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贷款换石油”未了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494200 上传时间:2020-1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俄“贷款换石油”未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俄“贷款换石油”未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俄“贷款换石油”未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俄“贷款换石油”未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俄“贷款换石油”未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俄“贷款换石油”未了 金融危机使得俄罗斯对外资进入能源领域的政策有所松动,这一次机会在中国这边 5556555中俄“贷款换石油”未了_一张20年供油3亿吨的单子虽然意义重大,却不足以让双方兴奋。俄罗斯太平洋管道中国支线才能为更为深远的中俄能源合作提供想象空间。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石油合作,似乎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两国副总理签署的协议,也面临诸多波折。10月28日,中俄双方在莫斯科签署关于在石油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贷款换石油”计划奠定基础。根据两国框架型协议,中国将分别向俄罗斯石油公司(OAO Rosneft Oil Company,下称Rosneft)和俄罗斯石油管道公司(下称Tra

2、nsneft)提供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贷款,换取20年从俄罗斯进口3亿吨原油的合同。然而,两个星期之后,原定于11月16日结束的第一轮企业间商业谈判刚进行到一半,Transneft发言人就在11月12日宣布,中俄“贷款换石油”谈判已经暂停,原因是双方在贷款利率和贷款担保上出现分歧。这个消息,让那些刚刚对中俄能源合作建立起信心的能源人士大为失望。财经记者采访的很多专家都认为,中俄能源管道建设之前谈了十多年未果,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作为石油生产大国,在卖方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主导权;现在,国际油价大跌,俄罗斯油企又面临金融紧缩、股价下挫的困境,俄罗斯开始有求于中国,中俄能源战略合作这才寻找到利益契

3、合点。所幸的是,财经记者从中俄双方得到的消息都显示,11月12日的谈判暂停是“策略性”的,不足以导致整个贷款换能源协议框架的翻盘。11月18日,俄罗斯能源部部长什马特科又宣布,中俄将恢复能源谈判。中方一位接近谈判的人士也于11月19日晚告诉财经记者,谈判重启的准备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双方已就新一轮谈判进行了磋商,相当于谈判已经“恢复”。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将在年底前提供90亿美元的先期贷款,用于管道建设;剩下的160亿美元,何时发放、分几期发放则还在谈判当中。“俄罗斯石油公司比较急,主动权在中国人手里,不在俄罗斯人手里。”他补充道。“技术性障碍”中俄此次“贷款换石油”计划第一轮商业谈判中途叫停

4、之时,“贷款利率”和“油源担保”被列为两大首要障碍。一周之后,谈判继续,中俄双方又异口同声地说,那些障碍仅仅是“技术性障碍”,甚至直言“那不过是策略性的”。 谈判桌上的虚虚实实,由此可见一斑;而中俄双方落实能源互惠合作的求心之切,也异常明显。前期谈判破裂,广为报道的原因,是双方在贷款利率上达不成共识。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由于中国政府新近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中方银行在融资渠道方面出现困难,要求提高贷款利率。中方在谈判中提出,贷款利率应为同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挂钩的浮动利率。但Transneft总裁托卡廖夫却希望,中方提供的100亿美元贷款期限不少于十年,而且贷款利率能从最

5、初商定的7%降为6%。在谈判中,除了浮动利率,中方还要求俄罗斯政府出面担保油源。据俄罗斯生意人报道,中方提出了国家政府、石油开采权和收入等五项不同的担保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俄方保证对华石油供应量,以及获得俄罗斯油田开发许可等。但是,俄方不愿接受以上担保要求。首轮商业谈判破裂的消息很快遍布报章。不过,之后俄方表示出十分审慎的态度。俄罗斯能源部部长什马特科11月19日通过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表态说,谈判暂停纯属“技术原因”,下周就会恢复。“只不过是做了一下技术休息。”什马特科说。中方接近谈判的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证实了前期谈判的暂停。他同时透露,新一轮谈判已经恢复,“因为必须要完成两国

