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案例分析范文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8498997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跨文化案例分析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跨文化案例分析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跨文化案例分析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案例分析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案例分析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这个问题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来解释。 中国文化是高语境文化。也就是说话的时候言语交流相对较少。 语境可以传达的信息,大都认为没有必要再用嘴讲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夫妇之间较少听到“我爱你”!丈夫下班回家了,桌上一碗热腾腾的饭就能传达这个信息。 关系较近的朋友之间往往也不直接说“对不起”来道歉,尤其是男性之间。用行动来表达歉意的较多。说简略一点就是中国人不喜欢过于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等。 而美国文化是低语境文化 也就是交际时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一部美国电影里面听到10 次以上“我爱你”是常事。包括父母在孩子睡觉前到他们房间去,亲 一

2、下,说声晚安,关灯再离开。这都是比较直接的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在英汉互译的时候,常有经验之谈说汉语一般时间地 点在前,而英语是主谓结构在前,其实也是这个原因。那么这和此案例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文化差异就导致有些情况下中国人所说的话,并不是内心 真实所想。“薄酒”保不齐定睛一看都是茅台也说不定。中国人初到到美国的时候,到他们家庭去做客。往往主人问:“想喝茶吗?” 中国人肯定是“不 必麻烦了。”问题是美国人不会再去问第二遍,第三遍。他们会相信你所说的第一遍,这样好多客人就口渴 着度过这段时光。而美国人往往是:imeanwhatisay.我所说的,即是我所想的。所以在这个案例里,美国人不 理解中国

3、文化中客套话的做法,认为这个中国人真的认为该餐厅的饭不好,所以老板生气。 美国客人看着桌上的佳肴,听到的却是“这饭不好,即便是请你们吃饭,也不请好的”自然会感 到诧异。 有一组德国人做的图,能很好的表达这个道理。跨文化案例分析怎么写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该怎样答,我根据自己的粗浅经验,现总结如下: 1.答 题思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如下: (1)发现问题:也就是提出问题。在所给的案例中,某个出国教汉语的志愿者教 师或来中国教外语的外教等, 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可能是课堂教学时的,比如学生上课都不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老师精心设计 的课堂活动,

4、或者问老师一些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也可以是这位老师在生活上遇到的问 题,比如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或交流(语言障碍,文化障碍),无法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或不理 解当地人做某事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方式,等等。注意: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从 多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也不只是一个问题,所以,要按条来答。(2)分析问题:要求你具体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或某人遇到这种困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 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他所采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于对对方国家文化 不了解,对方国家可能很注重“隐私”,而在我们国家这不被看做是“隐私”。同时要求你分析出我们的母语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和

5、对方国家有什么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因此造成了他在文化方面的不适应,以至于教学和生活中都出现了问题或遇到了 困难。关于他所使用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没有做到尊重当地的文化,有没有试着去 融入这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还是一味的采取排斥策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好,别人的一切 都不好。这就是分析问题了。 (3)解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怎么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你自己提出个对策就行了,当然,要根据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 常识和应对策略。比如首先尊重当地文化,多和当地人交流,努力让自己适应当地人的文化和 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异,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文化的知识是很灵活的,比如中国人的谦虚

6、、中庸的思想等等,都 是我们日常生活就知道的,就是稍微总结一下,理顺一下,就能答题了。关于这个,如果时间 还来得及,就看一下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看一下中国文化的特点等,很多东西是很细 致的,自己要稍加总结。如果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上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那个章 节仔细看一下,我觉得应对这道题应该够用了。2. 答题方法:其实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 师会看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分条论述,千万别想到哪说到哪,写出一大片,阅卷老师还得自己去给你 找点,这样,老师会很疲劳的,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思维混乱的。所以说,大家答题时我 觉得可以按两种方法来写: 第一

7、种: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一共三条,然后 在每条的下边分几个小点,因为发现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相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不 止一条。第二种:按一共出现了几个问题分条,第一条,问题 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 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 3-以此类推。 总结一下,以上两种方法都各有利弊 因为有时不同的问题是由同一个原因产生的,或者需要同一种解决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种。按以上的问题全部分析完以后,最好再来个 综述,大致总结一下,字数不用太多,就是有个小结尾。最后,要说的是,字数和字迹的问题。这个案例分析要求是1000 字以上的,还有

