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貌变迁的自然因素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498939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土高原地貌变迁的自然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土高原地貌变迁的自然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土高原地貌变迁的自然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地貌变迁的自然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土高原地貌变迁的自然因素(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4.1 自然因素4.1.1 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地表组成物质为黄土土质松散,富含氮磷钾等养分,极易耕种。土 质的松软肥沃也使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更早的孕育出了文明。但也是由于土质的这种特点, 黄土一旦遇水就极易崩解。其抗冲、抗蚀性能很弱,致使沟道崩塌、滑塌、泻流等混合侵蚀 异常活跃。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与黄土的深厚松软直接有关。黄土从南到北颗粒逐渐变粗, 粘结度逐渐减弱,土壤侵蚀模数也相应由南向北逐渐加大。4.1.2 黄土高原的地形黄土高原的黄土由于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其地形有垂直节理性,直立性较强,但也已被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从而使地貌不

2、断的发 生变化,形成各种新的形状。4.1.3 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因素黄土高原占地极广,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 东,关中平原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北部、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 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黄土高原所在的不同位置降水量也不同,从降水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东南部、中部和西北部。东南部为半湿润区,位于河南中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C,年降雨量 600 800毫米。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该区域的范围与落叶阔叶林带大体一 致。中部半干旱区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晋中、陕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 年均温

3、4C12C,年降雨量400 600毫米,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该区域 的范围与草原带大体一致。西北部干旱区则主要位于长城沿线以北,陕西定边、宁夏同心、海原以西。年均温2C 8C,年降雨量100 300毫米。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均增大,温带大陆性气候特 征显著。此区域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风沙活动较为频繁,风蚀沙化作 用剧烈。该区的范围与荒漠草原带大体一致。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降水 量为枯水年的34倍;年内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 且以暴雨形式为主。每年夏秋季节易发生大面积暴雨,24小时暴雨笼罩面积可达57万平 方千米

4、;。河口镇至龙门、泾洛渭汾河、伊洛沁河为三大暴雨中心。形成的暴雨有两大类, 类是在西风带内,受局部地形条件影响,形成强对流而导致的暴雨,范围小、历时短、强 度大,如1981年6月20日陕西省渭南地区的暴雨强度达267mm/60min。另一类是受西太 平洋副高压的扰动而形成的暴雨,面积大、历时较长、强度更大。暴雨形成的径流是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使得此区域黄土高原发育成的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 碎的景观比另外两个区域更极端也更明显。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 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所以极易形成大规模 的水土流失现象。因此,

5、西北干旱区的水土流失也更加严重。总之,暴雨的冲刷形成了黄土高原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也一定程度上的造成了水土流 失,使黄土高原的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发生着变化。4.1.4 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发生于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亦称为造地貌运动。地球表面的形状, 即现代地貌主要由新构造运动塑造。我国的地貌格局总体上来说由构造运动所控制,在西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受该碰撞所产生的应力的影响,柔 性地块迅速褶皱上升,形成东西向山脉,而一些刚性地块则断裂成为断块盆地。在东部沿我 国大陆沿海的边沿弧,太平洋板块以较大的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由于这种俯冲作用产 生的应

6、力作用,使我国中部黄土高原地区产生一系列的隆起与凹陷的地貌格局,奠定了黄土 高原形成和演化的地质学基础。第四纪以来,除地球轨道三要素变化的影响之外,新构造运 动,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对黄土高原的地貌变迁也产生了间接性的深刻影响。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气候的影响可以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温带草原的半湿润性 气候,第二阶段变为为干旱的温带性气候,第三阶段变为内陆干旱气候带,即现在黄土高原 的气候。并且,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的形成也有这很大的影响,即对黄土高原基本构造的 影响。由于气候、构造等的不断变迁,在黄土高原黄土分布范围阶段性扩展的同时黄土地貌也 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黄土古土壤的时空分布的变

7、化:古水文网、河流阶地及地质构造的演化 等的综合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貌主要受两个因素的控制,构造演化和气候变迁。大面积或局部的沉降、坳陷或断陷时期为黄土堆积期,如高原的主体部分,而高原相对抬 升的时期为大的侵蚀期,其构造的演化。气候干冷期为黄土沉积期.暖湿期为古土壤形成期.暖湿向干冷转换的时期为相对强烈侵 蚀期,气候变迁还会导致河流侵蚀力的变化并形成气候阶地。同时,新构造运动也是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地 震和间接作用地壳抬升两种侵蚀基面变化,由于黄土的结构疏松,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 地震引起的滑塌和崩塌现象普遍。地壳抬升引起的侵蚀基面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地形能量 变化,是新构造运动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