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开题报告9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486628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58.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工程开题报告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开题报告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开题报告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开题报告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开题报告9篇(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工程开题报告9篇 建筑工程开题报告1(5439字)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公楼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的设计有很强的时代性、技术性,它与现代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此时框架的办公楼为人们提高了足够的工作空间。同时框架结构不仅承载力大、自重轻和抗震性能好,而且其造价低、材料_广、耐火性好、构刚度大但是现在社会的的工作压力的增加,在以后的不管是办公建筑还是办公环境都必须充满人性化。本工程的体型采用单一体型中的矩形,其特特点是具有明显的主从关系和组合关系,造型统一,简洁,轮廓分明。我选择这一课题由有助于把大学四年中所学到的知识做

2、一个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并加得以应用,提高我独立动手的能力和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还能更好的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目前多层和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其主要形式,虽说它的钢筋及水泥用量都比较大,造价也比混合结构高,但它具有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和围护的作用,房间布置比较灵活,门窗开置的大小、形状都较为自由的特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充分利用其使用空间,满足了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同要求。因此,框架结构房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青睐。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承重体

3、系的结构。主梁、柱和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联系梁连接起来而形成框架体系。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这种结构形式虽然出现较早,但直到钢和钢筋混凝土出现后才得以迅速发展。根据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体系可分为横向布置、纵向布置及纵横双向布置三种。横向布置是主梁沿建筑的横向布置,楼板和连系梁沿纵向布置,具有结构横向刚度好的优点,实际采用较多。纵向布置同横向布置相反,横向刚度较差,应用较少。纵横双向布置是建筑的纵横向都布置承重框架,建筑的整体刚度好,是地震设防区采用的主要方案之一。三、本课题研究内容整个毕业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

4、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设计具体设计中,建筑图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筑方案,考虑到使用,美观,符合办公目的等各方面的要求。体现现代办公中的人性化要求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绘制结构图两方面。结构计算要求完成基础设计,平面框架结构设计,楼盖设计,楼梯阳台雨棚等结构的设计。本次设计中采用手算和电算两种方法,要求手算一榀框架,采用D值法和分层分析法来完成,电算采用PKPM结构计算软件。施工组织设计: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提高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四、本课题研究方案1、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说明:简单阐明设计依据、建筑功能的分区、建筑

5、等级、建筑类别、防火等级、建筑面积、建筑物的绝对高程或相对周边建筑物的相对高程,交代屋面的设计功能(上人或不上人),说明建筑施工图未表述的各类建筑做法;2)画各层建筑平面图:应标注建筑物平面的轴线尺寸、总尺寸、门窗相对尺寸,标注各房间的名称及其使用面积,卫生间应画厕位的布置并交代其做法,画洗水池的布置等;3)画屋面排水平面图:应标注建筑物平面的轴线尺寸,标注屋面排水组织方式,雨落管位置及大小,注明各结点做法或引出另画大样图,必要的附注;4)画主立面图一个:应显著反映建筑物各部分尤其是门、窗的相对关系,必要的附注;5)画主要剖面图各一两个:必须包含一个主楼梯间的剖面,剖面图中应标注各楼层建筑标高

6、,门、窗尺寸及门、窗与楼、地面的相对标高,可在图中标注楼地面或顶棚做法,必要时,可局部放大另画图表示;6)其它必要的大样图:平面图或剖面图中交代的局部大样图,天沟造型、楼梯或阳台栏杆等大样。2、结构设计(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制图):1)结构设计说明:阐明结构类别、设计使用环境类别、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框架抗震等级、屋面活荷载、各功能用房的活荷载设计值、填充墙做法、结构材料的选用、其他结构构造措施等;2)画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楼面、屋面的结构构件(框架、梁、板、柱、墙等)名称及其布置,标注楼面、地面、屋面的结构标高(建筑标高扣除装修层的厚度),在

