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震资料

上传人:悦** 文档编号:18501771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9.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世界地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世界地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世界地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世界地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震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世界地震资料 1906 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美国迄今为止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震级约为8.3 级,估计有2000 多人死亡,震后的破坏并不是直接来自 地震本身,而主要是震后火灾引起。1923 年日本关东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东京附近60-80 公里的相模湾,震级为8.2 级。这次地震的次生灾害(如火灾)特别严重,加 之适逢大风天气,风助火势,使城市陷入一片火海,家中了人员的伤亡。共有10余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100 多万 人震后无家可归。由于损失巨大和政府救灾不利,导致日本内阁倒台。1960 年智利大地震震级约为9.5 级,为本世纪最大的地震。此次地震所引起的海啸高度大6米,造成 1 千多人死亡或

2、失踪。1989 年美国洛马-普雷塔大地震地震规模为7.1级,造成约62 人死亡,超过3700 人受伤,造成60 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中断高速公路、水电 管线、瓦斯管线、通讯及电力等。1994 年美国洛杉矶北岭大地震地震规模约为6.7级,造成约58 人死亡,将近9000人受伤,损失估计约200 亿美元。1995 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震级约为7.6 级,造成6000 多人死亡,使号称防震设施最好的日本遭到严重打击,许多经过抗震设计的立交 桥、高层建筑、高速公路被破坏,地震引起的商业中断等经济损失总和大1000亿美元,相当于此前20 年地震损失的 总和。2003 年伊朗大地震震中为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

3、区,震级为6.3级。这次地震造成4 万多人死亡,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巴姆古 城有 70%的住宅被夷为平地,有2500 多年历史的著名砖体建筑巴姆古城堡在地震中基本坍塌。2004 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4年 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几 个国家,造成20 多万人死亡或失踪。地震最高的死亡记录大约 1201 年 7 月在近东和地中海东部地区的所有城市都遭地震破坏,死人最多,现有估算约达 110 万。1556 年1月 23日发生在中国陕西华县的8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前者确凿一些,为83万。近代地震死亡人数的最高记 录是发生在1976年7

4、月28日凌晨 3点42分的中国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1979 年11月 22日,新华通讯社报道 的死亡数为 242000 人。有人认为 1960 年 5 月 22 日 19 时 11 分发生在南美智利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级达到 8.9 级。还有人认为 1906年1 月 31 日南美厄瓜多尔一哥伦比亚边界附近海中发生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级达到8.9 级。也有人认为1933 年 3 月 3 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发生的地震最大,震级是 8.9 级。但也有不同的观点。1933 年日本三陆地震,日本人自己 推算只有 8.5级。1906 年厄瓜多尔一哥伦比亚边界附近海中那次地震,一般也只定为8.6级。19

5、60年智利那次大地 震,也有人定为8.5 级或8.75 级,甚至还有人定为 8.3 级,列为一般大地震的。值得指出,1960年智利大地震前后,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7级以上大地震至少发生了5 次,其中3 次达到或 超过 8 级。如果把整个地震过程统一起来看,智利大地震规模之大,释放能量之多,堪称罕见的特大地震。世界地震带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 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从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开始,向南经南美洲南端、马尔维纳斯 群岛(福克兰群岛)到南乔治亚岛;向北经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群岛; 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到雅浦岛,另一支向西

6、南经琉球群岛、我国台湾、菲律宾到苏拉威 西岛,与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汇合后,经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斐济岛到新西兰。其基本位置和环太平洋火 山带相同,但影响范围较火山作用带稍宽,连续成带性也更明显。这条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 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 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经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它横越欧亚非三洲,全长2 万多公里,基 本上与东西向火山带位置相同,但带状特性更加鲜明。该带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

7、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 乏深源地震。洋脊地震带: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轴部,均为浅源地震,震级一般较小。此外,大陆内部还有一些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的地震带。如东非裂谷地震带。我国邻近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 印尼地震带的交接地区,地震频繁。历史上以及近期都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如 1966 年邢台地震,1973年甘孜地震,1974 年海城营口地震,1975 年溧阳地震、炉霍和道孚地震,1976 年唐山地震和云南昭通地震,1977 年溧阳地震。这些地震 除发生在溧阳的两次地震略低于7 级外,其余均在7级以上。3Cr -I- trrr-jS.Depth in kmbtrE 12CrE1S0-E1301S0

8、-W12CrWMWcrmi匚KrEttrE120匚93Oiffrw ixrwecrwi-wacrw近期地震分布图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40,000公里,呈马蹄形,有一连串海沟、列 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第二个最猛烈的地震带是从爪 哇岛、苏门答腊岛伸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阿尔卑斯带,地球上6%的地震和17%最强烈的地震在这 里发生。第三个最猛烈的地震带则是中大西洋脊。基本介绍地震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

