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谣》教案15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524866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9.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手指谣》教案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手指谣》教案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手指谣》教案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手指谣》教案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指谣》教案15篇(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手指谣教案15篇 手指谣教案1(1983字)活动目标:1、幼儿认识红、黄、绿、蓝四色。2、复习点数15。3、知道一些重要节日,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儿童节等。4、发展幼儿十指协调能力。5、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活动准备:1、红、黄、绿、蓝四色彩条若干,可用皱纹纸做成(长度约为手指尖到肘关节)2、小篮子若干,根据幼儿人数定3、奖励品,(自定)4、好听的音乐5、一些标志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小朋友,你们好,把你们的头抬起来,让我看到你们漂亮的脸蛋!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某老师,问老师好。真乖!我就是听说你们这个班的小朋友最聪明,最听话,所以呀今天某老师才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想

2、不想和我一起玩游戏?那好,告诉我,哪个小朋友可以来拍拍我的手?或亲亲脸、抱一抱,我真是太高兴了,我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出示奖励品,激起幼儿兴趣。(这些东西呀,老师全要送给你们,就看你们谁最棒!)注意: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和孩子互相熟悉,拉进距离,老师的一切语言与行动都要表现出亲切、温柔,让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喜欢上老师,这样在后来的活动中才能积极配合。二、基本部分1、师拿各色彩条抖动,(拿在三分之一处),问幼儿,象什么?积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师可作适当提示,如花,什么花,漂亮的花,幼儿学习“漂亮”一词;本季节菊花开了,可引导幼儿说出菊花。2、幼儿认识颜色(小朋友们看,这都是些什

3、么颜色呀?)逐个拿出彩条让儿说出什么色。(1)、红色:好,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和周围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鼓励幼儿大胆找,在听课的老师身上也可以找,(呀,小朋友好棒,找了这么多红色,想想看,还有什么是红色的)引导幼儿说出“火”,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幼儿了解火警电话“119”。(2)、黄色,同上。了解安全标志,如小黄帽等。(3)、蓝色,同上。(4)、绿色,同上。可出示环保标志,让幼儿了解。3、师小结:(呀,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就是五颜六色,真漂亮)4、引导幼儿点数15,数出五根彩条,幼儿点数一次。5、教师说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将彩条撕起碎片装在小蓝里),并抓起来给幼儿看,彩条变成小彩片罗,

4、引导幼儿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彩片,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撒这种彩片?如结婚、过节,过生日,高兴时等等。6、问幼儿自己想不想变魔术?将幼儿分组去撕彩条,装在篮子里。7、(小朋友,你们变得很多了吗?到老师这里来,给我看看,比赛看谁快?)让幼儿拿着篮子到自己身边来。说你们这个班的小朋友最聪明,最听话,所以呀今天某老师才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游戏?那好,告诉我,哪个小朋友可以来拍拍我的手8、(好,小朋友,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可以撒彩片的时候,那现在我们也来撒,好不好?)师喊结婚了,和小朋友们一起撒,又喊过节了,过生日了等,说一个就撒一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心情地玩,撒!

5、9、(唉,好累,好累,某老师累了,你们呢)师作很累的样子,动作尽量夸张,目的是让幼儿从兴奋的状态中停下来,(我们让小彩片也休息一下,它们也累了)10、待幼儿安静下来之后,师从地上捡起一张彩片,大声问(咦!看老师捡到什么颜色的彩片了?)让幼儿找相同颜色的。目的是复习颜色。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我也是,跟你们在一起,某老师觉得好快乐,那现在你们和我一起跳个舞,好不好?)放音乐,师生同乐,自然结束。最好是动感的音乐,幼儿跳起来才有激情。强调: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平和,冷静,随便,让幼儿感到放松,自然。如在找颜色一块,让幼儿在听课的老师中找找,我们教师可说:“呀,你真聪

6、明,那么我们请这位老师举起你的手,让全部小朋友都看见你漂亮的衣服)等。每个过程自然过渡,不必太强调幼儿遵守纪律,教师要把好度,能放得开,也能收得回。对幼儿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导。手指谣教案2(730字)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观察以及幼儿手形的变化,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2、能够根据音乐形式创编歌曲。3、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活动准备:四幅示范画活动过程:1、与幼儿进行沟通,培养感情。小朋友谁最喜欢老师可以来抱抱老师,谁愿意做老师的大树桩(幼儿盘腿座地)2、手的游戏。老师伸出手,说:“这是我的手,小朋友你们的手