7、图中写必要的附注;3)计算各屋面及楼面的面荷载:按钢筋混凝土原理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估算屋面板、楼面板的厚度(按经济跨厚比估算)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累计屋面各结构层荷载,如,恒载=防水层荷载+结合层荷载+找平层荷载+屋板自重+顶棚荷载+?,活载=普通屋面活荷载+?;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累计及楼面各结构层荷载,如,恒载=地砖贴面荷载+楼板自重+顶棚荷载+楼面活荷载+?,活载=普通楼面活荷载+?;4)一根连梁、一根单梁的设计:按钢筋混凝土原理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估算梁高h,(按常用截面高宽比定)梁或墙上线荷载(含恒载、活载)计算:连梁、单梁的内力计算:按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连续梁、或单梁的内力:弯矩M、剪力

8、V、扭矩T(有的时候存在)、梁端反力Ri。按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梁的截面:尺寸校验,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梁截面的配筋,其它构造措施的确定。的截面、配筋、构造,表示不了的构造措施可写在结构设计说明或本图的附注中。5)建筑大样图配筋,具体计算方法类同于梁的设计,画截面配筋图,必要时配以附注说明;6)一榀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设计:计算框架梁、框架柱上的荷载:梁上的竖向横载、活载,柱顶或柱间水平荷载(必要时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荷载);按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按教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建筑物抗震抗震设防烈度,框架抗震等级

9、,并按此确定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及抗震构造措施;按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D值法或反弯点法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按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内力组合原则,内力进行组合,确定框架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组合,计算控制截面的配筋;按教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综合考虑以上各款,具体确定框架的构造措施,弥补计算的欠缺,加强框架易损、易坏部位的构造。在结构平面图中,用平法标注框架的截面配筋、构造,表示不了的构造措施可写在结构设计说明中。7)二层楼面的楼板配筋设计:参照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楼盖设计步骤设计:尽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分

10、离式配筋;计算二层楼面各板配筋,根据楼面结构的具体条件,确定构造做法;将板的配筋标注于图中,标注楼面的结构标高,标注板厚,在图中写必要的附注;8)一个楼梯间(含梯段板)的设计:选型,根据结构的具体条件,选择楼梯形式:当梯段进深不大(3m左右)时,可选做板式楼梯;当梯段进深较大(3.9m)时,宜选做梁式楼梯。参照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楼梯设计方法计算梯段板(含梯段梁)、平台梁、平台板,并计算平台梁或梯段梁的反力,以校验墙体或框架梁的局部承载力;画楼梯间的结构平面布置图,画楼梯梁、梯段板、平台梁、平台板等构件的施工图,在图中写必要的附注。3、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编制红谷滩某办

11、公楼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为:1)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及主要分项工程的工程量。2、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如土方基础、结构、构件安装、砖、砌体工程、脚手架工程等。包括主要周转材料机械设备的详细计划)。3、主导工程施工设计。4、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5、主要材料用量及仓库、场地、临时设施汇总。6、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7、单位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画主导工程网络图9、画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即横道图10、画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设计研究目标是掌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设计过程和如何编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特点是柱网布置灵活,论文便

12、于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延性较好。横向侧移刚度较小。因此适用需要大空间的、层数不宜太多、房屋的高度不宜太高的建筑,其建筑特点是结构牢固,建设时间短,建筑物的墙体不承受重力荷载,为非承重墙。设计进度要求:第3.5周至第5周半,参加工程实习,要求另祥。第1周周1上午布置设计任务书。第1周周2上课,讲解设计任务书及本次设计的总体要求。具体布置建筑设计任务,讲解建筑设计的具体内容,开始建筑方案设计;第1周周5上午9:00始,交建筑设计方案草稿;第2周周2上午9:00始,交建筑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初稿;第2周周5上午9:00始,交建筑图修改稿,建筑设计说明初稿;第3周周2上午9:00始,交建筑设计说明

13、修改稿,建筑大样初稿;第3周周5上午9:00始,交建筑大样修改稿。第4周周2上午9:00始,交所有建筑设计的正稿,交开题报告。第6周周1上午9:00始,上课结构设计课,布置设计任务及要求;第6周周2上午9:00始,交各层楼、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初稿;第6周周5上午9:00始,交各层楼、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修改稿,结构荷载计算书初稿;第7周周2上午9:00始,交结构荷载计算书修改稿,框架计算书(内力、配筋)初稿;第7周周5上午9:00始,交框架计算书修改稿,二层楼面板配筋计算初稿;第8周周2上午9:00始,交二层楼面板配筋计算修改稿,框架施工图初稿(平法示);第8周周5上午9:00始,交框架施工图修

