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431168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1.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 10-10-20 09:38:00 作者:刘知林 李鸿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键词:农民职业教育;三农问题;就业导向;职教文化论文摘要: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应充分挖掘源于理论、政策、法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优势,围绕服务就业(特别是农民就业)这一核心,变革办学思想,树立全新理念,创建全新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将职教重心移向质量、品牌直至文化建设上来,最终形成以师德学识、品牌形象、职教文化谋发展的办学新机制。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先进制造基地建设都有赖于科技的推动与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面对

2、新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将职业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先进的科技、发达的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再发展的源动力。只有推进在教育中占重要地位的职教的发展,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步。一、职业教育再发展的法制、政策及经济社会新条件(一)关于职教发展新的立法、政策资源“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3、2004 年 3 月 3 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职业教育工程”作为教育工作今后重点实施的六大工程之一。2004 年 6 月 17 日教育部等七部委又一次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上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央提出,从 2004 年到 2007 年的高中段阶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要保持大体相当规模,在有条件的地方职业教育占比可以更高一些。根据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发展目标,到 2007 年,我国将扶持建设 2000 所国家级重点职校、3000 所省级重点职校的发展目标。可以说,这些法律政策为职业教育的再发展提供

4、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从最近一、二年看,职业教育迎来了其他教育不能企及的法律与政策优势。(二)源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机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上述任务。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先进制造基地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这种经济的转型与重构,必将带来对一般技能型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终身教育意识和学习型组织意识的觉悟,也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参与。(三)源于“三农”及农村社会的发展机遇减免农业税与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民负担,但不能彻底改变农村面貌。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农村小康有赖于农民文化与职业技能的提升。美国与德国的农村发展经验表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农村成人职业教育。鉴于此,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来说,我国职教战线应积极衔接政府的“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以及对“三农”的政策与财政优惠,发挥与利用职校师资、设备、场地与教材优势,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工程中积极参与,长远规划,搭建职校新的发展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