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化产业实施路径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8437307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游文化产业实施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游文化产业实施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游文化产业实施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游文化产业实施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文化产业实施路径(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游文化产业实施路径一、 游文化产业实施路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做大市场主体、完善设施配套、扩大市场规模、改善服务质量、强化保障措施。(一)着力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围绕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为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和旅游文化产品,进行产业链的增补和强化,配套保障体系。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支撑性、前瞻性的旅游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包括度假休闲旅游项目、旅游小镇项目、民族村寨旅游项目、健康(体育健身、养生养老等)旅游项目与深度文化体验旅游项目等。优化现有的旅游产品结构,重点提升观光旅游产品层次,推动旅游产品由传统观光游览型向深度文化体验型、康养度假休闲型转变。开发非观光旅游产品,以度假休闲作为红河州旅游产

2、品的主打品牌,推动观光旅游产品与度假旅游产品的有机整合。开发文化演艺、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形成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系列。(二)构建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结构层次合理、竞争力较强、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旅游交通。加强连接旅游地、旅游景区点、旅游城镇与旅游村寨等的旅游专线与旅游环线交通建设,加强交通道路两侧视域范围内的景观建设,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旅游解说系统与旅游休憩设施等,形成特色风景旅游体验廊道,实现旅速游缓向旅舒游畅的转变。提升旅游住宿。在主要旅游地和旅游城镇,改造、提升大众型商务酒店,在各县市建造一批高星级的商务酒店、半山酒店,引进高水平的酒店管理公司,提升旅

3、游住宿管理水平。在主要旅游景区、游客集散地,建造一批森林康养、温泉、梯田、树屋、木屋、半山、野奢、帐篷、少数民族文化等特色主题酒店和汽车、房车露营地等。打造旅游餐饮。充分挖掘滇南地区蒙自过桥米线和石屏豆腐等饮食资源,培育餐饮品牌。开发哈尼长街宴、建水汽锅宴等特色餐饮系列,打造泸西羊汤锅、弥勒葡萄酒等具有滇南地域特色的菜品和饮品。在主要旅游城镇、旅游村寨、旅游景区与旅游度假区等地,开辟系列美食街区和风味主题餐馆。完善旅行服务。培育一批旅行服务龙头企业,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道路,构建包括批发商、代理商与零售商的网络销售体系。支持中小型旅行社朝着专业化、特色化与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4、,与大型旅行社集团形成差异化的市场分工格局,推动旅行社信息化建设,强化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做强建水紫陶、个旧斑锡、少数民族服饰和刺绣等滇南地区与民族特色系列旅游文化工艺品,做大石榴、枇杷、梯田红米等高原土特名优产品,做精三千四百年系列衍生类旅游艺术品和出版物。在主要旅游地、景区辟建一批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旅游购物商店等。以越南和东南亚国家免税商品为重点,积极建设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增强娱乐体验。以哈尼族多声部和棕扇舞、花腰歌舞、彝族海菜腔、建水临安小调等民族民间歌舞为依托,重点打造元阳梯田印象、石屏花腰放歌、建水临安旧梦等大型实景演出。建造一批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的酒

5、吧、演艺吧、休闲吧等旅游娱乐场所。适当增加电子竞技体验、温泉乐园等主题游乐项目。(三)创新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做优+文旅,促进旅游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融合,强化高新科技、数字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创新并形成新的旅游业态方式。依托蔬菜、水果、花卉、梯田红米、中药材、规模养殖六大农业产业,发展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现代农业旅游项目,推进旅游文化产业与高原农业的融合。依托丰富的森林、湿地等资源,开发湿地观光、森林探险、森林养生、森林人家体验游等旅游产品,推进旅游文化产业与林业的融合。依托以个旧锡都为代表的工业文化遗产,滇越铁路近代工商文明和紫陶、锡、银等工艺品制造能力,开发工业文化旅游项目,

