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主要内容和要求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498924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主要内容和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主要内容和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主要内容和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主要内容和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主要内容和要求(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主要内容和要求路透社日前颁布的网络报道守则首次对记者使用社会化媒体制定了详细规范,为我们 提供了一个参考范本。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 路透承诺利用各种新技术报道新闻,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开展新闻报道。网络报道 总体上是将现实世界的新闻原则延伸到互联网中。不过,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情况有时 会有所不同。1、总则1.1 诚实守信要诚实守信,即便是在聊天室或其他在线交流平台中,也不能用窃取等非法手段获取新 闻。可以从网络上的公开信息中发掘新闻,决不准通过破译密码或其它安全措施的方法取得 信息。1.2 熟悉网络 只有在熟悉网络新闻发布方式的前提下,记者才能借助网络这种新手段报道新闻。

2、对可 能产生争议的信息,记者要保存有关网页,打印网页快照,以免受到“捏造信息”的指责。 记者一定要学会“抓屏”。当网页被撤销后,抓屏留下资料是保护记者的最好证据。1.3 交代来源 使用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时,标题中必须清晰准确地说明。新闻正文要在靠前的位置交 代这些信息是如何获得的。收集信息的有关事实必须在新闻的显要位置予以突出,因为这也 是读者关心的内容之一。1.4 公平原则 向新闻事件的当事机构求证的做法常常使得这些公司先于我们发布消息。即便如此,我 们仍然要本着负责的态度,给新闻事件涉及的各个机构公平的解释机会。如果相关机构不愿 意证实某一消息,一定要在新闻中说明。1.5 识别陷阱 检验网

3、上信息。某一信息同公众此前的预计是否相符?如果同现实预期差距大得离奇, 很可能就是个陷阱。2、社会化媒体使用规则 鼓励记者充分使用社会化媒体,但同样希望记者能完全了解使用社会化媒体的风险尤 其是对路透独立、不偏袒著称的声誉的威胁。以下这些原则是对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一些建议, 希望牢记在心。2.1 基本原则 路透的宗旨要求我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新闻信息。制定这一规则的目 的,是要支持,而不是禁止记者利用社会化媒体这一重要的新工具。相信记者的判断是路透的一贯风格。路透一如既往地支持记者利用自己的常识应对社会 化媒体中出现的新情况。利用社会化媒体也要遵循准确、不偏袒、完整的原则。记者不能损

4、害路透社以公正和独 立著称的声誉,否则路透有权调整其报道领域和管理职位。如果情节严重,路透将会启动既 定的管理程序。记者不能利用社会化媒体贬损路透或有任何让路透蒙羞的行为。 网络打破了记者作为自由人和作为专业人士之间的界限,记者应该明白,在社会化媒体 上,职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记者同样应该意识到,即便是使用隐私设置等 方式,在社会化媒体上张贴的内容仍然会被公众获知。对使用社会化媒体的记者而言,要求他们每次都严格遵守“第二人核查”的规则是不现 实的,特别是在 Twitter 上。但作为专业的新闻人士,记者应该意识到,即便是在虚拟世界 中,也始终会有“第二人核查”的,因为你的上司或主

5、编,始终都在用专业眼光审视你所有 的帖子。记者还应该记住的是,消息来源、同事同行、竞争对手,以及未来的雇主,也都在留意 着你的帖子。其实,即便不会引发法律纠纷,一条负面评论还是会引发读者的揣测:这仅仅是个人观 点,还是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发表这篇评论的机构的态度呢?2.2 建议三思而后“贴”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控制负气回帖的冲动。想想你的帖子如果被一家大报或者网站当作路透的观点挂在首页时,你会是什么样的 感受。 一刻也不能丧失判断能力。在Twitter、脸谱等转发/共享一个链接轻而易举,但作为 路透记者,如果你转发/共享的内容最后被证明是不真实的,或者让人联想你偏向争议中的 某一方,

6、就会损害你个人和路透的声誉。避免引发公众对记者公正性的质疑记者留在的脸谱上的档案资料、在 Twitter 上关注的群体以及个人博客上的内容都会留 下许多线索。一个刻意找茬的批评者可以通过追踪记者的链接、关注人群、好友圈以及博客 内容,分析出记者的喜好、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甚至是记者的政治倾向,并据此做出无穷无尽 的联系和推断。因此,对于哪些信息适合在社会化媒体上透露,要十分小心。不仅如此,利 用社交网络还会留下“网络足迹”。记者还要想一想,这些“网络足迹”是否会给人留下偏 袒某一群体的印象。想想你加入的那些群最安全的办法是不加入任何一个群,也不要把争议双方中的某 一方加为“关注”。想想网络上那些用

