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八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8438901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吕氏春秋卷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吕氏春秋卷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吕氏春秋卷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吕氏春秋卷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氏春秋卷八(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吕氏春秋卷八仲秋纪仲秋【原文】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黑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 毛,其音商,律中南吕。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生,候雁来,玄 鸟归,群鸟养羞。天子居总章太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 犬,其器廉以深。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常, 制有小大,度有短长,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无或 枉桡,枉桡不当,反受其殃。是月也,乃命祝宰巡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瞻肥瘠, 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享。天子乃傩,御佐疾,以 通秋气。以

2、犬尝麻,先祭寝庙。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第,修困仓。乃命 有司趣民收敛,务蓄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是月也,日夜分,雷乃 始收声,蛰虫俯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则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 齐斗甬。是月也,易关市,来商旅,入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杂,远乡皆至,则财物不匮, 上无乏用,百事乃遂。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因其类。行之是令,白露降三旬。仲 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大恐。行夏令,则其国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 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早死。【注释】养羞:指鸟养护增生毛羽准备过冬。文:画。常:指固定的规格。按照古时的

3、制度,祭服上衣用画,下衣用绣。枉桡:都是弯曲的意思,这里“枉”指不按照法律公正 断案,“桡”指不按照公理申明正义。全具:指牺牲完整没有毁伤。案:考察。刍豢: 都是养的意思,这里指牲畜豢养的情况。刍:指用草喂养牛、羊。豢:指用谷物喂养猪、狗。 穿:挖掘。窦:地穴。第:地窖。困仓:存放粮食的仓库。圆的叫困,方的叫仓。平: 用作使动,使平。权:秤锤。衡:秤杆。【译文】秋天第二个月份正值八月,太阳行在角宿位置。黄昏来临时,牵牛星宿在南方中天 位置;黎明时分,觜黑星宿在南方中天。秋天第二个月份在天干来说属于庚辛,主宰这个月 份的天帝是少皞,辅助天帝的神是蓐收,代表这个月份的动物是老虎一类的毛族,匹配这个

4、 月份的声音是商音,音律对应的是南吕。代表这个月份的数字是九,味道是辣味,气味是腥 气,举行的祭祀是门祭,祭祀的时候祭品用肝脏。这个月,凉风吹送,候鸟从北而至,燕子 南归,各种鸟儿都开始护养增生羽毛来御寒。天子住在西向明堂的中央正室,乘坐白色的兵 车,车前驾驶白色的马,车上插着白色的绘龙旗。天子要穿着白色的衣服,佩戴白色的玉器, 吃麻籽和狗肉,用锐利而深邃的器物。这个月,要赡养老人,授予他们几案和手杖,施予他 们稀粥饮食。要命令主管服饰的官吏,准备并整饰衣服,祭祀的服饰有固定的规格,大小长 短有一定的尺度,祭祀的服饰之外的服装也有一定的尺寸,必须按照旧规定做。随着服饰的 不同,冠带也有相应固定

5、的规格。要命令司法官吏重申严明各种刑罚,斩杀罪犯一定要恰当, 不要有冤屈别人的事,否则执法者会遭受灾祸。这个月,命令主管祭祀用品和祭祀事宜的官 吏巡视牛、羊祭品,看看它们的形体是否完整,喂养的情况怎样,肥瘦如何,毛色是否统一, 这些一定要符合旧例;再要量度它们的大小,看看长短,这些也要符合要求。形体、肥瘦、 毛色、大小、长短都完全适当,上天就会享用这些祭品。天子这样才举行傩祭,祈求逐除疫 病,以使金秋的气通达畅顺。这个月,可以修筑城郭,建筑都邑,挖掘地窖,修葺粮仓。命 令主管官吏督促百姓收敛谷物,努力储藏过冬的干菜,积聚大量柴草。要鼓励百姓及时种麦, 不要错过农时,如果错过农时的,一定要给以处