14、改稿,二层楼面板配筋施工图初稿;第9周周2上午9:00始,交二层楼面板配筋施工图修改稿,结构构件(连梁、梯等)计算书(内力、配筋)初稿;第9周周5上午9:00始,交结构构件计算书修改稿。结构设计说明初稿;第10周周2上午9:00始,交结构设计说明修改稿,结构构件施工图初稿(平法示);第10周周5上午9:00始,交结构构件施工图修改稿,基础选型、平面布置初稿;第11周周2上午9:00始,交基础选型、平面布置修改稿,基础大样设计及基础计算初稿;第11周周5上午9:00始,交基础设计修改稿及全部结构设计文件。第12至第15周,参加施工设计,要求另祥。第16周答辩。六、参考文献1、房屋建筑学及结构力学

15、教材;2、“结构设计原理”及”地基基础”教材;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4、“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及相应的教材;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及相应的教材;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及相应的教材;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相应的教材;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制图;9、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或静力结构计算手册;10、建筑设计资料集及结构设计资料集。建筑工程开题报告2(1143字)1.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2.项目研究背景: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

16、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_,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3.项目研究意义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

17、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

18、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4.文献研究概况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建筑工程开题报告3

19、(1762字)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楼层的发展越来越高,对基础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桩基础的应用越来越高。_以河南周口东景国际名苑的地下部分进行基础工程设计。桩基技术极为复杂,发展空间相当广阔,成为地基基础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具有很强生命力分支领域,50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桩型、新的工艺、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柱。本课题首先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力学指标建议值和上部结构形式及上部结构重量,选取了桩基础形式混凝土预制桩。在对天然地基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成桩分析。根据混凝土预制桩的优缺点,结合场地地层条件,初步选取桩径,试算出桩长,并进

20、行桩的设计计算:单桩承载力和桩的沉降计算,最后从抗剪、冲切和抗弯等三方面对承台进行了设计验算。同时对混凝土预制桩的优点、性能、桩基础施工过程、注意事项也做了论述。二、桩基础研究综述:桩基础(简称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形式。它的力学原理正确,通过桩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深部土层的承载能力,同时它又具有施工简便的特点,因此桩基不仅延续至今,而且结合现代的施工技术还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当前基础工程中一种普遍采用的重要基础形式。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海港码头、桥梁、重型工业厂房和粮仓等都广泛使用桩基,目前我国每年的用桩量达100万根以上。如何设计好桩基,使之既满足桩承载力和安全性要求

21、,又降低成本,对我国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桩基的类型、施工工艺和设备、桩基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桩基深埋于地下,是个隐蔽工程。虽然桩基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已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岩土性质的多变性和现场施工的局限性,致使桩承载力的设计值与桩的实际承载能力有时还有较大的差别,在施工时桩身中也会出现各种缺陷。因此,为了保障桩基的质量,进行桩基检测就十分必要了。长期以来,桩基检测采用的是静荷载试验方法。由于它是破坏性检测,成本高,检测周期长,因此被检测的桩数目较少,难以满足基础工程的广泛需要。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无损检测

22、技术一一桩基应力波检测应运而生,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现已成为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1、锤击沉桩;2、静力压桩法沉桩;3、桩的接桩方法用焊接、法兰接及硫磺胶泥锚接;4、沉桩施工组织计划;5、AutoCAD制图。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3卢廷浩。土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4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主编-地基及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3、年5段新胜、顾湘编著-桩基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年6袁聚云、李镜培,陈光敬编著-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岩土工程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7林天健、熊厚金、王利群编著-桩基础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8陈仲颐、叶书麟编著-基础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9周景星、王洪瑾、虞石民、李广信编著-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0高大钊-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建筑工程开题报告4(3954字)课题名称:_南宁地区南宁至宁明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课题自选项目课题类型:_工程设计:_指导教师:_学生姓名:_学号:_专业:_一、

