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50368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莱州湾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莱州湾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莱州湾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莱州湾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州湾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莱州湾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摘要总结了莱州湾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对策,以 期为打造永续发展的环湾生态新城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 展提供参考。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对策;莱州湾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 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总书记 从全面和战略高度深谋远虑的重要部署,也是莱州市面临的一次重大的发展机 遇。莱州湾属半封闭海湾,是污染的重灾户,水体交换能力差,接纳陆源污染物 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受污面积大,局部海域已呈现“荒 漠化”。运用科学的方

2、法实现环境与经济、人类与社会和谐永续发展是应对莱州 湾生态不断遭到破坏的根本所在。本文根据莱州湾生态及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 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保护对策,试图有效改善其水质、底质环境,以期为莱州 湾的环境治理提供启示。1莱州湾概况1.1莱州湾地理概况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面积约8 000 km2,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10。海岸线 长400 km,有黄河等10余条河流注入。濒临的城市有东营、潍坊、烟台3个地 级市及所辖的9个县市区;由注入河流辐射到的有济南、青岛、东营等9个市及 所辖34个县市区。莱州湾水深多在5 m 内,底质以泥沙为主。地势属凹陷型, 由沿岸向深海缓延倾斜,形成了幅员广阔而平坦的

3、潮间带和潮上带堆积平原。潮 间带坡比多在0.03%内,宽35 km,底质泥砂型,沉积物有机含量为0.180.23。1.2莱州湾气象水文概况莱州湾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沛, 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生长。其冬季风强盛,夏季风较弱,年降水量为400600 mm, 降水多集中在68月。水温受气温影响很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潮汐属不正 规半日潮,潮流多为旋转流,最大流速为1.5 m/s。莱州湾属超浅型海湾,水色 浑黄,透明度1 m左右,盐度为12.733.5。1.3莱州湾生物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概况历史上莱州湾是山东近海主要渔场和鱼虾蟹贝产卵场。分布的鱼虾蟹类110 余种,分

4、布滩涂的贝类资源39种;海盐资源蕴藏量位于全国前列;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不同类型油气田60余个,石油地质储量11.5亿to2莱州湾环境存在的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沿岸人口的增多和人为干预的日益加剧,以及 工业、农业、海洋运输业、油气开采业等蓬勃兴起,莱州湾污染日趋严重,给该 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2.1渔业资源严重萎缩莱州湾拥有亚洲最大的纯碱厂潍坊纯碱厂、全国三大盐场之一一一羊口 盐场及星罗棋布的中小型盐场、溴素厂。据调查,莱州湾现有各种类型排污口 17处,年排入污水量逾2亿t,水域中油类、重金属和氮污染分别达到111、11、 II级。而莱州湾

5、养殖区面积最大,占山东省的33.7%,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渔 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是生物多样性降低。莱州湾生态环境污染趋势日益恶化, 生物多样性面临重大威胁,导致生物种群、分布数量不断减少,已有50余种主 要经济鱼虾贝类资源锐减或衰退,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鲅鱼、鲐鱼、墨鱼、 黄姑鱼、银鱼、褐虾等早已绝迹。二是水产品质量下降。水产品质量下降,如梭 鱼、半滑舌鳎等经济品种因长期生存在受污染的水域中而导使其肉质变异,对消 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并严重影响着滨海旅游业、盐及盐化工 业的持续发展。2.2重金属污染严重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为半封闭性海湾,湾内水深较浅,水交换能力较差。 重

6、金属是近海环境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沉积物被认为是海洋环境中重金属最 终的蓄积地,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反映海域的污染状况。1998 年海岸带基础调查已发现,莱州湾沿岸地区养殖贝类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其 中镉含量的超标率达到50%,这说明重金属污染已给区域生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 危害。2.3海水入侵严重1976年在莱州市滨海平原首先发现海水入侵现象,主要由超量开采地下水 而造成。随后在渤海沿岸、黄海沿岸一些海岛也发生海水入侵现象。海水入侵速 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寿光县19811989年,咸淡水界面向南推移1 777 m,平均扩侵速度197 m/年,其中1988年扩侵258 m

