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与防尘工程 第一章: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8519448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X 页数:84 大小:5.5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风与防尘工程 第一章: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通风与防尘工程 第一章: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通风与防尘工程 第一章: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资源描述:

《通风与防尘工程 第一章: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与防尘工程 第一章: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第一章第一章本章内容框架:本章内容框架:有害物有害物防治防治类型、来类型、来源及危害源及危害产生与传产生与传播机理播机理浓度及浓度及标准标准综合防综合防治措施治措施第一章第一章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工业有害物及综合防治1.1 概述概述1.2 粉尘的传播与危害特性粉尘的传播与危害特性1.3 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1-4 放射性气体的危害与防护放射性气体的危害与防护1.5 气候条件参数与热湿环境的改善气候条件参数与热湿环境的改善1.6 工业有害物的综合防治措施工业有害物的综合防治措施1 7 工业有害物与气候参数的检测工业有害物

2、与气候参数的检测1.1 概述概述u粉尘粉尘u有害蒸气有害蒸气u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u放射性气体放射性气体u热湿热湿一、一、工业有害物的类型及其来源工业有害物的类型及其来源 要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必须掌握作业环境中所存在的要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必须掌握作业环境中所存在的不良条件状况及其危害特点。作业环境的不良条件主要表现不良条件状况及其危害特点。作业环境的不良条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业环境中的设备、材料、物品布置不合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业环境中的设备、材料、物品布置不合理,作业环境脏、乱、差,或安全标志的设置不符合要求;理,作业环境脏、乱、差,或安全标志的设置不符合要求;二是作业环境中存

3、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前者可诱发安全事故,二是作业环境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前者可诱发安全事故,后者将引起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后者将引起员工的职业病危害。1.1 概述概述u有害物的危害包括三个方面:有害物的危害包括三个方面:u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u对生产的不利影响;对生产的不利影响;u对大气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二、有害物的危害及影响因素二、有害物的危害及影响因素1.1 概述概述u有害物对人体的危害,不但取决于有害物的性质,有害物对人体的危害,不但取决于有害物的性质,还取决于有害物在空气中的含量,即浓度大小。还取决于有害物在空气中的含量,即浓度大小。浓度表示空气中有害物的含量大小,它

4、是指单位浓度表示空气中有害物的含量大小,它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有害物含量。一般,浓度愈大,危体积空气中的有害物含量。一般,浓度愈大,危害也愈大。害也愈大。u为了使工业企业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保护工人、为了使工业企业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保护工人、居民的安全和健康,必须满足居民的安全和健康,必须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生标准要求。要求。u为环境污染,必须满足为环境污染,必须满足工业工业“三废三废”排放试行排放试行标准标准要求。要求。三、有害物浓度及卫生标准三、有害物浓度及卫生标准u粉尘的概念粉尘的概念u粉尘的来源粉尘的来源u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的传播规律u粉尘的危害特性粉尘的危害特性粉

5、尘:粉尘:1.2 粉尘的传播与危害特性粉尘的传播与危害特性u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细粒子(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细粒子(DustDust)。)。粉尘:粉尘:-粉尘的概念粉尘的概念空气中空气中微粒微粒固体微粒固体微粒液体微粒液体微粒烟或尘烟或尘尘尘烟,烟,smokesmoke凝聚性固体微粒凝聚性固体微粒机械分散性机械分散性固体微粒固体微粒雾雾mistmist1.2 粉尘的传播与危害特性粉尘的传播与危害特性u粉尘(粉尘(dustdust):):包括所有固态分散性包括所有固态分散性微粒;粒径上限约为微粒;粒径上限约为200m200m;u“降尘降尘”:粒径在:粒径在10m10m以上,较大的以上

6、,较大的微粒沉降速度快,经过一定时间后不微粒沉降速度快,经过一定时间后不可能仍处于浮游状态。可能仍处于浮游状态。u“飘尘飘尘”:粒径在:粒径在10m10m以下,在大气以下,在大气中浮游数量最多的微粒粒径为中浮游数量最多的微粒粒径为0 01 110m10m粉尘粉尘-粉尘的概念:粉尘的概念:u烟(烟(smokesmoke):):包括所有凝壤性固态包括所有凝壤性固态微粒,以及液态粒子和固态粒子因凝集微粒,以及液态粒子和固态粒子因凝集作用而生成的微粒,通常是高温下生成作用而生成的微粒,通常是高温下生成的产物的产物u粒径范围:约为粒径范围:约为0 00101一一1m1m,一般在一般在0 05m5m以下。

7、如铅金属蒸气氧化生成以下。如铅金属蒸气氧化生成的的PbOPbO,木材、煤、焦油燃烧生成的烟木材、煤、焦油燃烧生成的烟就是属于这一类就是属于这一类粉尘粉尘-粉尘的概念:粉尘的概念:u雾(雾(mistmist):):包括所有液态分散性微粒和液包括所有液态分散性微粒和液态凝聚性微粒,粒径范围约为态凝聚性微粒,粒径范围约为0 01 1一一10m10mu烟尘(烟尘(fumefume):分散性和凝聚性固体微粒分散性和凝聚性固体微粒u烟雾(烟雾(smogsmog):分散性和凝聚性固体微粒和分散性和凝聚性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混合体液体微粒混合体u粉末(粉末(powderpowder):):生产中粉料生产中粉料粉