8、的要求是1500 以上,所以,大家一定要条理清晰,说明白问题。字数不能太少。字迹当然也是越清晰越好,不要求非得漂亮,但最起码要工整,让老师能够有 心情看下去,然后,老师一高兴,多给点分。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帮我分析一下这两个案例)1第一个案例用“powerdistance (权力距离)”来解释。大部分个人主义文化同时也是“小权力距离”文化。这样文化背景的人往往认为人人生来平等。 通过自己的努力,人人都有机会向权力中心接近并有可能成为权力中心。这样的文化往往称作 草根文化。白手起家打天下的人备受尊敬和推崇,一个人的出身并不决定他/她的命运。比如 林肯。(另,参考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主题”)。在这

9、样的文化里,往往没有因为年龄,辈分,上下级的区别而使交际双方对对方区别对待。 而大部分集体主义文化同时也属于“大权力距离文化”。 这样文化背景的人往往认为:“人生来 分为三六九等,一部分人做领导,一部分人注定被领导”。 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一些被认为权力 上,金钱上,年龄上等方面有优势的人区分对待。中国文化即是集体主义文化,又是“大权力距离文化。 ”美国文化即是个人主义文化,又是“小 权力距离”文化。根据LZ提供的案例,这是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或者其他个人主义文化里发生的故事。,2,第二个案例用时间导向和个人/集体来解释。美国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强调的是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独立性。于是即便亲

10、戚 朋友之间也很少见到借入和借出金钱等物质基础。大部分家长要求子女在成年后搬出去住,大 部分子女成年后不愿意和父母同住也是这个原因。孩子的零花钱也需要自己挣,父母即便有多 个孩子要抚养,仍然会为自己的社交圈子,私生活等留下充足的时间等等。这样的文化高度赞赏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强调的是群体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互相帮助 是这种文化所赞赏的。这样的文化往往以和谐为首要目的(参考阴阳调和的概念在中国几千年 来的重要性。)父母对孩子的全身心投入是无可厚非的。(参考高考移民这种现象。)这样的文化高度强调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另外,美国是将来指向型文化,将来的代表人是年

11、轻人,所以这种文化背景的人往往对“老”这 个字眼很敏感。这样的文化教育人们去关心未来,而不是关注历史(200 多年的历史有多少可 以关注的内容?)。中国是过去指向型文化,过去的代表人是老年人。“老”在中国不属于敏感字眼,老甚至代表了 知识,智慧,权威等概念。“老师”这种称谓,“读史以明鉴”都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看看2 国电视剧种类的区别就明白了。中国喜欢演历史剧,让下一代尊重传统,铭记历史(钢 铁年代,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仅仅因为别人看起来年龄大就去主动帮忙是不礼貌的,因为在对方没有 明显的需要帮助的倾向时,主动帮忙就是说别人“老不中用”。在英语里叫 imposing

12、yourselfon others.(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身上)。而在中国,年轻人不主动帮助老年人是不礼貌的表 现。根据 LZ 的案例,中国人在美国。参考文献:跨文化案例分析怎么写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该怎样答,我根据自己的粗浅经验,现总结如下:1. 答题思路:按照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如下:(1)发现问题:也就是提出问题。在所给的案例中,某个出国教汉语的志愿者教师或来中国教 外语的外教等, 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可能是课堂教学时的,比如学生上课都不积 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或者问老师一些可能涉及到 “隐私”的问题 也可以是这

13、位老师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或交流(语言障碍,文化障 碍),无法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或不理解当地人做某事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方式,等等。注 意: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从多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也不只是一个问题,所以, 要按条来答。(2)分析问题:要求你具体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或某人遇到这种困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是 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他所采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于对对方国家文化不 了解,对方国家可能很注重“隐私”,而在我们国家这不被看做是“隐私”。同时要求你分析出我 们的母语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和对方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因此造 成了他

