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及其特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510091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及其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及其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及其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及其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及其特征(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征V1PPT模板下载:模板下载: “信息及其特征”是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好的开始会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地位十分重要。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探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虽然他们对计算机都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于信息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感性的程度,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会更注意营造良好的交流学习的氛围,在讲解分析理论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

2、主体性,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学习形式的丰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信息,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信信息,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度。1 1、能够列举出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列举出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2 2、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含义;3 3、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 1、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充分

3、认识信、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的含义及其特征;息的含义及其特征;2 2、给出例子,培养学生从例子中发现或归、给出例子,培养学生从例子中发现或归纳出信息的能力。纳出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1、理解信息的含义,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信息的含义,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2 2、能挖掘出信息应用的价值意义。、能挖掘出信息应用的价值意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1.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2.2.能识别信息事例中所反映的信息特征。能识别信息事例中所反映的信息特征。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法:教法:这

4、一节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知识与概念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让人觉得内容内容,让人觉得内容抽象、乏味、枯燥抽象、乏味、枯燥。如果采用讲授法进行概念的简单阐述,。如果采用讲授法进行概念的简单阐述,学生会觉得的课堂沉闷,没有情趣。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中,学生会觉得的课堂沉闷,没有情趣。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中,适当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适当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案例,综合采取了,综合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趣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趣味游戏法味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本节课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5、方法、情感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本节课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情。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情。学法:学法:本节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本节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媒体:媒体:教学课件、游戏道具教学课件、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综合应用,合作提升综合应用,合作提升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你们想去探险吗?如果有一天你流

6、落荒岛,正在你着急的时候,一位白胡教师:同学们,你们想去探险吗?如果有一天你流落荒岛,正在你着急的时候,一位白胡子神仙出现在你面前,告诉你可以许愿选择子神仙出现在你面前,告诉你可以许愿选择3 3件东西。你会许愿要什么东西呢?件东西。你会许愿要什么东西呢?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到底我们需要有什么东西才可以生存下去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教师:到底我们需要有什么东西才可以生存下去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中的生存实验。(这次给同学们一些选项,让他们在其中选择)森林中的生存实验。(这次给同学们一些选项,让他们在其中选择)教师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创设情境,激情导入:钢

7、刀能获得物质火石能获得能量指南针获得信息 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了解信息,感受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感受身边的信息 教师:教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上的是什么课?是不是电脑课?是不是计算机课?同学们,我们这一节上的是什么课?是不是电脑课?是不是计算机课?”同学们可能回同学们可能回答是,这时老师否定,答是,这时老师否定,不是电脑课,也不是计算机课不是电脑课,也不是计算机课,这是,这是“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这时教师再课程。这时教师再提问,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把信息技术课当作是计算机课,放在电脑室上呢?为了要弄清楚这一点,提问,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把信息技术课当作是计算机课,放在电脑室上呢?为了要

8、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得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我们得首先搞清楚什么是“信息信息”。下面就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做一个实验。下面就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做一个实验。同学们,如果给你们10万块钱,让你去做一个实验。实验要求很简单,就是要求被测试的人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但是实验室内一片漆黑,非常安静,被试者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到一点声音,而且被试者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住,至于吃的喝的都事先安排好了,实验者可以不移动手脚就能存活。你愿意去做这个实验吗?你觉得你能坚持多久的?教师创设情境:教师创设情境: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著名的实验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著名的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接着告诉接着

9、告诉学生实验结果,接着提问,引导学生发现信息的定义。学生实验结果,接着提问,引导学生发现信息的定义。1954年美国有位教授就做了这个实验 实验开始时,被试者还能安静的睡着,但稍后,被试者开始失眠、焦躁不安,急切地寻找刺激,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或者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但是这也难以让他们在实验中坚持3天以上。想一想:那么好的环境,却想一想:那么好的环境,却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能坚持没有人能坚持3天呢?天呢?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书本上怎样定义信息的: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可

10、以被感官直接或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可以被感官直接或者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者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学生举手回答:什么是信息学生举手回答:什么是信息?了解信息,感受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感受身边的信息教师教师紧接着展示两张图片紧接着展示两张图片:教师创设情境:教师创设情境: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古人接绳计数古人接绳计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表现多种多样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表现多种多样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电视里面新闻、天气预报电视里面新闻、天气预报各种书籍、报刊、报各种书籍、报刊、报表表演唱会海报、广告牌演唱会海报、广告

11、牌网络上的图片、歌曲、电视网络上的图片、歌曲、电视电影电影上课、下课的铃声上课、下课的铃声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书是不是信息?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书是不是信息?学生:回答。教师:老师加以引导,展示正确答案: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表现形态。信息是通过载体来表示(表达)和传播(传递)的。书是文字、图像的载体,也是信息的载体。而书本身不是信息。案例分析,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师生互动选取经典案例、趣味游戏、趣味图片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探索新知识。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你画我猜的游戏你画我猜的游戏 总结提炼总结提炼自

12、主探究,师生点评自主探究,师生点评 教师教师: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身边的信息都具有哪些特征?学生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教师:找同学回答。学生学生:回答。教师、学生教师、学生:一起总结 普遍存在性、传递性、载体依附性、时效性、价值性、真伪性、可处理性。2 2、讨论:当代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信息?、讨论:当代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信息?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信息冲击着生活,无论是 电视,广播,还是电脑,都给我们无尽的选择。那么我们如何更加有效更加明智的面对这个挑战呢?这就需要我们自身的判断。1 1:提高信息素养、道德素养;不浏览、:提高信息素养、道德素养;不浏览、不传播不健康的信

13、息,抵制垃圾信息。不传播不健康的信息,抵制垃圾信息。2 2:提高信息的鉴别能力,加强信息安全:提高信息的鉴别能力,加强信息安全意识,能识别真假信息。意识,能识别真假信息。3 3:积极学习、了解信息新技术,提高信:积极学习、了解信息新技术,提高信息处理加工能力,并应用于学习和生活息处理加工能力,并应用于学习和生活当中去。当中去。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信息的定义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作业:通过因特网查阅资料了解信息的可识别性、可扩充性、可转换性、可传递性、可处理可加工性等特征。信息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优点优点:一、开局运用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魅力无穷的信息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二、采用情境导入、分析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趣味游戏法、练习巩固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