9、、欧亚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带)和 海岭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 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 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裴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 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前者约集中了全世界 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

10、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地震成因分析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失去冰盖的大陆地壳均衡上升,增高海面的海洋地壳均衡下降,形成新一 轮的地壳均衡运动。在球面上, 海洋地壳下降,将挤压大陆地壳收缩,陆海边缘是强烈的挤压带2-4。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是正交的,地震的顺序表明地球表层形变的必然过程,可以通过历史地震记录来寻找规律。南北对称,东西呼应,这是一般规律。一处的破裂为另一处的破裂创造条件。冬至 和夏至的黄赤交角达到最大值23.5度。在冬至,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大值,夜间变为最小 值,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小值,夜间变为最大值,形成半日为

11、周期的最大潮汐的南北摆动。在夏至,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大值,夜间变为最小值,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南回归线白天达到 最小值,夜间变为最大值,形成半日为周期的最大范围的潮汐南北摆动。如果此时月亮的白赤交角也达到最大 值28.6度,且与太阳、地球近似成一线,就会形成最强的潮汐南北摆动。这是强震易发生在冬至和夏至附近 的原因5。2004年12月26日月亮赤纬角为27.9度,为日月大潮,为印尼 地震海啸提供了较强的潮汐条件: 2005年6月22日月亮赤纬角为28度,为月亮近地潮,23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南北摆动的条件最优,形成强 震的机会最大。堪察加一旦本菲律宾西南一东北效应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的

12、一部分一一西太平洋地震带, 美国加利福尼 亚地震和智利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另一部分一一东太平洋地震带。今后,堪察加-日本-菲律宾-苏门答腊一带的地震活动可能加强。这将为苏门答腊和日本的大震扫清障碍。地震记录追溯历史,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已发生了无数次强地震。I960年5月22日在智利发生的里氏8.9级地震,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测得的最强地震。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西缘,犹如坐在一把摇晃不停的椅子上,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高达1000余次。本世纪以来,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已超过50次。其中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摧毁了东京房屋的 73%,横滨建筑物的96%,死亡人数达14万,使人们至今谈

13、起仍为之色变。1993 1995年,日本先后发生6次 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1993年1月15日北海道的钏路市发生7.5级地震;同年7月12日北海道奥尻岛发生 7.8级地震;1994年10月4日和9日北海道的钏路市又先后发牛7.9级和7.3级地辰;同年12月28日本州 岛北部青森县附近海域发生7.5级地震;1995年1月17日阪神地区的7.2级地震等。因而,日本当之无愧地 享有“火山地震国”的称号。与日本隔洋相对的 美国西海岸,处在环太洋火山地震带的东侧。在加州西部,从 洛杉矶到旧金山到太平洋 海域,发育了一条圣安德烈斯断层,总长超过965千米,是世界著名的活动断层,美国的强地震大多发生在这 里

14、。本世纪以来,美国西海岸发生里氏 6级以上的地震14次,其中1906年4月18 日旧金山发生的& 6级大 地震震惊世界。1990年以来在洛杉矶地区发生3次分别为7.6级、6.7级和6.6级的强地震。附近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国家: 阿根廷、伯利玆、玻利维亚、巴西、文莱、加拿大、哥伦比亚、智利、哥 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东帝汶、萨尔瓦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斐济、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尼、日本、中 国、基里巴斯、马来西亚、墨西哥、纽西兰、尼加拉瓜、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拿马、秘鲁、菲律宾、俄 斯、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鲁、美国。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海沟:阿留申海沟、布干维尔海沟、克马迪克

15、海沟、日本海沟、千岛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菲律宾海沟、琉球海沟、汤加海沟、雅浦海沟。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板块:南极洲板块、澳洲板块、加勒比板块、可可斯板块、欧亚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纳斯卡板块、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南美洲板块。环太平洋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又称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或火环)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 长40,000公里,呈马蹄形。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环太平洋火山带共有活火 山512座,占全球活火山数量的80%。概述环太平洋火山带 circum pacific volcanic

16、belt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 第二个最猛烈的地震带是从 爪哇岛、苏 门答腊岛伸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阿尔卑斯带,地球上6%的地震和17%最强烈的地震在这里 发生。第三个最猛烈的地震带则是中 大西洋脊。范围环太平洋火山带南起南美洲的奥斯特岛,经南 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转向西北的 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 岛,向西南延续的是千岛群、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全长 4万余公 里,呈一向南开口的环形构造系。环太平洋火山带也称环太平洋火环,有活 火山512座,其中南美洲笠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南段的30余座活火山,北段有16座