6、罚。这个月,日夜相等,雷声渐远,蛰伏的 动物都藏在洞穴口。冬天阴寒之气渐渐充盛,阳气渐弱,水开始干涸。因为日夜时刻相等, 要在这个时候统一校正各度量衡器具。这个月,要减轻关市税收,招徕各地商旅,收纳财物, 以此便利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四方的人都来聚集,连偏远乡邑的也全都到来。这样,财物就 不缺乏,国家用费就充足,各种事情就都能成功。做事情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一定要顺应天 时,按照事情的类别,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实行这个月的政令,白露降落,每旬一 次。秋天的第二个月份如果施行应在春天施行的政令,那么秋雨就会停降,草木重新开花, 国家就会出现大恐慌。如果施行应在夏天施行的政令,那么国家就会出现大

7、旱,蛰伏的动物 不再藏伏,五谷重新萌发生长。如果施行应在冬天施行的政令,那么风灾就会频频发生,雷 声提前收敛,草木就会过早死亡。卷八仲秋纪论威【原文】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安危、过胜之所在也。 过胜之,勿求于他,必反于己。人情欲生而恶死,欲荣而恶辱。死生荣辱之道一,则三军之 士可使一心矣。凡军,欲其众也;心,欲其一也。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令能无敌者, 其兵之于天下也,亦无敌矣。古之至兵,民之重令也,重乎天下,贵乎天子。其藏于民心, 捷于肌肤也,深痛执固,不可摇荡,物莫之能动。若此则敌胡足胜矣?故曰:其令强者其敌 弱,其令信者其敌诎。先胜之于此,则必胜之于彼

8、矣。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 凶德也。举凶器,行凶德,犹不得已也。举凶器必杀,杀,所以生之也;行凶德必威,威, 所以慑之也。敌慑民生,此义兵之所以隆也。故古之至兵,才民未合,而威已谕矣,敌已 服矣,岂必用袍鼓干戈哉?故善谕威者,于其未发也,于其未通也,窅窅乎冥冥,莫知其 情,此之谓至威之诚。凡兵,欲急疾捷先。欲急疾捷先之道,在于知缓徐迟后而急疾捷先之 分也。急疾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而不可久处,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殖 之地矣。虽有江河之险则凌之,虽有大山之塞则陷之。并气专精,心无有虑,目无有视, 耳无有闻,一诸武而已矣。冉叔誓必死于田侯,而齐国皆惧;豫让必死于襄子,而赵氏皆

9、 恐;成荆致死于韩主,而周人皆畏。又况乎万乘之国而有所诚必乎?则何敌之有矣?刃未 接而欲已得矣。敌人之悼惧惮恐、单荡精神,尽矣,咸若狂魄,形性相离,行不知所之,走 不知所往,虽有险阻要塞、钻兵利械,心无敢据,意无敢处,此夏桀之所以死于南巢也。今 以木击木则拌,以水投水则散,以冰投冰则沈,以涂投涂则陷,以疾、徐、先、后之势也。 夫兵有大要,知谋物之不谋之不禁也,则得之矣。专诸是也,独手举剑至而已矣,吴王壹 成。又况乎义兵,多者数万,少者数千,密其躅路,开敌之涂,则士岂特与专诸议哉!【注释】至兵:正义之师。信:通“伸”这里是畅行无阻的意思。诎:通“屈,屈服。 犹:通“由”,由于。才民:士民,古代四

10、民之一,四民指士、商、农、工。这里指士 卒。合:古代交战为合。窅窅(ydo):意思跟“冥冥”相近,潜藏隐晦的样子。兔起凫 举:比喻行动迅疾。起:疾跑。凫:水鸟名字,俗称野鸡。举:起飞。死殖之地:指地势险 恶的绝地。殖:气绝。豫让:春秋末年晋国人,晋卿智瑶的家臣。智瑶被赵、韩、魏三家 灭掉后,他一再谋刺赵襄子,事败后自杀。成荆:春秋时期齐国勇士。知谋物之不谋之 不禁也:懂得算计敌人考虑不到以及不防备的地方,就是懂得“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物: 这里指敌方。“谋”下的“之”字作连词用,相当于“与”吴王壹成:春秋时,吴国人专 诸借献鱼的机会用藏在鱼腹的匕首为吴公子光(即阖闾)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也当场被