7、。莱州市海水入侵发展最 快,灾情最严重。19761989年,海水入侵面积累计为238.2 km2,占全市滨海 平原总面积的80%以上2-3。海水入侵使耕地灌溉能力受到影响,人口吃水发 生困难,海侵区内工业设备锈蚀严重,产品质量下降,部分企业转产或停产。3莱州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3.1加强莱州湾的管理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确保实施,这是莱州湾生态保护和 污染治理取得成功的关键;采取适应性的管理策略和行动计划。根据生态系统功 能和社会需要,通过控制性的科学管理、监测和调控管理活动,提高当前的管理 水平,以满足生态系统容量和社会需求方面的变化。同时,发挥公众的环境监督 作用,使他们理解和

8、参与适应性管理行动。如渔业方面,推进渔业生态安全率, 实施放流苗种检验检疫制度、苗种采购政府招标制度、放流苗种定点生产制度; 引进设施渔业养殖的最新成果,积极开展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推动工厂 化养鱼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变;设立海洋特别保护区 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渔政执法部门应该继续加大渔政管理投入、强化管理手 段、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湾内渔船数量、保护莱州湾及近海渔业资源,以实 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3.2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加强海上污染的控制与防治。石油是莱州湾主要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 于港、码头、石油化工厂、炼油厂等,对于上述单位,责令其必须建立除油设 施

9、,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充分利用“3S技术,完善海上溢油监测系统,对莱州 湾的石油污染实行实时动态监控,同时建立海域油污防备和反应系统,增强污染 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另外,对船舶的污染物排放也要加强监管4养殖业对海 域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控制养殖业污染物排放,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改进 养殖技术、改变养殖观念,建立合理高效的人工养殖生态系统,对养殖业产生的 废物加以回收利用,努力实现清洁生产。二是控制陆源污染物的排放。根据莱州 湾自身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对工业、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建立污染物达标排放 和入海总量控制的双控制度。对工业污染,应合理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批,禁

10、止新建污染企业;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提 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通过推行清洁生 产,确保排污企业达标排放;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完善城市污水 处理系统。对于农业污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严格控制农药污染;进一步加强 禽畜养殖污染控制,推广禽畜粪便综合利用技术;实施育林涵养水土措施,减少 农业面源污染的负荷。3.3加强莱州湾内环境监测能力,严格控制围填海项目应用RS、GIS、GPS等现代科学技术对莱州湾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动态监 测,这是解决莱州湾生态问题的中心工作。对于莱州湾水质、沉积物和生物进行 立体监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船以及监测站等建立完善的

11、监测预报系统,以监 控河及海域,及时控制重大水质污染事故,为海域的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监 测依据,为污染防治提供条件。在进行大规模填海工程和海岸工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海洋环境调查与评 价,严格控制占用海域和海岸线的项目建设,减少围填海对环境的影响。在莱州 湾海域和沿岸,除经政府批准并且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外, 应暂停其他填海工程项目建设。3.4加强莱州湾环保科学的研究,构建生态平衡莱州湾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积极开展科学研 究。先进的工程技术及设备是生态保护的重要保证。研究莱州湾海域的环境保护 和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提高莱州湾水体和湿地

12、自净能力、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滤等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地限定各厂矿企业及河道排放入湾的 污染物总量;推广降低能耗、提高环境效益的技术设备;培养科技骨干,形成一 支多学科、多层次的环保科技队伍。针对莱州湾封闭性较强、水体交换不畅、纳污区分布集中等特点,不仅要采 取“治”,如限制入海污水总量、加大监测等,还需进行疏”,即加快莱州湾水体 交换速度、改变纳污区分布、加速吸纳沉淀在湾内的污染物、加快扩散与稀释,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4参考文献1 王文海.中国海湾志第四分册:山东半岛南部和江苏省海湾M.北京:海 洋出版社,1993: 27.2 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等.莱州湾沿岸海水入侵与咸水入侵研究J. 科学通报,1997(22): 1-3.3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一一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 展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4 郭剑飞.船舶油污染的状况与防治J.中国水运,2010,334(5): 3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