8、尘粉尘-粉尘的概念:粉尘的概念:产尘量较大的行业:产尘量较大的行业:u许多工业生产部门,例如冶金行业的冶炼许多工业生产部门,例如冶金行业的冶炼厂、烧结厂、耐火材料厂厂、烧结厂、耐火材料厂u机械行业铸造厂机械行业铸造厂u建筑行业的水泥厂、石棉制品厂,砖瓦厂建筑行业的水泥厂、石棉制品厂,砖瓦厂u轻工行业的玻璃厂、陶瓷厂轻工行业的玻璃厂、陶瓷厂u纺织行业的棉纺厂、麻纺厂纺织行业的棉纺厂、麻纺厂u电力行业的火力发电厂电力行业的火力发电厂u化工行业的橡胶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化工行业的橡胶厂农药厂、化肥厂等。粉尘粉尘-粉尘的来源粉尘的来源生产中的主要产尘工艺:生产中的主要产尘工艺:u(1 1)固体物质的机

9、械破碎过程)固体物质的机械破碎过程:如用破碎:如用破碎机将矿石破碎或用球磨机将煤块磨成煤粉机将矿石破碎或用球磨机将煤块磨成煤粉u(2 2)固体表面的加工过程)固体表面的加工过程:如用砂轮机磨:如用砂轮机磨削刀具或用喷砂清理粘附在铸件表面的粘砂削刀具或用喷砂清理粘附在铸件表面的粘砂和氧化皮和氧化皮u(3 3)粉粒状物料的贮运、装卸、混合、筛)粉粒状物料的贮运、装卸、混合、筛分及包装过程分及包装过程:如用皮带运输机和提升机转:如用皮带运输机和提升机转运物料或向料仓卸料运物料或向料仓卸料粉尘粉尘-粉尘的来源粉尘的来源u(4 4)粉状物料的成型过程)粉状物料的成型过程:如用压砖机对:如用压砖机对模具中

10、的粉料进行冲压使之成型模具中的粉料进行冲压使之成型u(5(5)物质的加热和燃烧过程以及金属的冶炼)物质的加热和燃烧过程以及金属的冶炼和焊接过程和焊接过程:如煤在锅炉中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就夹着大量如煤在锅炉中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就夹着大量粉尘。锅炉每燃烧粉尘。锅炉每燃烧1t1t煤可产生煤可产生3 311kg11kg的粉的粉尘排放物,而冲天炉每熔化尘排放物,而冲天炉每熔化1t1t铁水平均要产铁水平均要产生生7kg7kg粉尘排放物。粉尘排放物。粉尘粉尘-粉尘的来源粉尘的来源粉尘的粉尘的“尘化尘化”作用:作用:u含义:使粉尘从静止状态变成悬浮于周围含义:使粉尘从静止状态变成悬浮于周围空气中的作用。空气中

11、的作用。u空气中的粉尘通过各种尘化作用而产生。空气中的粉尘通过各种尘化作用而产生。u主要尘化作用有:主要尘化作用有:粉尘粉尘-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粉尘-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的传播规律车辆车辆平板平板粉尘颗粒粉尘颗粒诱导气流诱导气流粉尘粉尘-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的传播规律诱导气流造成的尘化诱导气流造成的尘化剪切气流造成的尘化剪切气流造成的尘化粉粉尘尘的的传传播播规规律律综合气流造成的尘化综合气流造成的尘化粉尘粉尘-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的传播规律热气流上升造成的尘化作用热气流上升造成的尘化作用粉尘粉尘-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的传播规律/0tevv)1(/00ttevvdtS传播作用力分析传播作用

12、力分析重重力力使使尘尘粒粒沉沉降降分分子子扩扩散散力力很很小小惯性力:惯性力:二次气流二次气流尘粒惯性性运动距离很短尘粒惯性性运动距离很短尘粒扩尘粒扩散传播散传播主要依主要依靠二次靠二次气流带气流带动作用动作用粉尘粉尘-粉尘的危害特性粉尘的危害特性肺泡肺泡粉尘粉尘-粉尘的危害特性粉尘的危害特性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粒径小于或等粒径小于或等于于5 5微米微米车间产尘粒径车间产尘粒径小于小于1010微米。微米。2 2微米以下占微米以下占40%40%90%90%吸入呼吸器官的气溶胶粒子吸入呼吸器官的气溶胶粒子粉尘粉尘-粉尘的危害特性粉尘的危害特性粉粉尘尘的的危危害害对对人人体体危危害害粉尘对五官、

13、皮肤的刺激作用引起炎症粉尘对五官、皮肤的刺激作用引起炎症有毒粉尘(铅、砷、汞等)引起中毒有毒粉尘(铅、砷、汞等)引起中毒各类粉尘进入人体肺部引起尘肺病各类粉尘进入人体肺部引起尘肺病对对生生产产影影响响粉尘可降低产品质量粉尘可降低产品质量粉尘可降低机器工作精度粉尘可降低机器工作精度粉尘可降低光照度和能见度,诱发事故粉尘可降低光照度和能见度,诱发事故粉粉 尘尘 对对 环环 境境 的的 污污 染染1.3 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u作业环境状况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效率作业环境状况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效率u作业环境空气状况作业环境空气状况=大气洁净

