿秋白同志起草和周恩来同志加了批示的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公文处理文件文件处理办法对应用文建设有重要意义。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又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著作和文件,既为无产阶级应用文做出典范,又为应用文的全面改革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和舆论准备,而革命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新的革命的应用文,为应用文的全面改革创造了一定条件。1936年7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发表了关于改变公文格式的通知,1938年4月和7月又发布了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践、

15、公文程式再加改革令,不久,陕甘宁边区政府,苏北、东北、华北人民政府也都相继发布了公文改革文件。特别应该提及的是1942年我党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延安整风运动,在整顿“三风”和精兵简政的同时,对应用文公文进行了重大改革。这次规模巨大的改革,以反对文犊主义、党八股、精简与调整文书工作机构以及改进公文工作为中心,把改革旧公文脱离实际、主观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的积弊作为公文改革的重要内容,使公文应用文向着正规化、科学化迈进了一大步。1949年10月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2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关于文电处理工作的几项规定,1951年4月政务院公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新公文的性质、

16、地位、任务和作用,规定了新的公文文种、用途、格式、行文关系、写作要求,以及公文处理原则、程序和保密要求。新的公文文种有7类12种:(1)报告、签报,(2)命令,(3)指示,(4)批复,(5)通报、通知,(6)布告、公告、通告,(7)公函、便函,成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新文种,彻底废除了封建文种诏、浩、制、策、奏、题、表、章等。新的公文格式一律采用书信式,并将事由、发文机关和文种合一为公文标题,废除了繁文褥节的旧格式,建立了新的互相尊重、政治上平等的行文关系。各向行文都直呼机关名称,废除了旧公文那种尊君抑臣、尊上抑下的等级森严的恶称。新公文用语一律用规范化语言,分段,用标点,废除旧式套语。建立了新型的

17、忠于人民的公文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建立了秘书制,选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都好的公务人员担任。1951 年政务院文件标志着我党领导的对封建公文和资产阶级公文的改革基木完成;标志着无产阶级新的社会主义公文的诞生。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发出了反对公文旅行的号召,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93年11月修订后又正式颁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公文文种分为12 类13种:(1)命令,(2)议案,(3)决定,(4)指示,(5)公告、通告,(6)通知,(7)通报,(8)报告,(9)请示,(10)批复,(11)函,(12)会议纪要。规定了公文格式由发文机关、秘

18、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问、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时间等组成文件共分7章45条,第1章总则,第2章公文种类,第3章公文格式,第4章行文规则,第5章公文办理,第6章公文立卷,归档和销毁,第7章附则。这个文件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社会主义体系,使我国公文走上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古代应用文 应用文的历史由来已久,随着文字的产生就有了应用文的写作,且应用文的发展和社会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相辅相成。应用文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孕育期(原始社会)、萌芽期(奴隶社会)、规范期(战国、秦)、发展期(汉、三国、两晋、南

19、北朝)、高峰期(唐、宋)、稳定期(元、明、清)。有关作者修养 人格修养 生活修养 学识修养 语言修养 政策理论修养 业务知识修养构成思维 群体作者 个人作者 法定作者 代言作者对象化思维对象化思维模式化思维越位思维能力 调查能力调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辞章建构能力辞章建构能力把握读者心理把握读者心理的能力的能力作用 our Text 中华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应用文体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璀璨的光芒,光彩夺目。在我国,应用文的使用已有3500年的历史,而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应用文的高度重视和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远,下面,我们就以中国古代公牍文发展为例做一简短的考察。古代应用文

20、 应用文的历史由来已久,随着文字的产生就有了应用文的写作,且应用文的发展和社会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相辅相成。应用文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孕育期(原始社会)、萌芽期(奴隶社会)、规范期(战国、秦)、发展期(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高峰期(唐、宋)、稳定期(元、明、清)。六个阶段高峰期(唐、宋)高峰期(唐、宋)发展期(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发展期(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规范期(战国、秦)规范期(战国、秦)萌芽期(奴隶社会)萌芽期(奴隶社会)孕育期(原始社会)孕育期(原始社会)稳定期(元、明、清)稳定期(元、明、清)孕育期 萌芽期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由于文字还没有出现,为了传递信息、统一

21、号令,应用文以口头形式出现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质、剂等合同形式,成为应用文的雏形。奴隶社会时期,甲骨文以应用文形式出现。在西周青铜器上不仅有公牍文件,还出现了记载物资交换的契约。买卖双方将议定的条文记载在木简上用刀一劈为二,双方各执一片,一旦发生纠纷,官府以合券判案,后世称为“合同”。奴隶社会应用文虽已出现,但不成熟,还处在萌芽状态。发展阶段萌芽期规范期规范期发展期发展期高潮期高潮期稳定期稳定期文字的发展文字的发展 应用文应用文Progress DiagramPhase 1Phase 2Phase 3规范期 稳定期秦王朝统一中国,应用文在当时的社会交流中日益完善规范。同春秋时期相比语言有了

22、很大改进,文字接近口语,行文流畅,可读性强。稳定期稳定期高潮期高潮期发展期发展期规范期规范期从汉朝到南北朝应用文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归从汉朝到南北朝应用文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归纳了应用文写作理论,如东汉王充的纳了应用文写作理论,如东汉王充的论衡论衡自纪自纪中强调文章的实用性,要求写文章要为中强调文章的实用性,要求写文章要为世所用,口说务在明言,笔落应可达意。世所用,口说务在明言,笔落应可达意。唐、宋应用文的发展进入高峰期,宋代应用文唐、宋应用文的发展进入高峰期,宋代应用文体式要求进一步规范,文字的大小,字数的多体式要求进一步规范,文字的大小,字数的多少,年月件数的标记,都有了规定。并最早出少,年月

