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分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476610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90.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高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生物高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生物高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生物高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分析(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物高考分析生物高考分析 必考部分必考部分“生物学基本理论生物学基本理论”部分占部分占121分,分,占总分的占总分的80.67%,必考部分必考部分“实验探究实验探究”部分占部分占19分,占总分分,占总分的的12.67%。选考部分选考部分10分,占总分的分,占总分的6.67%。一、一、内容分布内容分布 总体情况及试卷特点总体情况及试卷特点 2009年生物高考试卷各模块内容的分值分布年生物高考试卷各模块内容的分值分布 内容内容 基本理论基本理论 实验实验合计合计 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32(21.33%)4(2.67%)36(24%)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36(24%)5(5.33%)41(27.33

2、%)稳态与环境稳态与环境53(35.33%)2(1.33%)55(36.67%)实验设计实验设计8(5.33%)8(5.33%)必考内容必考内容121(80.67%19(12.67%)140(93.33%)科技专题科技专题 10(6.67%)技术实践技术实践 10(6.67%)各模块分值不均衡各模块分值不均衡 实验、探究部分内容实验、探究部分内容考查内容考查内容 分数分数(题号题号)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2(5)观察观察DNA和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细胞中的分布2(6)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低温诱导植物染

3、色体数目的加倍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加倍2(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2(15)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3(27)实验设计实验设计8(36)总分数总分数19(12.67%)实验探究部分分值过低(往年为实验探究部分分值过低(往年为20%左右)左右)二、得分情况二、得分情况1.全卷得分情况全卷得分情况20092009年年20082008年年20072007年年选择题选择题 非选题非选题 选择题选择题非选题非选题选择题选择题 非选题非选题试题数试题数281028103010平均分平均分44.28 47.91 40.3249.5141

4、.8939.69难难 度度0.690.560.630.580.600.50总分总分92.19(0.61)89.83(0.60)81.58(0.54)平均分为新课程高考平均分为新课程高考3年中最高。年中最高。2.试题难度分布试题难度分布难度系数难度系数 选择题选择题非选题非选题分数分数比例比例P0.7易易1,2,3,4,6,8,9,10,13,14,15,16,19,21,22,2330,31,3361(35+26)40.67%难:中:易难:中:易=7%:52%:41%,难题偏少,容易难题偏少,容易题偏多。题偏多。要求为要求为20%:50%:30%。难度系数难度系数 选择题选择题非选题非选题分数

5、分数比例比例P0.7易易1,2,3,4,6,8,9,10,13,14,15,16,19,21,22,2330,31,3361(35+26)40.67%难度偏易难度偏易 实验偏少实验偏少 突出基础突出基础 能力立意能力立意 联系实际联系实际三、试卷特点三、试卷特点突出基础突出基础 非选择题部分突出考查必修模块中的基础知识和非选择题部分突出考查必修模块中的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核心内容29题题(8分分):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遗传信息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遗传信息的表达,体液免疫过程。表达,体液免疫过程。30题题(10分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器功能。: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器功能。31题题

6、(8分分):物质运输、细胞膜选择透性。:物质运输、细胞膜选择透性。32题题(8分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食物链)、物: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食物链)、物质(碳)循环、环境(重金属)污染。质(碳)循环、环境(重金属)污染。33题题(8分分):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及其遗传学原: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及其遗传学原理。理。34题题(8分分):血糖调节。:血糖调节。35题题(8分分):神经调节、激素调控以及免疫调节。:神经调节、激素调控以及免疫调节。36题题(8分分):实验设计。:实验设计。37题题(10分分):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传。38题题(10分分):微

7、生物的分离与培养、蛋白质纯化、: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蛋白质纯化、酶活性测定、酶活性测定、PCR技术。技术。39题题(10分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胚胎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胚胎工程等原理和技术等原理和技术。能力立意能力立意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注重对注重对理解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图表分析图表分析运用运用能力、能力、模型构建能力、模型构建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的综合运用能力等的考查。考查。32题,通过人工湿地治理水体污染的实例,题,通过人工湿地治理水体污染的实例,考查模型构建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考查模型构建能力,综合分析能力。34题,以

8、题,以“人体的血糖调节人体的血糖调节”为背景,考查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立意能力立意 实验实验探究方面:探究方面:通过基础实验,侧重通过基础实验,侧重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运用。注重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进行运用。注重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进行科学的预测能力的考查。科学的预测能力的考查。36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从身边自然现象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从身边自然现象及生产实际总结发现相关规律,设计实及生产实际总结发现相关规律,设计实验方案,并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实验结果验方案,并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的能力。联系实际联系实际 试卷注

9、重通过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环境保试卷注重通过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联系,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能护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联系,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解答大都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应用力。试题的解答大都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应用能力。能力。32题以题以“人工湿地治理水体污染人工湿地治理水体污染”为切入点,为切入点,关注环关注环境保护。境保护。34题以题以“人体的血糖调节人体的血糖调节”为背景,关注人体健康。为背景,关注人体健康。39题从饲料添加剂在饲料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引起的题从饲料添加剂在饲料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引起的水体富营氧化和有机磷污染等问题的处

10、理,关注生产水体富营氧化和有机磷污染等问题的处理,关注生产实践。实践。四、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四、考生答题情况分析(生态学生态学)选择题选择题11.(2分分),答卷情况:平均分答卷情况:平均分0.90,难度,难度0.4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描述的是 A.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B.每毫升河水中有每毫升河水中有9 9个大肠杆菌个大肠杆菌 C.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 5米种植米种植选择情况:选择情况:A.15.51%,B.44.80%,C.11.33%,D.28.