24、课题的意义南宁地处广西省南部偏西,北回归线以南,座落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内,是广西省壮族自治区首。,全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祖国南疆的军事重镇。全市总面积10029平方公里,总人口277.91万。因市区绿化覆盖率近40%,形成了“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花开的园林风貌,被中外游人盛誉为中国的“绿都”。南宁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背靠云、贵、川大西南,毗邻越南,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咽喉,也是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经济区域的结合部,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而且邕江贯穿南宁市区,因此水资源非常丰富。南宁是一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南国绿都。宁明县隶属崇左市,东邻上思县、

25、防城港市,北靠崇左县、扶绥县,西连凭祥、龙州县,南与越南接壤,是广西省“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陆路大通道的门户。境内矿藏丰富,有我国最大的膨润土矿藏。旅游名胜如花山崖画等文明遐迩。因此便利的交通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南宁至宁明二级公路的修建,将加强南宁市与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县间的关系,并能带动沿线村镇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有助于把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二、路线所在地区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情况1.气候特点:南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热量资源丰富;夏长东暖,夏湿冬干,雨量充沛。夏秋季多台风,但破坏性很小。最高月平均气温30-32.5度,一月

26、平均气温大于6度。该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性,按中国气候分区属东南湿热区,无冰冻现象。2.降水量与地下水埋深:路线所经过地区面向热带海洋,降水量丰富。雨日,雨量,雷雨次数较多,属中国暴雨分区第九区。年降水量在1600-mm之间,其降雨特点为平原少于山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雨型为夏雨和台风暴雨,最大月雨期长2.5-4.5天。暴雨强度大,径流速度较快,一般为0.75-2.0之间。地下水埋深一般丘陵地区给为2.3米左右,平原及沟谷处越位1.3米左右。平微区低洼地方地表有长期积水。3.地形与地貌:路线所经地区地形为湿润丘陵重丘,低山及平原。属云贵高原与东南沿海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地区。丘陵,低山坡面陡峻

27、,陡达40%以上。沟谷两侧坡面曲折,局部地段呈鸡爪地形。该地区河流及沟谷水量丰富,地面径流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不太严重。广阔平坦,村镇,田地,水利建筑设施等较多。4.地质与土质:本地区位于南岭中等山地工程地质区的西南部。第四纪多残积层土质为砖红色粘性土,属高液限的粘土,多为碳酸岩风化的残积土。该地区岩石风化破碎严重,丘陵地区由于自然营力的长期作用,局部地方有岩石出露。岩石以碳岩为主,花岗岩次之。据实地调查,路线所经平原微丘区均按土质考虑,其中松土占30%,普通土占70%。5.植被及作物等概况根据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路线所经地区地处热带北部季雨林型常绿阔叶林砖红壤性土小区,自然地理特征为热带湿润常绿

28、林,林种主要有彬木,毛竹等用材林和油茶,油桐,剑麻等多种经济林。主要生长于山区和半山区的丘陵地带。平原,微丘及宽阔河谷地带多田地,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双季稻占2/3以上,旱地作物主要是甘薯,玉米和土豆类等,主要在丘陵地区。本地区生产热带,亚热带水果,一年四季不断。饲养业和塘养鱼业也较多。路线所经地区,由于水量较大,山坡坡面较陡,地表水对路基有一定的冲刷影响,平原地带则公路用地与农业有一定的矛盾。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一)路线(4m)1.公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的论证与确定;2.路线方案的比选;3.路线平面设计;4.路线纵断面设计。(二)路基路面1.路基横断面设计;2.路基超高加宽设计;3.确定沿

29、线路基取土、弃土位置;4.计算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5.确定防护工程的位置、结构类型及尺寸;6.路面结构及材料组成设计;7.确定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位置、结构类型及尺寸。(三)桥梁、涵洞、隧道及路线交叉1.确定大中桥的位置、孔数及跨径、结构类型;2.确定小桥、涵洞等的类型、位置、孔数、跨径及各部尺寸;3.确定隧道位置;4.确定路线交叉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四)其他1.确定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2.确定环境保护的内容、措施及方案;3.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讯等设施的数量;4.计算工程数量。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根据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利用交点法定出平面