11、杀, 也因此一举成就了吴王阖闾,使他当上了吴王。壹:通“一”。【译文】义,是万事的法则,是君臣、长幼、亲疏产生的基础,是国家治乱、安危、胜败的 关键。胜败的关键,不要向别的方面寻找,一定要在自己身上寻找。人的本性都是要生而厌 死,想要荣誉而厌恶耻辱。生死荣辱的道理归结在义字上,就可以使部队将士思想统一了。 凡是军队,应有很多人,军心必须一致。三军思想统一,就可以使号令畅行无阻。号令畅行 无阻的君主,其军队也就天下无敌。古代正义之师,人民尊重其号令,把号令看得比天下还 重大,比天子还尊贵。号令藏在百姓的心里,感受在肌肤上,深切牢固,不可动摇,没有任 何东西可以使它改变。如此,敌人自然不攻自破,哪

12、里值得一击?所以说:遇到把号令看得 不可冲犯的军队,其敌手必然软弱;号令发布畅行无阻的军队,其敌手必然屈服。在朝廷中 发布命令时已经战胜敌手了,因此,在原野上战胜敌手自然是必定的。但凡兵器都是天下的 凶器,勇武是天下的凶德。举凶器,行凶德,是迫不得已。举凶器必定想要杀人,杀恶人是 能使人民得以生存的手段;行凶德一定要显示武力来使人畏惧,使人畏惧是叫敌手屈服的手 段。敌手畏惧屈服了,人民就能获得生存,这是正义之师兴盛的原因。所以古代正义之师出 征,两军尚未交锋,而威力就已经显示出来并发挥作用,敌手因此已经降服,难道还一定要 冲锋厮杀才能见出分晓吗?所以,善于显示威力的队伍,他的威力往往在他尚未发

13、挥、显现 之前就已经产生作用。他的威力深远难见,没有谁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这就是威力达到极 致的情况。凡是用兵打仗,应该行动迅速,先发制人。要想行动迅速,先发制人,方法在于 明辨迟缓、落后与迅速、争先的区别。行动迅速、先发制人,这是决定正义之师胜利的因素, 因而不可滞留一处。懂得军队不可滞留的道理,那就知道哪些地方是该迅速避开的死绝之地。 这样,即使有江河之险也可以越过,即使有大山险阻也能够攻克。要克敌制胜,只要精神专 注,心中没有疑虑,目不斜视,耳不旁听,把心、眼、耳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军事上就可以了。 冉叔发誓定要杀死齐侯,齐国君臣听了都很恐惧;豫让决心要刺杀赵襄子,赵氏上下都很惊 恐;成荆跟

14、韩主拼命,周人都很敬畏。当一个人决心拼命尚且让周围的人如此,更何况拥有 兵车万辆的大国决心要达到目的呢?还有什么人能够跟它抗衡?士兵尚未交锋而目的就已 经达到了。敌人恐惧害怕,精神衰竭、动摇,已经达到极点。他们吓得像是神经错乱一样, 魂不守舍,行走盲目,奔跑没有方向,即使有险阻要塞、坚利兵甲,心里也不敢依托,精神 也无法安宁,这就是夏桀死在南巢的原因啊。假如用木头击打木头,后者就会裂开;把水注 入水中,后者就会散开;把冰投向冰面,后者就会沉没;把泥抛向泥中,后者就会下陷;这 就是快、慢、先、后的必然态势。用兵有它的关键点,如果懂得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那就 掌握了用兵之道。专诸就是这样。他不过是

