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貌模型CAM02综述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8503315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色貌模型CAM02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色貌模型CAM02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色貌模型CAM02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色貌模型CAM02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貌模型CAM02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CIECAM02 色貌模型及颜色复制的研究进展(化工 103 硕 文凤) 摘要:近二三十年来,色貌模型的飞速发展促使颜色的复制从色度阶段步入到色 貌阶段。由于传统色貌模型的局限CIE推出了新的色貌模型CIECAM02,本文介 绍了 CIECAM02的优缺点,并将CIECAM02色貌模型与CIELAB的均匀性进行了 比较及CIECAM02色貌模型的研究方向。并从iCAM色貌模型,及基于光谱的颜色 复制两方面进一步展望了跨媒体颜色再现的发展趋势。关键词:CIECAM02; iCAM色貌模型;光谱的颜色复制CIECAM02 Color appearance model and color copy

2、research progressAbstract: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lor appearance models prompt the great progress of color copy from chromaticity phase step into the color stage.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olor looks model, CIE introduced a new color looks model CIECAM02. This paper in

3、troduc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IECAM02, and make a comparison of uniformity between CIECAM02 color looks model and CIELAB, and discusse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CIECAM02 color looks model. And give a further discuss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ross-media colour emersion from i

4、CAM color looks model to spectral color copy .The keywords: CIECAM02; iCAM Color looks model ;Spectrum color copy1 前言现代色度学是建立在CIE系统上的,而CIE系统定义了颜色感觉的三种基本 要素:照明体、物体和观察者。当这三者都确定以后,颜色的表述就是确定的。 这样就使得颜色的表述更加严格而确定,并且便于和颜色的仪器测量相联系。但 是,其缺点就是将人的颜色视觉机械化,没有考虑到人的视觉受观察条件的影响, 不能模拟颜色视觉受环境光、色对比、色适应等因素的影响,在应用中受到了限 制,

5、尤其不能适应现在工厂中广泛应用的跨媒体颜色在现的需要。目前对颜色和色差的测量、表示都是限定在固定条件下,必须在确定的光 源、确定的媒体(发光物、反射体、投射体)、确定的照明与观察条件(视场亮 度、环境色、背景色)、确定的观察者条件下进行。在近代颜色再现的过程中, 如在图像工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视屏编辑、桌面出版系统等方面,经常要在不 同的照明与观察条件下对颜色进行观察,并且要使在现的颜色刺激跨越一系列性 质完全不同的媒体,在不同的介质上进行色貌的比较。因此,应用上需要建立一 种能够满足跨媒体颜色再现需要的模型。色貌模型是指至少要包括对相关的颜色属性,如明度、彩度和色相,进行预测 的数学模型。具

6、体地说就是指通过特定照明、背景以及观察环境等条件下的CIE 色度参数(例如三刺激值)进行颜色属性参数(例如明度、彩度、色相)计算或预测 的数学表达式或数学模型。传统色貌模型1一般都包含有色适应变换、动态响应函数变换等过程。将 已知的原XYZ变换为一定(标准)观察条件下的色貌参数L (明度),h (色相),c (彩度)正向变换,然后又将色貌参数变换为另一观察条件下的XYZ 逆向变换。在这些变换环节中,一般都包含一系列线性或非线性的复杂数学变换 过程。由此可以看出现有色貌模型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其一, 试图用精确的 数学变换来描述人眼及人脑的颜色视觉过程。然而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颜色视觉 是一

7、种与人的心理反应过程有关的结果, 带有高度的非线性、模糊性以及与背景 和环境的相关性等特点, 因此很难用解析性的数学表达式进行归纳或模拟; 事实 上,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现有的各种色貌模型对典型条件下的色貌预测结果存都 在较大的误差。其二, 传统色貌模型中采用的大量的指数性数学变换过程, 其计 算程序量较大、耗时多, 从而降低了色貌模型在彩色图象实时处理领域中的使用 效果。2 CIECAM02色貌模型2.1 CIECAM02色貌模型的优缺点CIECAM02考虑了不同照明、观察、背景等条件下物体的颜色,对CIECAM97S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正,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主要优点有:(1) CIE

8、CAM02采用了修订的线性变换,此修正没有使模型产生可以被觉察的 影晌。线性色适应变换大大降低了计算工作量, 而且预测效果不低于非线性色适 应变换. 模型的预测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大多数感知属性的预测能力 提高了, 对饱和度的预测尤其好.另外,考虑到兼容、锐化、误差传递等因素, CIECAM02修正的非线性压缩,既考虑了它在色度刻度上的影响,又改进了在不 同的适应场亮度(LA)下的饱和度。(2) CIECAM02具有更好的空间均匀性。CIECAM02色貌模型能够作为一个 通用的颜色模型,具备颜色描述、色差计算、色貌预测等所有的功能。(3) CIECAM02色貌模型能够预测包含Hunt