30、交点,在纬地三维道路辅助设计系统上进一步完成路线平面线形的优化比选设计以及路线纵断面和路基横断面设计并计算调配土石方数量。公路路线地面点高程以及路基横断面地面点高程数据,通过等高线内插法得到。路面材料及结构组合设计利用公路路面设计系统(HPDS)电算完成。五、设计完成后提交的设计文件和表格1、设计说明书2、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3、标准横断面图,弯道超高方式图4、路面设计图5、路基排水设计图6、路基支挡工程设计图7、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逐桩坐标表8、路基设计表9、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六、完成任务具备的条件1.广西省南宁地区地形图,比例尺1:2.交通资料:据调

31、查,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如下:(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辆/日)解放CA10B:650东风EQ140:430黄河JN162:520日野KB222:780小汽车:700年平均增长率:5%拟建成时间:.7.13.纬地三维道路辅助设计系统,Autocad设计软件,公路路面设计系统(HPDS)4.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相关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5)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D60-)5.参考书目:(1)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版,杨少伟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0

32、6(2)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邓学钧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01七、时间阶段安排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结合具体情况,对任务完成的阶段时间做出如下安排:(1).04.30.05.06熟悉设计任务要求,完成开题报告;(2).05.07.05.13完成路线平面设计;(3)完成路线纵断面设计;(4)完成路线横断面设计;(5)完成路面材料和结构组合设计,排水系统设计;(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整理设计资料文件;(7)准备工程设计答辩;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_指导教师签名:_建筑工程开题报告5(5105字)一、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二、项目研究背景: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

33、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三、项目研究意义: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

34、。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

35、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四、文献研究概况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

36、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结构的作用效应常见的作用效应有:1、内力。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剪力

37、,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1、承载能力

38、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

39、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2、概率设计法

40、: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计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计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面向对象编程。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它是程序的组成模块。几个定义控件:提供程序可见界面的可重用对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事件:由用户或操作

41、系统引发的动作。事件的示例有击键、单击鼠标、一段时间的限制,或从端口接收数据。方法: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例如,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对象: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属性,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体是visualbasic中所有对象的示例。过程:为完成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事件。属性:对象的特征,如尺寸、位置、颜色或文本。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属性也用于为对象提供数据和从对象取回信息。五、设计主要内容本软件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的框架的设

42、计。毕业设计要完成的工作包括:1、平面钢架分析程序的改造对结构力学教研室版平面钢架分析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1)编写自动生成节点坐标和单元节点编号的程序,或以图形方式输入计算简图。(2)修改程序,使之适合多工况内力计算。(3)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特点,设计适当的人机界面。输出应可选的显示各构件端力和内力图。2、编写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机构的构件设计程序(1)根据有关的规范,应明确计算的各种荷载(恒载、楼屋面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的计算方法,在次基础上编写自动生成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点荷载和单元荷载的程序。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确定。自振周期用经验公式确定。(2)计算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框

43、架各杆件的内力。计算结构存放在各自的杆端力(随机)文件中。对竖向荷载下的梁端弯距进行塑性调幅。(3)在(2)中产生的杆端力文件基础上,分别计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下,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结果存放在适当的文件中。(4)从(3)生成的文件中选出最不利组合,同时给出截面配筋。梁、柱截面配筋的确定应考虑抗震设计的要求。(5)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规定,用autocadvba绘制梁、柱配筋图。六、成果形式本毕业设计的成果应包括:1、可运行的、并能给出正确计算结果的源程序在存放源程序的软盘中,应至少有一个算例的数据文件,可在基本不需另外键入数据的前提下,显示正确地运行结果。2、软件使