6、总理见证、两国副总理签署的协议,11月25日以前把几个协议搞定。”据这位不便具名的中方人士介绍,前期谈判更像是彼此的试探阶段,第二轮谈判才进入实质性内容。他介绍俄方的谈判风格时说,俄方往往是前松后紧,“不到最后一刻不来真格的”,很多协议的谈判都在最后几天进入关键阶段,通宵达旦,直至最后一刻所有细节敲定完毕。这位接近谈判的中方人士对谈判成果十分乐观。他说,现在谈的关键是条件,即融资成本和进口原油价格。在贷款利率上,他认为中方要求采用国际资本市场的公允利率无可厚非,“现在能按市场化利率拿出钱来已经不容易了”。实际上,连莫斯科银行分析家米哈尔斯卡娅最近都指出,即使是俄罗斯本国的对外经济银行,在向Tr

7、ansneft和Rosneft放贷时,也是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的浮动利率计算的。在油源担保问题上,这位接近谈判的中方人士说,这并不构成商业协议谈判的障碍。他说,250亿美元贷款是用原油贸易合同作质押的,而原油贸易合同又是两国政府协议的重要内容,即已经获得了政府担保。重在管道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中国则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俄罗斯有石油,中国有市场,这个事实注定了中俄之间的能源战略合作不甘于以一张“每年管道供油1500万吨”的贸易单子画上句号。“俄罗斯看中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而中国缺乏石油资源,双方可以采取上游换下游,资源换市场的合作模式,各取所需。”中国

8、中化集团总地质师曾兴球告诉财经记者。国家统计局预计,中国2008年全年原油净进口量为18020万吨,是俄罗斯预计管道供油量的12倍。实际上,即使是中俄2004年签署、现在还在生效的五年供油协定,也要求俄罗斯每年通过铁路向中国输送将近1000万吨的原油。由此可见,一张20年供油3亿吨的单子虽然意义重大,却不足以让双方兴奋。俄罗斯太平洋管道中国支线才能为更为深远的中俄能源合作提供想象空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曾经在其官方网站中透露过中国对俄罗斯上游勘探开发权以及俄罗斯对中国下游市场的兴趣。该文章说,中俄企业将“继续深化在俄罗斯境内合资勘探开发和在中国境内合资建设炼化企业的一体化合作

9、项目”。具体来说,“俄罗斯在中国境内合资建设炼化企业的一体化合作项目”主要指正在兴建的中俄东方石化(天津)公司。中俄东方石化(天津)公司是中俄2007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中石油占股51%,Rosneft占股49%。在前期谈判中,俄方曾提出,希望将未来每年1500万吨管道供油专门用于供给中俄东方石化(天津)公司。曾做过多年中国驻俄外交官的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同中东产油国一样,俄罗斯也不满足于出口初级能源产品,希望更多介入石油炼化和市场销售。但对中石油集团来说,专运天津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东北亚油气作家、牛津能源研究所韩裔高级研究员白根在日前接受

10、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大庆同大连之间早已建有管线,太平洋管道中国支线建成后,中石油集团完全可以直接将俄罗斯原油输送到大连石化,供给东北三省的工业。中方接近谈判的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中方理解俄罗斯希望发展中国销售市场的心情,但是他表示,天津的中俄合资炼厂条件是保证投资回报率,不会对俄罗斯供应中国的原油进行限制,而且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也应是市场化的,直接到天津不符合市场化原则。俄罗斯希望打开中国下游市场不容易,中国想要参与俄罗斯上游开发勘探更是举步维艰。中石油集团前资源局局长李国玉告诉财经记者,之前十多年,中俄能源谈判主要是谈管道,上游投资俄罗斯控制得很紧,几乎没可能。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

11、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服)就感受过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强硬。该公司总裁袁光宇告诉财经记者,中海油服曾打算入股英国-俄罗斯合资企业TNK-BP油田服务子公司STU,当时,入股协议已经通过了俄罗斯反垄断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审查,却因为涉及能源且收购方为中国公司,被普京总统办公室领导的一个委员会否决。俄罗斯对外国投资能源行业的严格限制和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可见一斑。 然而,今年下半年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俄罗斯造成巨大冲击,为中国创造了一个绝佳机会。近期以来俄罗斯信贷紧缩加剧,11月17日,俄罗斯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达到22.67%,创近两年来的新高。此外,俄罗斯银行还提高了贷款人评估体系的标准,建筑、