7、呢?”(小朋友伸出手。)老师提问小朋友:“你的手可以干什么?”(小朋友用手做造型)。“老师的手可以变好多东西,小朋友看一看。”老师一边绕线转手一边用手变造型。“我用小手变小伞。”边拍手边做,老师演示完后,小朋友用手来做动作老师与幼儿一同跟音乐变换手形。比一比谁的小手变的东西最多。老师:“我用小手。”幼儿:“变_。”3、学唱并创编歌曲。活动反思:幼儿已经先接触到了手指变形时所说到过的手指名称和动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时候会显得主动,乐意,学习起来也会更感兴趣更容易。歌曲的内容生动有趣,想象模仿的物体又是幼儿平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易被幼儿接受手指谣教案3(990字)活动目标:1.说儿歌配动作,手口协

8、调。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准备:自制手指套若干(纸制)。头饰“羊”“狗”。活动过程:1.认识手指:“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记住手指的名字。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出示手指套,每个幼儿一个指套,玩“手指戴帽游戏。教师说指名,幼儿将指套套在该指上,或幼儿任意自套自报指名。2.引起说儿歌的兴趣:“手指很能干,能做各种动作。”教师演示儿歌中的手指动作。食指拇指碰碰,让幼儿

9、看看像什么动物的嘴,(小鸡)。做食指中指并拢分开(像剪刀)。捏个拳头敲敲(像榔头)。做翘起拇指(是赞扬)。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3.复习朗诵儿歌“小羊买鱼”,出示角色头饰“羊”“狗”,分角色表演儿歌。附儿歌: 手指谣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鸡叫叫:叽,叽,叽。食指中指并拢,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五个手指捏紧,做个拳头敲敲:咚,咚,咚。伸出拇指翘翘,夸你戴上红花:好,好,好。小指小指钩钩,我们笑笑跳跳:嘻,嘻,嘻。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儿唱唱:妙,妙,妙。活动反思:活动不仅要求幼儿学会儿歌的内容,而且要求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相

10、应的动作,如果通过对儿歌的学习能使幼儿对手指的名称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灵活转换各手指等。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手指游戏。手指谣教案4(1225字)一、活动名称:音乐综合活动手指谣二、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观察以及幼儿手形的变更,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2、能够根据音乐形式创编歌曲。三、活动预备:四幅示范画四、活动过程:1、与幼儿进行沟通,培养感情。小朋友谁最喜欢老师可以来抱抱老师,谁愿意做老师的大树桩(幼儿盘腿坐地)2、手的游戏。老师伸出手,说:这是我的手,小朋友你们的手呢?(小朋友伸出手。)老师提问小朋友:你的手可以干什么?(小朋友用手做造型)。老师的手可以变好多东西,小朋友看一看。老师一边绕线转手一

11、边用手变造型。我用小手变小伞。边拍手边做,老师演示完后,小朋友用手来做动作老师与幼儿一同跟音乐变换手形。比一比谁的小手变的东西最多。老师:我用小手。幼儿:变。3、学唱并创编歌曲。小朋友的手能变这么多的东西,老师的手也痒了(出示四幅图画)。教师示范演唱其中一幅我用小手变小山,山上有只大老虎,山上有只大老虎,啊呜啊呜啊呜呜!(唱完后提问幼儿,我用小手变成了什么,我是怎么叫的?加上动作演唱)。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有节奏的学老虎叫,_x-_x-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呜小朋友和老师边唱边做动作。提问幼儿:老师可以把我变的小山,小老虎唱到歌里,小朋友可不可以把你们小手变的东西放到歌里去唱呢?(教师辅导幼儿编歌)单独

12、请幼儿编歌我用小手变小花,两只小手变小花,小花小花真漂亮,小花小花真漂亮,唦唦唦唦唦唦唦。我用小手变贝壳,两只小手变贝壳,贝壳贝壳吃吃吃,贝壳贝壳吃吃吃,掉进海里哗啦啦。多次单独请幼儿编歌,先说出歌词在唱出来(教师辅导)。幼儿独立编出歌词并表彰出来。4、结束部分:表彰歌词编的好的幼儿。五、活动自评:这是一次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幼儿活动情绪高昂。在本节课上教师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并随时给予指导。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进行编歌,进步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逐渐熟悉乐曲旋律,达到能唱、能编的效果。手指谣教案5(1271字)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

