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5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531266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23年《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23年《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5篇(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5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3816字)一、上课内容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_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二、学习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_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2、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

2、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四、教学环节1、以“辩”为眼,初识“辩日”2、读通课文,掌握断句3、理解内容,深解“辩斗”4、多种角度,升华“辩斗”5、拓展延伸,熟练运用五、具体教学环节一、课前两分钟背诵论语中的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二、以“辩”为眼,初识“辩日”1、同学们,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也最有趣的文字,大家看,两个辛之间加上一个部首可

3、以构成几个不同的字? (用日历牌换字)2、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中有一个“辩”字,两小儿辩日,结合预习课题中的辩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辩论的结果怎样呢?谁又参与了这场辩论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3、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你是怎样学习的?交流文言文学习方法。师:我们今天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谁能介绍一下两小儿辩日的作者和出处?生介绍列子和列子汤问。三、读通课文,掌握断句生自读课文师:把书打开,我们先来试着读一读课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生练读课文,指一生读课文。师范读:老师发现同学们在断句方面存在困难,老师给

4、大家范读一下,认真听,看看你的停顿是不是和老师一样呢?师范读,让学生照着教师的样子读一读。找一生读,师评价学生再练,齐读(课件出示全文断句)四、理解课文,深明“辩日”师提出要求:课文你们读得真好,现在看书,结合书下注释和你自己查阅的资料,想想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生读文思考,并小组交流交流共议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辩论,争论。东游:向东游学。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师追问:关于这句话,你还了解什么?预设生答:全文总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出场人物有三个:孔子和两个小孩。孔子的生平。

5、师大屏幕适时出示孔子像,屏幕介绍: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后世尊称为圣人。师再问:听了同学老师对孔子的介绍,再读读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孔子虚心,不耻下问;两小儿的辩论很精彩,连孔子都吸引了。)师引:这是一场_的辩斗。(激烈、精彩、引人入胜)指导朗读:你想怎样读这句话?指两生读,评价,自读。2、一儿曰:我已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以:认为。去:离。日中:中午。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中午时候远。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近。师再追问,引领学生理清两个小儿的观点。相

6、机板书:日始出 日中一儿 近 远一儿 远 近师:课文中有一个小孩的话没有直接说,你能变成和第一个小孩一样的句式吗?点一生说,大屏幕出示: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指导朗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持一个观点,另一个人非和你对着干,你说东,他非说西,你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呀?(很着急想表白自己,不服,想用观点压住对方,想找人评评理。)假设你们是两个小儿,你能辩一辩吗?练习一下。一生说一个孩子的观点,再点生,点评,自练。再说另一个孩子观点,练习说好。点两组学生角色对话,点评,让生注意语速快点,观点咬字清晰些。再练习。师:这真是一场_的辩斗。(针锋相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3、一儿曰:

7、日出处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一儿曰:日出处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理解:及:到。盘盂:盛东西用的器皿。为:原因。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拓展“赴汤蹈火”,理解汤的意思。及其,教师追问怎么知道意思的?(联系“及”的意思)课件出示“车盖、盘盂”理清两个小孩各自的理由,教师完善板书:日始出 日中一儿 近 远大(如车盖) 小(盘盂)一儿 远 (苍苍凉凉) 近(如探汤)师: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视觉和感觉)一个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一个认为初升时离人远。同样的事物太阳,两个小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看来,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

8、也就不一样。指导朗读:他们各自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支撑观点,讲起话来自然理直气壮,胸有成竹。师引读:一儿曰_,指一生读。师点评。师再引,一儿曰_,再指一生读。师点评:是比喻句,把比喻成什么慢点读,重读。反问句应语气强些。找两生分角色读,反复读几遍,层层深入,语气渐强。师:这真是一场_的辩斗。4、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决:判断。孰:谁。汝:你。知:知识。整句话的意思说,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多呀?师:孔子不能决也。这是这件事的结果。孔子不能决,你能决吗?点生说。师课件出示图解,中午和早上一样远。师: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