6、扶持一批旅游商品制造企业,促进旅游文化产业与特色工业的融合。以泸西县的中国高原足球训练基地为样本,依托亚热带气候、山地、河湖和森林等特色资源,巩固、提升现有体育训练竞赛和户外运动,建设、开发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运动与健身养生基地和项目,发展低空飞行基地、康养运动基地等运动休闲旅游产品,推进旅游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项目。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的平台资源和技术标准,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强化数字技术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全面启动4A级旅游景区的智慧化建设,推进全产业智慧化经营管理,促进旅游文化产业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四)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以本地旅游企业和积极引进国内外旅游集团为市场主体,通过项目

7、、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整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旅游文化融合示范园、旅游特色主题产业园等文化独特鲜明、产品业态新颖、产业高度融合的旅游文化园区,形成旅游文化产业集群。(五)打造特色红河旅游品牌举全州之力打造哈尼梯田世界品牌并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继续推进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推动弥勒市创建国家级旅游示范区,弥勒市太平湖和屏边县滴水苗城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借助哈尼梯田这一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推动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北部县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推进建水、石屏和开远等县市创建省级或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名镇名村、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城市。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主动融入

8、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做强昆玉红旅游文化带、滇南文化旅游经济带,打造滇南最美乡愁之旅,加大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及沿线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做优做强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建水紫陶产业。以一部手机游云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半山酒店、特色小镇建设和历史文化街区等为抓手,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文化旅游质量、品牌、影响力。(六)统筹推进旅游细分产业协同发展1、新型观光旅游产业实施路径以创建5A级和巩固提升4A级景区为重点,以老旧景区的改造、提升为突破口,对观光旅游产品与观光旅游产业进行整合提升,打造精品观光旅游景区集群。开发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城市生态公园、特色工业农业示范点等一批新型观光旅游景区;开辟

9、滇越铁路慢生活跨国观光旅游廊道、红河谷亚热带风情观光旅游廊道。对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模式进行调整,将观光旅游与度假休闲、健体养生等其他旅游形式和业态相互融合,与AI、VR等高新科技手段相互结合,推动观光旅游有所突破,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2、度假休闲旅游产业实施路径从观光旅游为主导向度假休闲为主导的转型升级,整合并发挥红河州的独特文化、优美生态、立体气候等优势条件,加快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和升级;提升、改造一批度假休闲小镇;针对自驾游与自助游的市场需求,辟建一批自驾车及房车度假休闲露营地。打造吸引国际游客及国内中高端游客的系列度假休闲产品,建设亚热带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3、健体养

10、生和旅居养老旅游产业实施路径以天养红河为旅游品牌形象,发挥亚热带气候、全域天然氧吧、民族医药、中药材和花卉等资源优势,以现有度假旅游地为基础,以苗医、瑶医及其医疗设施为依托,开发中医养生、苗医养生、瑶医养生、食疗养生、生态养生等功能性健体养生、康复疗养、保健美容产品,打造北方病-南方治的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与良好气候、滇南风情、山水生态、体训基地等相结合的养生、疗养、旅居与养老基地,打造国内著名的全年龄康体养生、旅居养老旅游文化产业样板区;培育梯田、河谷避寒等旅居度假旅游地。4、深度文化体验旅游产业实施路径以多种形式、多样手段、多元载体,真情实意、全域性地创建、打造以滇南地域与民族文化

11、为特色的文化环境氛围,使游客如同进入到主题式的文化万花筒之中。对现有与新建旅游景区点,在巩固、完善游客的感官体验和身体体验的同时,使其旅游体验层次逐渐提升至情感与精神体验层次,以满足游客的深度文化体验需求。注重文化旅游的小众市场,提供优质优价的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和主题文化旅游线路,使其真正得到超越一般大众游客体验的沉浸式体验。5、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实施路径以打造滇南最美乡愁之旅为主线,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民族文化等资源条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集聚区,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链条式、连片式发展。培育一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休闲农业公园、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大力开发山水

12、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乡村研学、摄影绘画与乡村节事等特色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与多种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旅游文化产业集群。6、边境跨境旅游产业实施路径以河口口岸、金水河口岸等为主要吸引物,以河口县、金平县等边境地区为基础,加强中越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策划中越边境特色旅游线路,创新边境跨境旅游免税商品。加强旅游文化产业与特色餐饮、文化演艺、商品研发等产业的创新合作,打造国内著名的边境跨境旅游文化产业示范区。7、统筹推进旅游细分产业协同发展(1)新型观光旅游产业实施路径提升改造原有系列观光旅游产品,建设个旧市老阴山旅游综合开发区,积极创建南洞景区为4A级旅游景区,改造提升泸西县阿庐古

