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上传人:陆** 文档编号:1847541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2.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 超声波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了解超声波检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掌握斜探头横波探伤的距离一波幅(DAC )曲线制作方法。二、实验设备器材1、 ZXUD-40E 型智能超声波探伤仪ZXUD-40E 型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是小型化的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器,特别适用于 材料缺陷的评估和定位、壁厚测量等,适合各种大型工件和高分辨率测量的要求。主要参数指标如下:发射电压250V/450V脉冲宽度40500ns采样频率100MHz (最咼)脉冲重复频率60Hz 1.2KHz阻抗匹配50Q/150Q/200Q/500Q工作模式自发自收/单发单收/穿透分辨力40dB平均电噪

2、声63dB增益0110dB;步进 0.1dB/ldB/2dB/6dB 可选频带(-3dB)宽频 0.515MHz、带通 1 5MHz、210MHz、5 15MHz放大器精度1dB/20dB垂直线性误差35dB检波方式正检波/负检波/全检波检测范围010m; 0.1、1以及10mm步进自动设置水平线性误差 0nn5.0MHz榕IS.0x10.0图 9-7 探头参数设置菜单 探头类型:探头的入射类型,直探头还是斜探头。探头K值/角度:K值为探头入射角的正切值(仅用于斜探头)。 探头前沿:从探头的声束入射零点到探头外壳前表面的距离(仅用于斜探头)。 探头频率:探头的信号频率。探头规格:探头的晶片尺寸

3、。3 自动校准 超声波探伤前必须将相关的探头、试块组合进行校准,用来保证测量计算的精度 以满足探伤条件的基本准备。( 1 )校零位偏移(简称:校零偏) 为了对被检测缺陷精确定位,在检测前应先作距离校准,以保证测量计算时探按下头入射波处在被检工件的界面零点。功能菜单键,将展开“自动校准”水平菜单。按下丄子菜单键,选择“校零偏”。校零位偏移时的水平菜单如图9-8所示。協瓏围200校魚度45.0图 9-8 校零位偏移时的水平菜单校零位偏移之前,必须完成下面列举的准备工作:1)重复频率设置为 60Hz2)设置正确的收发模式3)数字抑制设置为零4)将探头放置在CSK-IA试块上,放置方式如下所述:斜探头

4、校零位偏移时,是利用CSK-IA标准试块的双圆弧面为标准参考(圆半径为 R50/R100 ) ,如下图9 -9所示。校零位偏移的操作描述如下:1)调整检测范围R50:WRlUUCnO35140200示区中可以看到斜探头的R50/R100圆弧面回波处于屏幕可见的合适位置。如果已经满足上述条件可以不进行此项操作。10512511095K2. 0 K3. 0050. 0K2.5K1. K1.54 4345-89按下丄子菜单键,选中“检测范围”菜单项。调节检测范围,使得在回波显图 9-9 斜探头校零位偏移时的探头放置2)校零偏设置图 9-10 “校零偏设置”对话框根据屏幕提示,选择“探头类型”并根据探

5、头类型输入“参考R1”和“参考R2”参考R1与参考R2的输入值参见下表9-2所示。表9-2不同探头类型校零位偏移时的参考输入直探头斜探头参考R125mm50mm参考R250mm100mm卜4H按下,退出校零偏设置;按下,完成校零偏设置,进入记录参考。3)记录参考 R1 的最高回波完成校零偏设置之后,进入记录参考R1。水平菜单如下所示:图9-11“记录参考R1 ”水平菜单此时首先确认参考1的回波被闸门套住,如果回波在闸门外,可通过按下方向键左右移动闸门,使得回波被套住。如果此时闸门内回波波幅超出满刻度,则按下功能热键,使得回波波幅处于自动增益门限高度(通常设置为80%)。调整探头位置,确认观察到