13、歌。2、初步认识五指的名称。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儿歌的理解。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活动重难点:能理解儿歌内容,会念儿歌。能认识五指的各个名称。活动过程:1、认识手指:“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记住手指的名字。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2、引起说儿歌的兴趣师:“手指很能干,还会睡觉跟起床呢。”教师演示儿歌中的手指动作。(大拇指醒来了,食指醒来了,中指醒来了,无名指醒来了,小拇指醒来了,大家醒来了。大拇指睡着了,二胖子睡着了,高个子睡着了,

14、三胖子睡着了,小不点儿睡着了,大家睡着了。)提问:儿歌里有哪些手指头啊?(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它们都怎么样了啊?3、教师再次边念儿歌边把手指动作加上。4、幼儿跟着老师学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5、请幼儿将儿歌念给家长听(家长可以跟幼儿一起做动作)活动反思:手指谣是一个儿歌、游戏相结合的语言活动。活动不仅要求幼儿学会儿歌的内容,而且要求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相应的动作,如果通过对儿歌的学习能使幼儿对手指的名称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灵活转换各手指等。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手指游戏。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意识从弱到强,儿歌内容虽然容易记忆,但是对于用手指配合相应的动作时,大部分幼儿就有些手忙脚乱了。

15、这可能有以下这几种原因:1、幼儿对于各手指的名称还没有完全了解。有些混淆。2、各幼儿的手指灵活能力不一,有些幼儿的手指很灵活,反应也很快,儿歌中念到哪里,就能很快伸出相对应的手指来。而有些幼儿的手指就不是很灵活,虽然自己知道是哪个手指,但是伸手指的时候就是有些困难,不是伸的不到位就是两个手指一块伸出来了,也有的幼儿伸一只手时很快,两手同时进行时,一下子就反应不过来。这里就需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在宝宝根据儿歌内容伸出手指时,家长可给予帮助。宝宝年龄小,不能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主要是引导宝宝积极的进行游戏。小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

16、指、小指这五个。话说:十指连心。人类的手指蕴涵着人身的许多秘密。伸出您的手指来,让科学家给您看看“手相”。手指谣教案6(1046字)活动目标:1。在玩手指的游戏中初步学会念手指谣,学习与动作相符的词语:碰、并拢、嚓、捏紧、翘翘。2。根据歌谣变换手指的动作,学习仿编儿歌。活动准备:1。 认识手,能说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名称。2。 一把剪刀、一张纸、一朵纸做的红花。活动过程:一、猜谜语。你有我有大家有,一共十个好朋友。(手)为什么说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手能帮助人们学习、做事,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爱自己的手。今天,我们一起玩手指游戏,念手指儿歌。二、引导幼儿玩手指游戏。小鸡叫、剪刀剪

17、、榔头敲、教师念三段儿歌。1。 请小朋友伸出两手的食指和拇指,碰一碰,想一想,可以学什么小动物叫?小鸡的叫声是怎样的?教师念儿歌第一段。2。 请小朋友伸出食指和中指,并拢,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剪刀剪东西时会发出什么响声?教师用剪刀剪纸,念儿歌第二段。3。 请小朋友把五个手指捏紧,试试看,可以做什么玩?教师边说边示范榔头敲击的动作。榔头敲在木桩子上会发出什么响声?教师念儿歌第三段。三、继续引导幼儿玩手指游戏,教幼儿仿编出两段儿歌。1。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给他戴上一朵红花,小朋友,看到他戴上红花,可以用哪个手指做个动作,表示大家都夸奖他。引导幼儿编第一句:伸出什么指翘翘?(伸出拇指翘翘)问戴花的幼

18、儿:夸你什么?(夸我戴上红花,教师改:夸你戴上红花)夸奖别人时,嘴里说什么?(好、好、好)2。 先请两位幼儿上来,教师悄悄交代他们小手指勾勾、笑笑跳跳,嘴里发出哈哈的笑声。再请全体幼儿两个一对,小指勾勾、笑笑跳跳,启发幼儿变出这段儿歌:小指小指勾勾,我们笑笑跳跳,哈,哈,哈!四、请幼儿跟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两遍。五、活动小结。我们给今天编的儿歌定个题目叫手指谣,以后小朋友就可以边念儿歌边玩,还可以想出一些其他的玩法,编出新的儿歌。手指谣教案7(594字)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说手指儿歌,并能用五指做表演。2、引导幼儿学习歌表演,并体验歌表演的乐趣。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说手指儿歌,并能用五指做