9、对两个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辩论,竟然不能决也。这简直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从“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科学还不够发达,对于宇宙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不知道情有可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很了不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就是渊博与孔子,也一定有自己不知的知识。)师:孩子们,你们能从客观的角度上公正的看问题,非常了不起。那么你们说,两个小孩的笑是嘲笑吗?谁能读出这种天真?点一生读,点评,师范读,齐读。五、多种角度,升华“辩斗”两小儿辩日,这一辩,辩出了什么?1、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3、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一样。4、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

10、无止境的道理。5、两小儿天真活泼。师:这一辩,真是令我们受益匪浅啊!让我们有感情的再读读这篇课文。齐读。六、拓展延伸,熟练运用1、出示揠苗助长原文,生借助注释理解主要内容。2、推荐阅读列子汤问中的故事。如掩耳盗铃愚公移山郑人买履等。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日始出 日中一儿 近 远大(如车盖) 小(盘盂) 孔子不能决也一儿 远 (苍苍凉凉) 近(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2(2098字)课文简析:两小儿辩日一文是人教版十一册语文教材选入的文言文。_选编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使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品味感悟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意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这篇文言文文意比较浅显,叙

11、述了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判断。设计理念:文言文的教学应重视朗读,在指导学生体会文言文读法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朗读练习,感悟语感。因为文不甚深,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文意的理解并不很难,况且学生们已有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因此,采取让学生读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解疑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增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对照注释,理解句意。3、能复述故事,背诵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古文,因此把指导学生

12、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弄明白短文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教学过程:一、以图引文,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两小儿辩日图,让学生说说这幅画的意思?2、通过对画面的理解,而明白课题两小儿辩日一文的“辩”即为“争辩、辩论”,他们究竟在辩论什么?二、启读、试读,体味语感1、教师用稍慢、轻松的语调读课文。2、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感觉你认为文言文怎样读?3、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范读后的想法。4、用学生自已的方法试读课文,将读不准的地方画下来,纠正后反复读。5、指名分小节读。(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朗读中所体现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因此给足学生读的时间,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多方式的活动引

13、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文本。)三、通读、参读,潜心会文1、要想清楚的知道这篇文言文的内容,我们还需要一个小帮手,谁知道这个帮手是什么?(在此渗透学习古文的简单方法如:、问老师、看注释等)2、我们借助注释,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可以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猜想,可以给老师提出来,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商量。(放手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的疑难,通过各种途径来解疑、释疑)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学生通过自由探讨得到的认识、理解,需要老师进行整合、补充,因此,老师在学生讨论之后,要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让学生突破疑难,从而让学生对每个问题得到一个完整、清晰、正确的理解)4、出示“孰”、“汝”

14、明白其意思。提问:在你积累的词语中有哪些词也当“你”讲?(君看一叶舟、子非吾友也、您好、任尔东西南北风)_中的“你”指谁?你对他了解吗?四、研读、精读,深入情境1、你认为文中的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你支持哪一个呢?(给学生一个自由的选择的空间,自然形成一个辩论的氛围)2、现在我们就展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一方是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方是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每组选出自已的代表,再读课文,找出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观点和理由。3、进行辩论,弄清两个小孩子的看法及原因。(讨论交流是探险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在课堂讨论中可为学生的思维表达提供更宽广的空间。目的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15、的兴趣。)五、背诵积累、总结延伸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全文。2、学生试背课文。3、课外延伸: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没能回答两个小孩子的问题,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发达。到了今天,如果能穿越时空,你到了遥远的古代遇到了两小儿辩日,你将怎么呢?请你在课下查阅资料和同学们合作来完成两小儿辩日续篇。课后反思: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力求让自已是一个等参与者,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自主的探究。因为初学古文,学生们对朗读的兴趣很大,通过范读、试读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把课文读通顺。在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有一部分学生借助注释也不能真正明白文意,教师便引导学生用猜想的方法去试一试,效果很好。在理解课文之后,因观点不同而展开辩论