14、在文化方面的不适应,以至于教学和生活中都出现了问题或遇到了困难。关于他所使用 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没有做到尊重当地的文化,有没有试着去融入这种文化,接受 这种文化,还是一味的采取排斥策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好,别人的一切都不好。这就是分析 问题了。(3)解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怎么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你自己提出个对策就行 了,当然,要根据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常识和应对策略。比如首先尊重当地文化,多和当地人 交流,努力让自己适应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异,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 有些文化的知识是很灵活的,比如中国人的谦虚、中庸的思想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就知道 的,就

15、是稍微总结一下,理顺一下,就能答题了。关于这个,如果时间还来得及,就看一下程 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看一下中国文化的特点等,很多东西是很细致的,自己要稍加总结 如果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上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那个章 节仔细看一下,我觉得应对这道题应该够用了。2. 答题方法:其实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师会看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 分条论述,千万别想到哪说到哪,写出一大片,阅卷老师还得自己去给你找点,这样,老师会 很疲劳的,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思维混乱的。所以说,大家答题时我觉得可以按两种方法 来写:第一种: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一共三条,然

16、后在每条的下边分几个小点, 因为发现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相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不止一条。第二种:按一共出现了几个问题分条,第一条,问题 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 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 3-以此类推。总结一下,以上两种方法都各有利弊,因为有时不同的问题是由同一个原因产生的,或者需要 同一种解决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种。按以上的问题全部分析完 以后,最好再来个综述,大致总结一下,字数不用太多,就是有个小结尾。最后,要说的是,字数和字迹的问题。这个案例分析要求是1000 字以上的,还有的要求是 1500 以上,所以,大家一定要条理清晰,说

17、明白问题。字数不能太少。字迹当然也是越清晰 越好,不要求非得漂亮,但最起码要工整,让老师能够有心情看下去,然后,老师一高兴,多 给点分。跨文化交际中文案例分析你一口气问4 个,那我就全都答了哈,哈哈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薛小梅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 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 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 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 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

18、以英语的变迁为例来说明这一现象,并讨论其 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意义。从历史上的小语种发展成为如今全球最为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英语经历了一个自身全球化和本 土化的过程。16 世纪前英语是一门使用范围仅限于英伦三岛的小语种,但随着英国的殖民扩 张和20 世纪美国的快速崛起,英语传播到世界各地,为许多国家的人们所使用。据统计,全 球大约有3.23.8 亿人以英语为母语,1.53 亿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7.510 亿人以英语为 外语,85%的国际组织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每年出版的英语书籍占全球出版书籍总量的 28%,42%的欧盟成员国公民可用英语进行交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英语的非母语使用者人 群在数量

19、上远远超出了母语使用者人群。与此同时,英语语言本身在和当地语言文化不断接触 融合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变化的结果是英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非洲及亚洲 许多国家地区形成了区域变体。这些变体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 异,许多方面明显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考察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过程,就会发现这些英语变体与其最初依附 的文化有一种相分离的趋势。众多的变体,庞大的使用者和广泛的使用范围,使英语不再仅仅 是一两个民族的语言,不再是单纯承载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文化、反映其民族特质的语言。变 体所反映的英国文化色彩在淡化,而本土文化特色在加强。当然,这种分离并

20、未违反语言和文 化相互作用的规律,相反,分离正是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这说明语言反映的是它的使用者的 文化,不同的使用者有可能将不同的文化附着在同一种语言上,使这一语言形成反映本土文化 的区域变体。长期以来,我们在使用英语的同时,总是在努力遵守英美文化语用规则。然而,纵观英语全球 化和本土化进程,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可 能是来自不同文化、使用不同英语变体的人士,他们各自遵循的语用文化规则也不尽相同。交 际中如果仅以英美文化为参考框架来理解对方的言语行为,可能会导致误解。这也是跨文化交 际研究应包含的一个方面。例如,当中国人和澳大利亚人、新加坡人和法国人

