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528259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2.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三化学上册 16 单元知识点汇总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 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 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

2、的 15。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 1/5 体积的原因可能是: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物)。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 78%、氧气为 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O3。SO2、CO、NO2 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氧气的性质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

3、淡蓝色的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黑色)C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黄色)S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在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可溶于水)。(红色或白色)P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银白色)Mg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银白色)Fe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H

4、2 和 O2 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 和 O2 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一、分子和原子、元素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氧气(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 CO2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CO2 分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

5、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 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例:O2,O3)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

6、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 H2、O2 等,一些氧化物,如水。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 NaCl。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 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7、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 Ne、HF、H2O、NH3、CH4。二、质量守恒定律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小结: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 分子的数目 物质的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

8、体时则用氯酸钾加热制 O2 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 CO2 的发生装置。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CO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O2 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3、实验室制 O2 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O3+3O2 2KMnO4=K2 MnO4+MnO2+O22H2O2=2H2O+O2注意事项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要注意试管口

9、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有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4、实验室制取 CO2(1)药品: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太剧烈,不容易收集;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混在二氧化碳里,使二氧化碳不纯)(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3+H2O+CO2(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四、水1、电解水:正氧;负

10、氢;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分。水的组成的正确表述:(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都不讲个数);(4)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都讲个数)2、水的净化: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2)净化水的方法: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四种,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3、硬水和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3)区

11、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加肥皂水(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煮沸;蒸馏(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4)蒸馏:获取纯净水的一种方法。注意: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2)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能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2、CO2 的检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12、如果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是二氧化碳。5、一氧化碳的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怎样控制温室: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6、一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CO 有毒,原因是 CO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最后死亡。燃烧含碳燃烧要注意通风,防止 CO 中毒;以煤等含碳物质作燃烧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保持通风六、碳单质:1、金刚石、石墨、活性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的排列方法不同金刚石的性质:最硬 不导电 熔点高金刚石的用途: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的性质 深灰色、有金属色泽,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

13、电很高石墨的用途润滑剂 铅笔芯 作电极木炭、活性炭具吸附性(物理变化)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 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