44、用手册这是为用户准备的关于软件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其他必要的文字材料。3、软件说明书这是软件作者的工作档案,是软件维护的基本资料。其中应包括:(1)软件所依据的工作档案、力学和工程结构模型的较为详细的描述,主要的计算公式及其使用的符号的含义,重要算法的文字说明:(2)程序的结构:模块的划分的情况、各模块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各模块的功能。(3)带有较为详细的注释的源程序文本。其中应注明各标识符的含义(尽可能的采用通用公式中的符号)。各程序段的功能、相应的数学公式和特殊算法的说明。(4)为使他人根据软件说明书读懂你的程序所必需的其他资料。(5)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递交梁、柱配筋图纸一张。4、对自己所

45、编程序的评价(1)对算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2)总结软件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及教训,提出设计改进意见。以上各项资料处源程序文本以软盘形式提交外,其余均用计算机打印。七、进度计划第一周毕业实习,参观工程,收集资料。第二周需求分析:描述计算机模型,编些初步的软件说明书。第三周软件设计:选择模块划分的方案第四周模块设计:数据输入界面设计(梁柱截面数据)或数据输入界面设计(可视化图形输入)第五周数据输入界面设计(框架数据、附加荷载)第六周模块设计:荷载计算(恒载、活载),相应的内力计算第七周荷载计算(风荷载、地震作用),相应的内力计算第八周模块设计:梁配筋计算第九周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第

46、十周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第十一周模块设计:柱配筋计算第十二周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第十三周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第十四周软件测试或用autocadvba绘制梁、柱配筋图。第十五周软件测试第十六周整理源程序,编写软件说明数和用户手册第十七周编写软件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形成毕业设计全部文件,准备答辩。第十八周毕业答辩建筑工程开题报告6(4227字)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_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

47、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很多。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杆系构成,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用的承重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用的承重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办公楼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办公楼经济所占的比重快速增加,办公楼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大,人们对办公楼设计使用提出了更

48、高的要求。因而现代办公楼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1.1国内外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的研究及发展有以下几方面:(1)在计算理论方面。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中已采用的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可靠度理论,概率极限状态计算体系要不断完善;混凝土的微观断裂机理、混凝土的多轴强度理论及非线性变形的计算理论等方面也需要更大的突破,并应用于工程结构设计中。(2)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功能化,CAD、PKPM等软件系统的开发,缩短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时间和工作量,提高了经济效益。(3)在材料研究方面。混凝土主要是向高强、轻质、耐久、易成型及具备某种特殊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方向研发。钢筋的研发方向则是高

49、强、防腐、较好的延性和良好的粘结锚固性能。(4)在结构型式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抗裂性能好,可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各种应用发展迅速。一些高性能新型组合结构具有充分利用材料强度、较好的适应变形能力(延性)、施工较简单等特点,也得到广泛应用。(5)在实验技术方面。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及设计软件等方面大量研究,先进的现代化城市技术保证了实验研究更精确、更系统。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分析方法有在逐步完善,并开始用与结构整体和使用全过程的分析。1.2办公楼发展趋势:(1)办公楼均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建筑布局、空间形态、环境气氛都在不断的变化。今天办公楼作

50、为生产和处理各种商务活动的信息场所,而正在成为社会生产的基础。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需求,也要求办公楼在形态和功能上要多样化。特别是近几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速了这种变化的趋势。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国际上流行采用“三统一”的原则,即“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模式设计。统一柱面可使办公楼根据人们的需要和功能要求实行相对任意分割,不至于因建筑柱面不同而在改变使用功能上受到制约;统一层高可使楼房采光效果好,空气流通顺畅,布局安排合理,水平运输畅通无阻,有利于使用功能的相互替代;统一荷载,打破了会议室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明显界。(2)围绕着绿色生态和节能的主题,建筑形态会更加多样化,功能

51、构成会更加丰富,更加强调人性化和令人身心愉悦的空间环境创造。政府办公楼与其他办公楼一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适应性、灵活性、高效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充分展示建筑功能与建筑形象的亲和力与开放性,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创造亲切宜人的建筑形象和舒适自然的办公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主义、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现代化、功能复合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理念将是今后现代办公楼的一大发展趋势。二、研究的意义此次毕业设计我的做的课题为甘肃省临夏市某县政府综合办公楼设计,我要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项知识,手算其中部分框架。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能学到设计相关的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还能了解框

