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池设计计算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462251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沉池设计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沉池设计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沉池设计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二沉池设计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沉池设计计算(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沉池设计计算本设计采用机械吸泥的向心式圆形辐流沉淀池,进水采用中心进 水周边出水。1. 沉淀时间,表面水力负荷0.61.5m3/(m2 . h),每人每日污泥量1232g/人d,污泥含水率,固体负荷 150kg/(m2 d)2. 沉淀池超高不应小于3. 沉淀池有效水深宜采用4. 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闸阀和排泥管,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倾角,方斗宜为60,园斗宜为555. 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的 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6. 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7. 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 理后不应小于,活性污泥法

2、处理池后不应小于。8. 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 (sm)。9. 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除、输送和处置设施。10. 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宜为612,水 池直径不宜大于50m。11. 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旋转速度宜为13r/h,刮泥板 的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3m / min。当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 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12、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宜为;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 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13、坡向泥斗的底坡不宜小于。设计计算(1)沉淀池表面积Qmax nq0. 65 x 36002 x 1.5=780m2式中Q 污水最大时流量

3、,m3/s ; q,一表面负荷,取1.5m3;m2 ; n 沉淀池个数,取2组。池子直径:D=至=、:兀 V 3.144 X 780 = 31.52m 取 32m。2、实际水面面积兀 x 3224=804.25m 2实际负荷q = 4Qmax = 4、.%x36QQ = 1.45m3/(m2 h),符合要求。n冗D22兀 x 3223、沉淀池有效水深 = qt式中t 沉淀时间,取2h。% = 1.5 x 2 = 3.0m径深比为:D = 32 = 10.67,在6至12之间。 h 314、污泥部分所需容积X 4000 = 9000mg / L采用间歇排泥,设计中取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为T = 2

4、hv(1 + R)QXT(1 + 0.8) X 20000 X 4000 X 2V = = = 923.08m3i 11_(X + X )N _ x (4000 + 9000) x 2 x 245、污泥斗计算h5 = (r - r )tan a式中r 污泥斗上部半径,m ;r 污泥斗下部半径,m ;1a倾角,一般为60。设计中取r = 2m,r = 1m。1h5 = (r - r)tana = (2 -1) tan 60。= 1.73m污泥斗体积计算:V =史(尸 2 + rr + r 2) = 34 乂 拓3 (22 + 2 x 1 +12) = 12.7m 353 112236、污泥斗以上

5、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设计中采用机械刮吸泥机连续排泥,池底坡度为h = D - 2r x 0.05 = 32 - 2 X 2 x 0.05 = 0.7m422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体积:V =也(D2 + DD + D2) = 34X0/7(322 + 32x4 + 42) = 213.94m3 则4121112还需要的圆柱部分的体积:匕=匕-匕-顼 923.08 -213.94 -12.7 = 696.4饥3高度为:h3 = F696.44804.25=0.87m7、沉淀池总高度设计中取 超高h = 0.3m,缓冲层高度h2 = 0.3mH = h + q + h2+h3 + h4 + h5 =

6、0.3 + 3.0 + 0.3 + 0.87 + 0.7 +1.73 = 6.9m 辐流沉淀池示意图见图4-2图4-2二沉池高度示意图8、排泥装置二沉池连续刮泥吸泥。本设计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将泥刮至 污泥斗。在二沉池的桁架上设有/ = 10%。的污泥流动槽,经渐缩后流 出二沉池,采用渐缩是为保证中心管内污泥流速不宜过大,以利于气 水分离。因为池径大于20m,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其传动装置在桁架的 缘外,刮泥机旋转速度一般为13rad/h。外围刮泥板的线速度不超 过3m/min,一般采用min,则刮泥机为min。 吸泥管流量二沉池排出的污泥流量按80%的回流比计,则其回流量为:Q5 = RQ

7、 = 0.8 x 0.46296 = 0.37m 3/s本设计中拟用6个吸泥管,每个吸泥管流量为:Q = -Q = 037 = 0.031m 3/s6 x 2 6 x 2规范规定,吸泥管管径一般在150600mm之间,拟选用d = 250mm,4Q4 x 0.031,v = d = 3 140 25 = 0.63m/ s, 1000i = 8.71。 水力损失计算以最远一根虹吸管为最不利点考虑,这条管路长4m,&进口 = 0.4,&出口 = 1.0,局部水头损失为三项4 .)x 窝=0.028m沿程水头损失为h2 = 8.71%o x 4 = 0.0348m中心排泥管故中心管选择DN500,气