6、的闸门内回波是最高波(斜探头是观察圆弧面反射,如图9所示)。此时,也可按下功能热键,来自动搜索最大峰值。确认记录参考1的最高回波之前的仪器界面,如下图所示。按下将记录下参考1的回波,进入下步;按下|通道盟|200.S 囹1=47.5斗0.色SS.S 12S.0退回上步;按下匸退出校准。+8.日日1ZA79.5图 9-12 确认记录参考 1 的最高回波之前的仪器界面图9-13 “记录参考R2”水平菜单按照相同的方法来搜索参考2的最大回波。确认记录参考2的最高回波之前的 仪器界面,如下图所示。按下ED将记录下参考2的回波,进入下步;按下匸匚IF4退回上步;按下退出校准。n通道02 |4亍.GAB十

7、00 .01JSJ_ 5J.J.0 7378.3 1140,0S0-0125,62SC图 9-14 确认记录参考 2 的最高回波之前的仪器界面特别注意:对于斜探头,在找到圆弧R2 (100mm)的最大回波时,用直尺测 量斜探头前端到圆弧R2端面的距离,设为x,则斜探头前沿即为:100 - x。5)自动校零偏计算完成记录参考R1和R2之后,仪器将自动进行校零偏计算。对于斜探头,将显示如下包含输入“探头前沿”的“校零偏结果”对话框:图 9-15 斜探头“校零偏结果”对话框在上述对话框中输入获得的探头前沿值。卜3卜4 卜匕按下退回上步;按下中止校准;按下_ 完成校准。仪器在完成探头零位偏移的自动校准

8、的同时,所使用的材料声速也会随之自动 校准。对于斜探头,在校零偏之后,自动进入校角度/K值。( 2)校 K 值(角度)探头K值(角度)校准功能只适用于斜探头。一般探头的标称K值(角度) 与实际值有误差。为了在检测时精确定位缺陷的距离,在探头零偏校准后必须对探 头K值(角度)进行校准。按下3功能菜单键,将展开“自动校准”水平菜单。按下子菜单 键,选择“校K值”。校K值时的水平菜单如下图所示。Z00.3P1FI倨偏28ue图 9-16 校 K 值时的水平菜单“校K值”之前的准备工作:1)确认探头零位偏移已经校准好;2)将探头放置在 CSK-IA 试块上,利用 CSK-IA 标准试块中的测试孔作为标

9、 准参考。可使用两种测试孔,一个的孔径为50,孔心离探测面的垂直距离即孔深 为30mm;另一个是孔径为1.5的横通孔。探头放置方式如下图。|* lA 图 9-17 斜探头校 K 值时的探头放置“校 K 值”的操作描述如下:1)调整检测范围按下匚子菜单键,选中“检测范围”菜单项。调节检测范围,使得在 屏幕显示区中可以看到测试孔050.0或01.5的回波处于屏幕可见的合适位置。 如果已经满足上述条件可以不进行此项操作。2)校K值设置图 9-18 “校 K 值设置”对话框在上述对话框中,根据屏幕提示,依次输入/选择:校准方式(手动/自动)角度表示(角度/K值)、标称值、参考孔直径以及参考孔深度。“参

10、考孔直径”与“参考孔深度”的输入值参见下表9-3所示。表9-3 不同测试孔类型校K值时的参考输入0500参考孔01.5参考孔参考孔直径50.0mm1.5mm参考孔深度30mm15mm按下匚I退出校K值设置;按下匚,完成校K值设置,进入校K 值过程。3)自动校K值进入自动校K值之后,水平菜单如下显示:椅测甫围氓回上曲丨中卜槨隹西04砒图 9-19 “记录参考”水平菜单第一步:记录参考孔的最高回波 首先确认测试孔的回波被闸门套住。如果回波在闸门外,可通过按下方向按下键左右移动闸门,使得回波被套住。如果此时闸门内回波波幅超出满刻度,则功能热键,使得回波波幅处于自动增益门限高度(通常设置为80%)。调

