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源性志贺菌病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460617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细菌性食源性志贺菌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细菌性食源性志贺菌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细菌性食源性志贺菌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细菌性食源性志贺菌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性食源性志贺菌病(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目录 志贺菌病的病原学 志贺菌病的致病因子 志贺菌病的致病原因 志贺菌病的防治措施一病原学 志贺菌属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志贺菌病有哪些临床表现?(1)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日10余次或更多,但量不多。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2)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1日35次。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左下腹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3)

2、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以上。小儿患者早期出现烦躁、惶恐、谵妄和惊厥等。少数患儿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或半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小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发病初期肠道症状不明显。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频繁,循环系统症状明显。二.志贺菌病的致病因子志贺氏菌的致病因素包括侵袭力、内毒素,个别菌株能产生外毒素。侵袭力:是志贺氏菌致病的主要毒力因子,由侵袭性大质粒介导。志贺菌进入大肠后,由于菌毛的作用粘附在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上,继而进入上皮细胞并在内繁殖,扩散至邻近细胞及上皮下层。由于病毒的作用,上皮细胞死亡,粘膜下发炎,并有毛细吸管血栓形成以至坏死脱落

3、,形成溃疡。内毒素内毒素:志贺菌属中各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作用于肠壁,是通透性增高,从而促进毒素的吸收。继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引起临床上一系列毒血症症状。毒素破坏粘膜,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痢疾脓血便。外毒素外毒素:其作用是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并致使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外毒素经甲醛或紫外线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一般认为具有外毒素的志贺菌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三.志贺菌病的致病原因 感染者和恢复期带菌者的排泄物是传染源,治病菌经粪-口途径直接传播,人食用了细菌经污染的食物或物体可发病。苍蝇可作为机械性媒介.食源性志贺菌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

4、员患痢疾或带菌者污染食品,食品接触人员个人卫生差,存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等。人群对志贺菌普遍易感,特别是24岁的儿童,其次为中青年。与志贺菌病相关的食品主要有色拉(土豆,金枪鱼,虾,通心粉,鸡)生的蔬菜,奶和奶制品,禽,水果,面包制品,汉堡包和有鳍鱼类等。四.志贺菌病的防治措施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时暂时调离工作岗位。2.切断传染途径。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一旦发现带菌者,应立即给予治疗并调离工作。3.保护易感人群。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4.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外,还应注意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