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产业行动计划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8450352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锡产业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锡产业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锡产业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锡产业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锡产业行动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锡产业行动计划一、 锡产业锡材:锡箔、锡异型材,应用于医药、化工、轻工、食品、艺术品、电子工业、电镀等领域。锡无机化合物:锡氧化物、锡氯化物、锡硫化物,应用于电镀、陶瓷釉及原料、催化剂、玻璃等领域。锡有机化合物:甲基锡、丁基锡、辛基锡、有机锡热稳定剂、有机锡杀虫剂,应用于塑料、农业、医药、纺织、船舶等领域。锡焊料:焊锡丝、焊锡球、无铅焊料、焊锡膏等,应用于电子、仪表、汽车等领域。锡基合金:锡基铸造合金锭、锡基轴承合金锭包括铜锡合金、易熔合金、超导铌锡合金、铝锡合金等,应用于汽车、重型机器、锡工艺品等。二、 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传统产业方兴未艾,新兴产业也在加速崛起。坚持做优存量与做强增量并

2、重,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聚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近年来,红河州在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上不断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发展,占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249%,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红河州大力推行链长制,全力打造绿色铝及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链和9个百亿级产业链,一批标志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逐渐起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多年来,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禀赋并不匹配,为实

3、现文旅产业融合全域升级,红河州把旅游文化产业纳入全州5+6产业体系千亿元重点产业布局,将紫陶文旅纳入全州12条产业链,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谋划建设滇南旅游文化经济带,加快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随着三千四百年历史文化名片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红河旅游走出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10年来,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分别从1487万人次、104亿元,增长至5398万人次、590亿元,分别增长36倍、57倍。下沉一线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红河未来发展如何,关键在产业,关键在产业项目。在2022年全州重点产业项目调度会上,红河州州委赵瑞君说,要在产业项目建设的战场上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以重点产业项

4、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稳住经济,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随着实践行动的开展,各项工作已成效凸显。截至今年7月,全州拥有市场主体总量366万户;今年17月,全州新培育市场主体61895户,较2021年底净增47698户,全州市场主体实现平稳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州共有在建招商引资项目569个,协议总额214543亿元,同比增长291%。三、 企业发展呈现新气象,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这十年,一批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加快

5、成长,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万户,较2012年增长了235%。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十年翻了两番。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入围世界500强的内地企业从2012年的86家增加到2021年的133家,中国连续3年成为入围企业最多的国家。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约

6、半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至30%。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2021年底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我国有44个品牌入选,跃居世界第四位。四、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需要认真学习领会的重要课题。根据发展经济学原理,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是主导产业部门依次更替迭代的结果。产业体系也称产业结构体系,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产业间的生产比例关系。产业体系可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产品使用

7、价值不同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部类,按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差异分为一二三次产业,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根据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等。五、 强化基础支撑建设统筹推进产业基础能力、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建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一是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在零部件、技术和工艺等方面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消费品和服务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相衔接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检测检验等产业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二是要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加快民生和

8、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民生领域建设投资,在住房、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补齐短板,通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间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部署5G、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新型数字化设施建设,打通多元化市场投资渠道。形成覆盖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基础设施支持体系,让传统基础设施与民生、新型基础设施互动相融,共同支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强化现代化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加快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逐步破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在标准、政策上的统一,推动区域和国内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强化物流体系的支撑作用。具体包括:完善现代贸易流通和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区域和乡村物流

9、配送体系建设;完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贯通高速铁路和水陆空干线;通过健全现代物流体系、提高交通通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和统一联动的国内市场。六、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向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聚焦聚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应聚焦聚力实体经济,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发挥我国制造业规模体量大、配套体系全、发展空间广等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我国振兴实体经济、做强制造业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要瞄准我国与世界主要制造强国的差距,大力提升制

10、造业根植性和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促进高端要素向制造业领域汇聚,不断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一是实施降本减负行动,采取更大力度措施,切实降低制造业企业税负、融资、能源电力等成本,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重点产业在国内优化布局,提升制造业根植性。二是通过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推动先进技术深度应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利润率和竞争力,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

11、水平。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结构性力量,也是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着力点。一是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为新兴支柱产业。二是前瞻谋划未来产业。通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健全适应技术迭代的政策体系,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推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接续产业。三是加快

12、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众包等制造服务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四是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紧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为引领,加快发展医疗健康、文化旅游、育幼家政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和引领作用。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支撑。特别是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云计算平台、大数据中心、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紧密程度大幅提升。必须紧紧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加快数字

13、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和实体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是破解我国产业基础能力不足和部分领域瓶颈制约、提升产业链水平的必由之路,必须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链,更好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努力补齐短板。二是立足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努力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形成局部领域领先的优势。三是加快培育产业生态主导企业,提升产

14、业链控制力和主导能力,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四是继续深化拓展国际合作,积极推进供给来源多元化,提高产业链的开放性、安全性与可控性,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掌握主动权和先发优势,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七、 加快培育内需体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经济增势放缓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下,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全面促进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增强消费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并将其真正转化成消费需求。初次分配更加强调公平与效率,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

15、比重;加大再分配力度,让支出从促进发展向提高公共福利转变;进一步加强民生领域建设,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预防性储蓄动机。另一方面,以消费结构升级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和数字经济,倡导绿色、健康和安全的消费方式,发展定制、智能、体验等新型消费模式。调整耐用品消费政策,减少住房支出在消费中的占比,优化居民支出结构。扩大国内有效投资,增强投资对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性作用。一方面,保证投资合理增长和效率提升。扩大国内有效投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使其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鼓励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扩大新兴产业投资并把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奏。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体系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银行、证券和股权等协调互补的直接投融资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重点支持普惠金融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限制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抑制资本脱实向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