14、空气状况大气洁净空气状况+生产中各污染源散生产中各污染源散发有害成分发有害成分u下面分析:各种有害组分及其性质、危害、检测下面分析:各种有害组分及其性质、危害、检测呼呼吸吸道道皮皮肤肤消消化化道道侵侵入入体体内内发发生生作作用用造造成成危危害害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 大气洁净空气成分大气洁净空气成分气体名称气体名称 浓浓 度度%体积体积%质量质量%氮氮 78.13 75.5578.13 75.55 氧氧 20.90 23.1020.90 23.10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0.03 0.050.03 0.05 氩氩、氖等氖等 0.94 1.30 0.94 1.30 有害蒸气与有

15、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u整个大气相对稳定整个大气相对稳定:由于空气量巨大,且具有:由于空气量巨大,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一定的扩散性,因此整个空气很大的流动性和一定的扩散性,因此整个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仍保持稳定不变。的主要组成成分仍保持稳定不变。u局部空气发生变化局部空气发生变化:对于局部区域空气,局部:对于局部区域空气,局部污染会使空气成分发生变化。污染会使空气成分发生变化。u变化的主要规律变化的主要规律: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量增: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量增高,混入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温度、湿度和高,混入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温度、湿度和压力也随之变化。压力也随之变化。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

16、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人体的需氧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环人体的需氧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环境条件和劳动强度。境条件和劳动强度。不同劳动强度的人体耗氧量:不同劳动强度的人体耗氧量:工作状态工作状态 体力劳动强度体力劳动强度 呼吸空气呼吸空气 氧消耗量氧消耗量u休休 息息 6-15 6-15L/min 0.2-0.4L/minL/min 0.2-0.4L/minu轻轻 度度 I I级级 20-25 0.6-1.020-25 0.6-1.0u中中 度度 IIII级级 30-40 1.2-1.630-40 1.2-1.6u重重 体体 IIIIII级级 40-60 1.8-2.440

17、-60 1.8-2.4u极极 重重 IVIV级级 40-80 2.5-3.040-80 2.5-3.0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国标国标GB3869-83GB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uI I级体力劳动:是指日平均耗能值为级体力劳动:是指日平均耗能值为35593559千焦千焦耳(耳(KJKJ)/人,劳动时间率为人,劳动时间率为61%61%,即净劳,即净劳动时间为动时间为293293分钟分钟(8(8小时工作制)。小时工作制)。u级体力劳动:日平均耗能值为级体力劳动: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KJ/5560KJ/人,人,劳动时间率为劳动时间率为67%67%,即净

18、劳动时间为,即净劳动时间为322322分钟。分钟。u级体力劳动:日平均耗能值为级体力劳动: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KJ/7310KJ/人,人,劳动时间率为劳动时间率为73%73%,即净劳动时间为,即净劳动时间为350350分钟。分钟。uIVIV级体力劳动:日平均耗能值为级体力劳动: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KJ/11304KJ/人,劳动时间率为人,劳动时间率为77%77%,即净劳动时间为,即净劳动时间为370370分钟分钟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状态后果:将引起呼吸困难,工作效率降低,出缺氧状态后果:将引起呼吸困难,工作效率降低,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严重缺氧将导致死亡。现各种

19、不适症状,严重缺氧将导致死亡。u氧体积浓度氧体积浓度17%17%:静止状态时无影响,工作时喘息,:静止状态时无影响,工作时喘息,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心跳加快。u浓度浓度15%15%: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及判: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及判断能力减弱,肌肉功能破坏,失去劳动能力。断能力减弱,肌肉功能破坏,失去劳动能力。u浓度浓度10-12%10-12%: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u浓度浓度6-9%6-9%: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在数分钟内: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在数分钟内尚能跳动,如不及时抢救就会导致死亡。尚能跳动,如不及时抢救

20、就会导致死亡。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2CO2:u刺激呼吸作用:肺泡中刺激呼吸作用:肺泡中CO2CO2增加,能刺激呼吸神经增加,能刺激呼吸神经中枢,呼吸量增加。中枢,呼吸量增加。u劳动强度增大,体内氧化过程加快,劳动强度增大,体内氧化过程加快,CO2CO2生成量增生成量增加,使血液酸加大刺激神经中枢,呼吸频率增加。加,使血液酸加大刺激神经中枢,呼吸频率增加。u人工输氧时,常加入人工输氧时,常加入5%5%的的CO2 CO2。u主要危害:主要危害:CO2CO2浓度过高,引起呼吸困难,并使空浓度过高,引起呼吸困难,并使空气氧浓度相对降低,引起人员缺氧窒息。气氧

21、浓度相对降低,引起人员缺氧窒息。uCO2CO2浓度浓度5%5%时时:出现耳鸣、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出现耳鸣、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无力等症状;呕吐、无力等症状;u浓度浓度7-9%7-9%时时:极度虚弱无力、动作不协调,昏迷;:极度虚弱无力、动作不协调,昏迷;u浓度浓度10-20%10-20%时时:呼吸停顿,失去知觉,有生命危险。:呼吸停顿,失去知觉,有生命危险。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u氮对人体无毒害作用。氮对人体无毒害作用。u但当空气中氮的浓度增加,必然导致氧的浓但当空气中氮的浓度增加,必然导致氧的浓度下降,从而对人体产生间接危害。度下降,从而对人体产生间接危害