52、架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等,使我对建筑结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现代办公楼作为城市公共化的空间,就要让人们能够感觉到其公共性,即所谓的“可进入性”形式。比如在光线感、透明度、亮度、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进行表达,创造出某种空间秩序,使来访者更加清楚建筑物所创造的不同空间层次氛围,传达这种场所的开放精神。信息时代的来临,则更加突出了这种需求。并且在强调开放之余,还强调信息的高速流通,人们日常交流的便捷等。因而对现有办公楼的需求从功能、形式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现阶段,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营企业也在迅速崛起,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促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尤

53、其是服务业,这也直接导致了办公楼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经济发展区块如沿海一带,但是由于城市空间的有限,这就要求办公楼设计要做到物尽其值,这也就需要各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办公楼因其自身的特点和所处位置等无可厚非的成为了政府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影响着政府的美观和使用等因素,这更体现了办公楼设计的重要性。三、设计研究的主要问题3.1现浇框架结构主体混凝土强度问题(1)同一个浇筑平面如果出现几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会直接造成施工周期过长,施工管理的难度和施工难度增加,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降低。(2)采用不同的混凝土会造成施工作业面中接缝增加,如果施工人员施工技

54、术不太成熟的话,会直接造成接缝密封性下降,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3.2框架结构中梁体钢筋和节点过密问题(1)在建筑施工中要对梁体断面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设计,梁体与其上下部分的钢筋的距离合理设置,如果施工中要求钢筋并排放置,那就要注意上下钢筋不能交错。(2)科学的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剪力要由混凝土和钢筋进行承担,尽量减少结点和梁端钢筋数量。(3)在框架结构施工时,钢筋的分布和捆扎要尽量均匀,保证受力的均匀性。四、设计的重点、难点问题4.1具体设计中,建筑图如底层及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主要立面图、剖面图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筑方案,考虑到实用、美观、符合办公目的等等要求。

55、4.2纵横向平面框架结构设计、楼梯、雨蓬等结构设计,其中纵横向平面框架结构设计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4.3框架柱、各层楼面梁配筋。5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主要内容:1、建筑设计图纸1)设计说明2)各层平面图3)屋顶平面图4)正立面图5)背立面图6)侧立面图(只绘制其中一个侧立面图)7)剖面图(剖切位置按图纸幅面的大小及产生的图纸数量自定)8)楼梯大样图(选择合理比例)9)相关节点详图或墙身大样图(选择合理比例)2、结构设计图纸1)设计说明2)基础平面图及详图3)结构平面图(任选一层楼盖或屋盖)4)一榀框架梁柱配筋图5)楼梯配筋图。研究方法: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56、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场地类别类。1、建筑抗震采用7度设防,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采用D值法。2、基本风压取。=03kN/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和框架位移采用D值法计算。3、荷载作用下采用迭代法计算,活荷载作用下也采用迭代法计算,恒载和活载共同作用采用组合法计算。设计方案:本设计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烈度为7级,属三级框架丙类建筑。在设计中,遵循先建筑、后结构、再基础的设计过程。建筑设计以建筑设计方案为基础,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要求、建筑物重要性等级、地质条件、抗震设防要求、施工条件及材料供应情况等方面的条件,参照有关设计规范、资料的规定或建议,并通过调查研究,参考

57、以往相近工程的经验。按照“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对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结构构造等项目进行设计,包括建筑平面选择平面柱网布置、平面交通组织及平面功能设计;然后考虑建筑分类、总平面布局、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进行防火设计;最后设计楼梯间。六、预期结果:6.1对建筑结构设计全过程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多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总体的设计思路。6.2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本专业已学习过的力学、CAD制图、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等知识进行巩固。6.3熟悉和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并且要培养查找规范获取信

58、息的能力。6.4能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选定结构形式,并培养一定的方案比较能力;65具备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建筑工程开题报告7(5027字)1、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2、项目研究背景: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规范,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

59、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3、项目研究意义: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结构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的复杂性,S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栋建筑的结构设是否合理,主要

60、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4、文献研究概况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算机也是如此的。建筑结构设y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y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y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