13、洞风景区、石屏县异龙湖湿地公园景区、紫陶小镇和燕子洞文化旅游区,开发元阳县红河谷旅游综合项目、阿倮欧滨森林公园、屏边县滇越铁路人字桥南溪河风光体验区等项目。以高端化和定制化为目标,构建高端梯田观光旅游产品体系。重点提升元阳县哈尼梯田景区、红河县撒马坝梯田和绿春县梯田景区建设,促进哈尼族特色小镇,如元阳县哈尼小镇、红河县云上撒马坝文旅融创哈尼寨和绿春县中国哈尼城等的特色发展。(2)度假休闲旅游产业实施路径打造红河谷康养度假旅游走廊,以红河、元阳、个旧、金平、屏边、河口等县市为空间区域,以红河水系及沿河道路为交通条件,以自然山水风光和避寒气候优势,做强、做优红河谷康养度假旅游产业。打造弥勒-泸西康

14、体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弥勒市、泸西县为主体,发挥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做强、做好弥勒-泸西康体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建水文化旅游度假区为云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应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引进地中海俱乐部等著名国际度假品牌;异龙湖旅游度假区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应以创造新生活方式为目标,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太平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要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3)健体养生和旅居养老旅游产业实施路径开发若干个依托温泉型养生度假区,以温泉资源丰富的弥勒、建水、泸西和金平等县市为重点,提升弥勒市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弥勒市湖泉温泉康养旅游区、泸西县白水塘片区旅游综合

15、体项目、石屏县异龙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石屏县拖竜黑生态度假区、泸西县景宜吾者温泉国际养生度假区、开远市凤凰谷康养旅游度假区、金平县红河谷温泉康养中心和金平县勐拉温泉傣族风情园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和户外运动基地,在已有的户外运动场所的基础上,重点打造蒙自市犁耙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泸西县高原足球训练基地、个旧市马拉松赛事、弥勒市红河水乡国际顶级汽车摩托车赛事、石屏县异龙湖环湖自行车赛、1903屏边县国际步道计划、屏边县低空运动基地等项目。(4)深度文化体验旅游产业实施路径依托建水紫陶小镇和燕子洞文化旅游区、临安古城、侨乡迤萨马帮古镇、石屏古城与宝秀古镇、城子古村、郑营古

16、村和团山古村等,开发地方历史文化深度体验旅游产品项目。依托元阳县哈尼梯田景区、绿春梯田景区、撒马坝万亩梯田景区、金平县蝴蝶谷小镇蝴蝶文化生态体验园、滴水苗城特色小镇、中国哈尼城风情旅游小镇、阿倮欧滨森林公园、弥勒可邑小镇、河口瑶族盘王小镇和石屏县龙武镇茶马古道文化旅游项目等,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深度体验旅游产品项目。依托碧色寨、鸡街和开远火车站,以及人字桥、个碧石寸轨铁路和建水、石屏米轨小火车等滇越铁路历史遗迹,开发滇越铁路文化深度体验旅游产品项目。依托泸西阿庐古洞、建水燕子洞、弥勒白龙洞、开远南洞天然溶洞群和异龙湖、大围山、分水岭、黄连山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观,开发自然生态文化深度体验旅游产品项

17、目。依托中共云南一大会址、西南联大旧址等革命遗址和抗战遗址以及红色文化景区等,开发红色文化深度体验旅游产品项目。依托个旧、开远两市的众多工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选择地开发工业文化遗产深度体验旅游产品项目。依托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点,针对小众细分市场,开发各类深度文化体验旅游产品项目,如科考、研学和探险等。(5)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实施路径重点打造系列乡村旅游文化项目,包括泸西县城子古村、建水县新房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元阳县阿者科文化旅游特色村、红河哈尼梯田景区-多依树下寨村乡村文化旅游度假村、红河哈尼梯田景区-全福庄中寨乡村文化旅游度假村、攀枝花乡猛弄刺绣名村

