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8474077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一 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各类非贸易品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 染加剧,面临着较大的产业升级和转移压力。为了尽快实现产业升级,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部分劳动 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但是,不少企业在转 入地却碰到了诸如招工困难、零部件采购困难、物流成本较高和配套 服务欠缺等问题,导致产业转移的进程受到影响。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我国西部地区的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 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特别是 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量有

2、8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 源总量的22%。塔里木北部的库车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有2万多亿立 方米,是塔里木盆地中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具有形成世界级大 气区的开发潜力。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发现,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 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之后的天然气大国。“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方式进行,管道 输气规模设计为每年120亿立方米。项目第一期投资预测为1200亿 元,上游气田开发、主干管道铺设和城市管网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工程在2000-2001年内先后动工,将于2007年全部建成。是中国目 前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 天然气管道。实

3、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 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及管道 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 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 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西部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 中,西电东送投资最大,工程量最大。从2001年到2010年,西电东 送项目的总投资在5265亿以上(不包括三峡电站)。西电东送在中国 版图上可谓“遍地开花”,同时开工的工程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单个工 程的规模之大也是罕见的。在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如此大规模的

4、电源、 电网建设也从未有过。顾名思义,西电东送重点在,送”,要送就要有 通道。西电东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格 局。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等 省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 南输电。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为西部省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 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与 其他西部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相比,西电东送工程最大的特点是, 它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部的工程,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 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

5、战略构想。我国的能源资源不仅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石油、煤炭和水 能等多在中西部,东部地区原有一些煤矿和油田,经过多年开采,后 备资源大多显得不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能源紧缺 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东部地区,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 发展,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现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进一步 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了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除/西气东输” 工程外,“西电东送”也是一项重要举措,要比直接输送能源安全、可 靠、清洁、便宜得多。因此,“十五”计划将“西电东送”工程作为“西 部大开发”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十五”期间,“西电

6、东 送”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线路: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 华北电网输电,5年后将向京津唐地区送电270万千瓦;中线由四川、 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 向华南输电,5年后将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西电东送”还将带动 中国设备制造业、电力施工业、建材业等的发展。晋煤外运山西的煤炭铁路外运已基本形成北、中、南三大运输通道。北通 道有京包、大秦、京原、神黄铁路,承担着晋北、陕北、蒙西的煤炭 外运任务;中通道有石太和邯长铁路,承担着山西中南部及陕西的煤 炭外运任务;南通道的太焦和侯月线,承担着山西中南部煤炭外运和 侯西线引入的陕西部分货物运输任务。晋中南地

7、区煤炭产量一直约占 山西煤炭产量的2/3,煤炭外运量占全省的60%。山西中南部铁路出海通道项目以货运为主,并以运煤为主要任 务,其起点吕梁所在的河东煤田,就是中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 山西中南部出海铁路通道建成后,将跨越山西河东、汾霍、沁水、晋 东南煤田、河南鹤壁矿区、山东兖州矿区等中国重要的煤焦生产基地, 可极大缓解煤炭能源铁路运输的压力,保障国家能源需求。南水北调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 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 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 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

8、水线。西线工程 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 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 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 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 势低需抽水北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 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 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 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泗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 局。中线工程可缓解

9、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 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m3,增供农业30亿m3。大 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 市安全。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 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东线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设想,1972 年华北大旱后,水电部组织进行研究。二十多年来由南水北调规划办 公室牵头,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 院与有关省市、部门协作做了大量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对受水区而言,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 本保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 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东线工程调水对长江河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 渍化等;中线工程的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等。中线工 程引起汉江环境的变化,将对武汉、湖北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其生 态影响已超乎“专家”理解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