16、则更适合了学生的心理,通过辩论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板书:两小儿辩日日初出 日中一儿:近(大如车盖) 远(如盘盂)一儿:远(苍苍凉凉) 近(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3(1564字)一、解题师:同学们,今天要举行一场很有趣的辩论赛,不过辩论的双方是距离现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人。(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一些什么?生1:我知道它写的是两个小孩在辩太阳。生2(抢着说):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太阳的远近。生3: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生4:我还知道连孔子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师:看得出同学们认真预习了课文,也善于动脑筋,同学们,这两个小孩争辩的话题竟然难住了一代圣人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现在想通

17、过什么途径弄清楚这个问题什么?生:读二、自学释疑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吧!1、范读2、领读试读3、讨论读法练读评读(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_内容。)4、合作译文_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把原文翻译一下吗?大胆地告诉老师译文中有什么困难?男读女译女读男译师读生译三、合作汇报四人一小组合作填写,共同汇报。但四个人必须用四种方式填写表格:1用一个字填写;2用现代语言填写;3用原文填写;4口头叙述。日始出时日中时人物观点理由观点理由小儿甲小儿乙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课文。师:你想怎么样去学习这篇课文呢?谁来建议建议?谁的建议最好我们就用谁的方法。(学生谈方法)师:我也

18、有几种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你们想知道吗?(老师介绍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诵读)和根据_可采用的好方法(辨论、表演)师: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去学习课文吧!可以独自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学生自学课文)五、学生汇报。师:看样子大家都学得差不多了。谁来汇报一下?(估计有分角色朗读、辨论、表演等形式,在学生汇报时可引导其他学生的评价。)六、研读课文1、为什么这两个小儿会有相反的看法呢?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2、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练习表演新两小儿辩日。3、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

19、个角色,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教师巡视指导。4、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结合学生的评议,教师可提出自己做孔子和学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相机点拨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七、拓展。师:在文言文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故事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呢!你们想去吗?那么赶快行动吧!八、探究作业:1、把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并考考他们。(必做)2、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努力做)(1)三人行,必有我师。(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温故而知新。(4)学而时习之。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4(2504字)课件出示: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三人行,必有我师。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学而

20、不思则罔(wng没有,无),思而不学则殆(di危险)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人不知而不愠(yn发怒),不亦君子乎?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检查学生的积累情况(指名让学说背诵或说句子意思)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学生肯动脑理解能力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识文言文、告诉学生以上个句子都是两千年前的古人说的,我们把古人写的_叫文言文(板书)。、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读通课文:请同学们自己把这篇文言文反复读几

21、遍,要求能读准_中的每一个字音,学会课后的三个生字。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打出课文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的 感受,如学生提出难读拗口,师安慰并告诉学生读好文言文的方法。哪位同学愿意读课文,给同学们作个示范,让学生评价该生的读书情况,师也给予充分肯定。如学生读得好就请该生领读,师领读文中的一些长句子,否则教师范读后领读,学生齐读。、理解课文意思,概括课文内容: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自定完成目标的方法。学生发言。老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学古文的方法,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理解文言文,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如果需要老师帮助,可以举手示意,老师随时为你服务。学生自学,老师随机辅导。课堂交流:现在我们一

22、起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收获好吗?学生可一句一句说句子的意思,(在学生说句子意思的过程中师对一些文言词提示学生单独理解,然后课件打出带注释的原文,让每个学生练习说句子的意思。)也可以简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明白道理、学生质疑,师也可问问“也、乎”这些词的意思。、引导学生审题,理解“辩”及围绕太阳在辩论一个什么问题:太阳究竟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让学生理解课题。、同学们快速阅读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完成填表内容。、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练习,师巡视发现用文言文内容和用自己的理解语言填写的学生。、指名两种不同填写表格的学生,上台分别与大家交流,进一步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出示课件分组朗读

23、,使所有学生理解两小儿的观点及辩斗理由。、创设学习情景,让学说在体验中学习语文: 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一节的“辩斗”一词,让学生分辨与“说”和“吵”的区别,从生活积累中感受“辩斗”的气势,为语感训练作准备。 两两合作模仿古人进行辩斗。 指名一组进行辩斗表演(请一组同学来模仿进行一场辩斗,其他同学认真听对同学的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学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表演。 再请一组学生表演,师做评价后,请一组同学用现代语言进行辩斗。 让学生体悟文中包含的人文精神:(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我们要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认识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会有不同的结论,要客观科学地分析事物。)、面对两小儿的争论,孔子