15、独自一人手举剑落罢了。专诸这一举就成就了阖 闾,使他当上了吴王。这又何况正义之师呢?正义之师人数多的几万,少的也有几千,所到 之处,足迹布满道路,在敌国畅行无阻,像这样的武士,专诸又怎能跟他们相提并论呢! 卷八仲秋纪简选【原文】世有言曰:“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老弱罢民,可以胜人之精士练 材;离散彳系系,可以胜人之行陈整齐;锄耰白梃,可以胜人之长铫利兵。”此不通乎兵者 之论。今有利剑于此,以刺则不中,以击则不及,与恶剑无择,为是斗因用恶剑则不可。简 选精良,兵械钻利,发之则不时,纵之则不当,与恶卒无择,为是战因用恶卒则不可。王 子庆忌、陈年犹欲剑之利也。简选精良,兵械钻利,令能将将

16、之,古者有以王者、有以霸者 矣,汤、武、齐桓、晋文、吴阖庐是矣。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邮,遂 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桀既奔走,于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 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 甲子之事于牧野,而纣为禽。显贤者之位,进殷之遗老,而问民之所欲,行赏及禽兽,行 罚不辟天子,亲殷如周,视人如己,天下美其德,万民说其义,故立为天子。齐桓公良车三 百乘,教卒万人,以为兵首,横行海内,天下莫之能禁,南至石梁,西至酆、郭,北至令 支。中山亡邢,狄人灭卫,桓公更立邢于夷仪,更立卫于楚丘。晋文公造五两之士五乘, 锐卒千

17、人,先以接敌,诸侯莫之能难。反郑之陴,东卫之亩,尊天子于衡雍。吴阖闾选多力 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与荆战,五战五胜,遂有郢。东征至于庳庐,西伐 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故凡兵势险阻,欲其便也;兵甲器械,欲其利也;选 练角材,欲其精也;统率士民,欲其教也。此四者,义兵之助也,时变之应也,不可为而不 足专恃。此胜之一策也。【注释】行陈:军队的队列,后来“陈”写作“阵”。钻(xidn):锐利。登:进发。 鸣条:古地名,又叫高侯原,在现在山西运城安邑镇北。相传商汤伐桀,战于鸣条之野,就 是此地。要:成。甲子之事:指周武王在甲子那天打败商纣的战事。牧野: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内。海内

18、:四海之内,古人认为我国四面环海,所以称国境以内为海内。中山: 春秋时期白狄别族国名,战国时为中山国,故址在现在河北定县、唐县一带。邢:古国名, 周公之子分封于此,故址在现在河北邢台县。据古书记载,齐桓公因邢遭受赤狄侵犯,于是 把邢迁到夷仪,狄实际上并没有灭邢,邢后来被卫国所灭。利趾者:善于奔跑的人。【译文】世人有一种言论说:“驱使市人作战,靠他们可以战胜敌手禄秩丰厚的武士和受过 训练的士兵;靠老弱疲惫的百姓可以战胜敌手精壮、熟练的武士;靠散乱无纪的囚徒可以战 胜敌手行列整齐的军队;靠锄耰木棒可以战胜敌手的长矛利刃。”说这种言论的根本不通晓 用兵之道。假如有一把锋利的宝剑,由于技艺不精,拿它来

19、刺却刺不中敌手,拿它去击却击 不着目标,这同手持劣剑没有什么分别,但为此在搏斗时就使用劣剑却不可取。经过选拔的、 装备精良的军队,发动它们不合时机,使用它们总不得适宜,这同统率劣等军队没有什么分 别,但为此在战争中就使用劣等军队却不可取。像王子庆忌、陈年那样的勇士,尚且还有希 望宝剑锋利,更何况一般人呢!经过选拔的、装备精良的军队,让有才干的将领统率它,古 代有借此成就王业的,有借此成就霸业的,商汤、周武王、齐桓公、吴王阖庐就是这样。商 汤率领精良的战车七十辆,不怕死的勇士六千人,在戊子那天与夏桀在邮地交战,抓住了桀 臣推移、大牺。商汤进军鸣条,接着进入巢门,于是占有了夏的天下。夏桀已经逃跑了