18、、石屏县郑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石屏县宝秀十二营盘特色村、屏边县湾塘乡人字桥旅游特色村、马鞍底滮水岩村等项目,通过这些美丽乡村旅游项目辐射、带动其他村寨乡村旅游发展。(6)边境跨境旅游产业实施路径在河口金平两县打造国门文化项目,开发金水河口岸边境旅游区、金平县口岸跨境旅游综合项目、河口县南溪口岸旅游度假公园、口岸森林公园4A级景区、国门口岸4A级景区及中越赶河国际友谊文化港等项目。积极开发河口县边境免税购物旅游,设立可免税购物的街区,借助边民互市交易政策和跨境电商平台,推进边境免税购物的良性发展。建设中越边境旅游示范区,连通金平与越南莱州、山萝、老街和奠边府4省的精品旅游线路,开通河口到越南海

19、防、河内和下龙湾等地的旅游大巴,引导出境旅游的消费回流。二、 强化基础支撑建设统筹推进产业基础能力、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建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一是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在零部件、技术和工艺等方面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消费品和服务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相衔接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检测检验等产业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二是要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加快民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民生领域建设投资,在住房、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补齐短板,通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间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部署5G、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新型数字化

20、设施建设,打通多元化市场投资渠道。形成覆盖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基础设施支持体系,让传统基础设施与民生、新型基础设施互动相融,共同支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强化现代化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加快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逐步破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在标准、政策上的统一,推动区域和国内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强化物流体系的支撑作用。具体包括:完善现代贸易流通和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区域和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贯通高速铁路和水陆空干线;通过健全现代物流体系、提高交通通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和统一联动的国内市场。三、 现代产业发

21、展面临挑战(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矿业是红河州的传统支柱产业,红河州以其突出的矿产资源闻名全国,是云南省重要的矿业工业基地。特别是个旧市,探获的锡占世界的247%,全国的391%,云南省的827%,被誉为世界锡都。但是经过长年以来连续不断的开采,资源开始衰减并逐步枯竭。2008年,个旧被确立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红河州亟需改变过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延缓资源枯竭,培育替代产业,实现转型发展。但是随着资源的逐渐衰减,红河州制造业呈现中间强、两头弱、两头在外的产业特点。一方面自有矿山已经无法满足下游企业的生产需要,只能从外地购进;另一方面距离有色金属消费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

22、区距离相对较远,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州内园区交通、电网、供水等硬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如工业废水的处理、排放废气的处理、产品物流规划等方面不尽合理,影响营商环境。此外,红河州冶金、烟草等传统产业仍占据制造业主导地位,先进制造业、高新电子行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培育不足、总量不大,产业数字化和水平较低,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较弱。(二)科技创新支撑不足,高新技术相对缺乏红河州仅有一所普通高等学校、三所专科学校,高等院校数量少、科研能力弱的状况持续存在,产业技术研究、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不足,高端人才、科技转化平台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资源相对较少,科技领军人

23、才、技术带头人相对匮乏,导致红河州产业链上下延伸受到限制。目前,红河州现代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前端,特别是高原特色农业、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主要偏重于原料初加工环节,产业链整体延伸不足,初级产品多,多数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州内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优势企业不多,总量规模和经济效益有限,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相对较少。(三)生态保护亟待加强,双碳达标压力加大红河州生态整体相对脆弱,与云南省其他部分州市相比较,红河州森林覆盖率57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北部地区石漠化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较重。红河州以基础原材料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重金属污染防治、节能减排难度更

24、大,特别是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红河州亟需寻求更加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四、 以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为动力助推红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期,红河州工信局以链长办为抓手,以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为动力,紧盯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动向、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持续引导和服务各产业专班结合州情实际谋划产业蓝图,助推红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分夺秒,快速响应。链长办积极响应政策要求,抽调的12名同志迅速到位,并在当天进行了工作动员,对推进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工作进行明确和部署。随后,争分夺秒,快速搭建各产业链专班,目前12条产业链专班办人员到位107人。同时,主动出击,组织专人分别前往海南自贸港等地开展工作,快速建立外联渠道,