24、怎样?(课件出示:孔子不能决也,理解意思。)、了解孔子吗?能否根据平时的阅读或所查的资料来介绍孔子呢?让学生自由介绍。如不会师说没关系,老师查到了一些,大家一起看看。(课件出示资源共享)10、孔子这个古代博学多才的大家,面对两小儿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没有随意表态,你认为他的态度可取吗?(他实事求是,不怕露丑,值得我们学习)11、孔子的态度两小儿怎么表现,引导理解最后一句话。你对两小儿的言行有什么看法?12、今天我们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能对古人的争论作个判断,给一个明确的观点吗?启发学生尝试用文言文回答13、引导学生课后探究问题:这属于天文学方面的科学问题,课后可以上网或查阅科学书籍或

25、问地理老师或自己做实验去探究问题证明自己的观点。14、分角色朗读。四、总结学法,迁移运用我们运用这些方法在分钟内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课件打出守株待兔文言文,检查学习情况。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老师这里提供了则寓言故事,同学们课后采用课堂上初步掌握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去学习寓言故事。另外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对我们启发很大,课堂上还没有会背诵的同学课后熟读成诵,其他同学可将这则故事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小同学听,把他们听后的感受就写在书后空白处。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5(11

26、48字)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朗读、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4学会“盂、孰、汝”3个会认字和“盂、孰”2个会写字。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学生思考并回答。引课激疑:一天当中,太阳什么离地球最近,什么时候离地球最远?你的依据什么?二、初读课文1.同桌间互相朗读课文,纠正字词发音2.请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斗 盂 沧 为 孰 为 汝 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盂、孰、汝三个字的写法)3. 自读课文,流利朗

27、读。4.齐读三、理解文意1.根据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内容。2.四人小组间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句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4.翻译重点字词及全文辩斗、其、故、以、日中、去、及、盂、则、为、沧沧凉凉、探汤、 决、孰、汝、知、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四、诵读训练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揣摩_中的每一句对话和叙述,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去读,为什么?边自读,边揣摩。总的说来,孩子的语气以天真、自信、要强为主,语速根据语言内容有快慢之分。叙述部分语速适中,一体现孔子好奇,一体现思考之后无奈也不能决的情景。2.学生范读3.齐读4.读背课文五、作业布置1.朗读、背诵课文。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应

28、的内容。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6(1592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2、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复述故事,能根据角色演绎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特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读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2分钟)1、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2、引用古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古诗、古文与我们现在常读的_是不同的。今天我们一起第一次学习一篇古文两小儿辩日。(板题)

29、二、读通读懂课文,整体感知(1分钟)1、范读全文。2、生跟读全文。3、师领读全文。4、生质疑:日与曰(一个胖点儿、一个瘦点儿)智与知(通假字)5、借助注释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提问: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物?是哪几个人物?三、扮演角色,感悟课文(1分钟)过渡:两个小孩和孔子之间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小孩先在讨论问题,孔子介入1、师生分角色读文两遍。老师相机指导。2、生四人小组分角色读文两遍:(二个人读叙述语言,两个人各读一小儿,第一遍强调语气,第二遍带上动作。)3、四人表演读一次,众生评议。4、生上台对话一次,众生旁白:过渡:我觉得两个都学得有板有眼,但这毕竟是古文。能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话,不背课文

30、,有没有难度?5、生思考后,上台表演两次,师充当孔子。(相机指导词语的理解。)四、拓展延伸,辨别明理(1分钟)过渡:现在咱们来想一想,两小孩争执激烈,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坚持自己的看法呢?1、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板书:早晨:近大远凉中午:远小近热师过渡:这毕竟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场辩论,如果现在我们做第三个小孩,第四个小孩,参与这场辩论,你有什么道理来讲。2、扮演角色,试着辩论:师过渡:两千多年前的辩论,我们参与了,但是我知道,这个问题呀很难辩明白,如果让现代的科学家去辩,可能也很难说清楚,不要紧。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个新的问题,你们觉得这两小孩或者孔子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吗?3、生