8、=捋=03如件v = 1.25 m;s, 1000 i = 4.96h3 =& m =(0.4 + 1.0)x 2928 = 0.11mh4 = iL = 4.96% x 4.0 = 0.02m泥槽内损失h5 = iL = 0.01 x 20 = 0.20 m泥由槽底跌落至泥面(中心筒内)h6 = 0.10 m,槽内泥高h7= 0.10 m。则吸泥管路上总水头损失为h = h + h + h + h + h + h + h1234567=0.028+ 0.0348+ 0.11+0.02+0.20+0.10+0.10=0.5928m 吸泥管布置所以,6根吸泥管延迟经均匀布置。9、二沉池进水部分计

9、算二沉池进水部分采用中心进水,中心管采用铸铁管,出水端用渐 扩管。为了配水均匀,岩套管周围设一系列潜孔,并在套管外设稳流 罩。(1) 进水管计算当回流比R = 80%时,单池进水管设计流量为21 =G + R)x Q =G + 0.8)x 0.325 = 0.585 m3.3进水管管径取为。广900mm则流速=4 =4 x 庭85 = 0.92 msA 3.14 x 0.92当为非满流时,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资料知:流速为1.43 mjs。(2) 进水竖井计算进水竖孔直径为D = 2000mm2进水竖井采用多孔配水,配水口尺寸为0.5mx 1.5m,共设8个沿井 壁均匀分布;流速为:v =乌

10、=一0585一 = 0.13 ms 0.4m/s符合要求。F 0.8 x 0.7采用双侧集水环形集水槽计算,槽内终点水深为h=里=-325 2 = 0.23m2 vb 0.87 x 0.8槽内起点水深为2h 3! k + h 2,h 22式中hk槽内临界水深,a 系数,般米用。1.0 x(0.325 Vhk2*)= 0.161mg x 0.82+ 0.232 = 0.65m 0.23、2h:.2 x 0.1612tk 22=3 I 2校核如下:因此,设计取槽内水深为,取超高,则集水槽总高为0.7 + 0.3 = 1.0 m。集水槽水力计算l =(D - 0.5 x 2 - 0.15 x 2 -

11、 0.8)= 3.14 x(33 - 2.1)= 97.83m湿周:X = b + 2h = 0.8 + 2 X 0.7 = 2.2m水力半径:水流坡度:n W 0.7 X 0.8R = 0.255mX 2.2=0.079%(20.87 x 0.013 x 0.255 一3则沿程水头损失为:hi 5 = 0.079% X 97.83 = 0.077m局部按沿程水头损失的30%计,则集水槽内水头损失为:h =( + 0.3)hi=L3 X 0.077 = m出水堰的计算二沉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主要构筑物,污水在二沉池中得到净 化后,出水的水质指标大多已定,故二沉池的设计相当重要。本设计 考虑到薄

12、壁堰不能满足堰上负荷,故采用90。三角堰出水。如图5-3 所示。图5-3三角堰示意图q = 2nLn =bL = L1 + L22h = 0.7 q 5Qq 0式中q 三角堰单堰流量,Ls ;Q 进水流量,m3,;s ;L 集水堰总长度,m ;L1 集水堰外侧堰长,m ; L2 集水堰内侧堰长,m ; n 三角堰数量,个;b 三角堰单宽,m ;h 堰上水头,m ;q堰上负荷,Li(s - m )。设计中取b = 0.16mL1 =(33 - 0.5 x 2)x 3.14 = 100.48mL2 =(33 - 0.5 x 2 - 0.8 x 2)x 3.14 = 95.456mL = L1 +

13、L2 =100.48 + 95456 = 195936mL 195.936取 1225 个n = - =0 16 = 1224.6q = 2 = 0.325 X1000 = 0.265 Ls n 122522h = 0.7 q 5 = 0.7 x 0.35 = 0.027 mq = Q = 0.325 x1000 = 1.66L (s - m)介于 1.5 2.9L(s - m)之间,符合要0 L 195.936求。考虑自由跌水水头损失,则出水堰总水头损失为:0.031 + 0.15 = 0.181m出水槽的接管与消毒接触池的进水渠道相连,出水管管径为4 x 2.431DN900mm,流速为:=0.96 m: s4Qv =4 兀 D2 4 x 3.14 x 0.92当为非满流时,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资料知:流速为1.43 m s。出水直接流入消毒接触池的进水渠道;集配水井内设有超越闸 门,以便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