22、。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u 有害蒸汽有害蒸汽:蒸汽是由固体直接升华或蒸汽是由固体直接升华或液体蒸发所形成的气态物质液体蒸发所形成的气态物质.如汞蒸如汞蒸气气,磷蒸气磷蒸气,铅蒸气铅蒸气,苯蒸气等。苯蒸气等。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uCOCO特性特性:浓度在:浓度在13137575时能引起爆炸。时能引起爆炸。COCO危害:危害:毒性大,它与人体血红素的亲和力大毒性大,它与人体血红素的亲和力大于氧与人体血红素的亲和力的于氧与人体血红素的亲和力的250250300300倍。倍。人体吸入,人体吸入,COCO很快与血红素结合,降低血红素很快与血红素结合,降低血红

23、素吸氧能力,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缺氧,引起吸氧能力,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缺氧,引起窒息和血液中毒窒息和血液中毒,严重时造成死亡。严重时造成死亡。uCOCO浓度达浓度达0.4%0.4%时:人短时内即失去知觉,时:人短时内即失去知觉,抢救不及时即中毒死亡。抢救不及时即中毒死亡。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uCOCO来源:材料的燃烧。来源:材料的燃烧。u我国安全规程规定:我国安全规程规定:u 空气中空气中COCO浓度不得超过浓度不得超过24ppm24ppm(体体积浓度,按质量浓度计算为积浓度,按质量浓度计算为0.03mg/L0.03mg/L或或30mg/m30mg/m3 3)。)。有害蒸

24、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NO2NO2特性:是一种强列的窒息性气体特性:是一种强列的窒息性气体,对于人对于人体的眼睛、鼻子、呼吸道及肺部组织有强烈体的眼睛、鼻子、呼吸道及肺部组织有强烈的腐蚀破坏作用的腐蚀破坏作用,严重可引起肺水肿。严重可引起肺水肿。危害: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危害: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0.01%0.01%时,短时时,短时间内对呼吸器官就有很强烈刺激作用,咳嗽、间内对呼吸器官就有很强烈刺激作用,咳嗽、呕吐、神经麻木;浓度达呕吐、神经麻木;浓度达0.025%0.025%时,可很快时,可很快使人窒息死亡。使人窒息死亡。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uNO2N

25、O2来源:材料燃烧来源:材料燃烧u我国安全规程规定:我国安全规程规定:u 车间空气中车间空气中NONO2 2浓度浓度不得超过不得超过5mg/m5mg/m3 3。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uH2SH2S特性特性:当浓度达到当浓度达到6 6时具有爆炸性。时具有爆炸性。u主要危害主要危害:HH2 2S S具有很强的毒性具有很强的毒性,能使血能使血液中毒液中毒,对眼睛粘膜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对眼睛粘膜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激作用。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0.1%0.1%时,短时,短时间内就会有生命危险。时间内就会有生命危险。u硫化氢来源硫化氢来源:硫的氧化。:硫的氧化。

26、u我国安全规程规定我国安全规程规定:车间空气:车间空气HH2 2S S含量不含量不得超过得超过10mg/m10mg/m3 3。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u2 2危害特性危害特性:对眼睛、呼吸道有强烈的:对眼睛、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可引起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当空气中呼吸麻痹,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当空气中2 2浓度达浓度达0.05%0.05%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时内即可造成死亡。水肿,短时内即可造成死亡。u2 2来源来源:煤的燃烧。:煤的燃烧。u我国安全规程规定我国安全规程规定:

27、车间空气中:车间空气中SO2SO2的允许的允许浓度为浓度为15mg/m15mg/m3 3。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气体有毒气体浓度浓度u常用浓度有: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常用浓度有: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u体积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害气体体积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害气体的体积。单位的体积。单位:毫升毫升/米米3 3(mL/m(mL/m3 3),),ppmppm或。关系是或。关系是:1mL/m:1mL/m3 3=1ppm=1=1ppm=110 10-4-4。u质量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毒气体质量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毒气体的质量。单位:毫克的质量。单位:毫克/

28、米米3 3(mg/m(mg/m3 3),毫克毫克/升(升(mg/Lmg/L)。)。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气体浓度换算有毒气体浓度换算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换算关系为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换算关系为:u式中式中Cm-Cm-有毒气体质量浓度有毒气体质量浓度 ,mg/m,mg/m3 3;u CvCv-有毒气体体积浓度有毒气体体积浓度,mL/m,mL/m3 3;u M-M-有毒气体的摩尔质量有毒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g/mol。CvMCm4.22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有毒气体检测轻便型快读仪器测定法检定管测定法分析法(在专门实验室进行)有毒有害

29、气体测定 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气体检测有毒气体检测 便携式有毒气体快速测定仪:u这是德国进口的CO化碳警报器。u其最大量程为200PPm。u当测定浓度达50PPm时即报警。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气体检测有毒气体检测 便携式有毒气体快速测定仪:COCO报警仪报警仪COCO2 2测量仪测量仪 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有害蒸气与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气体检测有毒气体检测 复合有毒气体测定仪(法国)有毒气体检测有毒气体检测检定管测定:检定管测定:u检定管分比色法和比长检定管分比色法和比长法两种。法两种。u检定管中置不同指示剂,检定管中置不同指示剂,即