19、表演。活动难点:能用五指做表演。活动准备:音乐。活动过程:1、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拍手进入教室。2、发声练习吹喇叭。3、老师讲述有关手指一家的故事(大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妈妈,中指是哥哥,无名指是姐姐,小拇指是自己,它们是快乐的一家人,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在做各自的事情)它们是一家人,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叫手指谣。4、学习歌曲手指谣。老师示范唱歌曲,让幼儿初步熟悉歌曲曲调。幼儿跟唱歌曲。5、随歌曲音乐,带领幼儿边唱边用小手做动作。6、分组进行表演。7、随歌曲音乐拍手出活动室。手指谣教案8(1082字)活动由来手指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手指游戏是非常受他们欢迎的。同时为了让幼儿

20、认识自己手指,设计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2.认识五指的名称。3.体验手指游戏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储备有关手指名称的经验2.材料准备儿歌手指谣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出示小手)2.师:对了这是小手!我们的小手可以干什么呀?(幼儿自由想象)二、认识手指1.师: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2.师: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说说手指的名字。(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三、初步感知儿歌1.师:手指很能干,还会睡觉跟起床呢。(教师示范儿歌中的手指动作。)2.师:

21、儿歌里有哪些手指头啊?(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它们都怎么样了啊?四、教师再次边念儿歌边把手指动作加上师:我在来一次哦,小朋友看仔细他们是那个手指宝贝先醒来的哦。他们是那个手指宝贝先睡着的哦。五、幼儿跟着老师学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师:那我们动动手指,让他们醒来,再让他们睡一觉。六、请幼儿上来跟教师一起做动作师: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和我一起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活动结束师:小朋友的小手都很能干,你们都认识他们了吧,这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聪明的小朋友,回去之后可以把这个手指谣表演给爸爸妈妈看看。手指谣教案9(1596字)活动目标1、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

22、的乐趣。2、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十个好朋友两个大拇指,比比一样高;互相点点头,接着弯弯腰。两个小拇指,一样都灵巧;互相拉拉手,接着问声好。食指,中指,无名指;样样事情离不了。伸出双手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有十个好朋友。小猴子和鳄鱼5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4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3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2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1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没有

23、小猴荡秋千小狐狸 两只小狐狸,样子很神气;玩着跷跷板,还有转转椅。要做好朋友,不能耍脾气;你让我来,我让你。快快乐乐做游戏冰糖葫芦冰糖葫芦甜又甜,小小山楂圆又圆,妈妈宝宝一起串,串起糖葫芦过新年。螃蟹螃蟹一啊,爪八个呀;两头尖尖,这么大呀。横着爬呀,竖着过呀;举着钳子,跑得快呀。海底世界小贝壳,像房子,一开一关棒棒棒。小海马,卷尾巴,一来一去柔柔柔。八爪鱼,长胳膊,一伸一缩游游游。大鲨鱼,真危险,张嘴闭嘴嗷嗷嗷。瓜瓜花西瓜圆,南瓜扁;黄瓜长,丝瓜尖。冬瓜有花头上戴,香瓜吃起甜又甜。 大瀑布山公公,会织布;没人买,挂高处。天天挂,月月挂;原来是条大瀑布。包子卷子包子这么大,包子这么长;打开看一看

24、,里面包着糖。左看看,右看看,宝宝尝一尝。幸福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我们相亲又相爱,快快乐乐笑哈哈。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活动课对幼儿的作用有多么重要,孩子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从知识中获得快乐。我在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一方面忽视了反应较慢的学生,刚开始这部分学生还能跟着我的思路进行游戏,可是到了后面他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所以有的孩子看着其他小朋友做,有的孩子在教室随意走动讲话等。另一方面就是游戏时间过于急促,很多小朋友还没有玩尽兴。下一次我还会重新和孩子们开展这个活动,我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要做到平和,冷静,随便,让幼儿感到放松,自