25、为各产业链宏观政策研究、招商信息收集、行业趋势分析奠定了智库和服务平台保障基础。强化宣传,完善工作机制。链长办不断强化宣传学习,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相关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前研判政策保障和协调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共在上级平台发布16篇信息宣传稿件,其中,学习强国1篇、云南网7篇,云南红河发布、红河日报等州级平台8篇。同时,收集整理各产业链专班上报信息100余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先后牵头建立州级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四级调度机制,日沟通、周报告、月通报、季分析、年总结机制等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建立链局融合机制,州工信局领导、机关科室专兼结合一体,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

26、,推动各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35位州级领导挂钩92户企业,共收集问题175个,领导亲自布置安排、明确交办的问题134个,移交链长办牵头研究并派单的问题41个,已解决销号32个。紧盯工作目标,推动工作落实。链长办紧盯2025年产业链发展目标,牵头各产业链专班开展摸清产业现状、盘清底数相关工作。在行业专家、相关部门和智库意见基础上,编制了12条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结合红河州实情,制定出台了红河州产业链招商手册和红河州2022年产业链招商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并通过高频率走出去,高效率请进来,高质量落下去,形成领导带头招、链条组团招、部门联手招的创新举措,做到周

27、有焦点、月有热点、季有亮点、年有特点。目前,新签约招商引资5000万以上项目24个,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471%,其中,签订正式投资协议的18个,6个签订框架协议。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9个,完成全年计划的436%。通过一系列努力,截至7月,12条产业链完成新增企业65户,新增规上限上企业27户,占全年目标考核任务(43户)的628%,超时序进度8个百分点,为红河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助力红河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五、 企业发展呈现新气象,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

28、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这十年,一批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加快成长,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万户,较2012年增长了235%。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十年翻了两番。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入围世界500强的内地企业从2012年的86家增加到2021年的133家,中国连续3年成为入围企业最多的国家。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已培育8997家专

29、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约半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至30%。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2021年底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我国有44个品牌入选,跃居世界第四位。六、 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传统产业方兴未艾,新兴产业也在加速崛起。坚持做优存量与做强增量并重,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聚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近年来,红河州在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上不断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发展,占全州规上工业

30、增加值比重提升至249%,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红河州大力推行链长制,全力打造绿色铝及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链和9个百亿级产业链,一批标志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逐渐起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多年来,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禀赋并不匹配,为实现文旅产业融合全域升级,红河州把旅游文化产业纳入全州5+6产业体系千亿元重点产业布局,将紫陶文旅纳入全州12条产业链,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谋划建设滇南旅游文化经济带,加快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随着三千四百年历史文化名片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红河旅游走出了藏在深山人未识

31、的困境。10年来,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分别从1487万人次、104亿元,增长至5398万人次、590亿元,分别增长36倍、57倍。下沉一线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红河未来发展如何,关键在产业,关键在产业项目。在2022年全州重点产业项目调度会上,红河州州委赵瑞君说,要在产业项目建设的战场上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以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稳住经济,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随着实践行动的开展,各项工作已成效凸显。截至今年7月,全州拥有市场主体总量366万户;今年17月,全州新培育市场主体61895户,较2021年底净增47698户,全州市场主

32、体实现平稳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州共有在建招商引资项目569个,协议总额214543亿元,同比增长291%。七、 结构优化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走进位于广东深圳坪山的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荣耀Magic4pro超曲面屏自动精密组装生产线上,精度高达一根头发直径1/7的骨传导材料,在高精度多元摄像机的注视下,被自动贴装到超曲面柔性屏上。通过机器视觉识别和算法逻辑优化,不仅实现了001毫米精度、9999%良率的精密贴装,还可实现大数据智能预警,确保了产品质量一致性。这十年,我国制造业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向智能、

33、绿色、服务方向升级。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全球领先。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和751%,较2012年分别提高311和263个百分点,石化、钢铁、建材等行业已拥有一批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独步全球的领先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已培育建设2783家绿色工厂、223个绿色工业园区、29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三五下降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一批有利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加快形成。服务型制造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21年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达到48%。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我国制造业结构优化也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钢铁行业全面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