9、效应、色调漂移现象、照明体折 扣现象等多种人眼视觉现象, 但是并不包含对同时对比或色诱导现象的预测。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跨媒体再现颜色,这就需要对其色貌进行精确预 测,所以将色貌模型用于颜色校正已是此领域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色貌 模型,女如CIECAM02能够模拟人眼的视觉特性,并精确地预测色貌现象,但是其 还存在一些缺陷:(1) 由于CIECAM02是色貌模型,所以能比CIELAB更好地实现色彩信息在异 类媒体以及不同环境下的正确可视化。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CIECAM02并 不是一个理想的均匀颜色空间。例如, CIECAM02 色貌模型的明度视觉均匀性 不够理想;色相视觉均匀性也

10、不理想,其中以黄色区域的不均匀性尤为明显。 CIECAM02 色貌模型的不均匀性增加了媒体或设备之间色彩信息转换时色域映 射算法设计和色差公式建立的困难。(2) 它是建立在单个色块上的颜色预测,而对于以复杂图像的形式出现的颜色 并不适用;(3) 与空间、时间特性相关的色貌现象、图像质量评价以及图像处理等方面一 直都是以独立的方式去解决,并没有与色貌模型结合;(4) CIECAM02模型对刺激的观察条件,如背景、环境因子等只作了较粗略的 划分,且必须在非彩色背景以及亮环境下,其精度和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提高。2.2 CIECAM02色貌模型与CIELAB均匀性比较CIECAM02的视觉均匀性较CI

11、ELAB的视觉均匀性有较大改善,从而将 其置换ICC色彩管理中的CIELAB颜色模型,可以将人眼观察色彩时的环境等因 素作为转换参数纳入色彩信息传输与再现的计算, 使得在不同媒体或设备之间 的色彩信息传输, 从保证色度测量值的正确传输转换为保证视觉效果的正确传 输与再现. 但实验证明, CIECAM02 仍然存在视觉均匀性不够理想的缺点, 这将 会影响媒体或设备之间色彩信息转换的正确计算。因此,在这方面还有待改善。杨晓丽等人的研究表明,在预测明度时,CIECAM02和CIELAB基本相 似,没有显示出哪一个色空间在均匀性上有明显的优势,且两个模型在预测明度 时,效果都较好。但两者在预测彩度时效

12、果都不是很理想,相比之下CIECAM02 的预测效果要好一点。CIECAM02在预测色度的均匀性效果明显高于CIELAB 预测效果,特别是在蓝色部分。总体来说CIECAM02的色空间均匀性优于 CIELAB,特别是在测量色调时。但其参数较多,计算较复杂,在一些实际场合 不是很方便。但仅用CIECAM02模型来简单的描述和评价色貌的三个相关属性 (明度,彩度,色调)时,考虑其复杂性,采用CIELAB空间即可满足要求。如 果进一步采用色貌模型实现颜色的跨媒体真实复制问题,在CIECAM02是CIE推 荐使用的模型。2.3 CIECAM02色貌模型的研究方向冈1) 模型的简化, CIECAM02 色

13、貌模型计算较繁杂,在实际应用中效率较低。现 在大多工厂仍在使用CIELAB,是因其使用方便,计算相对较简单。模型的简化 有利于更好的推广CIECAM02色貌模型的应用。3)暗适应环境下的色貌预测6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CIECAM02 是建立在亮环境 下的颜色预测,也就是根据人眼视锥细胞响应特性建立的预测模型,不能预测暗 环境下的颜色色貌。建立暗环境下的色貌预测是以人眼视杆细胞响应为基础的, 不能在现有色貌模型基础上进行修改。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建立暗环境下的色貌 模型来进行颜色预测,目前已经有个别理论成果,但是未能成为系统的解决方案。 3)基于CIELAB平台转换的结果图像色差值普遍小于CIEC

14、AM02的转换结果, 但是从图像的视觉效果对比来看,后者的结果普遍稍好于前者。所以对于图像的 定量评价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期望能有一个较好的模型来量化图像的质 量差别。4)虽然基于CIECAM02颜色管理技术相对ICC颜色管理技术具有很大优越性, 但其技术实现与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从CIELAB到CIECAM97S再到CIECAM02的研究都是针对均匀颜色的,而 现在应用更多是彩色图像。彩色图像中的颜色是不均匀的,属于复杂的颜色对象。 有理由预测,颜色科学的下一个研究阶段将是对彩色图像色貌的研究,研究跨媒 体图像颜色再现的问题。3 跨媒体颜色再现的发展趋势31图像色貌模型iCAMCIE并

15、不打算在CIECAM02基础之上进行改进研究,而是推荐最新研 究的iCAM即图像色貌模型加以解决。iCAM被誉为下一代的色貌模型,其主要 功能是同时完成传统的色貌属性、空间视觉属性计算和色差度量,目前推出的最 新版本是iCAM06基于色貌模型的均匀颜色空间不依赖特定的观察条件,具有其 它颜色空间无法比拟的优势。图貌模型既可用于简单的颜色刺激,也可用于复杂的图像刺激,由此将其 分成两种模型:简单I camii4和复杂iCAM。简单iCAM与传统的色貌模型类似, 把每个像素当作独立的颜色刺激来处理,其观察条件均一致。复杂iCAM则将色 貌模型进一步提升,其输入参数包括:图像和适应场的三刺激值、适应