25、然。2、在找颜色这一环节中,让幼儿在听课的老师中找找,我们教师可说:“呀,你真聪慧,那么我们请这位老师举起你的手,让全部小朋友都看见你漂亮的衣服)等。3、每个过程自然过渡,不必太强调幼儿遵守纪律,教师要把好度,能放得开,也能收得回。4、对幼儿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导。手指谣教案10(1356字)一、活动目标在幼儿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创作,续编歌曲。并激发幼儿愿意表现,敢于表现的欲望,培养创造精神。二、重点与难点1、指表现丰富多样的事物。2、根据手指创造的事物编唱歌曲。三、材料及环境设计1、录有歌曲旋律的录音磁带一盘。2、为幼儿提供能自由结伴的较宽松的

26、空间。四、设计思路:虽然幼儿年龄小,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这一特点,我选择了此教材,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经验探索未知,想象表现各种有趣的手指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鼓励幼儿将自己创作的手指游戏大胆地编唱和表现,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五、活动流程准备活动欣赏重视联想创作展现交流(一)准备活动说明: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会歌曲,并对手指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欣赏重视1教师由手引出歌曲,幼儿随伴奏齐唱歌曲。说明: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将歌曲再现。2欣赏个别幼儿表演歌曲中老虎的吼声,集体练习。说明:由于幼儿特别喜欢模仿老虎的动作及吼声,请高调上前表演,提供幼儿尝试表现的机会。其次,歌

27、曲在老虎吼声“啊唔”处节奏较复杂,幼儿不易掌握,由个别到集体的练习可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为创编歌曲作铺垫。3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4.幼儿自由结伴,边唱边表演歌曲中的小山和老虎。说明:让幼儿展开想象,三三两两结伴在一起,通过各自身体不同的动作合作表现小山的造型和老虎的姿态。(三)联想创作1.幼儿“摆弄”自己的小手想象小手除了可以做小山,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物?2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幼儿随音乐表演自己想唱会手指游戏。3游戏:“开火车”幼儿逐个表演自己创作的手指游戏。说明:此游戏可以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表现,教师要求前面幼儿表演的内容,后面幼儿就不能再重复。促使幼儿仔细倾听,不断联想,活跃思维,为创编

28、歌曲作内容上的准备。4教师引导幼儿编唱歌曲。说明:教师可视幼儿反应情况即兴和幼儿集体编唱,将手指游戏的内容编唱到歌里去。5幼儿合作创编歌曲。说明:幼儿自由结伴,找空位坐下合作编唱,教师在旁轻声播放歌曲旋律,幼儿随音乐联想创作新歌。(四)展现交流1请几组幼儿展现交流。说明:对幼儿编唱的歌曲,教师及时地给予评价,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2教师伴奏,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编唱的歌曲。手指谣教案11(818字)一、活动名称:音乐综合活动手指谣二、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观察以及幼儿手形的变化,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2、能够根据音乐形式创编歌曲。3、熟悉手指谣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4

29、、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三、活动准备:四幅示范画四、活动过程:1、与幼儿进行沟通,培养感情。小朋友谁最喜欢老师可以来抱抱老师,谁愿意做老师的大树桩(幼儿盘腿座地)2、手的游戏。老师伸出手,说:“这是我的手,小朋友你们的手呢?”(小朋友伸出手。)老师提问小朋友:“你的手可以干什么?”(小朋友用手做造型)。“老师的手可以变好多东西,小朋友看一看。”老师一边绕线转手一边用手变造型。“我用小手变小伞。”边拍手边做,老师演示完后,小朋友用手来做动作老师与幼儿一同跟音乐变换手形。比一比谁的小手变的东西最多。老师:“我用小手。”幼儿:“变 。”3、学唱并创编歌曲。活动反思:幼儿已经

30、先接触到了手指变形时所说到过的手指名称和动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时候会显得主动,乐意,学习起来也会更感兴趣更容易。歌曲的内容生动有趣,想象模仿的物体又是幼儿平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易被幼儿接受手指谣教案12(1499字)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儿歌,体验乐趣,感受韵律。2、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3、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能手口一致地表演手指谣。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活动准备ppt课件:有趣的手影活动过程一、导入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儿歌主题。教师说出儿歌谜面: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

31、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幼儿猜出各种答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有很多的用途。二、展开1、教师用手指做动作,如将两个食指相对做小鸡的嘴巴,让幼儿猜猜教师用手做出的是谁的样子,在干什么?2、引导幼儿进行尝试活动。幼儿尝试用小手做动作模仿各种事物互相猜,并发出合适的象声词。如将两手掌心朝内撑开做小猫的样子,并模仿小猫的叫声“喵喵喵”。3、学习儿歌手指谣。(1)游戏形式引出儿歌中的内容。教师利用课件,依次出现儿歌中实物的图片,让幼儿尝试用手指做成模仿动作,幼儿间互相比比看,谁做得最像,然后再出现课件中手指的模仿动作,并请幼儿说出象生词。(观看课件)(2)通