31、自由谈学习收获:(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不怕犯错误等等。)师过渡:刚才本人扮演孔子,我觉得我身上也有一点优点,刚才对大家说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不能决没有装懂,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孔子在这一点上,是否值得我们学习?好!我们再一起把课文读一遍。4、师生齐读课文。5、课外拓展:这场辩论到此结束,同学们回去后如果有兴趣,可以再查阅相关的资料,看看太阳究竟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7(2864字)课时目标1.会写“辩”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故事内容,明白课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各是什么,懂得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教学过程一、品读

32、名句,导入新课1.名句导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2.交流资料。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课件出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3.师: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然而,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4.教

33、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若遇到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查工具书,同桌交流或举手询问老师。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音、语速和语气)(2)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3)指导书写“辩”字:左中右结构,中间的言字旁要写得小而窄。3.教师领读,提升能力。(1)教师领读课文。(2)学生自由读,齐读。(3)分小组读。三、自读理解,合作交流1.自读理解,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

34、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2.检查学习效果,出示课件:(1)解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l问其故。l及日中则如盘盂。l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l孰为汝多知乎?l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l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l孰为汝多知乎?3.理解全文的意思。4.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件出示:l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l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l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争论的问题:人物观点依据(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3)对话交流,填上表。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争论的是太阳离

35、人远近的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课件出示:小儿甲小儿乙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远,日中时近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小儿甲: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视觉)小儿乙: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触觉)小结:他们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方法,分别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说明各自的观点。(4)过渡语: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1.汇报交流,领悟寓意。(1)孔子最后做出判断了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不能决也)(2)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但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我们,你们愿意

36、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课件出示动画)课件出示:_中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两小儿视觉和触觉上的错误,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为此设计了“错觉演示”和“太阳辐射”演示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得到理性的认识。(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4)演一演。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指导。总结

37、学法: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课件出示: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反复认真读课文联系注释说文意研读交流悟道理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找到了两个小儿各自的观点,知道他们不同观点的依据,明白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结论不一样的道理。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阅读主题丛书日近长安远1.学生借助注释及译文默读日近长安远2.完成下表。问题:观点依据3.晋明帝为什么两次回答不一样?(考很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说远是从客观考虑,说近是从个人情感角度考虑。晋明帝对京都思念却无法回归,太阳还可以看见,但京都却无法亲近。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8(1578字)目标要求: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_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

38、,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习方法:朗读法、借助注释理解法、联系现代文意思体会意境法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解破课题。1、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说这_与我们现在_的不同,引入课题。2、读题:两小儿辩日3、解题:这五个字我们大家都很熟,辩,是什么意思?日指什么?课题讲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读课文,直到读通顺读流利为止。2、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试着理解文句内容。3、用现代文复述故事。(方法

39、:一、借助注释、工具书把课文大概意思读明白;二、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三、品读课文,感悟品质。1、同桌合作,弄清“辩斗”的内容、观点和理由。2、检查学习效果、品读课文。A、“辩斗”内容: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时远,而日中时近也。(1)读这句话。(2)理解:“日始出”与“日初出”,“日中”。小结出观点:a晨近,午远;b晨远,午近。(3)再读。读出意思读出韵味。B、“辩斗”理由: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读句子。(2)理解:“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什么意思?全句连起来说是什么意思?着重理解“车盖”:古时候帝王出行

40、时坐的车上像伞一样的顶。相当于我们现的伞那么大。理解“盘盂”就是现在的盘子那么大。(3)小结出:大则近,小则远。C、依照上面的方法学习: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小结出:热则近,凉则远。D、理解“笑”的意味。两小孩争执不下,就去问孔子了,孔子能判断能决断吗?(孔子不能决也)(1)理解“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道得比我们多呢?(2)体会笑的意味:两小孩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笑着说)你们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笑?根据学生的回答以各种笑读出句子。引导学生要“有问题时要敢于思考、敢于探究,不懂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E、弄明白太阳到底有没有远近之分(大小,