30、构成不同的有害气体即构成不同的有害气体检定管。检定管。uCO化碳气体检定管用硅化碳气体检定管用硅胶吸附胶吸附I2O5和发烟硫酸和发烟硫酸作为指示剂。作为指示剂。u变色圈长度与所测变色圈长度与所测CO浓浓度成正比。度成正比。u测定过程:测定过程:5CO+I2O55CO2+I2(棕色)棕色)有害物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有害物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u有害物的危害包括三个方面:有害物的危害包括三个方面:u一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u二是对生产的不利影响;二是对生产的不利影响;u三是对大气的污染。三是对大气的污染。有害物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有害物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有害物对人体的危害途径有害物对人

31、体的危害途径:u工业有害物通过呼吸道工业有害物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皮肤和消化道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内部而危害人体。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内部而危害人体。粉尘的危害包括三个方面粉尘的危害包括三个方面:u一般粉尘引起各种尘肺病一般粉尘引起各种尘肺病;u有毒粉尘引起中毒有毒粉尘引起中毒;u有的粉尘有的粉尘(如硫化矿尘如硫化矿尘)引起皮肤炎。引起皮肤炎。有害物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有害物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u有毒气体的毒性大小有毒气体的毒性大小:即有毒气体本身的物:即有毒气体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程度理、化学性质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程度。u有毒气体的含量有毒气体的含量:即有毒气体的浓度大小。:即

32、有毒气体的浓度大小。u有毒气体与人体持续接触的时间有毒气体与人体持续接触的时间。u作业环境条件与劳动强度作业环境条件与劳动强度。u个体的年龄、性别和体质情况个体的年龄、性别和体质情况。tCCTatoxic)(有害物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有害物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对生产的不利影响对生产的不利影响:u降低产品质量和机器工作精度降低产品质量和机器工作精度;u降低能见度降低能见度,影响室内作业视野影响室内作业视野;u对金属等材料的腐蚀对金属等材料的腐蚀,缩短其使用寿命缩短其使用寿命;u可能导致燃烧或爆炸。可能导致燃烧或爆炸。工业有害物对大气的污染工业有害物对大气的污染:u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如果不加以

33、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入大气处理直接排入大气,就会造成大气的污染。就会造成大气的污染。工业有害物的浓度标准工业有害物的浓度标准 卫生标准卫生标准:u为了防止有害物危害人体为了防止有害物危害人体,作业环境空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必须符合气中的有害物浓度必须符合(TJ36-79)的要求。的要求。排放标准排放标准:u为了防止有害物排入大气造成大气污为了防止有害物排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染.工业通风排入大气的有害物量或浓工业通风排入大气的有害物量或浓度必须符合度必须符合(GBJ4-73)的规定。的规定。氡及其子体的衰变氡及其子体的衰变u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u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

34、在单位时间内所衰变的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衰变的原子核数原子核数(即衰变速率即衰变速率)。u 国际单位为贝可国际单位为贝可(BqBq),1Bq=1),1Bq=1次衰变次衰变/秒;秒;u 非国际单位为居里,非国际单位为居里,1 1居里居里=3.7=3.7101010 10 BqBq。u半衰期来半衰期来:u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活度衰变到最初值的一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活度衰变到最初值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半所需要的时间。u 单位:秒、分、时、年等。单位:秒、分、时、年等。1-4 放射性气体的危害与防护放射性气体的危害与防护氡及其子体的衰变方式氡及其子体的衰变方式u衰变衰变:衰变过程中释放出:衰变

35、过程中释放出粒子(氦原子核),粒子(氦原子核),穿透力较弱,在空气中的射程为穿透力较弱,在空气中的射程为2.5-102.5-10厘米厘米;在生在生物组织中的射程为物组织中的射程为30-11030-110微米(微米(mm),不能穿透人不能穿透人体皮肤层。但电离能力强。体皮肤层。但电离能力强。u衰变衰变:衰变过程中释放出高速电子,穿透力较:衰变过程中释放出高速电子,穿透力较射线强,但电离能力较射线强,但电离能力较射线弱。射线弱。u衰变衰变:衰变过程中产生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能量:衰变过程中产生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能量在在0.04-40.04-4兆电子伏(兆电子伏(MeVMeV)之间。穿透力较带电粒之间

36、。穿透力较带电粒子强得多。子强得多。1-4 放射性气体的危害与防护放射性气体的危害与防护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氡及其子体的衰变氡及其子体的衰变规律规律 u氡氡 镭镭A A 镭镭B B 镭镭C C 镭镭CC u 镭镭D D 铅铅 3.8253.825天天 3.053.05分分 26.826.8分分 19.719.7分分 ,1.61.61010-4-4 秒秒 2222年年 ,氡的短寿命子体氡的短寿命子体:从镭从镭A A到镭到镭D D所有子体的统称。所有子体的统称。氡子体为固态氡子体为固态物质,与物质粘附性很强,易与粉尘结合粘附物质,与物质粘附性很强,易与粉尘结合粘附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