11、33%一般来说,种群有一般来说,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个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空间特征)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成群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成群分布(3)遗传特征)遗传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因库非选择题非选择题32.(8分分),答题情况答题情况:平均分平均分2.26,难度,难度0.28 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1

12、)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下图。请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下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平均分平均分0.81,难度,难度0.20 评分说明:评分说明:每个箭头和文字都正确得每个箭头和文字都正确得1分,分,箭头正确文字错误得箭头正确文字错误得0分,分,文字正确箭头错误得文字正确箭头错误得0分。分。(1)(4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典型错误:典型错误:(1)多数考生能回答植物的)多数考生能回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和和“呼吸作呼吸作用用”,可得可得2分分。(2)很

13、多考生具备有机碳经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形成无机)很多考生具备有机碳经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形成无机碳的知识,但不能在图中画出正确的箭头,直接从可碳的知识,但不能在图中画出正确的箭头,直接从可溶性有机碳画箭头到无机碳,并标注溶性有机碳画箭头到无机碳,并标注“微生物分解微生物分解”,失去失去2分。分。(3)许多考生将)许多考生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理解为理解为“植物根部吸收植物根部吸收”,回答回答“吸收利用,生长利用,提供养料吸收利用,生长利用,提供养料”等。等。得得0分。分。(4)(4)一些考生知道一些考生知道“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但不能在图中画出正,但不能在图中画出正确的箭头,确的箭头,失去失去2分。分

14、。(2)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浮游动物动物,可控制绿藻等,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增殖;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的食物链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两条)。(两条)。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绿藻绿藻轮虫轮虫鱼鱼(1分分);黑藻黑藻鱼鱼鸭鸭(1分分);平均分平均分0.99,难度,难度0.50 评分原则:评分原则:食物链起点必须是植物(绿藻或黑藻),食物链起点必须是植物(绿藻或黑藻),必须不少于三个营养级,必须不少于三个营养级,必须为主要捕食关系。必须为主要捕食关系。若写

15、成食物网,能从中能找出若写成食物网,能从中能找出1条合理的食物条合理的食物链,给链,给1分,只得分,只得1分。分。合理答案:合理答案:浮游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浮游动物鱼(鱼(1分)分)绿藻绿藻鱼鱼鸭鸭(1分分)绿藻绿藻轮虫轮虫鱼鱼鸭鸭(1分分)典型错误:典型错误:(1)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大多数考生能正确回答“绿藻绿藻轮虫轮虫鱼鱼”一条食物链,一条食物链,可得可得1分。分。(2)许多考生回答的第二条食物链是)许多考生回答的第二条食物链是“绿藻绿藻轮虫轮虫鸭鸭”;不合理,不合理,0分。分。(3)很多考生回答的)很多考生回答的“绿藻绿藻轮虫轮虫鱼鱼”和和“绿藻绿藻轮虫轮虫鱼鱼鸭鸭”,是同一条食物

16、链,是同一条食物链,只得只得1分。分。(4)一些考生回答食物链只有两个营养级)一些考生回答食物链只有两个营养级 绿藻绿藻(浮游植物浮游植物)轮虫轮虫(浮游动物浮游动物)(0分分),绿藻绿藻鱼鱼(0分分),黑藻黑藻鸭鸭(0分分),(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些负面影响。答案:答案:重金属进人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进人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1分,分,0.45);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次污染(1分,分,0.005)。平均分平均分0

17、.46,难度,难度0.23 典型错误:典型错误:(1)多数考生回答)多数考生回答“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富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对各级生物体(人体健康)产生集作用,对各级生物体(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影响”,只能得只能得1分。分。(2)几乎没有考生可以回答)几乎没有考生可以回答“重金属无法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失去失去1分。分。(3)很多考生回答)很多考生回答“重金属导致生物受污重金属导致生物受污染而死亡,污染(水体)环境,破坏生态染而死亡,污染(水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生物多样性等系统稳定性,影响生物多样性等”,得得0分。分。侧重建立生态学知识框架和网络

18、。侧重建立生态学知识框架和网络。重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环重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境)问题能力。注重生态学模型的构建(物质循环和能注重生态学模型的构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量流动等)。五、生态学复习建议五、生态学复习建议 建立生态学知识框架和网络建立生态学知识框架和网络出生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迁出率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初级参数初级参数次级参数次级参数综合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稻萍鱼稻萍鱼”农业农业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和能量流动。(和能量流动。(0707年)年)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0707年)年)运用生态恢复工程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运用生态恢复工程治理水体富营养化。(0808年)年)运用人工湿地治理水体污染。(运用人工湿地治理水体污染。(0909年)年)生态学模型的构建生态学模型的构建谢谢各位!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