7、“徽章”来表示等级的地方。想想是否应该把那些容易引发政治倾向联系的资料从你的脸谱档案中拿掉。想想你的链接是否仅仅或主要关注争议的某一方。想想是否用隐私设置、定期清理缓存等方式来保护你的网络使用痕迹。透明我们处于一个透明的行业中,我们也鼓励记者向公众展示自我。在个人博客和个人社交网络中,声明你是路透的记者,但你表达的仅仅是个人观点。发表评论时,使用你的真名。工作账号和私人账号分开许多路透记者在利用脸谱和twitter。这些社会化媒体既是记者搜集新闻线索的工具,也 是个人开展社会交往的场所。在网络世界里,记者的职业行为和个人行为呈现日益交叉的趋 势。希望记者在利用社会化媒体工作时遵循一些规则,使之

8、有别于个人行为。当然,这并不 意味着要求记者从工作账号中剥离出所有的个性化内容,而是说,记者应该慎重考虑哪些个 性化内容适合放在工作账号上。使用独立的账号采集新闻,建设单独的工作社区。社交网络鼓励你分享一些个人细节,但不要用太多的个人信息充斥供工作用的社交网 络。当你必须以记者身份出现在社交网站时,请事先征得主管同意。有效利用社会化媒体意味着要投入大量时间,并要求共享大量内容,这不能同路透的 商业目标相冲突,记者须明确这一点而且应获得主管同意。在社会化媒体上使用“关注”和“加好友”这些功能,有可能会把消息来源泄露给你 的竞争对手。2.3Twitter 使用规则Twitter 有时可以用来为用户

9、提供用其他手段无法传递的信息或图片。路透记者可以使 用 Twiiter 传递信息,也可以在文字新闻中参考 Twitter 上的信息。但在使用 twitter 提供的信 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路透关于消息来源的规定。记者因工作需要这样使用 Twitter:专家型记者使用 Twitter 共享文章并建设关注群。网络编辑和博客负责人通过 Twitter 共享新闻并收集读者评论。记者在新闻现场使用Twitter报道新闻(如去年报道达沃斯论坛),或者为采访某个新闻 人物搜集问题。(1) 如果因工作需要使用Twitter,必须事先征得主管同意。(2) 如果因工作需要必须以记者的身份使用Twitter,必须在

10、名字前加上“路透”标签。(3) 路透信托守则(TrustPrinciples)的所有规定适用于Twitter。(4) 使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可能模糊记者的职业行为和个人行为之间的界限。在以职业 身份使用Twitter或社会化媒体时,记者应努力展示个性魅力,但不能透露无关的个人信息。2.3.1 “第二人核实”原则是否适用于Twitter?记者须尽可能邀请第二人核查 Twitter 帖子内容。如果条件不允许,必须保证独自发布 的内容符合路透信托守则的规定。编辑最终是会核查所有Twitter内容的一尽管可能是 在事后,但这种检查是常规性的。2.3.2个人使用twitter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记者个人使用

11、 Twitter 时,要参照路透社关于记者私人开办博客的有关规定,向所有人 解释以下要点:1) 你是路透的员工;2) 你表达的观点不能代表路透;3) 你不得发表任何有损路透声誉的言论。2.3.3记者能否用Twitter发布新闻?路透记者如果要在 Twitter 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新闻线路已经播发过的。 在Twitter上转发其他人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3、如何使用在线百科全书记者必须谨慎使用那些由网民自发合作、匿名编撰而成的信息。维基百科(Wikipedia)是 一部在线百科全书,也是记者探索新闻事件的一个好帮手。但记者不能把维基百科作为一个 可以署名的消息源来使用。不能直接引用或者拷贝维基百科提供的信息。因为维基百科的信 息不仅未被证实,并且每一秒都可能因编辑者的添加或删除而发生变化。记者可以从维基跳 转到那些可以用作署名的官方网站寻找信息。不论何种话题,都不能将维基或者类似在线网 站的信息作为背景材料。事实上,在维基条目的底部,你总能找到更合适的权威网站。只有 在当维基及类似网站的某一个条目或某一个网页本身成为新闻的时候,记者才能链接到这个 条目或网页。 (作者:文建/编译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此文编译自路透社报道手 册 2010 版) 本文来自:第一线索 原文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