20、,在 这时,商汤发扬仁慈的美德,以抚恤百姓,一反桀的所作所为,拔举夏的贤人,顺应人民的 志愿,远近的人都归附了他,所以汤称王天下。周武王率勇士三千人,精选的战车三百辆, 甲子那天,在牧野打败了商纣的军队,纣被擒获。武王把贤人提拔到显贵的位置,举荐殷朝 的遗老,询问人民的愿望,行赏及于禽兽,惩罚不避天子,亲近殷的士民百姓就像亲近周的 士民百姓一样,看待别人就像看待自己一样,天下赞美他的德行,万民喜欢他的仁义,所以 武王立为天子。齐桓公率领精良的兵车三百辆,训练有素的士兵一万人,作为大军的前锋, 纵横驰骋于四海之内,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他率领军队向南到达石梁,向西达到酆、郭, 向北到达令支。中山攻

21、陷了邢国,狄人灭亡了卫国。桓公在夷仪重建起邢国,在楚丘重建起 卫国。晋文公训练出具有五种技能的甲士十五人,让他们率领精锐的步卒一千人作为前锋, 先同敌人交锋,没有任何诸侯能够抵挡。晋文公命令毁掉郑国城上的女墙,以便随时攻取, 命令卫国的田垄一律东西向,以便自己的兵车通行无阻,并率领诸侯在衡雍尊奉周天子。吴 王阖闾选拔力士五百人,善跑的士兵三千人作为军队的前锋,跟楚国交战,五战五胜,接着 占领了楚国的国都郢。吴王阖闾率军向东征伐一直打到庳庐,向西征伐一直打到巴、蜀,向 北逼近齐国、晋国,号令在中原华夏各诸侯国畅行无阻。所以,凡战争形势、山川险阻,用 兵的人都希望它对自己有利;兵甲器械,都希望它锋

22、利坚固;选拔、训练武士,都希望他们 精锐强壮;统率士卒,都希望他们训练有素。这四方面是正义之师的辅助,是适应时势变化 的凭借,不能没有,也不能一味依赖它,这是取胜的一种策略。卷八仲秋纪决胜【原文】夫兵有本干:必义,必智,必勇。义则敌孤独,敌孤独则上下虚,民解落;孤独 则父兄怨,贤者诽,乱内作。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 数。勇则能决断,能决断则能若雷电、飘风、暴雨,能若崩山、破溃、别辨、坠;若鹫 鸟之击也,搏攫则殪,中木则碎。此以智得也。夫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实则勇; 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则北。战而胜者,战其勇 者也;

23、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 故商、周以兴,桀、纣以亡。巧拙之所以相过,以益民气与夺民气,以能斗众与不能斗众。 军虽大,卒虽多,无益于胜。军大卒多而不能斗,众不若其寡也。夫众之为福也大,其为祸 也亦大。譬之若渔深渊,其得鱼也大,其为害也亦大。善用兵者,诸边之内莫不与斗,虽厮 舆白徒,方数百里皆来会战,势使之然也。幸也者,审于战期而有以羁诱之也。凡兵,贵其 因也。因也者,因敌之险以为己固,因敌之谋以为己事。能审因而加,胜则不可穷矣。胜不 可穷之谓神,神则能不可胜也。夫兵,贵不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彼。圣人必在己者, 不必在彼者,故执不可胜之术以遇不

24、胜之敌,若此,则兵无失矣。凡兵之胜,敌之失也。胜 失之兵,必隐必微,必积必挎。隐则胜阐矣,微则胜显矣,积则胜散矣,挎则胜离矣。诸搏 攫柢噬之兽,其用齿角爪牙也,必托于卑微隐蔽,此所以成胜。【注释】本干:植物的根和干,比喻事物的主体。纵:发,放。舍:止,息。数:方法, 策略。破溃:指水冲破堤坝。别辨:等于说“异变”辨:通“变”。坠:指陨星坠落。 战其勇者也:凭自己的勇气作战。相过:这里指彼此截然不同。可胜在彼:能够战胜敌 人,在于敌人虚怯谋失。柢:用角顶撞。【译文】用兵之道有它的根本:一定要符合正义,一定要善用智谋,一定要勇猛果敢。符合 正义,敌人就会孤独无援,敌人孤独无援,上下就会缺乏斗志,人