11、整探头位置,确认观察到的闸门内回波是最高波,如图4-11所示。此时,也可按下将记录功能热键,来自动搜索最大峰值。按下参考孔的回波,进入下步;按下匕退回上步;按下匚退出校准。第二步:自动进行校K值计算完成记录参考孔之后,仪器将自动进行校 K 值计算,并显示如下的对话框:v校K值黠果振決K值2-29EF31 .退冋F43中止1 LF5J完成十步 務隹图9-20 “校K值结果”对话框卜3 卜4卜5按下退回上步;按下中止校准;按下完成校准。4探伤曲线DAC:称为距离-波幅曲线。由于波束的扩散角和材料中的声衰减,同样大小的天 然反射体的距离变化引起回波高度(当量)发生相应变化。用标准的参考发射体记录下

12、这种变化的曲线,即为DAC曲线,可以作为缺陷的定量参考。( 1)设置按下叵功能菜单键,进入“曲线”主菜单,如下图所示:D A C制作*图 9-21 未制作曲线的曲线水平菜单制作探伤曲线前的准备工作:1)确保探头已经经过正确的校准;2)确保设置了正确的材料声速;3)确保设置了合适的仪器发射/接收参数;4)确保设置了正确的探头尺寸和探头频率(制作DGS曲线要求)。(2)制作DAC曲线制作DAC曲线使用标准的CSK-IIIA试块,如下图所示。图 9-22 制作 DAC 曲线时的试块和探头放置其操作描述如下:1-21)按下子菜单键,进入DAC曲线制作过程。水平菜单显示如下:删葩围141.4nn中止制作

13、图9-23 “记录参考1 ”水平菜单2)将探头放置在CSK-IIIA试块上,如图9-5所示。对准第一个测试孔(20mm 深的孔),此时首先确认此测试孔回波被闸门套住。如果在闸门外,可通过按下方向键左右移动闸门,使得回波被套住;如果此时闸门内回波波幅超出满刻度,则按 可使得回波波幅处于自动增益门限高度(通常设置为80%)。调整探头 位置确认观察到的闸门内回波是最高波(可以通过峰值记忆功能找准最高波)。此 时,按下记录参考回波1;若按下匸訂子菜单键,将中止制作,屏幕显示 内容为“用户取消了 DAC曲线的制作!的消息对话框。在以上记录参考的步骤中,按下匕口子菜单键,选中“检测范围”菜单项。可调节合适

14、的检测范围,使参考回波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当记录参考之后,本仪器将在参考点右上角显示黄色小箭头,表示参考点位置。 同时每记录一个参考点,将立即绘制部分DAC曲线。3)记录参考回波1之后,水平菜单显示如下:检测腕围1414砒i艮冋卜歩中止制作检碗围141 -斗1HI退冋卜涉中止制作完删作图 9-24 “记录参考 2 及后续参考”水平菜单重复步骤2)记录参考2。制作DAC曲线,至少需要记录2个参考回波,最 多可记录10个参考回波。卜3卜4在以上记录参考的步骤中,按下I子菜单键,将退回上步;按下I子菜单键,将中止制作;按下卫将完成曲线制作。4)当取得足够所需参考回波后,按下上,将完成曲线制作。同时进

15、入“DAC 曲线设置”。3)曲线设置在DAC曲线制作完成之后,将自动进入“曲线设置”对话框。按下也将 选择“曲线设置”,再次按下口3将进入“曲线设置”对话框。7毗15S -图 9-25 “ DAC 设置”对话框 可选探伤标准以及相关设置描述如下:“ JB/T 4730-2005”设置参考试块:CSK-IIA(2x40)、CSK-IIIA(1x6)和 CSK-IVA;板厚:用户必须输入板厚,仪器才能依据“参考试块”和“板厚”来自动设定 评定线EL、定量线SL以及判废线RL的取值;波幅参考:可从评定线EL、定量线SL以及判废线RL中进行选取。5关闭仪器电源,清理现场。五、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制作完成的DAC母线,按照标准要求作出距离一波幅曲线。六、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日期、名称及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者姓名、班级、学号及同组者;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见实验报告书);5、实验数据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