41、冷热)。四、角色对辩,积累背诵。师:我们要把这件事写成白话文要好几百字,而文言文只要117个字,多简洁啊。我们想不想也来学两小儿辩一辩日啊?(1)同桌分角色互辩。(2)请几对同学展示辩。(3)分男女同学互辩。(4)背诵课文。五、作业设计(选做一题)(1)演一演:新两小儿辩日一现代少年穿越时空,来到古代,遇见两小辩日,请少年裁决。(2)写一写:把两小儿辩日改写成现代文。要求:突出辩斗的激烈场面。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9(1694字)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课。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2、理解两小儿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比一比 文

42、言启思,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文言语句以及它们的现代文翻译,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比较,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2、介绍孔子,以“孔子也有难解之惑”设疑激趣,导入新课。(从学生熟知的文言语句入手,为小学六年级初学文言文设置一个坡度,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以大圣人、大学问家孔子也有“疑难”设疑,让学生形成“愤悱”的思维状态,产生良好的阅读期待,也为第四环节理解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精神作好铺垫。)二、读一读 以读为本,理解文意1、初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2、示范读,划好停顿,重点指导读出节奏和轻重音。学生熟读并尝试背诵。3、结合课文注

43、释,读懂课文意思,重点理解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如“汤”等词。4、生用现代文复述故事。(熟读成诵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和要求,分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文言文的魅力。复述故事是难点,须充分理解文意。)三、辩一辩 以辩促读,自主学习1、区别同音形近字“辩、辨、辫”。2、明确两小儿辩论的话题,分别划出他们的看法和理由。3、分角色辩论,师读旁白,生分别扮演两小儿读辩论语言;分组辩论;同桌辩论,先用文言辩,再用现代文辩。(“辩”是文眼,须先辨形析义,再以它“牵一发动全身”,活用教材,以以辩促读,开展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辩论中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促进了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44、。)四、说一说 自省自悟,启迪深思1、出示话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2、师点拨引导,理解孔子的“不能决”是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理解两小儿喜欢探索、大胆质疑的精神值得表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设计有利于个性化阅读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获得语言积累、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个人体验。巧妙地设计了“说”的环节,让学生在说中感悟,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得到了发掘,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五、查一查 跳出教材,解疑释惑引导学生查阅图书、网络等,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以现代科技知

45、识来解答两小儿之“惑”和孔子不能决之“难”。(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六、演一演 开放课堂,发展个性你是21世纪的少年,假如你能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古代,正遇上两小儿辩日,你会怎么办?请你根据当时情景,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把讲台当作展示生命活力的舞台,在模拟情境中,转换角色,丰富想像,拓展思维,深化体验,让孩子们的个性在表演中得到充分的张扬。)七、写一写 超越文本,延伸拓展给文中的两小儿和孔子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的答案和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写促读,在写中复述文本,入情入境,对课文进行二度创作,将

46、课堂所学内化为知识与能力,实现了超越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在畅叙当今科技发展中抒发自豪之情。)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0(1656字)一、教材分析: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次选编了两篇文言文,其意图是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文这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其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运用文言文的基本技能,为以后更多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两小儿辩日就是其中的一篇,_是一篇寓言故事,_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时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时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

47、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反复诵读,理解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能力目标:熟读成颂,积累文言文的语言,感悟文言文的魅力。学习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三、教学重

48、点:这是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开始,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四、教学难点:理解文意,解开“辨日”之迷。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资料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读名言、揭课题(或设置情景,以辩入题)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齐读、理解、导谈孔子2、揭示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生发疑虑(适机过度)(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节奏1、自由读,将读不准的字句作上记号并自己求助释疑。2、求助读,提出不会读的字句,求助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教读3、分节读(指名),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语句4、听录音,感受节奏(出示重点句

49、并划分节奏)5、学生齐读。(三)、精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读注释,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2)小组交流(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两小儿在辩论什么问题。(1)四人小组合作(2)全班交流汇报, 结合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3)四人小组,然后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练习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复述故事。(四)、研读课文探究科学知识1、为什么这两个小儿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如果有听课老师,可鼓励学生采访获知)2、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练习表演新两小儿