25、民就会土崩瓦解;孤独无 援,父兄就会怨恨,贤人就会非议,叛乱就会从内部发生。善用智谋就能知道时势的发展趋 势,知道时势的发展趋势,就会知道虚实盛衰的变化,就会知道关于先后、远近、行止的策 略。勇猛果敢就能临事果断,做事果断,行动起来就能像雷电、旋风、暴雨,就能像山崩、 溃决、异变、星坠,势不可挡;就像猛禽奋击,搏击禽兽,禽兽就会毙命,击中树木,树木 就会碎裂。这是靠勇猛果敢达到的。人民的勇敢不是永恒不变的,人民的怯弱也不是永恒不 变的。士气饱满就充实,充实就会勇敢;士气丧失就空虚,空虚就会怯弱。怯弱与勇敢、空 虚与充实,它们产生的缘由十分微妙,不可不知晓。勇敢就能奋力作战,怯弱就会临阵脱逃。

26、打仗获胜的是凭借自己的勇气而战;打仗落败的,是心怀胆怯而战。怯弱与勇敢变化不定, 变动迅速,没有谁知道其中的道理,唯独圣人知道它之所以这样的缘由。所以,商、周由此 兴盛,桀、纣因此灭亡。用兵巧妙与笨拙的结局彼此绝然不同,是因为有的能提高士气,有 的削弱士气,有的善于用民作战,有的不善用民作战。后者军队虽然庞大,士兵虽然多,但 这些对于取胜都没有发挥好的作用。如果不能战斗,人多还不如人少。人多造福大,但如果 带来祸害,为害也大,这就好像深渊中捕鱼一样,虽然可能捕到大鱼,但如果捕鱼者遇害, 情况严重。善于用兵的人,四海之内无不参战,即使是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奴仆以及没有受过 训练的百姓都来参战,这是趋

27、势推动他们这样做的。趋势的发展在于审慎地选择战争时机, 并且有办法辖制引导他们。凡是用兵,贵在善于借力。所谓借力是指利用敌人的险阻来作为 自己坚固的要塞,利用敌人的谋划达到自己的目的。能够明察所借力的条件再采取行动,那 胜利就不可穷尽了。胜利不可穷尽叫做“神”,达到“神”的境界就能不可战胜了。用兵贵 在不可被敌战胜。不可被敌战胜的主动权操纵在自己的手中,能不能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是否 胆怯失去谋算。圣人一定能把握自己的主动权,一定不会依赖敌人的过失,所以,掌握着不 可被战胜的策略,以此同可以战胜的敌人交锋,像这样,用兵就万无一失了。凡用兵获胜都 是敌人有过失的缘故。战胜犯有过失的军队,一定要隐蔽,

28、一定要潜藏,一定要积蓄力量, 一定要集中兵力。做到隐蔽就能战胜公开的敌人,做到潜藏就能战胜暴露的敌人,做到积蓄 就能战胜力量零散的敌人,做到集中就能战胜兵力分散的敌人了。各种依靠齿角爪牙抓取、定先要隐身缩形,这是它们成功取顶撞、撕咬猎物的野兽,在它们使用齿角爪牙的时候, 胜的原因。卷八仲秋纪爱士【原文】衣,人以其寒也;食,人以其饥也。饥寒,人之大害也。救之,义也。人之困穷, 甚如饥寒,故贤主必怜人之困也,必哀人之穷也。如此则名号显矣,国士得矣。昔者秦缪公 乘马而车为败,右服失而野人取之。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歧山之阳。缪公叹 曰:“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洒,余恐其伤女也!”于是遍饮而去。处

29、一年,为韩原之战, 晋人已环缪公之车矣,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投而击缪公之甲,中 之者已六札矣。野人之尝食马肉于歧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遂大 克晋,反获惠公以归。此诗之所谓曰“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 者也。人主其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注释】爱士:主张带兵的人要爱护自己的士兵,这样士兵才会为他拼命,这是打仗生死 存亡的关键。右服:四匹马驾车,中间两匹叫左服,其中右边的叫右服。还:通“旋,” 立刻。饮:赐饮,使饮。韩原之战:在晋地韩原发生的一场战争。梁由靡:晋国的 大夫,梁由为姓。左骖:四