12、冶金、金融等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10月底,俄罗斯外汇储备降至5000亿美元以下,到2008年年底,还将减记1500亿美元。俄罗斯的石油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出口石油几乎无利可图,俄罗斯政府宣布12月1日再次下调石油出口税,较上月大幅减少30%。而摩根士丹利10月28日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Rosneft负债为210亿美元,到2009年末将有70亿美元到期。国际能源署署长田中伸男在11月17日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透露,在国际油价和俄罗斯企业股价双双下跌的状况下,俄罗斯已开始松动对能源领域外部投资的限制。俄罗斯副总理和几位部长在三周前会见田中伸男时明确表示,他们对外部投资持开放态

13、度,欢迎外部优质投资加入勘探开采。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这个情境下,中方曾试探性提出想直接获得整个Talakan油田。Talakan油田是俄罗斯在东西伯利亚已经勘明的为数不多的油田之一,离中俄边境漠河不远,归俄罗斯第四大油气公司Surgutneftegaz所有。Talakan油田一期工程2008年10月才开始,估计2010年产量达到峰值,峰值时产量6万桶/日,整个Talakan油田预计峰值时产量14万桶/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告诉财经记者,俄罗斯国内目前发现的石油可采储量约100亿吨,大约70%位于西西伯利亚,但目前国内投资不足,迫切需要引入国外投资去帮助其勘探开发。据李国玉介绍,东西伯利亚自

14、然环境恶劣,每年只有地表结冻的几个月可以作业,冰雪一旦融化,满是泥泽,需要直升机运工人去现场。因此,东西伯利亚虽然油气储量丰富,但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探明资源不多,已经进入开发状态的油田更是有限。中方显然希望能够将Talakan油田发展成俄罗斯向中国管道供油的稳定油源。不过,外国公司在俄罗斯油气领域投资都不顺利。2006年年底,俄政府以环境保护为由,宣布停止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下称壳牌)在萨哈林-2号的天然气开发项目,投资约200亿美元,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厂。萨哈林-2号项目的产品分成协议签署于1994年,执行方为萨哈林能源投资公司,股东分别为壳牌、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及三菱商事株式会社。

15、其中,壳牌持有55%的股份。壳牌公司最终同意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让对油气田的控制权,成为萨哈林-2号项目的普通参股方。2007年年初,俄罗斯审计署署长谢尔盖斯捷帕申表示,审计署进行的检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壳牌公司的这一决定,由于这一指控,萨哈林-2号项目遭受50亿美元的损失。中方接近谈判的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没有否认中方对Talakan油田的兴趣,但也指出,重点还是在于确保管道和铁路供油。从中俄签订的备忘录看,对华供油通过管道不限于管道。这意味着,在每年1500万吨管道供油之外,还存在铁路供油的空间。倘若中俄合作顺利,俄油成本低于中国通过马六甲海峡从中东、非洲进口原油的成本,中俄可考

16、虑在管道之外让铁路也满负荷运载。最乐观的估计是,中俄将形成每年3000万吨的原油贸易规模。“一旦管道建设完毕,最有利的还是中国。俄罗斯必须把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费降下来,而且提供竞争优势的价格,中国才能让铁路和管道满负荷。要是没有竞争优势,我们就通过中缅、中哈,甚至海上运输,来完成原油进口。所以铁道和管道都建完了,对中国是有利的。”中方接近谈判的人士说。中国中化集团总地质师曾兴球表示,中俄此次石油谈判“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他透露,俄罗斯此次做出很大让步,不但谈判价格低于当时市价,并且运输费用由俄罗斯承担大部分。如果1500万吨的管输原油落实,加上现有通过铁路进口的原油,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数量将非常可观。“虽然谈判步履艰难,但金融危机为中国带来了机会,应该好好把握,积极争取。”他说。接近谈判的中方人士亦表示,这一次机会在中国这边,此次合作可望成为中俄石油合作的历史性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