21、、印度人和津巴 布韦人用英语交流时是如何跨越差异、表达自己和理解对方的?我们对这些问题并不十分清楚 但研究这些问题无疑会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而且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用英语和非英美国家 人士交流中,我们不能单纯依赖英美文化语用规则来表达自己或理解对方,而应在充分了解对 方文化身份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进行交际。英语的发展变迁进一步说明,语言、文化之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两者并非绝 对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若干文化可能会作用于同一种语言,促使这种语言发生变 化,形成不同的变体。在以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选择其语用规则来传递解释信 息、消除误会偏见,对交际的成功至关重要。而

22、研究非英美国家人士之间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 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来说,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这一课题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 们从不同角度把握、理解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你一口气问4 个,那我就全都答了哈,哈哈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薛小梅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 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 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 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 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

23、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以英语的变迁为例来说明这一现象,并讨论其 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意义。从历史上的小语种发展成为如今全球最为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英语经历了一个自身全球化和本 土化的过程。16 世纪前英语是一门使用范围仅限于英伦三岛的小语种,但随着英国的殖民扩 张和20 世纪美国的快速崛起,英语传播到世界各地,为许多国家的人们所使用。据统计,全 球大约有3.23.8 亿人以英语为母语,1.53 亿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7.510 亿人以英语为 外语,85%的国际组织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每年出版的英语书籍占全球出版书籍总量的 28%,42%的欧盟成员国公民可用英语进行交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英语的非母

24、语使用者人 群在数量上远远超出了母语使用者人群。与此同时,英语语言本身在和当地语言文化不断接触 融合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变化的结果是英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非洲及亚洲 许多国家地区形成了区域变体。这些变体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 异,许多方面明显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考察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过程,就会发现这些英语变体与其最初依附 的文化有一种相分离的趋势。众多的变体,庞大的使用者和广泛的使用范围,使英语不再仅仅 是一两个民族的语言,不再是单纯承载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文化、反映其民族特质的语言。变 体所反映的英国文化色彩在淡化,而本土文化特色在加

25、强。当然,这种分离并未违反语言和文 化相互作用的规律,相反,分离正是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这说明语言反映的是它的使用者的 文化,不同的使用者有可能将不同的文化附着在同一种语言上,使这一语言形成反映本土文化 的区域变体。长期以来,我们在使用英语的同时,总是在努力遵守英美文化语用规则。然而,纵观英语全球 化和本土化进程,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可 能是来自不同文化、使用不同英语变体的人士,他们各自遵循的语用文化规则也不尽相同。交 际中如果仅以英美文化为参考框架来理解对方的言语行为,可能会导致误解。这也是跨文化交 际研究应包含的一个方面。例如,当中国人和澳大利亚

26、人、新加坡人和法国人、印度人和津巴 布韦人用英语交流时是如何跨越差异、表达自己和理解对方的?我们对这些问题并不十分清楚, 但研究这些问题无疑会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而且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用英语和非英美国家 人士交流中,我们不能单纯依赖英美文化语用规则来表达自己或理解对方,而应在充分了解对 方文化身份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进行交际。英语的发展变迁进一步说明,语言、文化之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两者并非绝 对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若干文化可能会作用于同一种语言,促使这种语言发生变 化,形成不同的变体。在以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选择其语用规则来传递解释信 息、消除误会偏见,对

27、交际的成功至关重要。而研究非英美国家人士之间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 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来说,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这一课题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 们从不同角度把握、理解跨文化交际。紧急求助: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哪位朋友能帮忙提供跨文化管理案例分外企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中外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差异,反映着中外文化的差异,这些 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特色,笔者选择了一个日资企业一一广州崇德(Achilles)鞋业有 限公司作为个案,对其跨文化管理进行了访问调查。一、公司背景广州崇德鞋业公司成立于1992年,由日本与台湾的资本合作,双方股份各占 50%,在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保税区租房设厂,生产一

28、次性注塑中高档童鞋。 由于种种原因, 台资退出,其股份由日方收购。1998年,崇德公司由莲花山搬迁至番禺石?镇购地设厂,用地面积49530 平方米,注册资本500 万美元,总投资额 1250 万美元,由日本阿基里斯株式会社全资经营,从业人员 1200 人。 现高层管理人员中有日本人6 名,台湾人4 名,公司董事长山中静哉、总经理田村均为日本人高管人员中的台湾人是日台合资时期由台湾派过来的,台资撤离时,这些人被日资老板留了下 来。公司年生产一次性成型注塑童鞋400万双,产值1亿元人民币,由日本崇德公司用自有 品牌, 100%出口到日本销售。二、跨文化管理差异1、工资制度的差异公司开业初期,有10