30、马驾车,在两边的叫骖,其中左边的叫左骖。右:车夫,驾车之 人。路石:车夫之名。札:甲叶。这两句不是出自诗经。君:给作君。【译文】人穿衣服,是因为寒冷;人吃东西,是因为饥饿。饥寒交迫是人的大难。把人从这 种困境中救出,是道义。人在穷困中比饥寒交迫更难受,所以贤能的君主一定可怜在穷困中 的人,一定为穷困的人感到悲哀。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么该君主的名号就会显赫,就会 得到士兵的拥护。过去,秦穆公坐的马车坏了,右边的马失控奔走而被山间的樵夫猎取。秦 穆公亲自去求取失去的马,看见樵夫们刚刚在岐山的北边煮食马肉。秦穆公叹气说:“吃骏 马的肉但不立刻饮酒,我怕马肉会有伤你们的身体!”于是赐酒给他们全体再离

31、开。过了一 年,韩原大战。晋国的人已经包围了秦穆公的马车,晋国的梁由靡已经抓住了秦穆公左边的 马,晋惠公的车夫路石奋力把竹器投向秦穆公的盔甲,击中了六片甲叶。在岐山北边受赏吃 马肉的樵夫有三百多人,他们出尽全身之力在车下为秦穆公努力战斗,于是不久大败晋国, 反而捉获晋惠公回来。这就是诗经里说“去做君子的国君就要推行德政,让他们对你报 德;给下人当国君就要宽以待人,让他们为你尽力”。君主怎么能不施行仁爱德政?推行德 政,关爱人民,那么人们就亲近他们的上司,人们亲近他们的上司就都乐于为他们的上司牺 牲。【原文】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处广门之官,夜款门而谒曰:“主君之臣 胥渠有疾,医教之曰

32、: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 ”谒者入通。董安于御于侧,愠 曰:“嘻!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刑焉疽简子曰:“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 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处无几何,赵兴兵而攻翟。 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人主其胡可以不好士?凡敌人之来也, 以求利也。今来而得死,且以走为利。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故敌得生于我,则我 得死于敌;敌得死于我,则我得生于敌。夫我得生于敌,与敌得生于我,岂可不察哉?此 兵之精者。存亡死生,决于知此而已矣。【注释】赵简子:晋大夫。阳城胥渠:姓阳城,名胥渠。处:居住。广门:晋地名。 董安于:赵简子的家臣。

33、愠:恼怒。翟:通“狄”,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甲首: 披甲者的首级。敌得生于我:指未能克敌,所以敌人得以生存。敌得死于我:指克敌制 胜,使敌人处于死地。【译文】赵简子有两匹白色的骡马,十分喜爱它们。居住在广门的小吏阳城胥渠在晚上上门 拜访说:“主公,你的臣子胥渠患了病,医生教我说:得到白骡的肝的话,病就可以抑制; 否则就会死去。 ”门官进去通报。董安于在旁边伺候,恼怒地说:“嘿!胥渠是希望谋到我 主公的骡子,请让我杀掉他。”赵简子说:“杀人来使畜牲存活,不是不人道吗?杀畜牲来救 活人,不也是一种仁义的举动吗? ”于是召来大厨杀掉白骡,挖取肝脏拿给阳城胥渠。过了 没多久,赵简子举兵攻打狄族。广门的官吏,左队有七百人,右队有七百人,都率先登上城 楼砍获披甲者的首级。作为君主怎可以不爱惜士兵呢?凡是敌人的来犯,是要谋取利益。如 今来犯只有送死,那么就应走为上策。敌人都以走为上策,就不用刀剑相见。所以敌人在我 的手上得以生还,那么我就得死在敌人手中;敌人能够死在我的手上,那我就可以在敌人的 手中生还。因此,是我在敌阵中生还,还是敌人在我的手中生还,怎么能不明察?这就是用 兵的精妙之处。生死存亡就由是否知道这个道理决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