17、活火山,中段尤耶亚科火山海拔 6723m,是世界上最高的 活火山。再向北为加勒比海地 区,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着著名的火山有 奇里基火山、伊拉苏火山、圣阿纳火山和 塔胡木耳科火山。北美洲有活 火山90余座,著名的有 圣海伦斯火山、拉森火山、雷尼尔火山、沙斯塔火山、胡德火山和散福德火山。在阿 留申群岛上最著名的是 卡特迈火山和伊利亚姆纳火山。在堪察加半岛上有经常活动的克留契夫火山,向击壬岛群岛和日本列岛山岛弧,著名火山分布在日本列岛,如浅间山、岩手山、十胜岳、阿苏山和三原山都是多次喷 发的活火山。琉球群岛至台湾岛有众多的火山 岛屿,如赤尾屿、钓鱼岛、彭佳屿、澎湖岛、七星岩、兰屿和火 烧岛等,都是新生

18、代以来形成的 火山岛。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可算 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火山,如喀拉喀托 火山、皮纳图博火山、塔匀火山、坦博拉火山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培雷火山等,诉代曾发牛过多次喷发。火山活动环太平洋带火山活动频繁,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球现代喷发的火山这里占80 %,主要发生在北美、堪察加半岛、旦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南部包括苏门答腊。爪哇诸岛构成的弧 海沟系,火山近400座,其中129座是活火山,这里仅1966 1970年5年间,就有22座火山喷发,此外海 底火山喷发也经常发生,致使一些新的火山岛屿出露海面。活跃地区圣安德列斯断层:加利福尼亚非常活跃的圣安德列斯断层是一

19、转换断层,抵销了一部分在 美国和墨西哥之西南的东太平洋隆起,该断层引起许多小型地震,大约一天数起,其中大多是无感地震。不列颠哥伦比亚与育空:不列颠哥伦比亚和育空地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带的一个较大的火山活动范围。这里火山活动的剧烈,是因为当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洲板块摩擦,岩石广泛地爆裂并产生断层,情况与太平洋板块在 日本、菲律宾及印尼潜没并形成火山不同。加拿大最大的火山位于这个地区。埃齐扎山是一个大型的火山复合体,在过去数千年曾有几次爆发纪录,形成了一些火山渣锥和溶岩流。其它活跃的火山包括胡度山等。成因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直接成因是板块的移动和碰撞,其东部是由于纳斯卡板块和可可斯板块潜没于向西移动 的南美洲

20、板块之下;太平洋板块的一部分以及细小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则潜没于北美洲板块之下。向西北移动的 太平洋板块的东北部分潜没于阿留申群岛弧之下,较西的部分则潜没于堪察加-千岛群岛弧之下;太平洋板块的南面部分情况较复杂,一些面积较小的板块从 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布干维尔岛、汤加和新西兰与其碰撞。 印尼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及阿尔卑斯带之间,东北部的岛屿包括新几内亚靠近环太平洋火山带;南部及西部的 苏门答腊、爪哇、峇里、弗洛里斯岛及帝汶岛则靠近阿尔卑斯带。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主要是中性岩浆喷发的产物,形成了钙碱性系列的岩石,最常见的火山岩类型是 安山岩,距海沟轴150 - 300公里的陆地内,安山岩平行于海

21、沟呈弧形分布,即成所谓的“安山岩线”。另一 特点是,自海沟向陆地方向岩石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一般随与海沟距离的增大,依次分布为拉斑系列岩石钙碱性系列岩石和碱性系列的岩石。这里的火山多为中心式喷发,火山爆发强度较大,如果发生在人稠密区, 则往往造成严重的火山灾害。相关地理区环太平洋火山带附近的国家: 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文莱、加拿大、哥伦比亚、智利、哥 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东帝汶、萨尔瓦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斐济、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尼、日本、中 国、基里巴斯、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尼加拉瓜、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拿马、秘鲁、菲律宾、俄 商、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鲁、美国。环太平洋火山带附近的海沟: 阿留由海沟、布干维尔海沟、克马迪克海沟、 日本海沟、千岛海沟、马里亚 纳海沟、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菲律宾海沟、琉球海沟、汤加海沟、雅浦海沟环太平洋火山带附近的板块: 南极洲板块、澳洲板块、加勒比板块、可可斯板块、 欧亚板块、胡安德富 卡板块、纳斯卡板块、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南美洲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