37、。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氡及其子体的危害作用方式氡及其子体的危害作用方式直接作用直接作用:u是指生物分子直接受到电离辐射的作用而吸是指生物分子直接受到电离辐射的作用而吸收辐射能量,导致机体损伤。收辐射能量,导致机体损伤。u间接作用间接作用:u是指辐射对生物体中的水分子作用,产生活是指辐射对生物体中的水分子作用,产生活性粒子(氢原子等),活性粒子与生物分子性粒子(氢原子等),活性粒子与生物分子作用而使生物体功能、结构发生损伤。作用而使生物体功能、结构发生损伤。u由于生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因此电离由于生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因此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间

38、接效应。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间接效应。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氡及其子体的危害作用过程氡及其子体的危害作用过程物理阶段物理阶段:u生物分子和水分子吸收辐射能量而发生电离,生物分子和水分子吸收辐射能量而发生电离,产生初级活性粒子。产生初级活性粒子。化学阶段化学阶段:u活性粒子与周围介质反应,生物分子受到损活性粒子与周围介质反应,生物分子受到损伤。伤。生物学阶段生物学阶段:u通过大量微观生物分子损伤,导致宏观的生通过大量微观生物分子损伤,导致宏观的生物损伤效应,如疾患、癌变等。物损伤效应,如疾患、癌变等。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人体受害表现人体受害表现射线内照射射线内照

39、射:u电离能力强电离能力强,穿透能力弱穿透能力弱,多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多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尤其对肺部危害最大,可导致肺部的癌病变。尤其对肺部危害最大,可导致肺部的癌病变。射线外照射射线外照射:u电离能力比电离能力比射线弱射线弱,但穿透力较强但穿透力较强,能穿透人体能穿透人体薄弱组织(如眼睛),而引起危害。要注意对眼睛薄弱组织(如眼睛),而引起危害。要注意对眼睛的防护。的防护。射线外照射射线外照射:u穿透力很强穿透力很强,照射危害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照射危害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疾病。当统的疾病。当射线剂量很高时,还会造成死亡。射线剂量很高时,还会造成死亡。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放射性

40、气体及其危害氡及其子体的浓度氡及其子体的浓度氡浓度氡浓度:u用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放射性活度来表示。用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放射性活度来表示。u国际单位为贝可国际单位为贝可/升升(BqBq/L),/L),非国际单位有居里非国际单位有居里/升升,艾曼。艾曼。u1 1居里居里/升升=1=1101010 10 艾曼艾曼3.73.7101010 10 BqBq/L/L。氡子体浓度氡子体浓度:u常用常用潜能值表示潜能值表示u潜能值潜能值: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氡子体的原子全: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氡子体的原子全部衰变成镭部衰变成镭D D所释放所释放粒子的能量总和。粒子的能量总和。u国际单位为微焦国际单位为微焦

41、/米米3 3(J/mJ/m3 3),非国际单位为兆电非国际单位为兆电子伏子伏/升升(MeVMeV/L)/L)。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放射性气体及其危害我国放射性防护规定我国放射性防护规定u 氡允许浓度:氡允许浓度:3.7Bq/L(即1个艾曼)。u氡子体允许的氡子体允许的潜能值:潜能值:6.4J J/m3 3,相当4104 4 MeV/L,或相当于0.3个工作水平,1个工作水平=1.3105 5 MeV/L。u表面污染规定:表面污染规定: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GB4792-8484)作作业业类类型型 污污染染表表面面限限值值(Bq/cm2)限限值值(Bq/cm2)操操

42、 作作 手手、皮皮肤肤、内内衣衣、袜袜 工工作作服服、手手套套、工工作作鞋鞋 设设备备、地地面面、墙墙壁壁 3.710-2 3.710-1 3.710 0 3.710-1 3.710 0 3.710 1 运运 输输 放放射射性性容容器器表表面面 3.710-1 3.710 0放射性防护放射性防护 电离辐射防护方法:电离辐射防护方法:u辐射危害必须具备辐射源、危害途径和受照射人员辐射危害必须具备辐射源、危害途径和受照射人员这三个条件才引起危害,因此,防护也应该从这三这三个条件才引起危害,因此,防护也应该从这三个条件入手。个条件入手。u控制辐射源,降低源的辐射能量:控制辐射源,降低源的辐射能量:具

43、体措施:采用密闭法,将源密闭,防辐射泄漏。降具体措施:采用密闭法,将源密闭,防辐射泄漏。降低源的辐射强度。低源的辐射强度。u采用屏蔽隔离法,控制辐射危害途径与过程:采用屏蔽隔离法,控制辐射危害途径与过程:在源与人员之间设屏蔽障,选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和厚在源与人员之间设屏蔽障,选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和厚度可降低到达人员的辐射量。度可降低到达人员的辐射量。放射性防护放射性防护辐射屏蔽材料及厚度要符合要求:辐射屏蔽材料及厚度要符合要求:u粒子采用纸或布屏蔽即可;粒子采用纸或布屏蔽即可;u粒子采用铝板的厚度不小于粒子采用铝板的厚度不小于5.3mm5.3mm,铅板厚铅板厚度不小于度不小于1.4mm1.4mm;

44、u射线采用铝板的厚度不小于射线采用铝板的厚度不小于70mm70mm,铅板厚铅板厚度不小于度不小于7.6mm7.6mm。u增大辐射源与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大辐射源与人员之间的距离: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增大距离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增大距离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放射性防护放射性防护u加强通风防尘:加强通风防尘:降低空气中放射性粉尘的浓度,尤其控制降低空气中放射性粉尘的浓度,尤其控制粒粒子的内照射方面,这是一条很有效的方法措子的内照射方面,这是一条很有效的方法措施。施。u缩短受照射的时间,即缩短工作时间:缩短受照射的时间,即缩短工作时间:危害是一个过程,是时间的