50、辩日。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1(1724字)【教学目标】、照注释,一字一句地通过自己努力,和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认识自然,探索客观事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今天学习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学生汇报预习收获。、根据学生汇报,补充有关知识。二、展示目标我们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弈,你能结合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和本课要求,说说这篇课文我们该完成些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明确重点学习任务。)三、教学过程、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初读课文。 学生谈课文大意:(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将学生意见分歧较大的词句写在黑板上。) 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

51、题?、小组交流: 重点理解分歧较大的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 小组内质疑、释疑。、汇报讨论,交流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或联系旧知识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住关键词理解句意: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们的解释放在句中说这名话的意思吗? 联系旧知识理解词意。 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如“孰为汝多知”中“为”在这两课的注释中有“说”、“是”等意思,它们用在这儿恰当吗?想想现在“为”一般可组哪些词,它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同样的,“知”可以变成什么词?(此外,“问其故”可补充主语孔子;“车盖、盘盂”不必照注释说,可直接说名称在教学

52、中要让学生明白:只要解释清楚、通顺,可创造地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同桌互说。 指名说。 集体评说。 想一想: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引发学生争辩,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刚才你们已经深入理解了内容,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学生运动自由组合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指导学生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表演出来。) 大家再读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给读出来,齐读课文。、自方法,背诵

53、课文: 理解课文结构,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自己背诵课文,比比谁背得快,背得巧。 指名背诵,说方法。 集体背诵。 总结全文:重点总结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所用方法,充分肯定学生见解,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四、作业、抄写生字。、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板书设计】日初 盘盂日初远 日中 车盖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日初 沧沧凉凉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2(2783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

54、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孔子吗?(出示孔子图像)谁能说一说你对孔子的了解?师:孔子他也说过许多精辟的话,直到今天还给我们深深地启迪,谁能背一两句?师: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做人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孔子还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所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今天我们学的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就告诉了我们。(

55、板书课题)二、揭示课题。师:请大家齐读课题,谁能说说“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日”呢?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师:请大家再齐读课题。师:读了题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三、在读中感知。师:下边我们先带着他们到底为太阳的什么问题而争论这个问题来读课文。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大家认真听,看老师读时是怎样停顿的?(师范读)师:现在请大家跟老师读。(生跟老师读)师:(出示带有停顿符号的课文)下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句中的停顿。(生练习读)师:现在老师请五位同学来读课文,谁愿意读?大家注意听,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字音或读破的语句。师:课文我们已经读通顺了,谁能说说两小儿因什么问题而争论的?四、理解课文内容。1、一读课

56、文,理解两小儿对太阳离人远近的看法。师:对太阳离人是远还是近这一问题,两小儿的看法截然相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两小儿对太阳离人是远还是近的看法各是什么?请用“”画出有关语句。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没有)(出示句子: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请大家齐读。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根据下面的注释自己先练习说一说,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师:谁能再来说一说?师:通过对这段话的理解,知道了第一个小孩的看法是板书:日始近日中远。第二个孩子的看法是板书:日始远日中近。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他俩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的态度。生用肯定的语气读。(面对面)

57、其他同学听看他们读得怎样?(生读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评议)2、二读课文,理解两小儿各自的理由。师: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有关语句。师:有不同的意见吗?(没有)那么大家根据注释说一说这两段话的意思,六人一小组先互相说一说。(生练习说)师:谁能说说你对第一段话的理解。师:这也就是说第一个小孩认为日始近,日中远的理由是板书:近大远小。谁能说说你对第二句话的理解?师:这也就是说这个孩子说日始远,日中近的理由是板书:近热远凉。师: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师:是的,这两个孩子从视觉和触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所以各持己见,那么怎样才能把他们互不相让的态度读出来呢?同桌分角色互相练习读一读这两段话。师:谁能为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们读得怎么样?3、三读课文,了解孔子不能为他们裁决的原因。师:正当两小儿两峰对峙,争辩不下时,正好孔子向东游历到此,就请圣人孔子裁决,孔子为他们裁决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生读)板书:(孔子不能决)师:孔子为什么不能裁决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