32、过观看课件,帮助幼儿记忆儿歌,教师与幼儿将儿歌内容进行组合,完整的朗诵。鼓励幼儿可以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3)熟悉儿歌内容后,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儿歌。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朗诵。4、引导幼儿进行创编。(1)刚才我们用五个手指分别变出了毛毛虫、小白兔、小花猫、老鹰和大灰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手指还可以变成什么?(2)课件演示(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儿歌,并加上动作进行表演。)三、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同表演手指谣,并请幼儿欣赏手影表演,活动自然结束。教学反思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用手指进行变形,让幼儿来说出变出了什么?是用什么手指变的?是怎么变的?由于前期在玩手指游戏的时候,幼儿已

33、经先接触到了手指变形时所说到过的手指名称和动词,所以在学习儿歌的时候会显得主动,乐意,学习起来也会更感兴趣更容易。儿歌的内容生动有趣,想象模仿的物体又是幼儿平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易被幼儿接受,但是儿歌在变形模仿物体中都用到了个“做”字,很方言的一个字,不易被幼儿所理解,而且儿歌每次变形的物体都是不一样的,好象在玩游戏那样的变这个变那个,我在设计的时候就干脆用“变”字替代了“做”,使幼儿学习起来变得更易理解更顺口一点。小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这五个。手指谣教案13(1613字)活动设计背景儿歌手指谣是让幼儿认识并知道自己

34、小手上的五个手指头的名称,并能将手指进行变形和想象。在活动开始部分的时候,我伸出画有手指娃娃的手来向幼儿问好,让幼儿一一说出手指娃娃的名称,再让幼儿听着教师的口令相应地伸出自己的手指娃娃来让幼儿熟悉手指的名称。儿歌的内容中用两个手指进行变形的时候都用到了动词“碰、并、捏、翘”,这是幼儿学习儿歌时要重点掌握的一个点,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用到了“重点前置”,把这一重点部分以和幼儿一起来做手指游戏的形式进行了前期的铺垫,为幼儿学习儿歌打下了基础,也符合了小班幼儿“爱游戏”的年龄特点。活动目标1、熟悉手指的名称,乐意用手指进行变形和想象。2、学念儿歌,掌握动词:碰、并、捏、翘。3、结合手指变形和想象尝

35、试创编儿歌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活动准备简易图谱、手指上画上娃娃头像。活动过程一、熟悉手指名称。1、老师伸出一只手,弯曲手指向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们好!刚才是谁向我们问好?2、小手有几个手指娃娃?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来向它们一个个问好。二、学做动作,理解动词1、你们的小手上有没有手指娃娃呀?让我来认识一下你们的手指娃娃吧!2、游戏:听口令:老师说“食指食指碰碰”等,幼儿就作出相应的动作三、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1、看看老师的手指娃娃变出了什么?怎么变的?(老师按儿歌内容做动作,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语言表达)2、老师边做动作边完整朗诵儿歌。3、教师边带领幼儿做动作

36、边把儿歌念一遍。4、请幼儿分组学念儿歌。四、尝试仿编儿歌。1、老师的手指还会变许多的东西呢,看看老师的手指,又变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手指变的呢?这两个手指是怎么变的呀?2、我们的手指还可以变出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进行手指变形)你是用什么手指变的呢?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儿歌的创编)。3、完整朗诵创编儿歌。4、我们再把这首手指谣去念给没来的小朋友听听吧!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教学反思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用手指进行变形,让幼儿来说出变出了什么?是用什么手指变的?是怎么变的?由于前期在玩手指游戏的时候,幼儿已经先接触到了手指变形时所说到过的手指名称和动词,所以在学习儿歌的时候会显得主动,乐意,