29、个日本人驻厂作为管理人员, 照搬日本本土的做法,结果质量没有保障,效率低下。在日本的崇德集团系统,实行计时工资, 依然有很高的效率。在日本的文化背景下,员工遵守厂里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领导者在场不在场一个样”,没有 人会偷懒。日本人认为计件工资不人道,但这些计时工资的观念和做法在中国大陆则行不通。班组长用尽办法记考勤,产量还是上不去。 在这种情况下台湾来的厂长和其他管理人员提出学 习台湾与内地的做法,实行计件工资。日本公司总部派人来调查之后认为,在产量上不去的情况下,长此下去公司会出现亏损,最后 同意台湾厂长的建议,试行计件工资。经过试行计件工资,效率大为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这项制度就固定

30、下来,成为考核车间员工的主要制度。 对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对干部则实行基 本工资加生产奖金。这项制度不断完善后,不但日本人从无法接受到完全接受,而且还作为日本崇德集团在东南亚 设厂的样板。如总公司在印尼设立一间工厂,1500员工,3 条生产线,开业后,完全由日本 总公司派人管理,用日本的计时工资制度,产量低,品质差。这说明,计时工资在日本可能行得通,但在中国大陆和印尼却行不通。 由计时工资改为计件工 资,是日资企业适应当地文化对工资制度管理进行的调整和变革。2、年终考核与奖励、激励的差异 日本人重视年功序列,在年终考核奖励时,考核的不是职务 高低、贡献大小,而是进入公司时间的长短。比如,班长来了

31、7 年,组长只来了3 年(组长比 班长工职位高),给班长发700 元,而给组长只发300元,影响了组长的积极性。一般员工也一样,一个班20 人,干得最好的可能仅进厂一年,干得一般的来了5 年,干得最 好的只拿 100 元,而干得一般的则有 500 元,不利于调动积极性,无法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按年资历考核奖励各项所占的比例也反映不出多干多得的办法。原来的比例如是年资占 40%,工作考核占 30%,职务占 30%。这项措施也无法在中国大陆推 行。后来经过摸索改进,把年资比例缩小到只占 10%,同时增加有效的考核项目,如出勤占 15% 安全占10%,奖惩(平时)占 15%,其余50%属于工作考核

32、,如品质、效率等,班组干部还 要加上领导能力。3 、管理沟通的差异日本崇德公司有三大业务,分别是鞋业、工业资材、建 筑材料PVC。其中鞋业占 30%。到中国大陆开厂投资的目的是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加工成品后出口,同 时试探大陆市场,为适当时候进入大陆市场做准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崇德的公司对大陆没有直接的沟通渠道,想通过与台湾人合作,一是台 湾商人是原来的合作伙伴,二是台湾人在语言文化上与大陆差异不大,与大陆沟通没有什么问 题。 因此,日本投资者目标非常明确,想借助台湾这块跳板进入大陆。但是,经过从1992 年初的合作,觉得组成的董事会在许多方面特别是由于文化方面的原因, 沟通困难,有些问

33、题扯不清,决策效率大为下降。另外台湾政局动荡,台商对大陆形势判断还 没有日本人准确,因此产生诸多摩擦。在经历了一段不太愉快的合作之后,台商自动退出,日商全部购买其股权,形成现在的日商独 资的局面。当时台商派到合资公司工作的台湾四位经理全部被日商留用。三、几点启示1 、在跨文化管理背景下,外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该做一些改进,以适应未来市 场发展的要求。 公司的股份组成决定其治理结构。经实地考察,广州崇德公司的组织结构与其生产经营要求大部分是协调的,但有关信息表明, 广州崇德公司由日本总部直接管理,董事长直接对总经理,总经理直接对工场长(即厂长), 仅把广州崇德公司作为一个生产车间,而不是一个经营实体。 该企业从未在中国开过董事会, 其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