45、函数,因此缩短时危害是一个过程,是时间的函数,因此缩短时间可降低危害程度。间可降低危害程度。u个体防护:个体防护:如辐射防护服,口罩,防护目镜等。如辐射防护服,口罩,防护目镜等。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温舒适气温舒适气温:u影响人体辐射散热影响人体辐射散热,舒适的气温为舒适的气温为15152020。作业环境气温影响因素作业环境气温影响因素:u空气受压与膨胀空气受压与膨胀u热源热源u氧化生热氧化生热u水蒸发水蒸发u通风量通风量u 大气温度等。大气温度等。u其中,有的升温,有的降温。其中,有的升温,有的降温。1.5 气候条件参数与热湿环境的改善气候条件参数与热湿环境的改善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

46、件参数-气温气温u作业环境气温要求作业环境气温要求:u温度安全限度的确定原则,通常是以不出现温度安全限度的确定原则,通常是以不出现生理危象或伤害作用的温度作为极限标准。生理危象或伤害作用的温度作为极限标准。u如果温度超过安全限度,将出现高温或低温如果温度超过安全限度,将出现高温或低温生理危象和伤害。生理危象和伤害。u在工业生产中根据作业特征和劳动强度不同,在工业生产中根据作业特征和劳动强度不同,要求有不同的热环境。要求有不同的热环境。1.5 气候条件参数与热湿环境的改善气候条件参数与热湿环境的改善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温表 44 工厂车间内作业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标准冬 季夏 季车间和

47、作业的特征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散 热 量 不大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142012171015不规定不超过室外温度 3不规定散 热 量 大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162513221020不规定不超过室外温度 5不规定主 要 放 散对 流 热 的车间需 要 人 工调 节 温 度和湿度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202322252427(8075)%(7065)%(6055)%31323370%(7060)%(6050)%放散大量辐射热和对流热的车间(辐射强度大于 2.5105J/(hm2))815不规定不超过室外温度 5不规定散热量不大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16201317101580%不超过室外温度

48、 3不规定放散大量湿气的车间散热量大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18231721161980%不超过室外温度 5不规定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温表45 高温作业分级地区类别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小于30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大于3023456782345678温差高温作业分级高温作业分级劳动时间率%-25-50-7575-高温作业分级:高温作业分级:当人们处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气温和高气湿或强烈热辐射当人们处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气温和高气湿或强烈热辐射的环境下作业时,就称为高温作业。的环境下作业时,就称为高温作业。国家标准按作业场所的室温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国家标准按作业场所的室

49、温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温差大小,以及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劳动时间率的温度的温差大小,以及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劳动时间率的高低不同,将高温作业分为高低不同,将高温作业分为4级,其中级,其中级高温作业对人危害级高温作业对人危害最大。最大。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温 改善高温环境的措施:改善高温环境的措施:设计合理的工艺过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设计合理的工艺过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工艺流程的设计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工艺流程的设计宜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使操作工人远离热源。宜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使操作工人远离热源。根据具体

50、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和通风降温措施:根据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和通风降温措施:使环境温度保持在舒适范围或人体可耐受范围内。超使环境温度保持在舒适范围或人体可耐受范围内。超过允许热暴露阈限值时,必须对暴露时间加以限制。过允许热暴露阈限值时,必须对暴露时间加以限制。特殊高温作业工人(炉补热修、清理钢包等)防护:特殊高温作业工人(炉补热修、清理钢包等)防护:为防止强烈热辐射作用,需佩戴隔热面具和穿着隔热、为防止强烈热辐射作用,需佩戴隔热面具和穿着隔热、通风的防热服,如喷金(铜)隔热面罩、铝膜布隔热通风的防热服,如喷金(铜)隔热面罩、铝膜布隔热冷风衣等。冷风衣等。采用通风降温、空气调节、局部冷却降温等方

51、法。采用通风降温、空气调节、局部冷却降温等方法。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温最高温度计球部示意图最高温度计球部示意图最低温度计球部示意图最低温度计球部示意图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温双金属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 径向型径向型数字式温度计数字式温度计 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 风速风速u作业环境的风速影响人体的对流散热作业环境的风速影响人体的对流散热 u对不同的气温和湿度对不同的气温和湿度,所要求的风速也不同所要求的风速也不同,一般空气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一般空气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也要求较也要求较大的风速。大的风速。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 湿度湿度u湿度湿度:衡量空气中含水蒸汽量

52、的一个指标:衡量空气中含水蒸汽量的一个指标u绝对湿度绝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含湿量,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空气中实际含湿量,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单位量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单位g/mg/m3 3 或或 g/Kgg/Kg。也可以用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来表示,单位为:帕也可以用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来表示,单位为:帕(PaPa),千帕(千帕(KPaKPa)。)。u饱和空气饱和空气:当空气中水蒸汽含量达到该温度下所能容当空气中水蒸汽含量达到该温度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时,空气处于饱和状态,该状态下的空气纳的最大值时,空气处于饱和状态,该状态下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称为饱和空气。u相对湿度相对湿