23、件数的标记,都有了规定。并最早出现了现了“应用文应用文”一词。一词。元代应用文兼有汉蒙两族文化色彩;明代有所提高,强调规元代应用文兼有汉蒙两族文化色彩;明代有所提高,强调规范和务实并改革文风,不用骈文写作公文;清承明制,应用文范和务实并改革文风,不用骈文写作公文;清承明制,应用文发展迟缓,但清朝刘锡载在他的艺概发展迟缓,但清朝刘锡载在他的艺概文概中提出文概中提出“应用文应有上行、平行、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应用文应有上行、平行、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现代应用文变革期完善期民国民国时时期期新中国成新中国成立至今立至今DiagramTextTextTextText有关作者修养 人格修

24、养 生活修养 学识修养 语言修养 政策理论修养 业务知识修养构成思维 群体作者 个人作者 法定作者 代言作者对象化思维对象化思维模式化思维越位思维能力 调查能力调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辞章建构能力辞章建构能力把握读者心理把握读者心理的能力的能力Diagram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2001200220032004Table由应用文发展的趋势引起的思考 新的社会需求,是完善各种文体的基本动力。各种文体又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那么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新的社会需求将

25、不断地产生,这就要求应用文体要相应改变固有形态,不断注入新内容,产生新体式,更加完善,更能适应社会,当代应用文发展趋势证实了这一点。过去那种陈旧的观念、老化的研究课题、落后的研究方法以及我们研究中的惰性,使应用写作理论显得空洞、抽象。还有一种误解,认为应用写作没有多少理论值得研究,只要知道写作格式就行了,甚至把应用文章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这些偏面理解,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目前,培养高层次的写作人才,已是当务之急。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迅猛发展,写作学科面临的问题会更多,因此,现在就需要着手培养高层次的写作人才,来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力口强应用写作理论的纵深研究及横向拓展,可以说是写

26、作学科的头等大事。因为将来任何文体写作的新趋势乃至写作学科发展的新趋势,都要求我们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几年,大凡有应用文写作机会的大中专毕业生,所学过的应用文体,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得并不好,还需老同志的指点,象一些新的应用文体,诸如会议记要、新情况预测等更谈不上,无从下手。有的本科毕业生,会写诗歌,散文,谈起杜甫、李白来头头是道,但秘书工作做不来,起草一个文件不得体,保管文书更是乱七八糟,此类现象,迫切要求加强应用文的教学与研究,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这个工具从事本职工作。同时,还必须让我们学生了解掌握应用文的发展趋势,具有正确地驾驭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思维敏捷,在写作上碰到新问题能

27、随机应变,富有高层次的写作能力,这个任务更迫切,使应用写作理论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形成一个丰富多采的、科学的、完整的体系,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自从有了文字,便有了应用文。应用文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发展迅速,然而对应用文的研究起步却很晚。虽然汉代蔡在独断中曾经解释过当时公文的种类和程式;隋朝谢元的内外书议把当时公私文书和各种各样的礼仪都加以举例说明,但这些都只是对应用文材料的简单编排,还不具备研究应用文的真正意义。实际上,我国学术界对应用文的研究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但对应用文的研究课题主要还集中在公文和书信的整理上,研究的范围并不宽广。建国后,应用文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各种应用文写作的专书相继刊

28、行,应用文写作已逐渐成为写作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但这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社会迅猛异常的发展变化,现实生活源源不断地对应用文从各个侧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开了新的领域。现有的应用文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这种现实需求。所以,在现阶段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根据应用文自身的特点,针对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来探索应用文写作体系的新要求和新方法,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TableTitleTitleTitleTitleTitleTitleOOOOOTitleOOOOOTitleOOOOOTitleOOOOOTitleOOOOOTitleOXOXOText1Text2Text3Text4Text5

29、3-D Pie ChartMarketing Diagram 应用文在我国已存在3500 多年了,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衍变,文章体制不断发展、变化、完善、丰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古代应用文主要是为人与神的对话,群与臣的对话,官与民的对话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现代应用文则不仅是一个国家与地区内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需要,也是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集团、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国际经济贸易组织之间的对话的需要。其适用范围、内容、体式、作用都会持续发展。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文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现代应用文的历史阶段。如果说20 世纪是它的准备期,那么,21

30、世纪将是现代应用文文种大发展,体制更完善,手段日益现代化的新时期。现代应用文区别与古代应用文的特点 根据对现代应用文的调查,可以看到现代应用文区别于古代应用文的几个鲜明的特点:1.中心内容经济化。2.使用范围国际化。3.表达语言“双语化”。4.书写技术现代化。现代应用文的文体产生发展变化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的新生文体。二.文体的功能发生的变化。(1)文体功能弱化。(2)有些文体功能强化。(3)文体功能异化。总之,现代应用文是现代政治、经济的产物,现代经济高度的社会化、国际化、自由化和通信设施的现代化,形成了现代应用文不同于小农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应用文的新特征:即使用范围的国际化、表达语言的双语化、操作技术现代化。现代应用文文体的迅速发展,文体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