16、场和环境 的绝对亮度。其适应场的三刺激值通过图像的低通滤波获得,用来做色适应变换; 适应场亮度来自低通滤波图像的亮度通道,用来预测与亮度有关的色貌现象;环 境亮度则由比图像更大空间范围的低通滤波图像中获得,用来预测图像的对比 度。这样,输入观察条件均由图像中获得,有效地简化了实验过程。iCAM 在传统色貌模型的基础上12, 结合了人眼视觉的空间和时间特性,将 色貌现象预测、图像色差计算、图像质量评价以及图像处理整合到一个简单的色 貌模型中,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虽然目前iCAM还处于测试和 改进阶段,但它为色貌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3.2 光谱成像技术光谱成像技术13基于光谱

17、的颜色复制,即采用多个基色进行颜色复制,其 技术核心是实现颜色的光谱描述,即采用不同波段范围内的光谱反射率来唯一标 定颜色。其基本的复制原理为:首先利用多光谱相机对原稿或实物进行拍照,基 于多个光谱滤色片对光线的选择性通过,可得到待复制对象的多光谱数据,而后 对多光谱数据进行编码,从而建立光谱的颜色数据文件;然后在开放体系下把光 谱数字文件传输至显示设备端,并完成数据文件的解码,从而以多通道的方式显 示在成像设备上,最后在基于颜色对照表的基础上,完成颜色的多原色印刷复制, 借助光谱数据采用多基色方法进行印刷复制。传统颜色复制以同色异谱为基础有 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通过多基色光谱数据进行颜色叠加

18、或分色计算,能极大地 提高计算精度。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基色的颜色复制,即通常所说的高保真颜色复 制,而关于颜色的光谱数据标定方面则主要集中于色彩测量及颜色空间的多维表 示。现今的颜色复制,从根本说都是基于三原色成色,根本无法实现高保真颜色 复制,因此必将被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所代替,从而适应高精尖各媒体产品生产 的需要。只有颜色的光谱一致才能实现真正的颜色匹配。因此,光谱成像技术将更加 有效地改善颜色的同色异谱现象。对于颜色的表达与分析更加精确,必将开创颜 色复制历史的新纪元!4 结语随着对色貌模型研究的深入,发现色貌模型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无论是CIECAM97S模型还是CI

19、ECAM02模型14,主要研究或者再现的是观察 条件的变化,模型中没有包含任何的关于人眼视觉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现在的模 型应用于图像处理中仍然把每一个像素当作完全独立的刺激(色块)来处理。虽然 CIE不计划在CIECAM02基础上推出升级版色貌模型,但是由于其优秀的跨媒体 色彩预测能力,在图像科学、成像技术、色彩复制、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前景,各国研究人员针对CIECAM02色貌模型的研究还将继续下去。iCAM被称为下一代的图像色貌模型,虽然iCAM还未被列入国际标准, 但因其简单、实用、多功能性,在未来图像颜色校正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及应用 前景。而对于光谱成像技术的研究表明,由于其可以

20、实现无条件颜色复制而备受人 们关注。尽管目前此项技术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其对颜色精准复制的优势使 其必将成为今后业界研究的热点,并为高保真颜色再现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杨卫平,郝建明,余鸿飞等色貌与色貌模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23(6):49-54.2 李雪威,何丕廉,张新荣基于视觉感知模型的彩色图像分割框架M.光电子激 光,2008,19,(18):1128-1131.3 刘真,孟凡亚,解娴婷.CIECAM02色貌模型的视觉均匀性分析与模型优化J.影像科学与 光化学,2009,27(2):128-134.4 杨晓莉等.CIELAB与CIECAM02色空间均匀性比较

21、研究.光学技术,2008,34(4):620-623.5 李金成等.CIECAM02色貌模型研究进展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09,5(27):392-397.6 Moron ey N,Fairch ild M D,Hunt R W G,Li C,Luo M R,Newman T.The CIECAM02 color appearance model C.Proceeding of CI C,IS and T,2002.23227.7 Brill MH,Sabine S.Repairing gamut problems in CIECAM02:A progress reportJ.Color

22、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08,33(6):493-495.8 刘浩学.色彩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5(14):67-69.9 刘红芳,赵秀萍,金洪勇.图像色貌模型的研究及应用.包装工程,2008,29(6):58-60.10 李金城,刘真.跨媒体颜色再现方法的研究.包装工程,2009,30(5):66-67.11 金洪勇,刘红芳.色貌模型在跨媒体颜色复制中的应用.印刷技术,2007,12:47-5012 Ma Cadam D LCitation Classic-Visual sensitivities to color differences in daylightJ.Current Content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ed Science,1982(47):1819.13 王海文,李杰.基于光谱的颜色复制技术.丝网印刷,2007,5:9-11.14 CIE. A color appearance model for colour management systems: CIECAM02 R.Tech nical Rep ort,Publ icat ion,2004.8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