53、度:指某一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指某一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MsMs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空气水蒸汽量的比值。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空气水蒸汽量的比值。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湿度湿度u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的定义式为:的定义式为:u式中式中 MsMs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g g;u MbMb饱和空气水蒸汽量,饱和空气水蒸汽量,g g;u PsPs空气的实际水蒸汽分压(空气的实际水蒸汽分压(PaPa););u PbPb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PaPa)。)。%100%100PbPsMbMs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湿度湿度u人感觉空气潮湿程度与相

54、对湿度有关,人感觉空气潮湿程度与相对湿度有关,而与绝对湿度没有直接关系。而与绝对湿度没有直接关系。u湿度影响人体蒸发散热。湿度影响人体蒸发散热。u舒适的湿度为舒适的湿度为50506060。u车间相对湿度要求与散热、气温等因车间相对湿度要求与散热、气温等因素有关。素有关。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湿度湿度表 44 工厂车间内作业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标准冬 季夏 季车间和作业的特征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散 热 量 不大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142012171015不规定不超过室外温度 3不规定散 热 量 大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162513221020不规定不超过室外温度 5不规定主 要 放 散对

55、流 热 的车间需 要 人 工调 节 温 度和湿度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202322252427(8075)%(7065)%(6055)%31323370%(7060)%(6050)%放散大量辐射热和对流热的车间(辐射强度大于 2.5105J/(hm2))815不规定不超过室外温度 5不规定散热量不大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16201317101580%不超过室外温度 3不规定放散大量湿气的车间散热量大的轻作业中等作业重作业18231721161980%不超过室外温度 5不规定 相对湿度测定(相对湿度测定(hygrometryhygrometry)u干、湿温度计法干、湿温度计法u毛发湿度计法毛发湿

56、度计法u氯化锂湿度计法氯化锂湿度计法uhygrometerhygrometerurelative humidityrelative humidity 相对湿度测定(相对湿度测定(hygrometryhygrometry)毛发湿度计法毛发湿度计法原理图原理图实物图实物图 干、湿温度计测定法原理干、湿温度计测定法原理u由干温度计和湿温度计组由干温度计和湿温度计组成。成。u湿温度计液球上的纱布中湿温度计液球上的纱布中的水分蒸发时,吸收热量,的水分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下降,干、湿温度计温度下降,干、湿温度计之间就形成温度差之间就形成温度差t t。u温度差温度差t t与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成成正比。正

57、比。u根据根据t t值值及干温度或湿温及干温度或湿温度查表即得相对湿度度查表即得相对湿度 。干、湿温度计法类型干、湿温度计法类型u悬吊式湿度计悬吊式湿度计u手摇式湿度计手摇式湿度计u吸风式湿度计吸风式湿度计干、湿温度计法类型干、湿温度计法类型u吸风式湿度计吸风式湿度计数字式湿度计数字式湿度计 气候条件参数气候条件参数-卡他度卡他度u散热强度散热强度:指物体表面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指物体表面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向外散发的热量。内向外散发的热量。u单位为毫焦单位为毫焦/厘米厘米2 2 秒(秒(mJ/cmmJ/cm2 2)。)。u散热强度是气温散热强度是气温,湿度和风速的函数湿度和风速的函数,即

58、即:u 散热强度散热强度=f(=f(气温气温,湿度湿度,风速风速)u卡他度卡他度:是卡他计在平均温度为:是卡他计在平均温度为36.5(36.5(模拟模拟人体平均体温人体平均体温)时液球单位表面积上在单位时时液球单位表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散发的热量间内所散发的热量(mJ/cm(mJ/cm2 2)。u是一种评价作业环境气候条件的综合指数。是一种评价作业环境气候条件的综合指数。卡他度的测定卡他度的测定卡他计 干卡他度测定卡他度测定 湿卡他度测定湿卡他度测定 卡他度的计算卡他度的计算u计算式:HD=F/tuHD-卡他度,mJ/cm2.s;uF-卡他计常数,mJ/cm2;ut-液位从38度降到36度的时

59、间,s。舒适舒适卡他度值卡他度值不不同同劳劳动动强强度度的的舒舒适适卡卡他他度度值值(表1-6)轻微劳动 一般劳动 繁重劳动 卡他度类型mJ/cm2.smcal/cm2.smJ/cm2.smcal/cm2.smJ/cm2.smcal/cm2.s 干卡他度 湿卡他度 25 75 6 18 33 105 8 25 42 126 10 30u主要综合防止措施有:主要综合防止措施有:u合理选择厂址合理选择厂址;u工艺方法工艺方法,设备设备,布置及操作方法合理化布置及操作方法合理化;u 采用通风净化除尘措施采用通风净化除尘措施;u加强管理加强管理;u采用个体防护等。采用个体防护等。1.6 工业有害物的综合防治措施工业有害物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包括:u有毒有害气体的测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测定;u气候参数的测定气候参数的测定;u 卡他度的测定。卡他度的测定。u具体内容、测定方法、仪器等已在前面相应的内容具体内容、测定方法、仪器等已在前面相应的内容叙述部分讲解。要进一步了解可点击有关的实验视叙述部分讲解。要进一步了解可点击有关的实验视频内容。频内容。1 7 工业有害物与气候参数的检测工业有害物与气候参数的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