37、学习起来也会更感兴趣更容易。儿歌的内容生动有趣,想象模仿的物体又是幼儿平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易被幼儿接受,但是儿歌在变形模仿物体中都用到了个“做”字,很方言的一个字,不易被幼儿所理解,而且儿歌每次变形的物体都是不一样的,好象在玩游戏那样的变这个变那个,我在设计的时候就干脆用“变”字替代了“做”,使幼儿学习起来变得更易理解更顺口一点。由于考虑到是小班的下半学期,而且幼儿对变出来的物体很感兴趣,所以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尝试让幼儿进行了儿歌的创编,先以教师用手指做动作,让幼儿进行想象,逐步引导幼儿创编出儿歌的内容,再以幼儿用手指做动作,我及时引导幼儿创编儿歌这两个层次来进行展开。手指谣教案14(708

38、字)活动目标:1、学会念儿歌,正确发出“食指”、“拇指”、“捏拢”的音。2、会手口一致地念儿歌。3、愿意和同伴表演儿歌。活动准备:知道五个手指的名称。活动过程:一、认识手指名称,引出主题。1、教师伸出五个手指,引导幼儿认识手指。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五个手指的名字吗?(引导幼儿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2、师:下面我们来玩“五个手指起床了”的游戏,顾老师说到哪个手指起床了,你们就把那个手指伸出来。(带领幼儿玩游戏,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二、学习儿歌手指谣1、师:五个手指起床了,他们会干什么呢?下面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手指谣”,听一听,五个手指在做什么?(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

39、动作,引起幼儿兴趣。)2、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3、师:下面我们看着书,一起来念一念儿歌(启发幼儿根据小图片的提示来记忆和学习儿歌。)4、幼儿与同伴面对面表演儿歌。三、仿编儿歌。1、师:刚才我们用手指变出了小鸡、剪刀、榔头和夸赞别人的动作,还可以变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儿歌。2、师:我们把我们编的动作编到儿歌里,一起来念一念。手指谣教案15(3775字)手指谣1:手上有个大木桶,(左手掌弯曲成桶状)桶上有个盖,盖上有个孔,(右手平盖在桶上,食指与中指稍分开) 让我看看有什么,(用眼睛看孔)原来躲着毛毛虫。(左手食指穿过孔,做蠕动状)手指谣2:小熊小熊圆圆脸(用手在宝宝的

40、手心画圆)一步一步上上坡(从宝宝的手往手臂上点上去)几里古噜滚下来(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做滚状滚进一个山洞里(用手点到宝宝的胳吱窝挠挠)手指谣3:我(指着自己,表情夸张)是一个大苹果(双手张开表示“大”)小朋友们都爱我 (双手食指点着前面的人)请你先去洗洗手 (双手做洗手的动作)要是手脏 (用右手食指点着左手手掌)别碰我! (挥动右手表示“不”)手指谣4:爸爸瞧瞧(左手从背后伸出,张开手指挥动)妈妈看看 (右手从背后伸出,张开手指挥动)宝宝的小手真好看 (双手一齐摇动)爸爸瞧瞧 (闭合左手,往背后收)妈妈看看 (闭合右手,往背后收)宝宝的小手不见了 (双手都放在背后了)爸爸妈妈快来看宝宝的小手出

41、现了 (双手从背后再拿出来)手指谣5: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唱大戏),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边点着她的手指头边说)爬呀爬呀爬上山 (食指从胳膊一步步点到肩膀)耳朵听听 (捏捏耳朵)眼睛看看 (点点眼睛)鼻子闻闻 (点点鼻子)嘴巴尝尝 (点点嘴巴)咯吱一下 (停顿,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劲处,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会惊喜地等着这一时刻)手指谣6:一个手指点点点 (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两个手指敲敲敲 (伸出两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敲)三个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捏)四个手指挠挠闹 (伸出四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挠)五个手指拍拍拍 (两个手对拍)五个兄弟爬上山 (从宝宝的下身做爬山状

42、)几里古噜滚下来 (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挠)手指谣7: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两个食指变公鸡,斗一斗。两个小指钩一钩,做朋友。两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手指谣8: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鸡叫叫:叽,叽,叽。食指中指并拢,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五个手指捏紧,做个拳头敲敲:咚,咚,咚。伸出拇指翘翘,夸你戴上红花:好,好,好。小指小指钩钩,我们笑笑跳跳:嘻,嘻,嘻。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儿唱唱:妙,妙,妙。手指谣9:小指勾勾(小指互勾)。拇指顶顶(拇指相顶)。转个圈儿(小指分开,手心相对,右手向前伸)转个圈儿(拇指也分开,手指向前转动)。握手亲亲(两手继续旋转,顺势上一互换位置)。握手亲亲(两手再继续转动

43、,使两手指尖向内互相紧握)。手指谣10:包饺子切切菜(两手小指相勾,无名指和中指并起,向下切)。擀擀面(无名指、中指弯曲,食指向两边运动)。包包饺子(三指并起,上下运动和拇指相碰)。捣捣蒜(两手小指相勾运动拇指)。手指谣11:小手摊开,咱们来包饺子吧 (伸出左手手掌)擀擀皮 (右手在左手上做擀皮状)和了和了 (右手手指立起在左手手掌上做和馅的动作,就象手指在抓挠)包个小饺子 (说一个字,用右手食指依次点着左手的手指)香喷喷的饺子给谁吃 (用右手把左手指包起来,盖住,问孩子)(然后孩子说给谁吃,就把饺子递到嘴边)手指谣12:会变魔术的小手小手小手变魔术,(拍两下手,双手在胸前自由摆动)变只小兔跳

44、跳跳,(伸出食指与中指在头顶做兔子耳朵状,左右摇摆)变只小猫喵喵喵,(撑开五指在嘴边做小猫捋胡须状)变只公鸡喔喔喔,(左手叉腰,右手五指并拢竖放在头顶上做公鸡状)老师见了眯眯笑,(双手做兰花指,在脸颊两边做花状)连声夸我手真巧。(拍手两次,伸出大拇指左右摇摆两次)手指谣13:手指打鼓上敲咚咚鼓(双手运动食指),下敲鼓咚咚(双手运动小指)。上下一齐敲(食指小指同时运动)。中间开了缝(食指、中指向上运动,无名指、小指向下运动)。你敲鼓我敲锣(械手上下运动食指,右手上下运动小指)。我敲鼓你敲锣(左手动小指,右手动食指)。大家一齐敲(食指小指一起运动)。中间开了河(食指、中指向上运动,无名指、小指向下

45、运动)。手指谣14:小车小(两手中指与大拇指相接)。小车巧(两手无名指交叉,双手食指各自勾住无名指)。看谁的小车巧(中指向前伸展)。看谁的车儿做得好(拇指靠拢成小车形)。手指谣15:轱辘轱辘(双手握拳,作绕线状)一(伸出右手食指),轱辘轱辘二(绕线,伸出右手食、中指),轱辘轱辘三(绕线,伸出右手食、中、无名指),轱辘轱辘四(绕线,伸出右手食、中、无名、小指),上上下下,(头上、下各拍手两次)前前后后,(体前、体后各拍手两次)我(双手抚胸指自己)和你(右手食指指对方)来做游戏(双手手指张开从头上旋转而下)手指谣16:手指眼镜一勾金(两手背对,小指相勾)。二勾银(无名指相勾)。三勾铜(中指相勾)。

46、四勾铁(食指相勾)。一勾出来个老先生(两手由里外翻,中间抱着一个大拇指)。老先生又不见了(两手撒开)。到哪儿去啦?商店里面买眼镜(用食指指向前方)。老先生选了一副好眼镜(两手相互勾起,拇指与食指民圆圈做成眼镜状,放置眼前)。儿歌17:手指捣米对春对春捣捣(右手心向上,两手拇指运动如捣米状)。扫帚扫帚扫扫(手形同上,右手食指在左手中运动,如扫地状)。 簸箕簸箕扇扇(手形同上,左手食指、中指向上运动如扇风状)。 小鸡小鸡啄啄(手形同上,右手中指与指指相碰如啄米状)儿歌18:手指上课手指上课(两手五指相顶)。大门开了(两手拇指分开)。小开门(两手小指分开)。二门开了(两手食指分开)。后门开了(两手无

47、名指分开)。中门也开了(两手中指分开)。小朋友都进来了(两手十指交叉抱拳)。教室门开了(两手拇指分开)。老师走进来了(左手食指竖起)。全体起立(交叉的十指全部伸展)。坐下(两手交叉抱拳)。报数1(手形同上,右手食指伸出,然后立即放下)。2(左手食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3(右手中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4(左手中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5(右用无名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6(左手无名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7(右手小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8(左手小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大家早操一二一(先伸展左手手指,然后换右手。按口令左右手轮番伸展)。 一二一(先伸展右手手指,按口令右手左手轮番伸展)。立定!解散(立下时停止运动,双手成交叉状,解散时两手放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